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6)
2023(7283)
2022(5487)
2021(4855)
2020(3847)
2019(8224)
2018(8140)
2017(16261)
2016(9227)
2015(10057)
2014(9565)
2013(8871)
2012(7846)
2011(6856)
2010(6794)
2009(6152)
2008(6311)
2007(5563)
2006(4977)
2005(4780)
作者
(25198)
(21056)
(20741)
(20223)
(13428)
(10190)
(9475)
(8011)
(7977)
(7614)
(7230)
(7022)
(6925)
(6732)
(6693)
(6494)
(6210)
(6081)
(6065)
(5936)
(5213)
(5204)
(5161)
(4841)
(4821)
(4784)
(4687)
(4494)
(4373)
(4237)
学科
(33752)
经济(33707)
(24606)
管理(24247)
(19569)
企业(19569)
中国(13156)
方法(12615)
(11140)
数学(10623)
数学方法(10478)
(9370)
业经(9264)
(8443)
(8206)
农业(7330)
地方(6799)
(6700)
(6167)
财务(6143)
财务管理(6129)
(6009)
银行(5997)
企业财务(5986)
(5932)
(5736)
金融(5735)
(5726)
人口(5595)
理论(5333)
机构
大学(123153)
学院(122140)
(48833)
经济(47814)
研究(45448)
管理(43977)
理学(38091)
理学院(37618)
管理学(36878)
管理学院(36632)
中国(32813)
科学(27663)
(25972)
(23776)
(23304)
(22415)
研究所(21259)
中心(20030)
财经(19188)
(18340)
业大(18288)
(17591)
农业(17472)
(16585)
(16435)
师范(16377)
北京(15974)
经济学(15855)
(14806)
财经大学(14521)
基金
项目(85048)
科学(67723)
基金(63122)
研究(60611)
(56468)
国家(56015)
科学基金(47624)
社会(40622)
社会科(38422)
社会科学(38410)
基金项目(32657)
(32296)
自然(30206)
自然科(29569)
自然科学(29561)
自然科学基金(29064)
(27802)
教育(27656)
资助(24626)
编号(23177)
重点(19864)
成果(19506)
(18814)
(18433)
国家社会(17840)
(17392)
(17326)
课题(16676)
创新(16296)
科研(16240)
期刊
(53203)
经济(53203)
研究(37152)
中国(25001)
学报(22607)
(21844)
科学(21130)
(18502)
大学(17200)
管理(16795)
学学(16345)
农业(14601)
教育(13376)
(11974)
金融(11974)
财经(9751)
经济研究(9189)
技术(8882)
业经(8696)
(8436)
(7555)
问题(7532)
(7206)
业大(5948)
现代(5756)
科技(5632)
世界(5072)
(5056)
农业大学(5032)
商业(4979)
共检索到180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顾严  
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不能只采取阶段性应急措施,应尽快建立常态化的治理体系,形成适应老龄化的现代治理能力。社会养老保险方面,要更加注重老年人收入与劳动者权益的统筹兼顾,形成长期可持续的筹资能力;社会福利方面,应正式明确、逐步调整政策兜底的范围,尽快建立起老龄化条件下的家庭支持体系;养老服务方面,须加快形成供给,迅速扩大与需求潜力释放的良性循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顾严  
按照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或者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的标准,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十年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以每年0.3个百分点的幅度在提高。2011年以来,这一幅度增加到每年0.5个百分点。2014年末,全国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15.5%和10.1%。预计2025年前后,我国将进入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的老龄社会或老年型社会。2035年前后,我国将成为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1%的超老龄社会或高龄社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宝  
文章利用联合国2014年发布的城乡分年龄性别数据,分析发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具有普遍性。同时,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存在明显阶段性,在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3%~4%及10%时存在两个转折。分段回归结果显示,在第一个阶段(60+人口比例<3.5%),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乡差异将扩大0.172个百分点;在第二个阶段(3.5%≤60+人口比例<10%),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乡差异将缩小0.243个百分点;在第三个阶段(60+人口比例≥10%),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乡差异将扩大0.211个百分点。结合理论分析,文章提出了修正的"城乡差异转变模型",认为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将经历"扩大—缩小—再扩大—再缩小"4个阶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范洪敏  穆怀中  
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会阻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吗?文章在检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中等收入阶段跨越概率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第二,人口总抚养比水平的提高会显著降低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跨越概率,而老年抚养比的提高并不能显著降低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跨越概率;第三,提高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加大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跨越概率。因此,中国应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加大研发投入,弥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升  邓峰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这对农业发展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本文把小麦经营分成生产和销售两个阶段,基于DEA-Windows模型,使用2004—2017年15个小麦主产省的投入产出数据,测评出两个阶段的效率,结果发现我国小麦生产效率年平均值稳步提升,而小麦销售效率年平均值逐年走低。基于Tobit模型,使用2004—2017年15个小麦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回归分析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显著促进了小麦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机械化程度却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农村人口老龄化显著抑制了小麦销售效率的提升,而机械化程度对小麦销售效率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和促进作用。在东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小麦生产效率和销售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飞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如何减少老龄化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带来的冲击,撬动老龄化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带来的消费赋能效应,实现人口老龄化与服务业协同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政策当局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背景,通过构建和测算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考察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不同类别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不容忽视。整体而言,人口老龄化会导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但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会带动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比较明显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其对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具体而言,人口老龄化对南方地区和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赋能效应,而对北方地区和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却带来了较为明显的负向抑制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谈凌  郝福庆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下认识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重大课题,既要处理好老龄化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社会发展方面带来的挑战,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又要抓好"谋长远、抓根本、可持续、保基本"等关键环节,做好重点领域工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琴梅  张伟  
论文先将反映人口老龄化的两个因子因素即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引入模型,基于全国29个省(市、区)2011-2014年的面板数据样本,利用GMM方法实证分析人口老龄化"新常态"对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同时,又将反映人口老龄化的另外两个因子因素即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引入模型,进一步检验模型的稳健性,继续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15-64岁人口比例对居民体育消费有显著正向影响,而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对居民体育消费影响则不显著;少儿抚养比对居民体育消费有显著负向影响,而老年抚养比对居民体育消费没有显著影响。据此,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扩大居民体育消...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本期发表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评述》,是一篇颇有分量的评述性文献。本刊如此有价值的综述和评述目前还不多见,欢迎广大作者多多提供这种专题性深度研讨人力资源开发前沿问题的综述和评述文章。这不仅使工作繁忙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以最短的时间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而且对那些刚刚进入学术殿堂的学子们具有巨大的启蒙意义。人口老龄化的这个专题还可以继续深挖。特别是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看问题,人口究竟是老龄化还是高龄化,很有必要深入研究。这篇评述议论的前提是"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历史现象。经济学意义上的人口老龄化是指社会上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国际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一般界定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蕴诗  郑泳芝  叶智星  
从OEM到ODM再到OBM的路径是企业升级的一条典型路径,但从ODM直接升级到OBM并非易事。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介入到产业链源头环节——产品设计的"ODM高级阶段"概念,并对蒙发利和伊立浦两家小家电企业的升级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两家企业的升级模式: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模式(PRMS)、营销参与的设计制造商模式(MDM)、授权销售代理模式(ESA)。文章分析发现,当企业缺乏足够的资源与能力实现OBM升级时,先过渡到ODM高级阶段会是一种更好的选择。而在这一升级过程中,企业的关键能力至关重要。本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丽蒂  许欣欣  刘莹  张曦兮  
以解决城市临灾脆弱性问题,提高老龄化社区道路安全和避难场所的可达效率为目标。对大庆某老龄化社区路网、避难场所、人群对社区避难场所的熟悉度特征等进行深入调研,作为模拟数值依据,使用Pathfinder软件对算例社区进行疏散模拟。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住区和避难场所的设置、人群对场地的熟悉度均会影响疏散效率。以存量建筑拆毁率最小化为前提,优化后疏散有效路网密度提高了32.46%,人均疏散路径减少26.93%,老人人均步行疏散效率提高22.04%。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昌彩  
面对日趋紧迫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我们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加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应对之策。要尽快完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主导作用,加大老年人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力度,发挥中医药在养老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积极发展为老服务产业,有区别、分步骤地提高退休年龄,尽快研究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的生育调整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向明  
日本大学人口研究所在东京召开了21世纪日本老龄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我作为会议的参加者,将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伟  钱文然  
本文认真梳理了人口老龄化的储蓄效应研究文献,从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和寿命延长两个方面总结了人口老龄化的私人储蓄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评述了人口老龄化对公共储蓄影响的最新研究动态,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储蓄效应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前景及启示做了展望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