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85)
2023(19633)
2022(16177)
2021(14683)
2020(12708)
2019(28466)
2018(28262)
2017(54657)
2016(29432)
2015(32894)
2014(33022)
2013(32544)
2012(29916)
2011(26804)
2010(27123)
2009(25387)
2008(25186)
2007(22967)
2006(20410)
2005(18552)
作者
(85827)
(72362)
(71835)
(68514)
(46094)
(34585)
(32640)
(28148)
(27262)
(26017)
(24685)
(24138)
(23052)
(22990)
(22406)
(22190)
(21477)
(21273)
(20988)
(20777)
(18001)
(17773)
(17628)
(16733)
(16331)
(16255)
(16071)
(15849)
(14787)
(14534)
学科
(141835)
经济(141685)
(106905)
管理(93056)
(88352)
企业(88352)
方法(58462)
(49453)
数学(48503)
数学方法(47950)
业经(37573)
(36689)
中国(35154)
农业(32776)
地方(27948)
(26179)
(25365)
(25113)
财务(25053)
财务管理(25010)
技术(24074)
企业财务(23757)
(22100)
贸易(22090)
(21440)
(21086)
理论(21046)
(20227)
(19933)
银行(19893)
机构
学院(431179)
大学(425532)
(188299)
经济(184675)
管理(168538)
理学(144667)
研究(143610)
理学院(143212)
管理学(140797)
管理学院(140002)
中国(111917)
(88699)
科学(86472)
(84209)
(81407)
(73309)
中心(67827)
财经(67259)
(66936)
研究所(66121)
业大(65285)
农业(62855)
(60967)
经济学(58235)
北京(55268)
(52747)
(52524)
经济学院(52356)
师范(52211)
(50468)
基金
项目(282663)
科学(223935)
基金(206799)
研究(205868)
(179856)
国家(178270)
科学基金(154183)
社会(133888)
社会科(126844)
社会科学(126809)
(111579)
基金项目(109174)
自然(98706)
自然科(96511)
自然科学(96484)
自然科学基金(94803)
教育(93371)
(92059)
资助(84031)
编号(82702)
成果(66116)
重点(63220)
(62652)
(61878)
(60406)
国家社会(56167)
课题(56073)
创新(56051)
科研(54075)
教育部(53761)
期刊
(216065)
经济(216065)
研究(124859)
中国(82960)
(78743)
(68252)
学报(65388)
管理(65073)
科学(62454)
农业(52916)
大学(50405)
学学(48115)
(42423)
金融(42423)
技术(40907)
业经(37885)
教育(37019)
财经(34305)
经济研究(33852)
(29636)
(28618)
问题(28564)
技术经济(24942)
统计(22958)
世界(21831)
(21120)
(20979)
(20325)
商业(19954)
现代(19871)
共检索到649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玉婷   李波   甘天琦  
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合理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挑战对于锻铸农业经济韧性、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人口普查、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加剧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显著降低了农业经济韧性,经过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不变,人口老龄化主要通过削弱农业创新重构能力降低农业经济韧性;机制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水平提高降低了农业技术效率进而抑制农业经济韧性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农业经济韧性遭受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力度在所处粮食功能区划、农业保险水平以及财政支农力度不同的地区存在差异。据此,本文从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鼓励区域差异化发展、完善农业保险保障和财政支农政策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当前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健   吴海涛   李双双   柳清瑞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土地、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四大生产要素出发,实证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显著抑制农业经济韧性。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促进规模化农业经营土地面积的增加、农业技术的进步,进而提高农业经济韧性;通过抑制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以及农户农业资本投入,进而抑制农业经济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在西部、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产销平衡区内对农业经济韧性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忠东  
文章基于1982~2015年人口普查和1%人口调查数据,计算了所有普查年5年跨县迁移量,从1982年到2010年再到2015年,人口总迁移量从2 863万升到1.46亿,再下降到1.32亿。其中,户籍迁入的永久迁移从2 420万下降到1 976万后,继续下降到1 432万;离开户籍县的临时迁移从443万增长到1.26亿,然后微降至1.18亿;临时性的务工迁移从不足200万增长到7 033万后,再下降至5 707万。文章发现,人口迁移已实现从计划性的永久迁移向市场性的临时迁移的转变,对市场转型、城镇化和工业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人口迁移实现了从个人行为向家庭行为的转变。与2000年相比,2010年劳动力峰值受高校扩招影响,从5.9%上升到9.5%,已婚青壮年的迁移率比10年前大幅提高,并取代未婚青年人群成为迁移的主流。此外,由累积值计算的2010年儿童留守率高达62.8%,中青年妇女净留守率为21.7%,表明市场化后风险的提高迫使家庭居住分离以劳动力迁移的方式来分散风险。一旦克服风险约束后,回流增加较快。文章建议,政府在政策上营造宽松环境,以保障未来迁移向优质化、家庭化和长期稳定的方向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郡郡  
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中国12个主要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变化趋势、空间关联、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市域尺度下我国城市群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0—2020年间,我国城市群所辖城市的人口老龄化整体呈加速加深的态势,但不同城市群的加深速度存在较大差异;城市群所辖城市的人口老龄化主要展现为相似类型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但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在考察期内发生了一定的跃迁;城市群人口老龄化的整体差异在考察期内有所扩大,人口老龄化的整体差异及其变化主要源于群际差异的贡献;无论是城市群整体还是大部分城市群内部,老龄化惯性和人口流迁均是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的重要致因,但与2010年相比,2020年时与生育率相关的人口自然增长、生育潜力等因素,以及可能引致人口流迁的产业结构、环境污染和气温等因素对城市群整体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的影响开始显现或有所强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秋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地区因为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死亡率降低和预期寿命延长、流出人口增加等原因而面临更加严重的老龄化问题,特别是老龄人口快速增长、老龄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提前和纯农业收入占比低等问题的出现,直接威胁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从短期的显性影响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劳动力供给、农村收入差距、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十分明显;从长期的隐性影响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会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要加快推进适度规模农业、加大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姜常宜  张怡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人口年龄构成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3.50%,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更为明显,厘清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效率的关系,对保障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老龄农户对生产方便的需求更加强烈,因此选择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中介变量,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与技术效率之间的作用逻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大致呈现出“东高西低”分布结构,2019年各省份农业技术效率均值较2010年增长15.5%,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农村人口老龄化刺激了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弥补了老龄农户在技术效率上的直接损失,间接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其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35。因此,应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探索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路径,以促进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桂华  吴东晟  
人口普查质量评估调查通常采取分层多步或多阶段等距整群抽样方式进行,以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质量评估调查为例论述这项调查工作的抽样设计方案。第一步抽样由形成街区群、对街区群分层和等距抽取街区群组成;第二步抽样以街区群为抽样单位抽取第一步样本的子样本,进行住房单元比较和目标延伸搜索;第三步抽样是从第二步样本大型街区群中抽取由邻近住房单元构成的"片",最终抽取街区群11303个,抽样比率约3‰。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澜  李阳  
全国最新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其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所形成的障碍性及挑战不容忽视。只有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进土地经营制度创新,才能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扫清障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正斌,刘国强,段敏芳  
农业普查中普查项目分层抽样方法的运用何正斌,刘国强,段敏芳为了给将于1997年进行的中国第一次农业普查设计一套符合国情、国际标准、便于实际操作的方案提供直接经验,中国粮农中心于1995年在全国16个县(市)组织农业普查试点。国家试点方案对武汉分中心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宗鹤  
农业普查中的两层最优配置抽样刘宗鹤如何适应国情正确使用调查方法,是农业普查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对此,我们设想:第一,大农户用全面调查,一般农户用抽样调查。第二,有的项目用全面调查,有的项目用抽样调查。第三,以乡镇为调查总体,利用调查框分别进行全面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成  米红  
利用Bayesian分层回归模型估计中国1982年后历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死亡漏报率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0岁死亡漏报率随时间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而1~4岁死亡漏报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全年龄、5~14岁和15~59岁、60~89岁和90岁及以上死亡漏报率随时间的变化基本近似且同样具有阶段性。受漏报原因和不同时期社会背景的影响,女性1~4岁的死亡漏报率不一定低于0岁的死亡漏报率。人口普查成人阶段各年龄死亡漏报率差别较大,而人口抽样调查则较为一致。2000年人口普查男性和2010年全人口90岁及以上死亡率偏低是由比较严重的死亡漏报造成。死亡漏报对预期寿命计算误差的影响因年龄而异,二者关系在婴幼儿中较弱,其余年龄死亡漏报和预期寿命误差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英  
论述 2 0 0 0年人口普查长短表技术的特点 ,长表抽样方法、组织实施方法以及长表抽样误差分析和数据评估 ,并就长表数据推算普查总体的方法和长表数据的应用进行讨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志海  麦尔旦·吐尔孙  王雅鹏  
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以及其他环境变量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老龄化对样本农户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对纯技术效率却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其他环境变量中,受教育程度、是否租入土地、是否拥有农用机械、地形条件、道路设施状况均对样本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而工作经验、是否存在兼业、气候条件以及贷款难易程度则带来负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蕾  陈超  展进涛  
本文通过对13个粮食主产省份411个县的调查反映现阶段我国农户技术信息的获取渠道与需求状况。从劳动力转移和农户经营规模两个维度研究表明,自我摸索、亲戚朋友以及农资销售部门是农户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农户对农业技术信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病虫害技术、施肥技术和良种及栽培技术等常规技术,普遍缺乏对高新技术的采纳。文章最后针对分析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宗萍  段成荣  杨舸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问题。利用最新的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概括和分析全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各项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规模庞大、分布高度集中、多属长期流动、他们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论文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