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4)
2023(8657)
2022(6638)
2021(5632)
2020(4610)
2019(10150)
2018(10009)
2017(20237)
2016(10627)
2015(11973)
2014(12074)
2013(11940)
2012(11056)
2011(9839)
2010(10183)
2009(9781)
2008(9564)
2007(8785)
2006(8381)
2005(8046)
作者
(30729)
(26060)
(25880)
(24979)
(16767)
(12131)
(11849)
(9827)
(9708)
(9171)
(9107)
(8608)
(8429)
(8330)
(8141)
(8037)
(7611)
(7408)
(7322)
(6946)
(6655)
(6365)
(6173)
(6060)
(5992)
(5930)
(5540)
(5382)
(5242)
(4968)
学科
(74297)
经济(74252)
管理(33100)
(29388)
(22407)
企业(22407)
方法(21911)
数学(19639)
数学方法(19569)
地方(18814)
中国(18674)
(15098)
(14911)
业经(13724)
地方经济(12834)
(11416)
农业(10951)
(10133)
(9267)
金融(9267)
(9192)
(8997)
财务(8982)
财务管理(8974)
企业财务(8702)
产业(8436)
(8208)
(7912)
银行(7901)
环境(7896)
机构
大学(164325)
学院(162894)
(85043)
经济(83649)
管理(60452)
研究(60353)
理学(51172)
理学院(50643)
管理学(49964)
管理学院(49650)
中国(45618)
(38812)
(33609)
科学(31313)
财经(30433)
(30279)
经济学(28941)
(27565)
研究所(26858)
经济学院(25744)
中心(25657)
(24746)
财经大学(22398)
北京(21546)
(21470)
(21025)
(19735)
师范(19578)
(19517)
业大(18534)
基金
项目(99525)
科学(79552)
基金(74623)
研究(74350)
(63836)
国家(63350)
科学基金(54840)
社会(52720)
社会科(50046)
社会科学(50032)
基金项目(38339)
(36717)
教育(32184)
自然(31485)
自然科(30788)
自然科学(30783)
资助(30272)
自然科学基金(30258)
(30034)
编号(28572)
成果(24040)
国家社会(23491)
(23145)
(22399)
重点(22247)
教育部(19979)
人文(19714)
发展(19571)
(19507)
课题(19453)
期刊
(103450)
经济(103450)
研究(57721)
中国(31260)
(31137)
管理(24504)
科学(21172)
学报(21004)
(20666)
经济研究(18418)
(17629)
金融(17629)
财经(17139)
大学(16984)
学学(16303)
(14971)
问题(13865)
技术(13814)
农业(13436)
业经(13282)
(10622)
技术经济(10434)
教育(10318)
国际(10207)
世界(9720)
统计(9129)
经济问题(8381)
现代(8161)
经济管理(8082)
(7925)
共检索到262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俊培  赵斌  
本文利用内生化老龄化的世代交叠模型,探讨了老龄化社会中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可选择的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优相对规模和结构。本文研究表明,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相对规模(即占GDP比例)和公共健康支出占比(即占公共人力资本投资比例)均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且最优值通过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出来。即当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促进(抑制)作用时,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是提高(降低)人力资本投资相对规模和公共健康支出占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老龄化不利于经济增长,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相对规模及公共健康支出占比偏大,均处在倒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分别通过挤出对经济增长更具促进作用的私人投资、公共物质资本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俊宇  徐婷  宣烨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前重大社会问题,高速发展的老龄趋势必将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采用2002—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及2012、2014、2016年CFPS数据,研究老龄化、人力资本变化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由老龄化引致的人力资本变动对经济增长存在双重影响,其中教育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够促进增长,而健康人力投资的上升会抑制增长,因此需要继续增加教育投入并优化养老成本支出;(2)社会老龄化带来的经济效应正由积极转向消极,缩小财政公共支出规模并加大公共教育支出比重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3)在家庭部门中,养老负担对子辈投资的挤出效应超出“养儿防老”理念下增加的子女教育支出,即老龄化加深会降低家庭教育投资。本文结论意味着,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是现阶段实现经济增长跨越的有效手段。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士斌  刘秀秀  
老龄化时代我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有赖于人口红利的释放。高龄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变革是延续数量型人口红利、创造质量型人口红利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高龄人力资本存在存量较低、投资效率不高、动力不足、资源缺乏等问题。为此,需要加快变革高龄人力资本投资体系,调整劳动就业和退休政策,推动政府、用人单位和高龄劳动者形成人力资本投资合力。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斌  
基于三部门的人力资本驱动OLG模型,利用1995年~2016年、1998年~2015年两个时段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探讨人力资本积累中的投资流量效应与老龄化存量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存活率或预期寿命增加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当期和滞后期的私人人力资本投资的GDP占比或收入占比提高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当期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的GDP占比或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滞后期公共人力资本投资的GDP占比或收入占比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说明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一面;公共人力资本投资效果具有滞后性,因而政府在决策时需有长远考虑;非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对我国经济向人力资本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有负作用,因而应慎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巩茜颖  
<正>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人口老龄化。这一人口演变给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审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采取对应的举措,是经济学家及社会各界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由汪伟所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口老龄化与中国经济增长》一书,便系统探究了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为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俊  胡玲玲  唐述毅  
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到均衡状态下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框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少儿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U型关系、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然后对1989-2017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单位根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伪回归,考虑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和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说明可以采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估计,为了选择合适的模型,分别进行LM检验、HAUSMAN检验、WALD检验和LR检验,得出空间杜宾随机效应模型最合适,研究发现本地区少儿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U型,本地区老年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倒U型,同时本地区少儿比率和老年比率也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韧  马红旗  
人口结构恶化及其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但人口结构并非外生于储蓄和增长。通过纳入对健康人力资本和理性经济人老龄化预期的考量,全面检验健康人力资本的实际经济效应及其具体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健康人力资本不仅可以影响人口结构变化,还能通过老龄化预期行为改变人口结构变化对于储蓄和增长的作用,健康人力资本改善是计划生育政策之外推动中国储蓄率上升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第二,健康人力资本改善的经济效应存在结构性区分,伴随着少儿扶养比的降无可降,其借助于人口结构的正效应正趋于减弱,因此未来的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应更多立足于强化个体对健康的良好预期和由此衍生的"行为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晓龙  邓智华  
本文首先通过建立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原本用于劳动力人口的部分资源转向老龄化人口的养老,不利于经济增长。然后对欧元区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不利,人口老龄化阻碍经济增长,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储蓄率的提高有助于投资的增加,进而促进资本的形成,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储蓄率的增加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但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的交互效应不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齐传钧  
文章基于联合国2008年的人口预测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分别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资本形成和全要素生产力3个要素的影响。作者认为,尽管经济增长是个复杂的过程,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而且这种不利影响体现在经济增长的各个要素中:劳动力资源的收缩和劳动力年龄结构的老化导致劳动力供给的下降;储蓄率的降低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将导致人口老龄化较严重地区资本形成的减少;老年劳动力比重的提高将损害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不利于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汪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双向代际转移的三期世代交替模型讨论了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中国家庭的储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与经济增长,并对当前的生育政策调整的经济影响进行了模拟与政策评价。本文的研究发现:在当今中国的现实参数下,人口老龄化已经对家庭储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提高向老年一代的代际转移比率不但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反而会使家庭储蓄率、教育投资率以及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后,如果生育率不出现大幅度反弹,将有利于经济增长。数值模拟还显示,当前的生育政策调整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但无法根本扭转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冲击,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和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效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穷志  何奇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拓展的交叠世代模型,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实现均衡增长的财政政策。研究发现,当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时,均衡增长政策是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并加大健康保障支出;反之则是减少财政支出规模并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实证检验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在从积极转向消极。因此,中国应当逐步降低财政支出规模,并将更多的财政资金分配到公共教育领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俞会新  吕龙风  
老龄化与人口流动作为当今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现象,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阐述,提出关于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假设,并基于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显著阻碍了经济增长,而人口流动促进了人口净流入地的经济增长,但对人口净流出地的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为负;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净流入在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而人口净流出在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针对研究结果,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并合理有序引导人口流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穆怀中  张梦遥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将反映老龄化水平的老年抚养比变量加入EKC基本模型,同时设置不同老年抚养比全面考察了老龄化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静态与动态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老龄化可以延迟EKC拐点的到来,老年抚养比越高,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人均GDP水平越高;第二,同等人均GDP水平下,老年抚养比越高,环境污染水平越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干一慧  
文章以哈佛模型为基础,利用中国31个省份19902015年每隔5年的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人口增长率、少儿人口增长率及少儿抚养比增长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统计意义上显著的负面影响;就业人口比重增长率、劳动参与率增长率、老年人口增长率及老年抚养比增长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目前阶段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尚未形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但未来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所以既要正确评估目前人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穆怀中  
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与人口老龄化重合,由此面临着经济发展途径的科学选择。依据国民财富人口结构均衡分配原理,构建延迟退休年龄与劳动力供给增加进而对经济增长贡献及其协同性计量模型,探索延迟退休年龄联动劳动力供给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协同性和政策选择。研究发现:(1)劳动力负增长高点和老年人口增长高点集中在2025—2035年,延迟退休年龄最佳时机在“十五五”规划期。(2)2000—2035年,延迟退休年龄增加劳动力供给系数为1.74%,劳动力增长优化系数为1.34%。(3)如果2025—2035年期间实施延迟退休到65岁,每年延迟6个月,10年间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协同优化率为50%,其中延迟退休年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0.50%,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为0.022个百分点。(4)延迟退休年龄具有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路径优化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