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4)
2023(13008)
2022(10868)
2021(10200)
2020(8404)
2019(19506)
2018(19489)
2017(38360)
2016(20842)
2015(23575)
2014(23807)
2013(23356)
2012(21183)
2011(18905)
2010(18539)
2009(16844)
2008(16600)
2007(14676)
2006(13035)
2005(11621)
作者
(59854)
(49268)
(49055)
(46932)
(31589)
(23590)
(22443)
(19472)
(19158)
(17803)
(16977)
(16737)
(15619)
(15587)
(15334)
(15283)
(14752)
(14542)
(14185)
(14132)
(12215)
(12181)
(12095)
(11268)
(11208)
(11005)
(10955)
(10918)
(9885)
(9642)
学科
(85462)
经济(85360)
管理(58693)
(54587)
(45558)
企业(45558)
方法(38509)
数学(33422)
数学方法(33091)
中国(24347)
(21812)
(21241)
银行(21094)
(20668)
(19772)
(19411)
业经(18576)
(17705)
地方(16613)
(15374)
金融(15373)
农业(14450)
理论(13947)
(13620)
贸易(13608)
(13151)
(12723)
(12509)
财务(12439)
财务管理(12420)
机构
大学(292979)
学院(288877)
管理(116560)
(114040)
经济(111457)
理学(100864)
理学院(99745)
管理学(97918)
管理学院(97415)
研究(96559)
中国(77150)
(62900)
科学(59741)
(52668)
(48362)
(46832)
中心(44420)
研究所(44195)
业大(43055)
财经(42859)
(42097)
北京(39821)
(39081)
(38057)
师范(37711)
农业(36769)
(34842)
(34840)
经济学(34481)
财经大学(32268)
基金
项目(199991)
科学(157287)
基金(145869)
研究(145690)
(126602)
国家(125542)
科学基金(108340)
社会(91602)
社会科(86720)
社会科学(86698)
基金项目(77923)
(76771)
自然(71062)
自然科(69433)
自然科学(69418)
自然科学基金(68171)
教育(66537)
(64912)
资助(60245)
编号(59365)
成果(47983)
重点(44089)
(43878)
(41554)
(41019)
课题(40375)
科研(38231)
创新(38185)
教育部(37831)
大学(37497)
期刊
(121551)
经济(121551)
研究(89435)
中国(54858)
学报(46166)
科学(43235)
(42329)
管理(41913)
(38494)
(37513)
金融(37513)
大学(35127)
学学(33017)
教育(31203)
农业(28016)
技术(23780)
财经(20797)
业经(19469)
经济研究(19409)
(17591)
理论(16483)
问题(16221)
图书(15737)
实践(15325)
(15325)
(13954)
科技(13707)
现代(13517)
技术经济(13486)
(12915)
共检索到427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重润  庞晓宇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其潜在影响引起广泛关注。基于2005—2018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人口老龄化与银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房价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口结构变化对银行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人口老龄化不利于银行稳定。房价是人口老龄化与银行稳定性关系的重要中介变量,异质性分析发现,仅在中部地区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东部和西部地区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引入人口流动与人口老龄化的交互项,发现人口流动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银行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为此,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完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取消户籍限制等,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构建微观层面房价与银行稳定性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采用中国21个大中城市及所辖城商行数据,建立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房价上涨幅度低于11.64%的门槛值内,出现"抵押效应",银行稳定性增强;房价上涨幅度在11.64%13.29%区间内则出现"偏离效应",银行稳定性弱化,且"偏离效应"比"抵押效应"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部城市的门槛效应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研究认为:银行在住房贷款决策时不宜过分倚重抵押物,并且应逐渐改变过度依赖房地产贷款的现状;政府应尽快建立房价波动预警体系,防止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邹瑾  
笔者基于区域异质性视角,利用面板协整理论和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讨论了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阶段人口对房价波动的影响。基本结论为:老龄人群曾推动了房价上涨,东部地区青年人群支付能力与高房价间存在矛盾。人口老龄化会否导致房地产市场的下行风险,关键在于刚需人群购买力的有效释放;同时,部分区域房价虚高,应及时予以重视,并采取综合性措施应对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邹瑾  
笔者基于区域异质性视角,利用面板协整理论和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讨论了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阶段人口对房价波动的影响。基本结论为:老龄人群曾推动了房价上涨,东部地区青年人群支付能力与高房价间存在矛盾。人口老龄化会否导致房地产市场的下行风险,关键在于刚需人群购买力的有效释放;同时,部分区域房价虚高,应及时予以重视,并采取综合性措施应对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童伟  张居营  
本文基于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我国居民部门资产债务结构的基本事实及相关文献研究,探讨人口老龄化与房价对居民部门债务潜在风险的影响,并以世代交叠模型为基础,论证人口老龄化对房价及其居民杠杆率的影响机制,最后构建相关变量与误差修正模型等进一步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长期内人口老龄化加剧与房价下跌都会加大居民部门的债务风险,短期内人口老龄化对居民部门债务风险有正向影响但不如长期显著,房价下跌对居民部门债务风险的加剧效应也不会短期内显现出来。这说明居民部门仍存在潜在的债务风险,且在一定程度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志英  韩振国  邓欣  
以不良贷款率、全国信贷增长率、通货膨胀率、8%-资本充足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银行不稳定的代理变量,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银行信贷、房价波动和银行稳定之间的关系。经验分析表明:我国房价上涨很大程度上是信用扩张的结果。信贷和房价波动以及二者的共生性是影响银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适当的房价增长将提升银行系统的稳定程度,但长期来看,银行稳定性程度下降,房价也会下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邹瑾  
老龄化是否会引起房价的波动、直接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进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采用面板协整检验证明了人口年龄结构是房价波动的长期影响因素,并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等方法,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房价波动的影响、区域差异、形成原因及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曾对房价上涨起到推动作用,但从中长期来看,此趋势可能发生逆转。在东部地区,人口变量对房价的弹性最小,且青年人口比例与房价成反向关系,表明东部地区刚需人群支付能力与高房价间存在矛盾;在中、西部地区,青年人口价格弹性也较老年人口价格弹性更小,部分地区房价或已脱离实体经济,应予以足够重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峰  高曼丽  
本文基于中国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居民部门资产债务结构的基本事实及国内外相关关系文献,探讨中国人口老龄化与房价对居民部门债务潜在风险的影响,并构建相关变量与误差修正模型等进一步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长期内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与房价下跌都会加大居民部门的债务风险,短期内人口老龄化对居民部门债务风险有正向影响但不如长期显著,且短期内房价下跌加剧居民部门债务风险的效应也不会显现出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重润  赵昶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房价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04-2019年30个省市的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虽然整体上看抑制房价上涨,但基于遗产动机对房价上涨起促进作用,而基于无风险资产偏好对房价上涨起抑制作用。人口老龄化对房价影响渠道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经由遗产动机的中介效应显著大于无风险偏好下的中介效应,中部地区则与之相反。在克服内生性问题的可能影响之后,本文结论依然成立。因此,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年金融体系,提高老年家庭的资金配置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邱崇明  李辉文  
由于房地产市场存在需求刚性、土地供给限制、异质性等市场不完全特征,房价偏离基础价值成为一种常态。针对我国近些年来房价持续上涨现象,本文通过协整理论、probit方法估计了房价偏离基础价值程度以及对银行稳定的影响,检验房价变动对银行稳定的抵押物价值效应和偏离回归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房价上涨并没有因为抵押物价值上升而增加银行稳定,相反在偏离回归效应下增加了银行不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拉娣  安勇  王佳  
对房地产价格及银行信贷之间的联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VAR模型为基础,借助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分别对银行贷款余额、贷款资产恶化率与房地产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揭示房价波动与银行信贷风险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具有单向引导关系,银行信贷扩张引发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而房地产价格上涨对银行信贷扩张的作用不大,但却会导致贷款资产恶化率的提高,进而加剧银行的信贷风险;由于存在时滞,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冲击滞后一期才会显示出来且产生长期的正反馈效应,房地产价格对贷款资产恶化率的冲击当期就会产生影响,且贡献率稳定在7%左右。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钱海清  桂评詠  
本文以金融稳定为研究目标,以资产价格波动为研究着眼点,分析了资产价格过度波动引发金融不稳定的特征。本文在进行相关理论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证数据和实证分析来反应实际问题。为了检验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体系稳定性,本文收集和选取大量的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并利用Eviews、SPSS等研究工具检验了相关变量之间的影响效果,并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的结论和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成  尚振宁  黎克俊  
基于次贷危机的启示,本文构建了在不同的金融发展程度下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商业银行资产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对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基于负债业务发放的贷款领域。进一步地,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及冲击响应函数对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创新改变了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商业银行资产的影响模式;中国房价波动对商业银行资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源于银行负债发放的贷款领域,但总体影响有限;中国应加快发展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谨慎发展信用衍生产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国红  王擎  
对银行业市场力与稳定性的关系研究是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难题。本文基于"市场力状态依存"论的观点,尝试分存贷款市场分别考察中国银行业市场力与稳定性的关系。以1995-2012年在中国大陆境内运营的141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计算样本期间中国银行业存贷款市场的Boone指数,将其作为市场力指标;采用随机前沿方法计算中国银行业的"稳定非效率",将其作为银行业稳定性的逆向指标;最后以差分广义矩方法(GMM)估计了中国银行业存贷款市场上的市场力与"稳定非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中国银行业存贷款市场有着不同的市场力,其中贷款市场上的市场力高于存款市场上的市场力。(2)样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琳琳  李秀婷  董纪昌  
人口老龄化不仅影响老年人人口占比,还会对住房需求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在构建老龄化对住房需求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研究老龄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研究得出: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住房需求之间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现象;住房价格、家庭规模和老年人抚养比均与住房销售额和住房销售面积负相关,即房价越高、家庭户数越少、老龄化程度越深,都将减少居民住房的购买量;老年人抚养比的两个门限阈值分别为8.21和16.62,即当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这两个水平时,居民购买住房的数量将发生变化。建议制定养老住房优惠政策,适当增加老年住房供给,健全老年住房配套基础设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