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6)
2023(14610)
2022(11793)
2021(10729)
2020(9033)
2019(20217)
2018(19935)
2017(38168)
2016(20370)
2015(23225)
2014(22974)
2013(22954)
2012(21283)
2011(19126)
2010(19303)
2009(18415)
2008(18401)
2007(16503)
2006(14924)
2005(14128)
作者
(58053)
(48486)
(48451)
(46279)
(31558)
(23023)
(21830)
(18576)
(18564)
(17417)
(16929)
(16220)
(15865)
(15484)
(15209)
(14881)
(14461)
(14090)
(13983)
(13500)
(12222)
(11976)
(11775)
(11156)
(11060)
(10817)
(10670)
(10429)
(9585)
(9574)
学科
(119987)
经济(119866)
(87916)
(79525)
企业(79525)
管理(75628)
方法(47307)
数学(38618)
数学方法(38478)
业经(32843)
(32458)
中国(29900)
(29721)
(23512)
财务(23493)
财务管理(23461)
地方(22991)
企业财务(22377)
农业(21632)
(20412)
(18555)
贸易(18541)
技术(18090)
(18019)
(17672)
(16884)
(16844)
(16736)
(16612)
理论(15842)
机构
学院(310265)
大学(306796)
(151239)
经济(148958)
管理(122515)
研究(104947)
理学(104875)
理学院(103896)
管理学(102791)
管理学院(102203)
中国(84997)
(68938)
(63801)
科学(56383)
财经(55020)
(52049)
(50119)
经济学(48816)
(46397)
中心(46351)
研究所(46269)
(45518)
经济学院(43975)
北京(40669)
财经大学(40609)
业大(38657)
(36941)
(36271)
商学(36122)
商学院(35784)
基金
项目(193267)
科学(156033)
基金(145627)
研究(144757)
(124214)
国家(123158)
科学基金(108261)
社会(99483)
社会科(94524)
社会科学(94501)
基金项目(75890)
(72663)
自然(65729)
教育(64942)
自然科(64309)
自然科学(64292)
自然科学基金(63295)
(59650)
资助(59616)
编号(55833)
成果(44819)
(44684)
国家社会(43054)
重点(42931)
(42857)
(42345)
(39799)
教育部(39565)
创新(38922)
人文(38889)
期刊
(174686)
经济(174686)
研究(99189)
中国(58887)
(57182)
管理(52227)
(42468)
科学(41141)
学报(38833)
(32314)
金融(32314)
大学(31577)
学学(30132)
财经(29982)
经济研究(29588)
农业(29023)
技术(28830)
业经(26693)
(26020)
教育(23080)
问题(22998)
(19853)
技术经济(19816)
世界(19112)
(18223)
国际(17315)
统计(15837)
现代(15409)
商业(15313)
经济管理(14763)
共检索到479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咸金坤  汪伟  兰袁  
基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和经济“脱实向虚”两大重要现实问题,本文利用中国上市非金融企业样本,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脱实向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显示:老龄化显著提高了非金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比重,并且该效应在非国有、盈利能力较弱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更大。进一步发现,实体经营资产与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差异、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是老龄化诱使企业将资金更多地配置于金融资产的重要驱动因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颀  胡港夏  
投机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会对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地域投机文化与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经营所在地的投机文化氛围越浓厚,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机制检验表明,增加代理成本和提升管理层过度自信水平是地域投机文化影响企业金融化的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培育良好的地区法制环境、提高外部监督水平以及强化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有效削弱投机文化对企业金融化造成的负面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治理我国实体企业“脱实向虚”提供了新思路,也从侧面揭示了营造良好的非正式制度环境对企业资源配置决策的重要性,对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引领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翟仁祥  陈昭君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脱实向虚”倾向日趋严重且金融化操作日益明显。基于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DEAP测算企业产能利用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产能过剩是否引发企业金融化以及中介变量是否起到间接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低产能利用率企业更多倾向于从事金融类活动且不受IPO暂停影响;产能过剩对于企业金融化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特征,非金融企业、国有企业、小型规模企业因低产能利用率导致其金融化操作动机比金融类企业、非国有企业、大型规模企业更为明显;产能过剩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低产能利用率主要通过低主营业务利润率间接导致企业金融化。从统筹协调企业实体金融匹配、持续提升实体企业投资回报、动态调整企业实体经营管理3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检验结论及其对策建议对于政企了解去产能政策的经济后果和引导实体经济“脱虚向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张浩  
通过对3 000多家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6年数据的分析,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企业杠杆率对投资率存在异质性影响,导致投资转移效应出现;替代效应存在,但投资转移效应是"脱实向虚"的关键成因。本文认为,兼顾"稳增长、防风险和去杠杆"多政策目标、根本性扭转"脱实向虚"现象的关键在于,结构性去杠杆下推动科技进步并提升增长质量,前者提升实业投资回报率,发挥替代效应,带动企业投资实体经济,后者增强杠杆稳定性并降低投资转移效应,避免"脱实向虚"加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辛大楞  
金融科技对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综合探讨金融科技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显著抑制了企业"脱实向虚"。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通过竞争效应和成本效应两个渠道影响了企业"脱实向虚"行为;即金融科技使得企业投资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和企业财务管理费用下降,从而促进了企业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抑制了企业"脱实向虚"。此外,相比于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和处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金融科技对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的企业和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脱实向虚"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而且,金融科技的发展主要抑制了企业对投机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对企业保值性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应不断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支持力度,积极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金融科技的支撑作用,同时给予中西部地区一定的政策优惠,进而不断提升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咸金坤  陈磊  
论文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微观数据,从人口结构视角考察了人口老龄化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效率,该效率的下降主要表现为加剧企业的投资不足,但对投资过度并没有显著影响。当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提升10个百分点时,企业投资非效率程度将上升0.12个单位,约占其标准差的40%;同时,老龄化程度上升10个百分点会使得企业出现投资不足的可能性提高20%以上,投资不足程度将上升0.14个单位。异质性分析显示,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企业投资效率下降、投资不足的影响效应主要存在于劳动密集型、盈利能力较弱、规模较小以及位于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中。研究结论为进一步认识实体经济投资效率下降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识别农业内部真正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的群体特征是农业政策富有针对性以及有效性的根本,这将给支农政策提供较强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以往研究或者从非农就业的分析反向推论农业生产,或者混淆概念与定义,或者缺乏动态、地域或不同类型组群的对照,对于农业生产主体在经济转型时期经历了怎样变动的问题并没有给出一致性的结论。本文试图使用微观数据来检验农地是否"女性化"或"老龄化"。分析认为,中国的农业生产主体偏向女性,同时农业生产主体逐渐向年龄大的层次偏重,但与其说是农地"女性化",不如说是农地"老龄化",然而"老龄化"不等于"老年化",更不等于中青年人对于农业的放弃,或许女性和老人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了相对重要的位置,然而这或者是长久以来的趋势,或者只是比重较往年有所增加,但离真正的掌控农业生产还有着很大的距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心雨  刘佳纯  万钇宏  王天宇  陈浩  
近年来,建筑工人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分析年鉴数据、建筑工人问卷调查数据和建筑工地进场登记数据,本文发现建筑行业近10年来进入快速老龄化时期,但老龄化程度在纵向职级之间和横向工种之中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一线工人和重体力、工作环境较差的技术工种老龄化程度更深。针对这些特征,本文从劳动力市场供给侧、需求侧以及供需匹配机制初步探究其成因。本文结论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管理实践和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邢霂  陈东  张红梅  
本文以沪深A股2016~2020年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并探讨了具体的路径机制以及对冲机制。研究发现:环境不确定性会降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环境不确定性通过提高实体投资成本和现金流波动性,进而削弱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进一步分析得出,环境不确定性会促使企业加大股权投资,恶化投资结构,导致“脱实向虚”。对冲机制表明,政府补助与税收优惠能有效缓解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产生的消极影响;此外,内部控制与管理层能力也是保障企业有效投资的重要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鞍钢  刘生龙  马振国  
利用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索洛增长理论入手,分析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均产生不利影响。再根据理论模型的结果构造了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收集和使用中国1990~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实证研究还表明:(1)初始的人均GDP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说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条件收敛的情形;(2)人力资本投资、储蓄率和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戴赜  彭俞超  马思超  
企业金融化是经济"脱实向虚"的微观表现形式。本文从微观企业视角,对关于企业金融化的前沿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述评,着重辨析了经济金融化与企业金融化的概念差异,划分了企业金融化的不同类型,并分析了企业金融化的不同成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以分散风险、缓解融资约束为目的的企业金融化能够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因银行融资歧视形成的企业金融化和因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企业金融化会削弱金融稳定,阻碍经济发展。本文有助于研究者进一步从微观视角理解"脱实向虚",有针对性地研究不同类型的企业金融化,并提出差异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陶爱萍   李英霄  
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成为政府部门、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基于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2013-2021年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数字化转型对竞争性行业、传统产业和处于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提高研发创新意愿、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是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的作用路径。根据以上研究结论,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数字化转型“红利”,协同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融资支持、研发激励等政策的实施,完善企业治理和内控机制,促进制造业企业真正回归本业、聚焦主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金成  刘鸿卫  陆昱江  
由于建国初期出现的婴儿潮和人均寿命延长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空账"问题严重,这给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严峻挑战,而作为养老保险体系三大支柱之一的企业年金制度一直发展缓慢。在此背景下,结合我国近年来养老金替代率逐年降低的现实情况,提出通过完善发展企业年金制度来弥补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以缓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金东  冯经纶  王生发  
国内学者论证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收入不平等程度的负面影响,但由于方法上的局限性,以往研究均无法精确衡量出老龄化效应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本文在基尼系数基础上推导了老龄化效应表达式,将老龄化效应界定为年龄内效应和年龄间效应两部分。利用CHNS微观数据对中国1993-2009阶段的计算结果显示:其一,中国老龄化效应主要来自于年龄间效应,年龄内效应可以忽略不计;其二,剔除老龄化效应并不改变中国基尼系数近年来不断上升的趋势,反而使得中国2008年的"基尼拐点"消失;其三,老龄化效应对中国基尼系数的贡献率远低于国外,一旦剔除老龄化效应,中国基尼系数相比其他国家将更加突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名彦  浦正宁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并且防止数字经济发展加剧经济“脱实向虚”。本研究以中国沪深A股实体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在整体上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加剧企业金融化的“传染效应”推进了企业金融化。研究还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存在产权异质性、政策支持异质性及地区异质性。除此之外,企业对数字技术的投资和使用缓解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拓展了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也为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风险防范、企业金融化的合理管控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