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75)
- 2023(7443)
- 2022(5647)
- 2021(4918)
- 2020(4128)
- 2019(9050)
- 2018(9010)
- 2017(17418)
- 2016(9301)
- 2015(10252)
- 2014(10206)
- 2013(9470)
- 2012(8308)
- 2011(7201)
- 2010(7386)
- 2009(6885)
- 2008(7110)
- 2007(6326)
- 2006(5721)
- 2005(5458)
- 学科
- 济(37146)
- 经济(37088)
- 业(30105)
- 管理(25826)
- 企(22191)
- 企业(22191)
- 中国(16826)
- 方法(15184)
- 数学(13515)
- 数学方法(13417)
- 农(11948)
- 财(11396)
- 险(10838)
- 保险(10747)
- 银(9992)
- 银行(9982)
- 制(9949)
- 行(9353)
- 业经(9286)
- 融(8646)
- 金融(8646)
- 农业(7909)
- 务(7749)
- 财务(7730)
- 财务管理(7709)
- 企业财务(7419)
- 地方(6747)
- 发(6345)
- 体(6062)
- 学(5935)
- 机构
- 大学(128894)
- 学院(126928)
- 济(55916)
- 经济(54840)
- 管理(49528)
- 研究(43367)
- 理学(41426)
- 理学院(41038)
- 管理学(40320)
- 管理学院(40105)
- 中国(37725)
- 财(29372)
- 京(26959)
- 科学(23787)
- 财经(23050)
- 所(21338)
- 经(21083)
- 中心(20608)
- 农(19651)
- 江(19333)
- 研究所(19106)
- 经济学(18405)
- 财经大学(17391)
- 北京(17294)
- 业大(16920)
- 经济学院(16648)
- 范(15417)
- 州(15334)
- 院(15325)
- 师范(15268)
- 基金
- 项目(84279)
- 科学(67629)
- 基金(63354)
- 研究(62288)
- 家(55782)
- 国家(54903)
- 科学基金(47376)
- 社会(42691)
- 社会科(40413)
- 社会科学(40397)
- 基金项目(32868)
- 省(31555)
- 自然(29255)
- 自然科(28536)
- 自然科学(28529)
- 自然科学基金(28083)
- 教育(27517)
- 划(26579)
- 资助(25205)
- 编号(24189)
- 成果(19727)
- 重点(18984)
- 部(18903)
- 国家社会(18649)
- 发(17786)
- 创(17068)
- 教育部(16649)
- 课题(16548)
- 制(16353)
- 性(16303)
共检索到198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利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首先测度了家庭层面的资产配置效率,弥补了过去测度家庭效率时未考虑房产的不足;然后借助Tobit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将抑制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效率的提升,且投资者的风险态度、家庭持有商业寿险是这一负向效应的重要传导渠道。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对于低收入、西部地区家庭,以及中青年家庭和持有中高债务规模的家庭而言,老年人占比对家庭资产配置效率的负向效应更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放大了老龄化的负向效应,而普及金融知识教育、增强社会互动是提升家庭资产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卢亚娟 谢璟晅
人口老龄化对中国来说是一项挑战,合理配置资产可以提高家庭收入,减轻家庭养老负担和经济压力。选用2017年和2019年CHFS的数据,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户主年龄变量与家庭金融风险市场参与以及家庭风险市场参与深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家庭金融风险资产配置存在倒U型变化。第二,老年人口占比显著抑制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地区、东部地区以及购买养老保险的家庭配置金融风险资产影响更显著。优化老龄家庭资产配置有利于老龄家庭减轻养老压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丹妮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家庭人口年龄结构随之发生改变。与此同时,我国家庭金融资产增速明显,资产种类不断多元化。笔者借助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了中国家庭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并从生命周期效应的角度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途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确受到了家庭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但是对不同资产的影响并不一致。随着家庭户主年龄超过60岁,或者家庭超过60岁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家庭参与风险资产投资的概率会显著下降,包括家庭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概率都显著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家庭无风险资产配置比重上升,风险资产配置比重下降,包括股票和基金配置的比重都呈现了显著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金融资产配置 股票 基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巴曙松 王淼 李成林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新生人口比例的减少,我国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家庭的养老储备充足性面临挑战。在储蓄养老向财富养老转型的背景下,探究家庭如何合理、有效地配置资产来积极应对老龄化,对银发时代家庭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现有文献,梳理了人口老龄化对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首先根据家庭财务决策的过程,从风险约束、效用函数、信息效率这三个角度重点分析了老龄化如何影响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决策;然后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总结了家庭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投资组合多样性;最后基于风险偏好和信息效率,整理了老龄化对于家庭投资组合有效性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未来可以继续探索的两个潜在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泽园 亢一鸣
探索老年家庭提升自我养老能力的有效路径对于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和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8年中国追踪调查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老龄化视角下非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非认知能力的上升将促进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和提高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且这种影响在不同社会互动、不同风险偏好间呈现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非认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认知能力下降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产生的负向影响,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正向调节非认知能力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研究,应加强非认知能力培养,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鼓励支持适老龄化金融产品创新,优化金融风险投资决策,为养老增添一份保障。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非认知能力 风险金融资产配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永奇 单德朋
稳步增加养老财富储备,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基于CFPS微观数据,探讨了家庭老年照料及其成本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照料成本显著促进了家庭金融资产投资规模,但使家庭更倾向于投资无风险资产。此外,母亲照料和中强度照料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尤为显著。家庭之间的良性代际互动,有利于减弱家庭预防性动机,实现投资多元化。社会照料虽然能与家庭老年照料形成互补效应,但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经济效果并不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为理解家庭金融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政府制定养老与金融协同发展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宇梅
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产生诸多影响,使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大量增加,给政府带来沉重负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开发寿险新品种——灵活的年金新品种和护理类健康保险,是减轻政府负担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年金保险 健康保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正平 赵丙楠 程灿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仅靠社会保障体系难以有效应对养老、医疗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商业保险因此成为有力的补充。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从家庭层面实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显著降低了家庭商业保险参与;人口老龄化通过降低家庭可用资金和家庭健康水平来降低家庭商业保险参与;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商业保险参与的抑制作用在低金融素养、农村地区、有少儿抚养和未经历重大负面事件的家庭中更加显著。上述结论对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推进商业保险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齐明珠 张成功
人口老龄化下退休者对退休金和子女的依赖度下降,工作期间的资产积累和资产回报对未来养老安全的重要性提升。不同风险的投资产品具有不同的回报率,居民投资风险偏好将直接决定居民投资行为偏好和投资产品组合需求,进而影响资产回报。文章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资产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年龄对居民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人群投资风险偏好不同。年龄与居民风险偏好呈现单调关系,随着居民年龄的增长其风险偏好程度逐渐下降。人口老龄化将降低居民总体投资风险偏好度,从而影响未来投资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特征,最终降低资本市场的回报率。最后,文章对我国的养老安全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年龄变动 投资风险偏好 养老安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勇 周涵
本文采用1991年至2016年年度数据,通过建立SVAR模型定量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会提高城镇家庭消费水平,符合生命周期假说。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是把双刃剑,有利于扩大内需;(2)完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使老年城镇家庭敢消费、愿意消费;(3)大力发展老龄产业,通过"银发产业"带动银发消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汪伟 咸金坤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年龄和人口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户主年龄与家庭创业存在倒"U"形关系,其拐点出现在31岁;老年人口越多的家庭参与创业的可能性越低,家庭老年人口比重提高1个标准差会导致创业概率下降1%左右。从影响机制看,人口老龄化通过减少家庭社会交往和降低家庭风险承受能力等渠道抑制家庭创业。以商业保险购买为代表的家庭自我保险行为比参加具有强制性的社会保险计划更能降低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创业的负面影响,提高家庭的创业概率。文章认为,通过政策设计缓解家庭的养老压力,发展和完善商业保险市场,分散家庭的创业风险,有利于促进创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诚 翁希演 胡少东
近年来,中国家庭杠杆率的上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口老龄化可能对家庭杠杆率产生影响。理论推导表明,老年人口占比增加会提升家庭杠杆率。实证分析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检验得出人口老龄化对家庭杠杆率的影响为正。机制分析发现,老龄化导致低收入人群在面对住房需求和应对老龄化支出时,倾向使用住房抵押贷款以平滑生命周期消费,进而推高了家庭杠杆率。同时,本文发现家庭面临的健康风险与养老抚幼双重负担,也是老龄化导致杠杆率攀升的潜在作用机制。此外,老龄化对家庭杠杆率的影响在城乡类型和户主受教育水平差异,以及家庭小型化程度之间存在异质性。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家庭负债 住房需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向楠 孙祁祥 王晓全
本文从生命周期风险和资产同时配置的视角研究中国城镇家庭的寿险和储蓄、股票、房产四类资产的选择问题。作者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结合SUR和Probit、Tobit回归联合估计家庭几类资产的选择方程。主要发现,家庭寿险(股票)资产的持有率、寿险(股票)占家庭金融资产的份额都是随家庭生命周期变动呈"倒U"型。家庭财务脆弱程度显著影响了家庭的寿险持有,但对于其他资产的持有决策没有显著影响。家庭资产配置中,房产挤出了三类金融资产,寿险和股票呈互补关系。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家庭将更多地选择金融资产,尤其是寿险和股票资产。负债的家庭更多地持有寿险,更少地持有储蓄。中国南、北方家庭的资产持有形式存在较为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仇童伟 彭嫦燕
中国农业人口老龄化水平已超过40%,且呈现持续上升态势。这将如何影响粮食生产值得关注。本文利用2015年、2017年、2019年和202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农业人口老龄化对农户的农地配置与种粮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人口老龄化提高了农户退出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并以农地抛荒和农地转出为主要途径:前者会降低粮食播种面积,后者在农地流转市场化过程中会提高流转农地“非粮化”的概率。进一步证据显示,农业人口老龄化降低了农户的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和粮食种植规模。本文还发现,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确实激励了农业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的农户继续种粮,但农业社会化服务价格上涨却不利于粮食生产。此外,农业人口老龄化也促使农户的农业经营从利润型转向自给型。本文研究表明,尽管中央政府在遏制农地“非粮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农业人口老龄化诱发的“非粮化”压力仍然存在,亟须从制度设计和组织培育等方面创新粮食安全的微观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