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0)
- 2023(5459)
- 2022(3993)
- 2021(3548)
- 2020(2925)
- 2019(6261)
- 2018(6206)
- 2017(12143)
- 2016(6946)
- 2015(7615)
- 2014(7634)
- 2013(7114)
- 2012(6197)
- 2011(5108)
- 2010(5123)
- 2009(4864)
- 2008(5263)
- 2007(4865)
- 2006(4183)
- 2005(4040)
- 学科
- 管理(25351)
- 济(24929)
- 经济(24892)
- 业(21792)
- 企(18231)
- 企业(18231)
- 财(16634)
- 中国(11363)
- 务(10673)
- 财务(10658)
- 财务管理(10623)
- 企业财务(10259)
- 农(8192)
- 方法(8002)
- 家(7686)
- 国家(7429)
- 业经(7070)
- 数学(6710)
- 地方(6691)
- 数学方法(6678)
- 制(6066)
- 农业(5723)
- 人口(5582)
- 财政(5486)
- 发(4831)
- 政(4702)
- 体(4631)
- 银(4591)
- 银行(4585)
- 学(4452)
- 机构
- 大学(90159)
- 学院(90159)
- 济(37402)
- 经济(36637)
- 管理(32770)
- 研究(31332)
- 理学(27720)
- 理学院(27426)
- 管理学(27013)
- 管理学院(26833)
- 中国(24846)
- 财(23486)
- 京(19076)
- 科学(17230)
- 财经(16972)
- 所(16029)
- 经(15408)
- 江(14358)
- 中心(14303)
- 研究所(13946)
- 财经大学(12518)
- 经济学(12516)
- 农(12457)
- 北京(12057)
- 范(11577)
- 师范(11465)
- 州(11450)
- 经济学院(11320)
- 院(11033)
- 业大(10565)
- 基金
- 项目(57088)
- 科学(45312)
- 研究(43662)
- 基金(41824)
- 家(35827)
- 国家(35526)
- 科学基金(30800)
- 社会(29223)
- 社会科(27709)
- 社会科学(27701)
- 基金项目(21679)
- 省(21669)
- 教育(19533)
- 自然(18029)
- 划(17815)
- 编号(17784)
- 自然科(17637)
- 自然科学(17634)
- 自然科学基金(17336)
- 资助(16440)
- 成果(15704)
- 重点(12899)
- 国家社会(12723)
- 部(12651)
- 发(12421)
- 性(12329)
- 课题(12305)
- 创(11402)
- 制(11368)
- 项目编号(11313)
共检索到143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春元 王冉冉
笔者从人口结构变动视角揭示地方政府债务的增长机制。研究显示,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动是推动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重要因素,且人口流入越高的地区,老龄化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显著。同时,从财政收支的两大角度五个维度探析人口老龄化对地方债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当前人口老龄化还未从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等财政收入端形成对地方债务的影响机制;但老龄化从财政支出端对地方债务的影响路径比较显著,老龄化对社会保障和医疗支出形成的压力是推动地方债务增长的显著路径,而对科教支出的挤出作用抑制了地方债务的增长。这一研究发现,有助于中国针对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特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地方债务管理策略。一方面,要利用窗口期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另一方面,制定地方债务管理政策时需要考虑人口结构因素,且需要根据人口结构特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提高支出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竹志奇 任金凤 张平
当前我国地方财政安全正面临着来自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厘清人口老龄化作用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机制,对防范债务风险、维护财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现有文献,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财政“四本账”的债务风险模型,梳理老龄化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老龄化作用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机制包括:宏观税率机制、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劳动力供给机制、社会投资机制、公共服务支出机制、公共投资支出机制、社会保险收入机制和社会保险支出机制,主要集中于一般公共预算与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两本账”。不同的债务风险作用机制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作用强度与作用时间不同,本文对其按照“轻重缓急”进行了划分,并最终针对不同的作用机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小亮 谭涵予 刘哲希
从日本和欧洲的国际经验来看,长期老龄化将会不断加重政府债务负担。近年来,中国的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也不断加剧,老龄化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应该受到重视。不过,到目前为止,鲜有文献研究老龄化究竟是否已经对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产生了影响。鉴于此,文章首先从地方融资平台有息债务的视角,对各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详细估算,将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同时考虑在内,得到了更加可靠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然后,基于2010-2017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老龄化已经对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产生了较为显著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地,面板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老龄化主要通过两条机制加重政府债务负担:一是增加财政养老支出、减少财政收入,从"分子端"推高了地方政府债务率;二是降低经济增速,从"分母端"推高了地方政府债务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士心 袁中美
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实证考察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债务影响的时空异质效应。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债务增长有极为显著的长短期促进效应,已成为当前制约政府债务缩减的关键要素;人口老龄化风险溢出效应具有显著时空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长期均衡影响大于短期波动影响,中西部地区影响大于东部地区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与财政支出、城镇化率、通货膨胀率的交互效应具有调节和制约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债务影响的作用,且表现出一定空间差异。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政府债务 时空异质效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竹志奇 高珂 任金凤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造成了深刻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人口老龄化对地方债务风险的影响,并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进行了理论推演和数值模拟,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老龄化不仅会导致养老金支出增加,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负债率上升,还会降低劳动供给和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但从长期来看,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会逐渐减弱,经济增长会回归稳态水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会有所缓解。本文建议:加快养老金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积极构建老龄化趋势下的经济发展新动能,以降低地方债务负担,缓解地方债务风险;做好老龄化背景下的地方债务管理,合理控制财政支出水平,特别是养老金支出,缩小赤字规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龙腾 王海军
人口老龄化会加重政府公共支出负担,并通过多种渠道助推主权债务风险,最终影响经济长期增长。文章使用1990~2019年全球72个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主权债务风险的影响机理,并从人口老龄化“两阶段”理论的角度分析两者关系的非线性特征。结果发现:第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显著提升主权债务风险。当经济体老龄人口占比每提升1%时,主权债务风险将同比上升0.325%;老年抚养比每提升1%,主权债务风险将同比上升0.610%。第二,由于人口老龄化具有“两阶段”特征,人口老龄化通过政府赤字对主权债务风险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并不明显。当人口老龄化由初期过渡到中后期以后,人口老龄化同主权债务风险呈现“倒U型”关系。第三,已经摆脱“未富先老”特征的经济体的债务规模对于人口结构的变化更加敏感,更容易通过举债的方式来应对老龄化问题。因此,中国需要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制定合适的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对主权债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哲希 王兆瑞 陈小亮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民部门面临的高债务问题有所加剧,不过已有研究尚未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人口老龄化进程进行更细致地分析,提出人口老龄化过程应该分为"劳动人口占比上升、老年抚养比上升"与"劳动人口占比下降、老年抚养比加速上升"两个阶段。正因如此,理论上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债务的影响将会呈现非线性的特点,即当人口老龄化率超过某一水平后,对居民部门债务的推动作用会明显加速。进一步地,本文基于1960—2017年41个主要经济体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债务确实存在非线性影响,当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2.3%之后,其对居民债务的影响明显增强。第二,对于"未富先老"经济体而言,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债务的影响更大。考虑到中国已进入到老龄化进程的第二阶段,并且呈现出典型的"未富先老"特征,因而必须提前对居民部门的债务风险做好防范措施。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居民部门债务 未富先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展凯 钟沛希 周利
人口老龄化与债务杠杆攀升是当前中国的两大经济现实。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及家庭负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利用2012、2014、2016、2018四期“中国家庭动态追踪调查数据”(CFPS)和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抑制中国居民消费,但是家庭负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口增加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对消费进行分类别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会促进家庭医疗保健类消费支出,但会抑制其他种类消费支出;而家庭负债均会缓解其对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家庭经济状况和户主受教育水平增加均会促进人口老龄化和负债对消费的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家庭负债对人口老龄化与消费关系的调节作用在东部地区家庭、户主年龄小于50岁的中年组家庭及认知水平较高的家庭中作用更强,且住房贷款比非住房贷款的调节作用更强。文章为理解人口老龄化、家庭负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并可以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居民消费 债务杠杆 消费结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卢洪友 朱耘婵
文章从人口城镇化视角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探讨城镇化、人口流动对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影响,并利用2010~2014年中国地级市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过程中,大量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短期内为满足市政建设、公共品供给等资金需求,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加,地方债务规模边际增长;城镇人口密度增加的公共品拥挤效应大于人口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人口流动过程中公共支出刚性需求增长成为诱发政府举债水平上升的重要原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质量是化解地方政府长期债务风险的决定性因素。据此,中央政府应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与使用监管,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加快城市产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等,以促进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口流动 地方政府债务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巍
本文采用2007-2021年的数据构建实证面板,并分别采用固定面板、门槛模型等方法,从中介效应和异质性分析角度,考察人口老龄化、债务杠杆和消费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发展对家庭消费有着显著负面影响,使用债务杠杆对家庭消费有着显著正面影响,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家庭资产的增长,对消费有较强的牵引作用。债务杠杆的使用显著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对家庭消费的负面影响,债务杠杆有利于缓解家庭的流动性约束。门槛效应分析表明,适度的债务杠杆使用有利于家庭增加消费,随着债务杠杆门槛提升,人口老龄化与家庭消费呈现倒“U”型关系。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在我国四大经济区对家庭消费均存在显著负面作用,债务杠杆对人口集聚区域(中部)和老龄化程度过高区域(东北)的作用效果相对较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童伟 张居营
本文基于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我国居民部门资产债务结构的基本事实及相关文献研究,探讨人口老龄化与房价对居民部门债务潜在风险的影响,并以世代交叠模型为基础,论证人口老龄化对房价及其居民杠杆率的影响机制,最后构建相关变量与误差修正模型等进一步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长期内人口老龄化加剧与房价下跌都会加大居民部门的债务风险,短期内人口老龄化对居民部门债务风险有正向影响但不如长期显著,房价下跌对居民部门债务风险的加剧效应也不会短期内显现出来。这说明居民部门仍存在潜在的债务风险,且在一定程度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俊峰 高曼丽
本文基于中国人口老龄化、房价波动与居民部门资产债务结构的基本事实及国内外相关关系文献,探讨中国人口老龄化与房价对居民部门债务潜在风险的影响,并构建相关变量与误差修正模型等进一步考察了三者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长期内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与房价下跌都会加大居民部门的债务风险,短期内人口老龄化对居民部门债务风险有正向影响但不如长期显著,且短期内房价下跌加剧居民部门债务风险的效应也不会显现出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宇 王群利
近年来,许多国家政府债务快速增加,债务风险明显上升,甚至引发债务危机。对发达国家来说,人口老龄化是导致政府债务风险攀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20个发达国家作为样本,通过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政府债务风险越高;银行危机明显提高政府债务风险;经济增长速度越快,政府债务风险越低。为此,建议我国政府及早采取措施防止人口老龄化带来政府债务风险上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姚景浡 朱海扬 丁崇泰
本文基于世界63个经济体1996—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动态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老龄化对政府债务规模的加速效应。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老龄化不仅能对政府债务产生显著的正向冲击,而且对于相对发达的经济体而言,老龄化对政府债务累积的影响更大。文章政策含义是,为了减缓加速效应,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税收结构、完善国有资本划转等方式保持政府收入稳健增长,另一方面需要打破养老支出刚性,使其增长幅度与经济增速和政府收入增速相匹配。
关键词:
政府债务规模 经济发展 老龄化 加速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涛 刘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2008年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快速扩张,这成为推动地方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举债发展”能否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与社会福利水平提升存在着较大争议。特别是人口流出地区的债务扩张究竟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另辟蹊径,还是不顾自身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的竭泽而渔?笔者基于空间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生产、消费、成本三个维度将人口流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区域经济发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探讨人口流动视域下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经济发展的运行逻辑、传导机制。再将新口径的城投债基础数据库与手工整理核对的人口流动数据、城市宏观数据相匹配,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人口流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关系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人口流出地的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人均GDP增长起到显著负向作用,随着人口流出规模的扩大这一抑制作用不断增强。第二,人口流入地的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GDP增长起到显著正向作用,随着人口流入规模的扩大这一推动作用不断增强。第三,由东中部地区调任至西部地区的官员会进一步扩大人口流出地的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人均GDP增长的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