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3)
- 2023(8739)
- 2022(6479)
- 2021(5836)
- 2020(4730)
- 2019(10309)
- 2018(9887)
- 2017(19259)
- 2016(10663)
- 2015(11576)
- 2014(11762)
- 2013(11469)
- 2012(10161)
- 2011(8701)
- 2010(8594)
- 2009(7845)
- 2008(8231)
- 2007(7192)
- 2006(6255)
- 2005(5824)
- 学科
- 济(42964)
- 经济(42910)
- 管理(34189)
- 业(32674)
- 企(26232)
- 企业(26232)
- 财(25645)
- 方法(17481)
- 中国(16457)
- 数学(15234)
- 数学方法(15106)
- 农(13469)
- 财政(12391)
- 务(12152)
- 财务(12135)
- 财务管理(12089)
- 企业财务(11657)
- 制(11021)
- 业经(10586)
- 地方(10122)
- 政(10039)
- 学(9274)
- 农业(8932)
- 体(8269)
- 银(7847)
- 银行(7835)
- 发(7445)
- 策(7376)
- 行(7323)
- 融(7035)
- 机构
- 大学(148048)
- 学院(147711)
- 济(62642)
- 经济(61417)
- 管理(53202)
- 研究(52081)
- 理学(46179)
- 理学院(45673)
- 管理学(44871)
- 管理学院(44603)
- 中国(39059)
- 财(38931)
- 科学(31881)
- 京(30455)
- 财经(27534)
- 所(27206)
- 农(25668)
- 经(25114)
- 研究所(24373)
- 中心(23049)
- 江(22412)
- 业大(21413)
- 经济学(21182)
- 财经大学(20410)
- 农业(20034)
- 经济学院(19339)
- 北京(18791)
- 院(18453)
- 范(18377)
- 师范(18158)
- 基金
- 项目(100818)
- 科学(79987)
- 基金(75299)
- 研究(71466)
- 家(66592)
- 国家(66076)
- 科学基金(56766)
- 社会(48274)
- 社会科(45927)
- 社会科学(45914)
- 基金项目(39365)
- 省(38509)
- 自然(35931)
- 自然科(35215)
- 自然科学(35206)
- 自然科学基金(34611)
- 教育(32360)
- 划(32054)
- 资助(30033)
- 编号(26930)
- 重点(23057)
- 部(22390)
- 成果(22107)
- 发(21544)
- 国家社会(21437)
- 创(20627)
- 性(20574)
- 科研(19474)
- 创新(19405)
- 教育部(19363)
共检索到222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邱国庆 杨志安
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削弱成为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重大隐患。以200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2)机制识别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降低劳动参与率、抑制居民消费率和增加养老负担等路径实现。(3)进一步讨论发现,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较高的税收分成激励程度,能够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负面影响。在人口老龄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增强纵向税收分成激励,健全政府间基本养老事权共同负责机制和增强经济可持续性成为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建设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龚锋 余锦亮
本文首先构建一个简单的两期OLG模型,探讨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商品税负担与财政可持续性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老龄人口比重与财政可持续性呈现出"U型"关系:当老年人商品税负低于某个临界点时,人口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不利影响;当老年人商品税负超过这一临界点时,人口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正向影响。进而,基于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以老年人商品税负为门槛变量,构建门槛回归和门槛协整检验模型,证实了中国老龄人口比重与财政可持续性"U型"关系的存在,其临界点为老年人负担的商品税额占GDP的比重达到1.3%左右。本文的政策涵义是,通过延长退休年龄,扶持老龄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从而增强老年人的消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贺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的基本国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当前,人口老龄化导致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支出增速在加快,不断推高政府债务水平和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影响,应强化顶层设计,重组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设立中央老龄工作委员会;增加消费税税负、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改革财产税体系,提高高收入群体税负;根据退休人员养老金收入多寡,差异化调节养老、医疗保险支付比例;出台鼓励专业技术退休人员创业就业的政策等。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财政可持续性 财政收支平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瑾瑞 夏宁潞 陈子昂
本文利用2006-2015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是否导致财政负担加剧。首先构造跨期迭代模型发现,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与老龄人口负担的所得税率有关,当所得税率低于临界值时,老龄化率提高会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负面影响;而当所得税率高于临界值时,老龄化率提高会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正面影响。因此,以老年人相对工资水平为门槛变量,进一步建立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老龄化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并非简单线性,而是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并且区域差异明显。延迟退休的直接效应是通过增收减支来提高财政可持续性,然而更重要的是,延迟退休通过延长老年人的工作时长来拓展其创造的生产价值,并通过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来增加老年人缴纳的所得税,间接促进财政可持续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强
筛选了2009—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工具变量法以及门槛模型对人口老龄化负向冲击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及其异质性展开分析,并对养老金横向失衡地区的财政可持续性受到人口老龄化程度削弱做了进一步探讨。得到如下研究结论:首先,人口老龄化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冲击存在较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其次,在养老金失衡向上偏离地区间,人口老龄化冲击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过程中,纵向的养老保障财政转移支付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横向的养老保障财政转移支付发挥的正向调节作用则有待观察;养老金失衡向下偏离地区间,人口老龄化冲击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过程中,横向与纵向的养老保障财政转移支付均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威 刘昌平
根据联合国2016—2100年中国人口预测数据,结合人口流动、城镇化和老龄化等因素测算了中国城镇和农村人口的规模和年龄结构以及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人口特征,据此构建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精算模型。结果显示,即便进行养老保险制度多参数同步调整及改革,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观察期依然会形成21.91万亿的负债,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高昂的财政补助下将形成5.62万亿的结余。由此带来的启示包括:必须尽快研究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边际改革,发挥多参数同步调整的综合效力。另外,积极寻求制度外多样化的资金来源,并通过增加城乡居民个人缴费缩小职工与居民的待遇差距,提高外出农民工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增进制度公平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颖 朴英爱
资本要素价格的市场扭曲程度不仅决定着要素相对配置效率、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同时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对地区老龄化程度和劳动力技能结构也造成深远影响。构建两地区一般均衡框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发现地区间老龄化程度加深会促使地区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倾斜,而劳动力的流入不仅能够改善地区劳动力技能结构、稀释老龄化程度,同时能够对资本产生引致效应,带来地区资本深化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向第二产业倾斜。进一步对理论模型的关键结论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地区老龄化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存在促进作用,而资本价格负向扭曲和劳动价格负向扭曲则会造成要素配置的冗余,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中介效应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阻滞效应大约为6.1%。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旭方 吴卫星 黄亦炫
近年来中国居民部门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均持续提高,探讨中国居民部门负债可持续性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借鉴公共部门负债可持续性的研究框架对居民部门的负债可持续性问题及人口老龄化和居民购房支出等因素对居民部门负债可持续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和购房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的提高会增加居民部门的负债缺口。并使用中国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购房支出增加和老龄化会引起居民负债缺口增加。
关键词:
居民部门负债 老龄化 购房支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乐乐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以老年人口消费支出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两期OLG模型,选取2000年-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门槛回归模型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索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可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可持续性影响存在"U"型的特点。如果老年人口消费支出高于某个临界值,老龄化对于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具有正向影响;如果老年人口消费支出低于某个临界值,老龄化对于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具有不利影响。临界值(门槛值)估计为老年人口消费支出占DGP的19%左右(OLS估计为18.9657%,GMM估计为19.1645%)。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文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应该合理地调整我国的生育政策和退休政策、实施银色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老龄金融和老年房地产业,提高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提高我国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乐乐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以老年人口消费支出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两期OLG模型,选取2000年-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门槛回归模型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索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可持续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可持续性影响存在"U"型的特点。如果老年人口消费支出高于某个临界值,老龄化对于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具有正向影响;如果老年人口消费支出低于某个临界值,老龄化对于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具有不利影响。临界值(门槛值)估计为老年人口消费支出占DGP的19%左右(OLS估计为18.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飞飞 张彤 汪伟
基于Eaton and Kortum(2002)的研究,从理论上解析劳动力价格扭曲情景下人口老龄化对出口优势演进的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对220个国家的191个制造业行业出口数据开展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会通过H-O机制和李嘉图机制增强中国“年龄增值型”行业出口相对优势,而劳动力价格扭曲的影响效应主要表现为通过降低“年龄增值型”技能劳动的生产率来负向影响上述出口优势演进。进一步分析表明:医疗水平、教育水平、契约环境质量的提升均会强化人口老龄化所引致的“年龄增值型”行业出口优势;劳动力价格扭曲对“年龄增值型”行业出口优势演进的负向冲击更可能发生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政府效率的提升则会有效缓解上述负向冲击。研究不仅有助于完整认识人口老龄化与出口优势动态演进的关系,还可为我国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充分利用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新技能红利”提供直接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安勇 原玉廷
研究目的:剖析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演化特征,并实证检验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法、空间面板滞后模型。研究结果:中国创新效率整体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但地域分异明显;区域创新效率具有典型的空间集聚特征;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阻碍了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且该效应在东西中部三个区域依次减弱;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挤占企业创新资金投入、扭曲企业家创业精神以及引发权利寻租等路径实现的。研究结论:缓解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及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改变现有政绩考核机制;同时应完善土地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坚 何敏
鉴于我国多个统筹地区的医保基金近年来陆续出现收支失衡问题,为评估基本医保制度的可持续性,本文以城职医保制度为例,在传统医保基金精算模型的基础上,纳入对人口老龄化、雾霾污染引致的额外医疗费用的考量,测算未来三十年的基金收支状况。测算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和雾霾污染均不利于医保基金收支平衡,其中,人口老龄化将基金出现当期赤字的时间提前了19年;雾霾污染不影响当期赤字出现的时间,但却将2050年的全国赤字规模提高了0.64个百分点。此外,情景模拟结果显示,生育保险与城职医保的合并会加大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全面二孩政策能起到减少赤字规模以及提高基金结余率的作用,如果同时执行延迟退休政策,则会使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封铁英 高鑫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农村老年人群与养老需求激增。本文通过构建人口动态平衡方程和农村养老金精算模型,对农村各年龄段人口及养老金收支、差额进行测算,选取老年抚养比、老龄化系数和农村养老金累计差额变量,应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养老金可持续性的冲击。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养老金可持续性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人口老龄化程度对农村养老金可持续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冲击,老年抚养比对农村养老金可持续性的负向冲击效应大于老龄化系数,老年抚养比对农村养老金可持续性冲击的贡献程度呈减小趋势,老龄化系数的贡献程度呈增大趋势,二者最终的贡献度基本相当。本文提出优化人口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成德宁 卢翊鸥
本文基于2000-2018年我国31个省市的住房价格数据、人口抚养比数据和财政赤字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与住房价格、财政赤字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总抚养比与财政赤字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口抚养比提高会扩大财政赤字,给土地财政可持续带来压力。(2)老年抚养比与住房价格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少儿抚养比与住房价格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从长期来看,总人口抚养比与住房价格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房价会受到抑制,而房价受到抑制后,土地财政可持续性问题将进一步突出。因此,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吸引年轻人口的流入,同时也要未雨绸缪,在人口红利还未消失之时,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建立起可持续的财政体系。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住房价格 抚养比 土地财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