- 年份
- 2024(10605)
- 2023(15458)
- 2022(12896)
- 2021(11934)
- 2020(10037)
- 2019(22768)
- 2018(22827)
- 2017(44467)
- 2016(24462)
- 2015(27323)
- 2014(27315)
- 2013(26932)
- 2012(24538)
- 2011(22138)
- 2010(21930)
- 2009(20154)
- 2008(19670)
- 2007(17435)
- 2006(15418)
- 2005(13617)
- 学科
- 济(96255)
- 经济(96139)
- 管理(67883)
- 业(66563)
- 企(52141)
- 企业(52141)
- 方法(44400)
- 数学(38939)
- 数学方法(38584)
- 中国(30148)
- 农(28985)
- 财(23515)
- 业经(21971)
- 学(21070)
- 农业(19480)
- 贸(19018)
- 贸易(19010)
- 制(18674)
- 易(18520)
- 地方(18191)
- 银(15678)
- 银行(15609)
- 技术(15105)
- 行(14891)
- 环境(14876)
- 和(14625)
- 理论(14596)
- 务(14367)
- 财务(14295)
- 财务管理(14271)
- 机构
- 大学(354261)
- 学院(350974)
- 济(140010)
- 管理(137167)
- 经济(137089)
- 理学(119446)
- 研究(119275)
- 理学院(118122)
- 管理学(116048)
- 管理学院(115437)
- 中国(87384)
- 京(75911)
- 科学(75810)
- 财(63499)
- 农(63262)
- 所(61162)
- 业大(57016)
- 研究所(56052)
- 中心(52691)
- 财经(51836)
- 农业(50131)
- 江(49768)
- 北京(47970)
- 经(47171)
- 范(45569)
- 师范(45033)
- 院(42804)
- 经济学(42520)
- 州(40415)
- 财经大学(38697)
- 基金
- 项目(242447)
- 科学(188825)
- 基金(175698)
- 研究(172609)
- 家(155436)
- 国家(154152)
- 科学基金(130614)
- 社会(108913)
- 社会科(103089)
- 社会科学(103062)
- 省(93925)
- 基金项目(93883)
- 自然(86121)
- 自然科(84078)
- 自然科学(84052)
- 自然科学基金(82544)
- 划(80037)
- 教育(78482)
- 资助(71933)
- 编号(69899)
- 成果(56125)
- 重点(54267)
- 部(52931)
- 发(51531)
- 创(49993)
- 课题(47824)
- 科研(46728)
- 创新(46719)
- 教育部(44826)
- 国家社会(44787)
- 期刊
- 济(149038)
- 经济(149038)
- 研究(102844)
- 中国(63271)
- 学报(62112)
- 农(57610)
- 科学(55025)
- 管理(48730)
- 大学(46032)
- 财(44903)
- 学学(43603)
- 农业(39466)
- 教育(35433)
- 融(29368)
- 金融(29368)
- 技术(27993)
- 业经(25580)
- 财经(24780)
- 经济研究(24620)
- 经(21090)
- 问题(20830)
- 业(19634)
- 科技(17872)
- 图书(17613)
- 理论(17192)
- 版(17040)
- 技术经济(16656)
- 业大(16356)
- 商业(16298)
- 现代(15766)
共检索到501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瑞红 朱俊生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已经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受之影响,劳动参与率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变化趋势。通过对全国普查及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劳动参与率呈现明显高年龄化,且男性参与率明显高于女性。根据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参与率典型负相关,即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加速老化,劳动力人口规模开始下降,且下降程度由温和转向较为激烈。因此,亟需构建完善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健康保障服务体系,改革调整生育政策,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以及充分挖掘人口综合素质红利,营造宽松就业环境等,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参与率带来的冲击。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供给 劳动参与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莹莹 童玉芬
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参与率呈现出不断下降趋势。这种下降趋势与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是否相关?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特别是劳动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的结果表明: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化对劳动参与率具有负向影响。政策启示:政府应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以提高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带动就业结构的优化,减少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减轻未来对劳动力供给的压力,从而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劳动供给的冲击。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劳动参与率 直接标准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东杰 唐教成
本文将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因素引入世代交叠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两者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运用2004~201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老年抚养比对劳动参与率产生显著的负影响,人均养老保险支出对劳动参与率产生显著的正影响,两者的交叉影响则为负数。为消除内生性问题,采用总抚养比和人均社保收入两个工具变量再次检验,估计结果较为一致。收入提高和教育水平发展与劳动参与率正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定的负效应。为维持适度的劳动参与率以促进经济增长,需进一步放宽计划生育,落实相关的配套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祝平 刘海斌
劳动力参与率的高低对劳动供给和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龄化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人口老龄化在解释劳动力参与率差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中国、巴西、法国、印度、日本和美国的2013年劳动力参与率比较,利用年龄标准化方法,发现在年龄别劳动力参与率一定的情况下,年轻型人口明显比老年型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更高。利用差异分解的方法,发现中国和日本2013年的劳动力参与率相差12.1个百分点,其中79.0%可以归因于年龄结构的差异。更进一步,通过国内面板模型和国际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参与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还表明,收入水平与劳动力参与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年龄标准化 劳动力参与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竞博
劳动生产率是决定区域经济具有增长潜能的标志性指标,在人口老龄化不可逆转的情况下,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保持可持续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文章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有显著差异,呈现明显的动态特征。短期内,人口老龄化在当期和滞后一期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不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长期效应并未凸显。进一步研究证实,人口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关系,人口老龄化最大劳动生产效应的拐点位于8.65%~8.79%之间。在采用老年抚养比指标反映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条件下,研究结论仍然稳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鹏飞 张力
在理论分析上,将劳动生产率和人口老龄化引入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利用数理推导得出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实证层面上,基于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固定效应回归以及面板门槛回归分析了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存在"U"型曲线关系,二者现阶段处于"U"型曲线的左侧,即现阶段老龄化降低了劳动生产率;二、当企业转型升级或生产技术增长到一定阶段,老龄化与劳动生产率就呈同方向变化;三、虽处于"U"型曲线的左侧,但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反向效应并不平滑,存在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朴英爱 杨颖
由于地区间人口年龄结构存在显著区别,老龄化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造成的影响也呈现出差异性特征。本文分别从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两个角度阐释不同区域老龄化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的非线性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建立门限面板模型和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发现,在低老龄化地区,老龄化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存在显著促进作用,而在老龄化程度较重的地区,老龄化则阻滞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同时劳动力流动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结合本文理论和实证模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荣荣 郝磊
结合健康与劳动力供给格局分析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探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健康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理论机制。以此为基础,通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5年的全国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反映中老年人力资本最基础的因素——健康,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克服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得出以下结论:良好的健康状况会增加劳动供给时间;健康与劳动供给时间存在交互影响,劳动供给时间增加能够改善健康;不同户口状态下,健康对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健康 中老年劳动供给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雨桐 路先锋 李军
基于1994—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门槛效应模型,从产业结构视角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呈现由负到正的非线性变化,产业结构发挥了重要调节作用,当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值超过0.871时,人口老龄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由负转正;在负向影响阶段,人口老龄化通过劳动资本的“相对价格”渠道与“相对数量”渠道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影响,在正向影响阶段,“相对数量”渠道的作用不再显著,人口老龄化主要通过“相对价格”渠道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口老龄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由负转正的影响越显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咸金坤 汪伟 兰袁
经济学理论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从而改变企业的要素结构、通过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应对,但不同类型的企业对老龄化做出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整体来看,人口老龄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资本劳动比,但资本劳动比的上升并不一定表现为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在规模较大、融资约束较轻的企业,老龄化促使其用固定资产投资替代了劳动,但在规模较小和融资约束程度较为严重的企业,人口老龄化并没有显著提高其固定资产投资,只是缩小了其劳动力雇佣规模,说明企业规模和融资约束是影响企业要素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此外,文章还发现人口老龄化主要促使企业利用资本替代低技能劳动力,而人口老龄化的资本替代劳动效应在资本密集型、生产率水平较高和非出口企业中更为显著。文章从微观企业投资视角拓展了人口老龄化的经济效应的研究范畴,并通过规模效应和融资约束角度分析了制约工业企业提高智能化生产程度的因素,从而对传统的见解提供了有益的补充。文章的研究结论能够为政府制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助力企业要素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提供经验证据的支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瑜
本文描述了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总体数量以及变化趋势,并从劳动参与率、城乡结构、人力资本三方面进行考察,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于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我国劳动参与率还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将会是未来劳动力供给的重要增长点;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仍看似充足,但其老龄化情况较严重,难以维持当前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另外我国年轻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和人力资本已有显著提升。因此虽然人口老龄化已经对我国劳动力供给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由于人口和劳动力的变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会给经济发展带来突发的、灾难性的冲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蒋同明
根据国际经验,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和劳动力短缺。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然后从劳动参与率低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力成本增加制约经济增长以及劳动生产率薄弱导致劳动力质量不高三个方面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给中国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并针对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影响,提出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措施。一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为人口老龄化提供经济保障;二要改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供给质量;三要探索适当调整法定退休年龄,减小劳动力供需缺口;四要积极发展"银发产业",化解老龄化发展压力;五要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元养老模式,解决存量问题。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市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封进
我国已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更好满足老龄社会的需求,但不容忽视的是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冲击。表现为,企业社保缴费降低了劳动需求;退休年龄制度减少了老年劳动参与,延迟退休又有可能减少隔代照料供给,不利于年轻一代劳动供给;社保基金在地区层面运营阻碍了劳动力流动;劳动力高龄化倒逼企业更多使用自动化和机器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同时减少了劳动需求。本文从降低社保缴费、提高统筹层次、改革僵化的退休年龄政策、建设婴幼儿社会照料体系和构建适应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社保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发挥老龄社会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江鑫 黄乾
人口老龄化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对劳动生产率变动趋势的影响是通过劳动者工资变动机制实现的。使用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的实证分析表明:劳动生产率的转折变化趋势受人口老龄化间接影响,受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直接影响,而且劳动生产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上升而呈倒"U"型变化;同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地方财政占GDP比重、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均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非线性的"U"型变化关系。因此,构建完善的人口激励与促进人才成长的政策体系,鼓励劳动力跨区域自由流动将是有益的路径。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劳动生产率 倒“U”型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