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45)
- 2023(22222)
- 2022(18695)
- 2021(17390)
- 2020(14409)
- 2019(32959)
- 2018(32324)
- 2017(61626)
- 2016(33581)
- 2015(37708)
- 2014(37454)
- 2013(36847)
- 2012(33483)
- 2011(30184)
- 2010(30243)
- 2009(27930)
- 2008(27048)
- 2007(23585)
- 2006(20916)
- 2005(18501)
- 学科
- 济(148273)
- 经济(148114)
- 管理(94003)
- 业(88657)
- 企(71873)
- 企业(71873)
- 方法(63971)
- 数学(56310)
- 数学方法(55505)
- 中国(39554)
- 农(38424)
- 财(33150)
- 业经(31497)
- 学(31239)
- 地方(29655)
- 贸(26149)
- 贸易(26134)
- 农业(26102)
- 易(25368)
- 制(24867)
- 理论(22439)
- 环境(21151)
- 银(20744)
- 和(20738)
- 银行(20671)
- 融(20477)
- 金融(20474)
- 技术(20419)
- 务(20332)
- 财务(20238)
- 机构
- 大学(480297)
- 学院(479303)
- 济(198550)
- 经济(194621)
- 管理(183516)
- 研究(166216)
- 理学(159577)
- 理学院(157766)
- 管理学(154545)
- 管理学院(153702)
- 中国(123278)
- 科学(103338)
- 京(102272)
- 财(87840)
- 所(84121)
- 农(82849)
- 研究所(77011)
- 业大(74314)
- 中心(74031)
- 财经(71246)
- 江(68856)
- 农业(65106)
- 经(65006)
- 北京(64509)
- 范(62323)
- 师范(61613)
- 经济学(61234)
- 院(60025)
- 州(55325)
- 经济学院(55060)
- 基金
- 项目(329660)
- 科学(258601)
- 基金(239640)
- 研究(235223)
- 家(211756)
- 国家(210014)
- 科学基金(179211)
- 社会(149853)
- 社会科(142038)
- 社会科学(141999)
- 省(127782)
- 基金项目(125572)
- 自然(117539)
- 自然科(114875)
- 自然科学(114845)
- 自然科学基金(112783)
- 教育(109014)
- 划(108355)
- 资助(99750)
- 编号(94075)
- 成果(75642)
- 重点(74585)
- 部(72242)
- 发(70581)
- 创(67952)
- 课题(65748)
- 创新(63534)
- 科研(63140)
- 国家社会(62540)
- 教育部(61775)
- 期刊
- 济(214920)
- 经济(214920)
- 研究(140530)
- 中国(89798)
- 学报(81712)
- 农(75621)
- 科学(73225)
- 管理(67947)
- 财(66094)
- 大学(61732)
- 学学(58566)
- 农业(51759)
- 教育(51228)
- 技术(42370)
- 融(39928)
- 金融(39928)
- 经济研究(36559)
- 财经(35206)
- 业经(33850)
- 经(30317)
- 问题(27894)
- 业(27442)
- 统计(24127)
- 技术经济(23860)
- 版(23430)
- 贸(22795)
- 科技(22757)
- 策(21906)
- 图书(21527)
- 业大(20955)
共检索到699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甫喆 陈孝伟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已经开始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路径的经济学理论模型,基于我国1990-2016年的宏观数据,构建了一个具有时变参数的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路径影响的时变效应。研究发现,老龄化负向影响储蓄率、产业升级和生产率,正向促进技术进步和就业率。但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其对就业的影响有变成抑制作用的趋势。因此,本文建议政府积极完善老龄政策,提前布局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并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降低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进而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保障我国顺利度过老龄化高峰期。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TVP-VAR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升国 郭文璇 胡婧玮
为了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货币数量论构建一个五变量的TVP-VAR模型,运用2007-2017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中国出现输入型通胀,这种溢出效应的持续性不强;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在不同滞后期波动幅度较大,从长期来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利于中国同美国的出口贸易;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长期不利于中国产出水平的发展;中国的货币供应量随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呈现较显著的反应。据此建议:加强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研究、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推动我国出口工业产业升级,以提升我国抵御国外货币政策变化冲击的能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金雯雯 陈亮 毛德勇 叶茜茜
本文利用动态Nelson Siegel模型估计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并构建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研究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从中探寻利率期限结构隐含的宏观经济信息。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调整与经济运行相匹配,利率期限结构发挥了对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指示器"作用;我国利率期限结构在形态及变化特征上与成熟市场经验相比存在偏差,且货币政策利率对利率期限结构变化的反应不够灵敏;相比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而言,我国利率期限结构没有明确体现出货币政策利率调控的信息。这些结论为我们进一步健全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供思路。
关键词:
利率期限结构 宏观经济 内含信息 时变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永辉 刘洋
少子化与老龄化成为中国人口发展新特征,经济增长亟需探寻现代化新路径。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包含劳动力供给冲击、工业智能化、内生性技术创新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揭示工业智能化对少子老龄化负向影响的双重调节机制。研究发现:短期内,工业智能化可优化劳动力与资本要素配置,进而提升经济均衡总产出,有效缓解少子老龄化的不利冲击。然而这一调节效应呈现显著的时期异质性:长期内,工业智能化难以弥补研发型劳动力缺口,并可能引发过度替代、贫富分化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对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支撑作用有限。研究结论表明:政府宜在合理布局工业智能化的同时,兼顾增进人力资本积累、提升自主创新质量,实现少子老龄化时代下的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付卫艳 刘达禹
近年来,许多研究认为,经济变量间的作用机制在不同的水平值下存在着显著差异。随着经济变量水平值的变化,经济系统中各变量间的作用机制也可能发生改变。本文使用TVP-VAR模型及其冲击反应函数,从动态的角度刻画经济增长率的波动机制,并以典型时点为例,对经济变量间作用机制的改变和迁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TVP-VAR模型对时点信息的捕捉能力较强,在样本期间内,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作用机制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转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黎明 张智 晏丹
以1998年1月~2018年12月国际原油价格和中国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率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来研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长期内影响相对较小;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初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最为显著;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有所扩大。因此,中国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韧性、能源利用效率及原油战略储备,以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海燕 王善君 吕晓
在对我国人口结构变动趋势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人口老龄化如何通过经济主体储蓄、消费、投资等行为的变化对通货膨胀、产出、就业、国际收支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产生影响。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在提高人们对通货膨胀关注度的同时,也会降低通胀预期,此外,老龄化还会降低经济潜在增长率,减少贸易顺差并推动资本外流,但老龄化对就业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宏观经济 人口红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成坤 赵昕东
本文利用1998—2015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的经济活动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人口老龄化并不会对当地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但会对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均受教育水平、人均资本存量、储蓄率和基础设施水平既会对当地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也会显著促进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FDI的引进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增长,但会对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此外,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稳健性分析,稳健性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最后,针对模型结果得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空间杜宾模型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君君 朱德胜 关之烨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年龄人口份额和劳动力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收集和使用我国9个省市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劳动年龄人口份额与劳动力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劳动年龄人口份额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劳动力老龄化将会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关键词:
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力 老龄化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达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正在日益加深,本文以索洛模型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推导了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路径问题,试图探讨人口老龄化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模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平平
依据我国1978~2003年的统计数据,使用协整分析考察了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医疗费用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发现:我国医疗费用增长不仅受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且也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并且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明显高于经济增长对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影响;我国医疗保健的收入弹性小于1,医疗保健是必需品;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短期影响不大。
关键词:
医疗费用支出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郑睿臻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全球将不可逆转地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进入持续40年的高速老龄化时期。中国多数人的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会抑制中国经济的增长,甚至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美国也同样面临老龄化的问题,但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报告却对美国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做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开支会有显著影响,但对劳动生产率和创新的影响很小,对资产价格也不会有大的影响。老龄化导致的私人资产积累甚至有可能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整体来说,人口老龄化对生活水平的影响是有限的,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温和的。这些观点和结论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巩茜颖
<正>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人口老龄化。这一人口演变给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审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采取对应的举措,是经济学家及社会各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由汪伟所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口老龄化与中国经济增长》一书,便系统探究了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为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欢明
国内有关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既有研究,受国外主流思想的影响比较大,都倾向于认为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负面作用。分析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将分别考察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资本形成和劳动生产率三个因素的影响,以期厘清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和结果。得到的主要结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数量的影响作用很有限;老龄化促进我国储蓄水平的提高,但是较低水平的储蓄-投资转化率影响了我国"第二人口红利"的效果;老龄化对我国劳动生产率具有负面影响,但影响有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