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5)
- 2023(10725)
- 2022(8468)
- 2021(7528)
- 2020(5950)
- 2019(12939)
- 2018(12630)
- 2017(23776)
- 2016(12868)
- 2015(14263)
- 2014(14264)
- 2013(13902)
- 2012(13129)
- 2011(11858)
- 2010(12200)
- 2009(11721)
- 2008(11341)
- 2007(10611)
- 2006(9989)
- 2005(9457)
- 学科
- 济(74027)
- 经济(73961)
- 管理(32643)
- 业(30216)
- 企(21895)
- 企业(21895)
- 中国(20494)
- 方法(20319)
- 地方(19794)
- 农(18549)
- 学(17401)
- 数学(17053)
- 数学方法(16815)
- 业经(15610)
- 农业(13265)
- 地方经济(13092)
- 财(12115)
- 制(11386)
- 发(10393)
- 贸(9995)
- 贸易(9986)
- 理论(9866)
- 易(9618)
- 融(9489)
- 金融(9489)
- 体(9244)
- 产业(9035)
- 环境(9026)
- 银(8869)
- 银行(8842)
- 机构
- 大学(194598)
- 学院(193300)
- 济(86595)
- 经济(84835)
- 研究(74338)
- 管理(64351)
- 中国(55078)
- 理学(53713)
- 理学院(52985)
- 管理学(51855)
- 管理学院(51481)
- 科学(43476)
- 京(41660)
- 财(38846)
- 所(38715)
- 研究所(34670)
- 中心(32346)
- 农(31220)
- 江(30860)
- 财经(30401)
- 范(28802)
- 经济学(28642)
- 师范(28531)
- 经(27492)
- 北京(26696)
- 院(26181)
- 业大(25413)
- 经济学院(25352)
- 州(24437)
- 农业(24088)
- 基金
- 项目(117719)
- 科学(91717)
- 研究(87980)
- 基金(84091)
- 家(73328)
- 国家(72679)
- 科学基金(60966)
- 社会(57769)
- 社会科(54540)
- 社会科学(54528)
- 省(45282)
- 基金项目(42747)
- 教育(39832)
- 划(37371)
- 自然(35912)
- 编号(35296)
- 自然科(35074)
- 自然科学(35066)
- 自然科学基金(34438)
- 资助(33959)
- 成果(30368)
- 发(27645)
- 重点(27127)
- 部(25453)
- 课题(25308)
- 国家社会(24735)
- 创(22998)
- 发展(22896)
- 性(22591)
- 展(22569)
共检索到315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京淑 马学礼
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绝非一般舆论所认为的那样表面化,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结构性失衡,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人口老龄化。人口问题与日本经济具有长期结构性关联,利用历史增长核算模型,通过测算1955年至2009年日本实际GDP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度可以证明这一点。人口老龄化及与之相应的劳动力的减少已经成为日本经济难以克服的结构性弱点,这也导致了"安倍经济学1.0版"中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的无效性。纵观"安倍经济学2.0版"中的结构性改革内容,虽然触及日本经济的这种结构性困境,但从方式和力度上看,恐怕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甚至会激化各种矛盾。因此,从长远来看,"安倍经济学"恐怕很难成功,日本经济甚至有可能在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晓峰 马学礼
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动都迎来"拐点",前者指日本经济由高增长进入低增长,后者指日本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历史增长核算法认为,在中长期内,一国或地区的实际GDP等于劳动生产率、劳动力利用效率和劳动年龄人口三者的乘积,这是分析日本经济在老龄化加速期的增长历程、预测其前景的有效工具。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是日本经济长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劳动力利用效率总体稳定,但对日本经济长期增长拉动效果有限;人口因素不再支持日本的经济增长,人口条件越来越转向不利方面,作用程度也越来越强,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将成为长期困扰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结构性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巩茜颖
<正>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人口老龄化。这一人口演变给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审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采取对应的举措,是经济学家及社会各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由汪伟所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口老龄化与中国经济增长》一书,便系统探究了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为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红玉 许争 梁斯
"安倍经济学"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推动国内经济复苏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组合,主要包括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以及经济结构性改革。为解决日本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人口出生率低和债务比率过高等问题,日本中央银行推行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短期来看,质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对日本的资产价格和利率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但是,公众预期因素使得长期低利率与通胀目标管理之间存在矛盾,从而导致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断递减。从长期来看,经济结构不合理是造成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内在经济结构失衡不能仅靠宽松货币政策来消除,只有通过结构性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此看来,"安倍经济学"能否让日本...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巩勋洲
毫无疑问,人口老龄化问题使日本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有效劳动力的减少和社会保障成本的加大成为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但事实上,日本老年人是富有的,未必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为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依据。海外投资力度的加大、投资收益的上升为降低老龄化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思路。不远的将来,中国也要面临这一严峻问题。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中、日两国的情况不尽相同,有分析称中国经济可能是"未老先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国兴
安倍经济政策实施已一年有余,对于其政策效果,目前正反两方评价都有,资本市场则表现出浓厚的观望气氛。在其宽松货币政策、机动的财政政策的前"两支箭"下,当初摆脱通货紧缩的目的基本达成,失业率也开始下降,同时,建筑业及关联产业也呈现出旺盛需求态势。虽然形势略微好转,但目前日本复苏的国内外环境非常严峻,经济复苏还存在很多变数。第三支箭——鼓励民间投资,将给日本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依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安倍经济学 量化宽松 货币政策 民间投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姜跃春
"安倍经济学"实施初期对日本经济复苏有一定刺激作用,但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日本经济的"内生性"动力问题而成为败笔。由于内需增长动能不足,外部环境预期悲观,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空间有限,2017年的日本经济只能维持低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日本海外资产规模巨大,产业结构转型初见成效,其综合实力仍然不可小视。同时,日本政府巨额债务也将因债务结构、金融机构自身特性等原因,在可预见的将来不至发生金融危机。
关键词:
日本经济 安倍经济学 结构改革 政府债务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伞锋 张晓兰
安倍经济学虽然在短期内收到明显成效,使日本经济走上了较快复苏的道路,但其最终能否帮助日本经济摆脱困境、完成拯救日本经济的使命,还有待实践检验。从安倍经济学自身看,政策内在冲突和实施过程中的困境同时存在,其最终成效可能大打折扣。受未来财政政策紧缩效应、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规制改革推行阻力重重,以及全球量化宽松政策环境变化和外部市场空间受限等因素影响,日本中期经济增长前景并不乐观,安倍经济学拯救日本经济的使命似难完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姜跃春
"安倍经济学"实施初期对日本经济复苏有一定刺激作用,但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日本经济的"内生性"动力问题而成为败笔。由于内需增长动能不足,外部环境预期悲观,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空间有限,2017年的日本经济只能维持低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基于日本海外资产规模巨大,产业结构转型初见成效,其综合实力仍然不可小视。同时,日本政府巨额债务也将因债务结构、金融机构自身特性等原因,在可预见的将来不至发生金融危机。
关键词:
日本经济 安倍经济学 结构改革 政府债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俊 胡玲玲 唐述毅
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到均衡状态下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框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少儿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U型关系、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然后对1989-2017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单位根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伪回归,考虑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和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说明可以采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估计,为了选择合适的模型,分别进行LM检验、HAUSMAN检验、WALD检验和LR检验,得出空间杜宾随机效应模型最合适,研究发现本地区少儿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U型,本地区老年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倒U型,同时本地区少儿比率和老年比率也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翔
本文研究了加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如何通过"养儿防老"机制影响经济增长。基于包含养儿防老机制的半内生增长框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研究结果显示,养儿防老机制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经济增长潜力,养儿成本的增加降低了长期潜在增长率,而子代提供的赡养收入的提高则能提高长期潜在增长率;此外,较高的教育供给水平能够提高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提高生育率,对于人口老龄化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增速下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养儿防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翔
本文研究了加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如何通过"养儿防老"机制影响经济增长。基于包含养儿防老机制的半内生增长框架,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研究结果显示,养儿防老机制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经济增长潜力,养儿成本的增加降低了长期潜在增长率,而子代提供的赡养收入的提高则能提高长期潜在增长率;此外,较高的教育供给水平能够提高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从而提高生育率,对于人口老龄化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增速下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养儿防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晓龙 邓智华
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原本用于劳动力人口的部分资源转向老龄化人口的养老,不利于经济增长。然后对欧元区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不利,人口老龄化阻碍经济增长,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储蓄率的提高有助于投资的增加,进而促进资本的形成,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储蓄率的增加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但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的交互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
欧元区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储蓄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齐传钧
文章基于联合国2008年的人口预测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分别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资本形成和全要素生产力3个要素的影响。作者认为,尽管经济增长是个复杂的过程,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而且这种不利影响体现在经济增长的各个要素中:劳动力资源的收缩和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化导致劳动力供给的下降;储蓄率的降低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将导致人口老龄化较严重地区资本形成的减少;老年劳动力比重的提高将损害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不利于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汪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双向代际转移的三期世代交替模型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中国家庭的储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与经济增长,并对当前的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影响进行了模拟与政策评价。本文的研究发现:在当今中国的现实参数下,人口老龄化已经对家庭储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提高向老年一代的代际转移比率不但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反而会使家庭储蓄率、教育投资率以及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后,如果生育率不出现大幅度反弹,将有利于经济增长。数值模拟还显示,当前的生育政策调整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但无法根本扭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冲击,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和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效率。
关键词: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