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5)
- 2023(10100)
- 2022(7837)
- 2021(7020)
- 2020(5594)
- 2019(12161)
- 2018(11850)
- 2017(23024)
- 2016(12623)
- 2015(13787)
- 2014(13620)
- 2013(13157)
- 2012(11686)
- 2011(10317)
- 2010(10068)
- 2009(9434)
- 2008(9296)
- 2007(8576)
- 2006(7753)
- 2005(6821)
- 学科
- 济(53159)
- 经济(52980)
- 业(35495)
- 管理(34450)
- 企(27133)
- 企业(27133)
- 方法(22505)
- 中国(18972)
- 农(18673)
- 数学(18335)
- 数学方法(18229)
- 业经(14312)
- 农业(12385)
- 财(12375)
- 学(10547)
- 贸(10463)
- 贸易(10458)
- 易(10160)
- 制(10130)
- 地方(9267)
- 理论(8426)
- 人口(8227)
- 和(8184)
- 融(8019)
- 金融(8018)
- 银(7731)
- 银行(7695)
- 产业(7633)
- 技术(7524)
- 发(7412)
- 机构
- 大学(183201)
- 学院(181246)
- 济(77767)
- 经济(76387)
- 管理(68882)
- 研究(64175)
- 理学(60088)
- 理学院(59411)
- 管理学(58356)
- 管理学院(58040)
- 中国(47816)
- 科学(38937)
- 京(38041)
- 农(36700)
- 财(34763)
- 所(32922)
- 业大(30215)
- 研究所(29893)
- 农业(28967)
- 中心(28754)
- 财经(28504)
- 江(26518)
- 经(26111)
- 经济学(24975)
- 北京(23585)
- 范(23061)
- 师范(22722)
- 经济学院(22582)
- 院(22438)
- 财经大学(21339)
- 基金
- 项目(125629)
- 科学(99615)
- 基金(93942)
- 研究(87038)
- 家(84130)
- 国家(83417)
- 科学基金(71227)
- 社会(60741)
- 社会科(56505)
- 社会科学(56483)
- 基金项目(50028)
- 省(47701)
- 自然(45976)
- 自然科(45015)
- 自然科学(44997)
- 自然科学基金(44273)
- 划(40798)
- 教育(39197)
- 资助(36565)
- 编号(33007)
- 重点(28283)
- 部(27610)
- 发(26752)
- 成果(26017)
- 创(25902)
- 国家社会(25874)
- 科研(24256)
- 创新(24252)
- 教育部(23710)
- 计划(23218)
共检索到266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封进
我国已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更好满足老龄社会的需求,但不容忽视的是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冲击。表现为,企业社保缴费降低了劳动需求;退休年龄制度减少了老年劳动参与,延迟退休又有可能减少隔代照料供给,不利于年轻一代劳动供给;社保基金在地区层面运营阻碍了劳动力流动;劳动力高龄化倒逼企业更多使用自动化和机器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同时减少了劳动需求。本文从降低社保缴费、提高统筹层次、改革僵化的退休年龄政策、建设婴幼儿社会照料体系和构建适应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社保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发挥老龄社会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蒋同明
根据国际经验,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和劳动力短缺。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然后从劳动参与率低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力成本增加制约经济增长以及劳动生产率薄弱导致劳动力质量不高三个方面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给中国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并针对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影响,提出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措施。一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为人口老龄化提供经济保障;二要改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供给质量;三要探索适当调整法定退休年龄,减小劳动力供需缺口;四要积极发展"银发产业",化解老龄化发展压力;五要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元养老模式,解决存量问题。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市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兰芳 邓蔚
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日益严峻,这必将成为社会保障支出增加的重要推手。文章利用2008—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从老龄化程度、老龄化速度和社会负担三个角度测度人口老龄化,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划分为四类人口老龄化区域,借助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剖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全国和四类人口老龄化区域来看,老龄化程度均提升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和社会保障总支出水平,而老龄化速度则对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上升表现为阻碍作用;社会负担促进了全国和四类区域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提高,但由于各省份经济水平或政策措施的差异,对社会保障总支出水平的影响存在区域间的异质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瑜
本文描述了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总体数量以及变化趋势,并从劳动参与率、城乡结构、人力资本三方面进行考察,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于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我国劳动参与率还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将会是未来劳动力供给的重要增长点;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仍看似充足,但其老龄化情况较严重,难以维持当前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另外我国年轻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和人力资本已有显著提升。因此虽然人口老龄化已经对我国劳动力供给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由于人口和劳动力的变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会给经济发展带来突发的、灾难性的冲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祝平 刘海斌
劳动力参与率的高低对劳动供给和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龄化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人口老龄化在解释劳动力参与率差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中国、巴西、法国、印度、日本和美国的2013年劳动力参与率比较,利用年龄标准化方法,发现在年龄别劳动力参与率一定的情况下,年轻型人口明显比老年型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更高。利用差异分解的方法,发现中国和日本2013年的劳动力参与率相差12.1个百分点,其中79.0%可以归因于年龄结构的差异。更进一步,通过国内面板模型和国际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参与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还表明,收入水平与劳动力参与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年龄标准化 劳动力参与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天芳 王林 吕王勇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老龄化问题将接踵而至。本文用非参数回归理论分析了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动态关系,将结果与线性最小二乘做比较,效果比最小二乘好。通过预测,分析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保障支出应对中国老龄化问题的不足,并尝试提出了几个解决方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田永坡 郑磊 曹永峰
本文以我国养老保险的"统账结合"模式为例,探讨了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口老龄化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根据本文的推导和验证,增加"统账结合"模式中个人账户的比例,将会对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并延缓其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从而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另外,本文还在"统账结合"模型下,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与退休的关系,结果发现,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延长居民的劳动参与时间。由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适当增加"统账结合"模式中个人承担的比例;加快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牟海侠
人口老龄化加速将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更将对消费升级带来巨大挑战,探究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对消费升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选取我国2011-2021年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对消费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会对消费升级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社会保障会对消费升级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有效减缓人口老龄化对消费升级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文章提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老年人的公益就业机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会保障 消费升级 银发经济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玉祥 吕指臣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十四五”时期的战略目标。基于统一框架对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支出与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理论刻画,并对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展开定量评估。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是中国收入分配失衡的重要驱动因素,老龄化显著扩大了收入不平等;从整体来看,发展不均衡、支出规模偏低等因素限制了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其再分配功能有待进一步优化;此外,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存在交互效应,随着社会保障支出规模提高,老龄化对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将逐渐弱化。因此,要逐步扭转人口老龄化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造成的负面冲击,应在强化共济性原则的基础上适度提高社会保障支出规模,以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康 邹杰玲 张俊森
中国经济正在进行一系列结构性调整,新兴技术发展、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文章基于2000~2015年人口普查和小普查微观数据,研究了新兴技术和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跨省流动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兴技术和人口老龄化是驱动中国劳动力跨省流动的重要因素。新兴技术更倾向于吸引年轻、高技能劳动力,同时通过互补作用吸纳更多低技能劳动力。人口老龄化使城市更依赖本地富有经验的中年劳动力和中低技能劳动力,但同时也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此外,人口老龄化可以强化新兴技术对劳动力跨省流动的拉力作用。文章研究结论为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也为理解新兴技术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劳动力空间配置的影响提供了实证依据。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跨省流动 新兴技术 人口老龄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鹏飞
在全面二孩政策下设计了四种总和生育率方案,并通过育龄妇女生育模式的设计测算了我国未来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以及老龄化规模。在此基础上,通过劳动参与率的假设预测了我国2018—2050年劳动力供给规模和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总和生育率每提高0.1,劳动力供给数量相应增加1300万~1400万,但是四种总和生育率方案下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都呈现下降的态势,这表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确实有助于改善我国劳动力供给规模,但是作用有限;随着总和生育率的提高,15~29岁年龄组劳动力供给结构占比得到了一定的缓解,30~34岁年龄组劳动力供给结构占比逐渐上升,35~64岁年龄组劳动力供给结构占比逐步下降,同时男性劳动力供给结构占比逐步下降。可见全面二孩政策能够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最后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立军 马文秀
文章在充分考虑中国发展特征和人口老龄化特殊性的基础上,从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及经济活动人口比重变化4个方面分析了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从长期看,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劳动力供给下降趋势不可逆转,但劳动力质量的提升会弱化或延缓这一趋势,预计2027年中国真实劳动力供给才会出现明显的"拐点",滞后于以劳动力数量衡量的名义劳动力供给下降起始期12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凌巧 黄健元 王欢
江苏省作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其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15年江苏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2016-208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进行多方案预测,又从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需两方面的影响入手,预测得到2016-2040年江苏省劳动力供需情况。结果表明:江苏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在2056年达到峰值25.73%后开始下降,同时还面临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老化、劳动力供给下降、供需结构失衡等多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预测 供给 需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凌巧 黄健元 王欢
江苏省作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其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15年江苏省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2016-208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进行多方案预测,又从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需两方面的影响入手,预测得到2016-2040年江苏省劳动力供需情况。结果表明:江苏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在2056年达到峰值25.73%后开始下降,同时还面临劳动年龄人口结构老化、劳动力供给下降、供需结构失衡等多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预测 供给 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