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8)
- 2023(7264)
- 2022(5621)
- 2021(5248)
- 2020(4363)
- 2019(9964)
- 2018(10275)
- 2017(20488)
- 2016(10944)
- 2015(12557)
- 2014(12672)
- 2013(12026)
- 2012(10353)
- 2011(9158)
- 2010(9354)
- 2009(8705)
- 2008(8604)
- 2007(7757)
- 2006(7102)
- 2005(6369)
- 学科
- 济(48586)
- 经济(48423)
- 管理(28838)
- 业(28828)
- 企(24276)
- 企业(24276)
- 方法(23216)
- 数学(19036)
- 数学方法(18542)
- 中国(16077)
- 农(14522)
- 业经(12895)
- 理论(10720)
- 财(9179)
- 农业(9114)
- 地方(8758)
- 学(8720)
- 和(8427)
- 制(8419)
- 发(6942)
- 策(6796)
- 贸(6442)
- 贸易(6437)
- 银(6240)
- 易(6239)
- 技术(6233)
- 银行(6233)
- 人口(6149)
- 行(5953)
- 体(5932)
- 机构
- 学院(154130)
- 大学(154045)
- 济(62058)
- 经济(60769)
- 管理(60444)
- 理学(52489)
- 理学院(51950)
- 管理学(50610)
- 管理学院(50349)
- 研究(50306)
- 中国(37592)
- 京(32458)
- 科学(30214)
- 财(28448)
- 所(25011)
- 江(22978)
- 财经(22817)
- 中心(22758)
- 研究所(22609)
- 农(22596)
- 业大(21442)
- 范(20754)
- 经(20649)
- 师范(20569)
- 北京(20481)
- 经济学(19235)
- 州(18349)
- 院(17797)
- 农业(17310)
- 经济学院(17128)
- 基金
- 项目(103189)
- 科学(82227)
- 研究(76052)
- 基金(75150)
- 家(64903)
- 国家(64348)
- 科学基金(56207)
- 社会(50797)
- 社会科(46947)
- 社会科学(46929)
- 省(40518)
- 基金项目(38718)
- 教育(36320)
- 自然(35528)
- 自然科(34824)
- 自然科学(34821)
- 自然科学基金(34202)
- 划(33670)
- 编号(31551)
- 资助(31425)
- 成果(25780)
- 重点(23304)
- 部(22661)
- 课题(21951)
- 发(21836)
- 创(20981)
- 国家社会(20541)
- 教育部(19912)
- 创新(19537)
- 大学(19425)
共检索到226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施岚
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会养老的赡养率提高,从而导致养老负担加重,面对这一挑战,有些学者提出了用积累制的社会养老模式来取代部分或全部的现收现付制。本文从理论分析的角度出发得出如下结论:积累制并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养老负担加重问题的有效途径,相反,在考虑了转制成本的前提下,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缴费率提高的程度在积累制下将会更显著。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可以将延长工作时间和控制替代率作为辅助手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劲松
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近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将加速、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此背景下的我国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养老问题就变得非常突出。本文结合对老年人存在的价值与老年人的需求的分析,认为自我养老是农村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促进农村自我养老模式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人口 老龄化 自我养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翟思达
我国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为社会化养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探索可行的养老模式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对我国实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和现实风险进行了分析从完善这种新的养老方式的实施环境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 以房养老 环境构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兴岩 李芸 于涛
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亟需开拓养老新思路并构建养老新模式,以应对老龄化危机的严峻考验。倒按揭是"以房养老"模式的专有名词,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形式,国外部分国家已通过倒按揭来保障养老。文章在分析我国老龄化危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倒按揭对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倒按揭能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挥作用的条件,以期能为我国推行倒按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倒按揭 养老保障体制 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崔兴岩 孙洁 于涛
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亟需开拓养老新思路并构建养老新模式,以应对老龄化危机的严峻考验。倒按揭是"以房养老"模式的专有名词,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形式,国外部分国家已通过倒按揭来保障养老。本文详细阐述倒按揭对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倒按揭能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挥作用的条件,以期能为我国推行倒按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倒按揭 养老保障体制 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崔兴岩 孙洁 于涛
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亟需开拓养老新思路并构建养老新模式,以应对老龄化危机的严峻考验。倒按揭是"以房养老"模式的专有名词,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形式,国外部分国家已通过倒按揭来保障养老。本文在分析我国老龄化危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倒按揭对我国养老保障体制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倒按揭能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发挥作用的条件,以期能为我国推行倒按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云多
以国家定义的贫困线为社会养老金待遇标准,考虑为城乡低收入人群设计一种非缴费型的社会养老金制度,计算我国社会养老金支出规模。使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不同年龄人口预期余命,从现收现付角度使用替代福利方案评估当代劳动力人口的负担。设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6.6%为贫困线,考虑到我国正在出台的延迟退休方案,将退休年龄增加到65岁,并假设那些领取正规养老金的人不包括在内,预计在2050年前,年均国内生产总值的0.7%~1%将用于平衡社会养老金支出。考虑到更慷慨的待遇、更低的退休年龄和低于预期的生育率,养老金支出规模可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4.5%。
关键词:
社会养老金 人口老龄化 支出规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扬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城市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得到了较早的关注,国家从社会保障方面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养老保障网,但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起步较晚,其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养老保障形式更为严峻: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随着家庭结构和规模的变化日趋弱化,机构养老在农村存在着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均及服务质量过低的问题,惠及农村老年人的“新农保”的保障水平过低。这其中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的是大量留守在农村的空巢老人,其经济来源单一、生活照料缺失、精神生活空虚等问题愈加严重,亟待解决。
关键词:
农村空巢老人 养老模式 互助养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菲 陈共
筹资模式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与关键。本文阐述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保险的影响,提出中国化解人口结构老龄化时基本养老保险支付风险的主要策略取向,在于强化制度激励机制,同时兼顾一定的互济性。之后,从宏观经济的消费率和投资率关系、艾伦条件以及资本市场发育状况等方面,论述了中国还不具备足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以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转向积累制(包括完全积累和部分积累)。最后,在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性质作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个人账户做实的必要性以及"空账"运行对个人权益的影响,并对今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模式的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基本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秦磊
能否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时养老金的支付危机是我国养老金筹资模式改革成败的关键。无论是现收现付制还是基金积累制,其养老金增长的物质基础完全一致,两种筹资模式都容易受到人口结构变动的影响。因此,要化解老龄化危机,不能仅局限于养老保险体系本身,根本之道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金筹资模式 现收现付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鹏 王宝仪 赵翊含 张秋夷
随着社会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社会养老压力也随之增加,对传统社会养老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养老设施建设增加了政府财政压力,结合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形成的大量闲置商品房,探讨新型的养老模式建设。
关键词:
社会养老 房地产 新型养老模式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叶丽梅 杨丹虹 王俊鑫 张秋
目前广东省已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老年人口绝对数庞大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养老问题亟待解决。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进行研究并寻求符合省情的养老模式,对广东省乃至全国养老难题的解决有重大意义。文章深入了解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并通过SWOT分析法对其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进行剖析。发现广东省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在具有成本低、市场需求巨大的有利条件下,还伴随着制度不够完善、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建议广东省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探索其模式的优化与创新,以期为中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养老目标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芳 何逍遥 曹传碧
人口老龄化时代下,国家不断优化养老产业整体布局并鼓励各行业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养老产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政策导向下,保险行业与养老产业融合成为趋势,寿险企业作为保险行业布局养老产业的主体已通过多途径参与养老产业并形成不同的参与模式。本文在梳理了寿险企业参与养老产业的三种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的基础上,剖析在融合过程中寿险企业面临数据共享障碍、提供的养老产品服务与市场需求存在缺口和参与养老产业面临内外部因素制约的问题,提出寿险企业要利用保险科技赋能行业间数据共享、创新养老保险产品与增值服务满足需求扩容、加强企业内部风险管控与风险机制建设,政府可以发挥"中间人"作用、优化寿险企业养老产品服务的政策导向、监管实时营造公平合作环境,医疗、健康管理机构也要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明确医疗成本核算以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及加强自身建设来提高参与质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云多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统筹账户贯彻了现收现付缴费确定性原则,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一账户面临不可持续威胁。通过比较待遇确定型和缴费确定型养老金制度的优缺点,探索实现我国社会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研究表明,如果未来几十年我国资产预期收益率和工资增长率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只需将社会养老金替代率调整为36%,不仅可以保证我国社会养老金制度解决代际和代内风险共担,还能消除代际分配不公。
关键词:
保险研究 资产收益率 养老金替代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