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2)
- 2023(16386)
- 2022(13790)
- 2021(12947)
- 2020(10785)
- 2019(24651)
- 2018(24271)
- 2017(46237)
- 2016(25192)
- 2015(28334)
- 2014(28102)
- 2013(27849)
- 2012(25322)
- 2011(22907)
- 2010(22390)
- 2009(20535)
- 2008(19794)
- 2007(17106)
- 2006(14928)
- 2005(13197)
- 学科
- 济(102008)
- 经济(101884)
- 管理(69589)
- 业(66879)
- 企(53052)
- 企业(53052)
- 方法(46422)
- 数学(40699)
- 数学方法(40348)
- 中国(30645)
- 农(29435)
- 财(24468)
- 业经(22795)
- 学(22313)
- 贸(20995)
- 贸易(20984)
- 易(20433)
- 农业(19720)
- 地方(19055)
- 制(18199)
- 环境(15935)
- 银(15417)
- 银行(15351)
- 和(15215)
- 技术(15184)
- 理论(14779)
- 行(14677)
- 融(14550)
- 金融(14548)
- 务(14380)
- 机构
- 大学(363019)
- 学院(358650)
- 济(148262)
- 经济(145441)
- 管理(140682)
- 研究(126836)
- 理学(122893)
- 理学院(121506)
- 管理学(119438)
- 管理学院(118825)
- 中国(93564)
- 科学(79626)
- 京(77889)
- 农(65398)
- 所(64454)
- 财(63849)
- 研究所(59494)
- 业大(57901)
- 中心(55672)
- 财经(52519)
- 农业(51662)
- 江(49674)
- 北京(49258)
- 经(48110)
- 范(46694)
- 师范(46162)
- 院(45497)
- 经济学(45403)
- 经济学院(41035)
- 州(40042)
- 基金
- 项目(252990)
- 科学(198319)
- 基金(185721)
- 研究(179234)
- 家(165059)
- 国家(163731)
- 科学基金(139034)
- 社会(115197)
- 社会科(109154)
- 社会科学(109126)
- 基金项目(98791)
- 省(95774)
- 自然(91473)
- 自然科(89388)
- 自然科学(89360)
- 自然科学基金(87777)
- 划(82322)
- 教育(80944)
- 资助(76068)
- 编号(70872)
- 重点(56742)
- 成果(56338)
- 部(56004)
- 发(53631)
- 创(52247)
- 创新(48888)
- 科研(48755)
- 课题(48582)
- 国家社会(48482)
- 教育部(47581)
- 期刊
- 济(156586)
- 经济(156586)
- 研究(105267)
- 中国(65178)
- 学报(63985)
- 农(59694)
- 科学(57404)
- 管理(49556)
- 大学(47600)
- 财(45186)
- 学学(45066)
- 农业(41070)
- 教育(34649)
- 融(28712)
- 金融(28712)
- 技术(27402)
- 经济研究(26739)
- 业经(25316)
- 财经(25265)
- 业(21855)
- 经(21666)
- 问题(21000)
- 科技(18157)
- 版(17636)
- 图书(17557)
- 贸(16782)
- 业大(16699)
- 技术经济(16666)
- 理论(16290)
- 世界(15912)
共检索到513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宇鹏
文章在跨期最优消费理论基础上,以平均消费倾向作为居民消费行为评价指标,建立分析人口老龄化与平均消费倾向关系的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对2001~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因素显著影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老年人口抚养比越高,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越高;少儿人口抚养比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可能是家庭未成年人抚养总支出对抚养数量弹性较小。研究还发现,消费习惯是近年来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之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涂奇
本文依据2005-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研究了不同收入水平下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以人口老龄化为门限变量时,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存在双门限特征,且当人口老龄化高于8.7%时,人口老龄化水平越高对消费的抑制作用越强;以收入增长率为门限变量时,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存在单门限特征,且随着收入增长率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抑制作用减弱。研究发现,提高收入水平,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因此,应从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增加居民收入、开发老年消费市场等多角度入手,从而实现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抑制作用的目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暴晓丽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数据,采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LES),研究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老龄化人口的基本消费支出仍主要集中在衣食住等基本需求方面,在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保健等商品方面潜在需求很大。而相较于年轻人,对总支出及商品价格的敏感程度较高,即老龄化人口在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保健等非基本需求的消费品方面,总支出弹性及价格弹性要大于非老龄化人口。未来,应加大此类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升级,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潜力。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消费结构 价格弹性 支出弹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于洋 钱强 王雅彤
通过使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进行估计,发现城市化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城市化的提高有助于消费的提升;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少儿抚养比的降低会抑制消费,而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会促进消费,且这种促进作用大于少儿抚养比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老龄化 消费 系统GMM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宁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棘轮效应”,对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采用CHARLS的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抑制居民消费;在同时考虑新型城镇化与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人口老龄化的抑制作用,即两者交互项与居民消费之间显著正相关;考虑“城市化”“高龄化”和“消费升级”的子指标后,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动态关系,即相关子指标能够显著放大系数,具体来说,城市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人口高龄化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强,消费升级趋势则会同时放大上述两类效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勤 魏涛远
文章在定量测度中国城乡居民年龄别消费模式的基础上,模拟分析未来人口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量化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的贡献率。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消费模式总体上呈现出比较显著的年龄特征,且各年龄段不同消费类别的城乡差异明显。假设城乡居民年龄别消费结构保持不变,2010~2050年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居民消费在总量层面上影响不大;在消费结构层面对不同消费类别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对医疗保健类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人口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规模的扩张。在人口变动、经济增长的不同模拟情景下,人口规模对未来中国居民消费变动的影响均远小于人口结构的影响,且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贡献率具有相对稳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代金辉 马树才
文章在世代交叠跨期最优消费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口老龄化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之间的理论模型,运用山东省城镇居民1992—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协整、误差修正及VAR模型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实际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方面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的加深是居民实际消费行为变化的原因;人口老龄化与山东省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负相关;人口年龄结构与各类消费率均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的大小和方向有差异。老龄化与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率正相关,与居住、医疗保健、交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万克德 宋廷山 郭思亮
文章以山东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运用1995~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从城镇居民储蓄率、消费规模、消费结构3个方面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方向、大小及程度。结果表明,山东省人口老龄化将会引起城镇居民储蓄率的降低,人口老龄化对储蓄率的影响呈现出正反相错,交替出现的特征,但累积呈现反向影响,且在长期中影响程度保持相对稳定;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规模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会引起消费规模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居民的消费能力,不利于扩大内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将会引起山东省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减少,但会促进居民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的增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蕾 吴姝嫔
文章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使用1985~2010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老少比"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项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剔除了物价变化因素,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重点分析影响居民消费的变量及影响程度。研究结论表明:人均消费性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老少比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呈现正负交错的影响效应,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于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居民消费 实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雷钦礼
本文将物价变动和家庭非消费支出明确纳入了分析家庭消费行为的理性预期-持久收入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在物价变动环境下居民家庭消费跨期优化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按收入等级分类的住户调查伪面板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进行计量分析。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因素主要有上期消费的惯性作用、家庭实际可消费收入水平及其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速度。近些年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需求不足引致内需不振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城镇居民家庭可消费收入增长慢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其次是物价特别是住房价格的快速大幅上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龙志和
一、不完全消费品市场 在目前流行的经济学著述及文献中,经常出现对我国与西方国家的居民消费行为不加区分甚至混同的现象。我们认为,这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正确地加以区别是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基本出发点。 基于西方经济现实,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主要指家庭支出。它包括西方家庭所必需的物质性消费(衣、食、住、行)、服务性消费(劳务、教育、医疗、娱乐等)、社会保障性消费(保险、退休)和社会消费(赋税)。扣除赋税后,西方经济学及统计中所指“个人可支配收入”为居民货币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毅
文章采用组群分析方法,利用CGSS2003—2008年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定量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人口年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年龄效应和组群效应均呈线性递增趋势,前者的增长率高于后者。消费差距的年龄效应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消费差距的组群效应则保持稳定增长。老龄化和组内效应对消费差距变动的贡献明显。最后,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教育投资、缓减老龄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消费支出 年龄效应 组群效应 消费差距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毅
文章采用组群分析方法,利用CGSS2003—2008年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定量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人口年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年龄效应和组群效应均呈线性递增趋势,前者的增长率高于后者。消费差距的年龄效应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消费差距的组群效应则保持稳定增长。老龄化和组内效应对消费差距变动的贡献明显。最后,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教育投资、缓减老龄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消费支出 年龄效应 组群效应 消费差距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化勇 陈金波
蔬菜消费对于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蔬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中国城镇居民的蔬菜消费量来看,男性低于女性、青年低于年长者、未婚居民低于已婚居民,低收入者低于高收入者,受教育程度低的居民低于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与此同时,加入地区和职业两个控制变量后,中国城镇居民蔬菜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蔬菜消费行为 蔬菜消费意愿 人口统计特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陈小亮
本文基于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设计了中国城镇住房需求的估算方案,发现中短期内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中国城镇住房大量过剩。城镇化和家庭规模小型化将在未来20年~30年助推中国城镇住房需求持续增加,这将使得人口老龄化对城镇住房需求的负面冲击直到2045年以后才能逐渐显现出来。通过降低住房持有不平等程度来解决中国城镇住房供需不匹配问题,可能比单纯增加住房供给更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