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8)
- 2023(6338)
- 2022(4664)
- 2021(4114)
- 2020(3231)
- 2019(7368)
- 2018(7361)
- 2017(14243)
- 2016(8025)
- 2015(8917)
- 2014(8947)
- 2013(8569)
- 2012(7713)
- 2011(6747)
- 2010(6782)
- 2009(6165)
- 2008(6068)
- 2007(5641)
- 2006(5169)
- 2005(4992)
- 学科
- 济(36416)
- 经济(36379)
- 业(19307)
- 管理(17967)
- 中国(14787)
- 农(13860)
- 方法(13195)
- 企(12941)
- 企业(12941)
- 贸(12867)
- 贸易(12865)
- 易(12670)
- 数学(11445)
- 数学方法(11381)
- 出(11199)
- 业经(8768)
- 农业(8693)
- 口(8239)
- 出口(8230)
- 出口贸易(8230)
- 地方(7527)
- 财(7457)
- 人口(7303)
- 制(6182)
- 发(6104)
- 劳(6083)
- 劳动(6066)
- 学(5968)
- 产业(5440)
- 发展(5224)
- 机构
- 大学(110462)
- 学院(109466)
- 济(53306)
- 经济(52426)
- 研究(42117)
- 管理(39810)
- 理学(33947)
- 理学院(33602)
- 管理学(33059)
- 管理学院(32871)
- 中国(31950)
- 京(23708)
- 科学(22842)
- 财(22573)
- 所(21514)
- 研究所(19291)
- 中心(18749)
- 农(18305)
- 财经(18129)
- 经济学(18093)
- 江(17422)
- 经(16661)
- 经济学院(16417)
- 院(15273)
- 北京(15017)
- 业大(14850)
- 范(14429)
- 师范(14284)
- 农业(14264)
- 财经大学(13516)
- 基金
- 项目(72130)
- 科学(57640)
- 基金(53881)
- 研究(53810)
- 家(46824)
- 国家(46473)
- 科学基金(39761)
- 社会(36941)
- 社会科(35126)
- 社会科学(35119)
- 基金项目(27715)
- 省(26537)
- 教育(23879)
- 自然(23469)
- 自然科(22964)
- 自然科学(22960)
- 自然科学基金(22578)
- 划(22249)
- 资助(21733)
- 编号(21361)
- 成果(17323)
- 国家社会(16520)
- 部(16492)
- 重点(16386)
- 发(16364)
- 课题(14592)
- 创(14447)
- 教育部(14359)
- 中国(14018)
- 人文(13829)
共检索到175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飞飞 张彤 汪伟
基于Eaton and Kortum(2002)的研究,从理论上解析劳动力价格扭曲情景下人口老龄化对出口优势演进的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对220个国家的191个制造业行业出口数据开展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会通过H-O机制和李嘉图机制增强中国“年龄增值型”行业出口相对优势,而劳动力价格扭曲的影响效应主要表现为通过降低“年龄增值型”技能劳动的生产率来负向影响上述出口优势演进。进一步分析表明:医疗水平、教育水平、契约环境质量的提升均会强化人口老龄化所引致的“年龄增值型”行业出口优势;劳动力价格扭曲对“年龄增值型”行业出口优势演进的负向冲击更可能发生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政府效率的提升则会有效缓解上述负向冲击。研究不仅有助于完整认识人口老龄化与出口优势动态演进的关系,还可为我国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充分利用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新技能红利”提供直接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明益 戚建梅
本文首先剖析了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经济效应,提出了理论假说,然后利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相关合并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显著时间效应,其影响趋势呈"N"型;扭曲较轻时能显著促进产品质量升级,扭曲较重时对产品质量促进作用变小甚至会阻碍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要素配置效应,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质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影响;扭曲与规模经济的结合有助于企业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显著的经验累积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其影响趋势均呈"U"型;扭曲会产生研发抑制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质量。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扭曲 扭曲效应 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明益 戚建梅
本文首先剖析了劳动力价格扭曲对产品质量的经济效应,提出了理论假说,然后利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相关合并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显著时间效应,其影响趋势呈"N"型;扭曲较轻时能显著促进产品质量升级,扭曲较重时对产品质量促进作用变小甚至会阻碍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要素配置效应,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质量的影响显著大于对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影响;扭曲与规模经济的结合有助于企业产品质量升级;扭曲存在显著的经验累积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其影响趋势均呈
关键词:
劳动力价格扭曲 扭曲效应 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颖 朴英爱
资本要素价格的市场扭曲程度不仅决定着要素相对配置效率、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同时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对地区老龄化程度和劳动力技能结构也造成深远影响。构建两地区一般均衡框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发现地区间老龄化程度加深会促使地区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倾斜,而劳动力的流入不仅能够改善地区劳动力技能结构、稀释老龄化程度,同时能够对资本产生引致效应,带来地区资本深化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向第二产业倾斜。进一步对理论模型的关键结论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地区老龄化程度对产业结构优化存在促进作用,而资本价格负向扭曲和劳动价格负向扭曲则会造成要素配置的冗余,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中介效应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阻滞效应大约为6.1%。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宁
人口老龄化会使得人们的消费偏好和消费储蓄习惯发生改变,影响一国劳动和投资要素的相对丰富程度,进而影响一国的出口比较优势。基于此,本文通过选取2005-2021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通过人力资本、研发投入、资本存量三个中介变量对我国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基础模型表明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我国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总效应是正向的。中介模型实证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通过人力资本对出口比较优势有负向间接效应,人口老龄化通过研发投入路径对出口比较优势有正向间接效应,人口老龄化通过资本存量对于出口比较优势有正向间接效应。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出口比较优势 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瑜
本文描述了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总体数量以及变化趋势,并从劳动参与率、城乡结构、人力资本三方面进行考察,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于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我国劳动参与率还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将会是未来劳动力供给的重要增长点;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仍看似充足,但其老龄化情况较严重,难以维持当前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另外我国年轻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和人力资本已有显著提升。因此虽然人口老龄化已经对我国劳动力供给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由于人口和劳动力的变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并不会给经济发展带来突发的、灾难性的冲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蒋同明
根据国际经验,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和劳动力短缺。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然后从劳动参与率低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力成本增加制约经济增长以及劳动生产率薄弱导致劳动力质量不高三个方面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给中国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并针对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影响,提出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措施。一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为人口老龄化提供经济保障;二要改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供给质量;三要探索适当调整法定退休年龄,减小劳动力供需缺口;四要积极发展"银发产业",化解老龄化发展压力;五要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元养老模式,解决存量问题。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市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鹏飞
在全面二孩政策下设计了四种总和生育率方案,并通过育龄妇女生育模式的设计测算了我国未来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以及老龄化规模。在此基础上,通过劳动参与率的假设预测了我国2018—2050年劳动力供给规模和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总和生育率每提高0.1,劳动力供给数量相应增加1300万~1400万,但是四种总和生育率方案下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都呈现下降的态势,这表明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确实有助于改善我国劳动力供给规模,但是作用有限;随着总和生育率的提高,15~29岁年龄组劳动力供给结构占比得到了一定的缓解,30~34岁年龄组劳动力供给结构占比逐渐上升,35~64岁年龄组劳动力供给结构占比逐步下降,同时男性劳动力供给结构占比逐步下降。可见全面二孩政策能够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最后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立军 马文秀
文章在充分考虑中国发展特征和人口老龄化特殊性的基础上,从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及经济活动人口比重变化4个方面分析了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从长期看,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劳动力供给下降趋势不可逆转,但劳动力质量的提升会弱化或延缓这一趋势,预计2027年中国真实劳动力供给才会出现明显的"拐点",滞后于以劳动力数量衡量的名义劳动力供给下降起始期12年。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祝平 刘海斌
劳动力参与率的高低对劳动供给和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龄化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人口老龄化在解释劳动力参与率差异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中国、巴西、法国、印度、日本和美国的2013年劳动力参与率比较,利用年龄标准化方法,发现在年龄别劳动力参与率一定的情况下,年轻型人口明显比老年型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更高。利用差异分解的方法,发现中国和日本2013年的劳动力参与率相差12.1个百分点,其中79.0%可以归因于年龄结构的差异。更进一步,通过国内面板模型和国际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参与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还表明,收入水平与劳动力参与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年龄标准化 劳动力参与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封进
我国已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更好满足老龄社会的需求,但不容忽视的是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冲击。表现为,企业社保缴费降低了劳动需求;退休年龄制度减少了老年劳动参与,延迟退休又有可能减少隔代照料供给,不利于年轻一代劳动供给;社保基金在地区层面运营阻碍了劳动力流动;劳动力高龄化倒逼企业更多使用自动化和机器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同时减少了劳动需求。本文从降低社保缴费、提高统筹层次、改革僵化的退休年龄政策、建设婴幼儿社会照料体系和构建适应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社保体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发挥老龄社会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宇学 石霞
在未来十年内,劳动力老龄化日趋严重,中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日渐凸显。中老年劳动力就业问题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应未雨绸缪,制订相关政策并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发展适合中老年就业的产业,加大对中老年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为中老年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创造条件,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协调。
关键词:
劳动力老龄化 中老年劳动力就业 培训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正柱 周鹃
基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利用2010—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7个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要素价格扭曲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要素价格扭曲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要素价格扭曲主要通过降低人才集聚水平、减缓城市化进程和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产生负向影响;分区域看,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高水平地区和低水平地区的要素价格扭曲都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产生抑制效应,且高水平地区受影响的程度要小于低水平地区,人才集聚、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圣乾 俞远鹏 唐雪
本文基于1978—2015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测量了中国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和城乡收入差距程度,通过VAR模型分析了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收入差距大概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化,总体呈现倒U趋势,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呈现负向扭曲,资本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占13.86%,劳动力价格扭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占4.19%。研究结果表明应逐步降低要素市场中资本与劳动力价格扭曲程度,逐步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泰尔指数 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