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9)
2023(7617)
2022(5761)
2021(5202)
2020(4224)
2019(8981)
2018(9101)
2017(16689)
2016(8663)
2015(9546)
2014(8999)
2013(8383)
2012(7202)
2011(6314)
2010(6364)
2009(5899)
2008(5738)
2007(5393)
2006(4871)
2005(4459)
作者
(23297)
(19439)
(19413)
(18267)
(12464)
(9240)
(8556)
(7460)
(7378)
(6888)
(6612)
(6450)
(6325)
(6171)
(6006)
(5871)
(5746)
(5584)
(5535)
(5372)
(4833)
(4614)
(4584)
(4531)
(4379)
(4370)
(4359)
(4238)
(3921)
(3843)
学科
(32731)
经济(32693)
(32488)
管理(29624)
(27406)
企业(27406)
技术(16414)
中国(15574)
技术管理(11868)
(11630)
业经(10536)
方法(9256)
地方(8521)
农业(8261)
(7681)
(7203)
数学(7125)
数学方法(7050)
产业(6553)
(6540)
(6530)
银行(6529)
(6289)
理论(6024)
(5924)
金融(5923)
人口(5844)
(5837)
(5677)
发展(5551)
机构
学院(116833)
大学(116096)
(49008)
经济(48024)
管理(46989)
研究(40743)
理学(40238)
理学院(39832)
管理学(39229)
管理学院(38996)
中国(30631)
(24586)
科学(23666)
(21678)
(19686)
(19200)
中心(18553)
研究所(17665)
(16973)
财经(16931)
北京(15462)
(15424)
(15414)
业大(15367)
师范(15285)
(15113)
经济学(14973)
(14908)
经济学院(13319)
技术(13223)
基金
项目(79655)
科学(65036)
研究(61669)
基金(57042)
(49334)
国家(48882)
科学基金(43216)
社会(40957)
社会科(38804)
社会科学(38798)
(33126)
基金项目(30247)
教育(27177)
(26836)
自然(25716)
自然科(25236)
自然科学(25229)
自然科学基金(24829)
编号(24231)
(23842)
创新(21119)
资助(20413)
成果(19472)
(18544)
重点(17897)
课题(17534)
国家社会(17409)
(16480)
(16464)
(15927)
期刊
(57081)
经济(57081)
研究(38088)
中国(30860)
管理(21217)
科学(17407)
(16938)
教育(16188)
(16171)
学报(14722)
大学(12044)
技术(11775)
(11500)
金融(11500)
农业(11175)
学学(11122)
科技(10921)
业经(10358)
经济研究(9129)
财经(8170)
(7440)
论坛(7440)
问题(7325)
技术经济(7255)
(7175)
(6450)
现代(6257)
(5841)
图书(5765)
商业(5561)
共检索到183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兴  
城镇化发展能通过集聚人力资本、增加创新资金和诱发创新需求等渠道,削弱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2—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在人口老龄化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发展能有效削弱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抑制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当城镇化率低于门槛值60.58%时,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当城镇化率跨过门槛值60.58%时,削弱了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兴  
城镇化发展能通过集聚人力资本、增加创新资金和诱发创新需求等渠道,削弱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2—2017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检验方法,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在人口老龄化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发展能有效削弱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抑制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当城镇化率低于门槛值60.58%时,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当城镇化率跨过门槛值60.58%时,削弱了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抑制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傅沂  梁利  
借助PVAR方法系统考察了人口老龄化、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三者的互动关系和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抑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为先抑制后促进,且具有滞后效应,科技创新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据此,提出了应对老龄化、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范建双  高骞  周琳  
文章基于199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城镇、农村老年人口的分组数据,采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检验二者对城镇化的影响,在比较二者影响大小和方向的基础上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产生负向影响,降低了城镇化水平10%;城镇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产生正向作用,提高了城镇化水平7.78%。整体而言,人口老龄化降低了城镇化水平2.22%,从而解释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城乡倒置"现象,即城镇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强化了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镇迁移的吸附作用。时间变化特征表明,城镇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相互作用的净效应呈稳步上升趋势,并且从2012年开始由负变正。居民受教育年限的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净效应随着人口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并由负变正。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宁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棘轮效应”,对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居民消费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采用CHARLS的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消费,人口老龄化能够显著抑制居民消费;在同时考虑新型城镇化与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人口老龄化的抑制作用,即两者交互项与居民消费之间显著正相关;考虑“城市化”“高龄化”和“消费升级”的子指标后,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动态关系,即相关子指标能够显著放大系数,具体来说,城市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人口高龄化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强,消费升级趋势则会同时放大上述两类效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鲁成  刘春文  苗红  吴菲菲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本文对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应对人口老龄化进行了思考:首先,分析论证了其重要性和必然性;其次,针对我国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七个问题,系统阐述了依靠科技创新应对人口老龄化应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及如何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和多源异构数据开展研究的设想;最后,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了研究制定《面向老龄社会的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东旻  宁静  韦诗言  
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提出老龄化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积累来影响科技创新产出的猜想,并基于2003-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方法,考察了老龄化对人力资本积累以及科技创新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老龄化对科技创新水平有显著的负效应,而且老龄化对人力资本积累有显著的负影响,验证了老龄化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来影响科技创新水平这一猜想。进一步分析不同经济水平下老龄化对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及对不同类型科技创新的影响差异后发现,相比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老龄化对于创新的影响更加显著;并且,老龄化对不同类型科技创新的影响不同,其对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授权影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姚东旻  宁静  韦诗言  
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提出老龄化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积累来影响科技创新产出的猜想,并基于2003-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方法,考察了老龄化对人力资本积累以及科技创新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老龄化对科技创新水平有显著的负效应,而且老龄化对人力资本积累有显著的负影响,验证了老龄化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来影响科技创新水平这一猜想。进一步分析不同经济水平下老龄化对创新的异质性影响及对不同类型科技创新的影响差异后发现,相比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老龄化对于创新的影响更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小林  张源  赵永亚  
本文以2005-2017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检验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老龄化不仅可直接加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支付压力,还可通过城镇劳动供给和城镇产业结构两条城镇化中介路径间接加重养老保险支付压力。其中,老龄化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直接影响更为显著,说明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支付能力与人口年龄结构之间的潜在互动更为密切。(2)老龄化对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影响将伴随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呈现出显著的区制转换效应。当城镇劳动供给水平由低区制过渡至高区制,老龄化加重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抑制作用将有所减弱;而当城镇产业结构步入高区制,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显著提升,老龄化加重将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支付能力产生促进作用。鉴于不同城镇化区制环境下老龄化对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影响效应差异,本文据此提出优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健  徐雷  王辉  
基于2005—2016年的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在对人口城镇化和城乡人口老龄化现状进行时空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考察人口城镇化与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动态关系、影响机制以及区域异质性特征。得出结论:(1)从PVAR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依自身惯性发展的态势要明显强于人口城镇化和城镇人口老龄化。(2)从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来看,人口城镇化与城乡人口老龄化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其中,人口城镇化与城镇人口老龄化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在西部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人口城镇化与农村人口老龄化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在中部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3)从方差分解结果来看,城乡人口老龄化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大于人口城镇化对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最后,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契合,结合本土国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洋  孔秋月  
引入城镇化和老龄化指标对KAYA恒等式做出修正后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结合京津冀地区1995—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人均GDP、人口规模、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碳强度及第二产业比重均与碳排放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变量对碳排放影响的弹性系数大小依次为0.99、0.53、0.42、0.26和0.20。老龄化与碳排放呈显著的倒"U"形关系,即初期人口老龄化会因人口红利的存在对碳排放产生促进作用,但长远来看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加会使社会的生活模式向低碳方向转变;城镇化对碳排放也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碳排放对环境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即上一期碳排放与当期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影响系数为0.57。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勤  
文章综合考量生育、死亡、期初年龄结构和人口乡—城转移4个方面的因素,对2000~2010年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是城乡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力的大小与乡—城转移人口的年龄选择模式密切相关。该阶段,15~29岁的年轻乡村人口有1/3转为城镇人口;人口的乡—城转移对乡村人口老龄化的贡献率为43.4%,高于任何人口自然变动因素的影响,是乡村人口老龄化的主导因素;乡—城转移人口有效降低了城市老龄人口比重,对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贡献率为-118.0%,仅次于期初年龄结构的影响力;城镇化对镇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较为有限。在人口自然变动诸因素中,期初年龄结构对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远高于死亡率与生育率变动的影响。文章讨论了城镇化对城乡人口老龄化影响差异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势,并就这种差异的社会经济影响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于洋  孔秋月  
引入城镇化和老龄化指标对KAYA恒等式做出修正后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结合京津冀地区1995—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人均GDP、人口规模、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碳强度及第二产业比重均与碳排放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变量对碳排放影响的弹性系数大小依次为0.99、0.53、0.42、0.26和0.20。老龄化与碳排放呈显著的倒"U"形关系,即初期人口老龄化会因人口红利的存在对碳排放产生促进作用,但长远来看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加会使社会的生活模式向低碳方向转变;城镇化对碳排放也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勤  魏涛远  
文章在定量测度中国城乡居民年龄别消费模式的基础上,模拟分析未来人口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量化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的贡献率。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消费模式总体上呈现出比较显著的年龄特征,且各年龄段不同消费类别的城乡差异明显。假设城乡居民年龄别消费结构保持不变,2010~2050年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居民消费在总量层面上影响不大;在消费结构层面对不同消费类别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对医疗保健类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人口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规模的扩张。在人口变动、经济增长的不同模拟情景下,人口规模对未来中国居民消费变动的影响均远小于人口结构的影响,且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贡献率具有相对稳定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本峰  张瑞  
在20世纪的后半段时间里,世界上很多国家出现了生育率迅速下降和预期寿命的急剧增长,这二者成为空前全球老龄化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人口转变如何影响金融市场,以及如何通过金融市场创新,尤其是保险市场创新来解决这些影响全球性老化趋势的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