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2)
2023(13184)
2022(11124)
2021(10089)
2020(8520)
2019(18891)
2018(18530)
2017(36000)
2016(19323)
2015(20785)
2014(19773)
2013(19507)
2012(18220)
2011(16573)
2010(16677)
2009(15474)
2008(15355)
2007(13794)
2006(12187)
2005(10741)
作者
(57256)
(47679)
(47644)
(45104)
(30182)
(22914)
(21254)
(18325)
(17949)
(16735)
(16473)
(15822)
(15402)
(15021)
(14779)
(14725)
(14194)
(14165)
(13746)
(13744)
(11957)
(11756)
(11383)
(10953)
(10843)
(10585)
(10541)
(10243)
(9514)
(9420)
学科
(80792)
经济(80705)
管理(56802)
(56280)
(45115)
企业(45115)
方法(34724)
数学(30812)
数学方法(30552)
中国(25083)
(21946)
(20632)
技术(18272)
地方(18138)
业经(17696)
(17058)
(16918)
(15905)
贸易(15894)
(15425)
农业(14710)
(14463)
银行(14408)
(13867)
(13386)
金融(13383)
环境(13045)
技术管理(12921)
产业(11902)
(11821)
机构
大学(281695)
学院(279611)
(118751)
经济(116618)
管理(106480)
研究(97507)
理学(93306)
理学院(92127)
管理学(90645)
管理学院(90110)
中国(72268)
科学(61054)
(58618)
(54666)
(50089)
(49779)
研究所(45697)
财经(44406)
业大(43690)
中心(43030)
(40838)
(40492)
农业(39862)
经济学(38067)
北京(36321)
(36267)
师范(35795)
(35157)
经济学院(34739)
财经大学(33292)
基金
项目(193273)
科学(154187)
基金(143424)
研究(135410)
(128001)
国家(127016)
科学基金(108221)
社会(90511)
社会科(86111)
社会科学(86089)
基金项目(77062)
(75614)
自然(70507)
自然科(68956)
自然科学(68929)
自然科学基金(67768)
(64785)
教育(61346)
资助(56132)
编号(50960)
(45391)
重点(44345)
(42884)
(42555)
创新(41717)
成果(40019)
国家社会(38720)
科研(36988)
计划(36645)
教育部(36435)
期刊
(124525)
经济(124525)
研究(82551)
中国(50491)
学报(48421)
科学(45427)
(43663)
管理(39367)
(38751)
大学(35767)
学学(34211)
农业(29583)
(25683)
金融(25683)
教育(24761)
财经(22087)
经济研究(21735)
业经(20928)
技术(20875)
(19088)
问题(17515)
(15797)
科技(15392)
技术经济(14382)
商业(14289)
(14157)
(13355)
统计(12776)
(12711)
现代(12556)
共检索到400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永凯   成冠男  
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而人口结构是影响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基于2010—2020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元的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双固定效应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究人口结构对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结构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人均受教育水平、城镇化水平和人口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而人口老龄化对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抑制作用。人口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还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关系。人口老龄化对东部地区的区域创新效率有促进作用,人口集聚在中部地区出现抑制效应,西部地区与基准回归的结果一致。人均受教育水平、人口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其中,人均受教育水平促进周边省份区域创新效率,人口集聚则产生抑制作用;老龄化和城镇化水平不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艳  
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人口结构失衡,并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生了一定影响。人口结构变动一方面会导致政府加大对福利支出的投入,减缓经济转型进程,另一方面老龄化人口也会带来明显的"银发经济",提升服务业市场需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本文基于区域创新视角,使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2002-2017年我国大陆除西藏外的30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实证结果证明,从全国、东部和西部经济区来看,人口结构失衡与经济结构升级存在明显负相关性;从中部经济区来看,人口结构失衡产生了较强的"银发经济"特征,促进了第三产业增长和总体经济结构升级。而区域创新则存在较强杠杆效应,能够有效减缓人口结构失衡对经济结构转型的负面影响,但这一效应在中部并不显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大春   王琳琳  
强化区域联动、推进协同创新是提升创新能力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我国30个省(区、市)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检验与社会网络分析法考察我国区域创新的空间关联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个体网络结构特征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邻近视角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呈“同质集聚”特征,多数地区处于低值集聚区且长期稳定;网络视角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关联呈复杂网络形态,且网络联系愈发紧密,网络结构趋于稳定;江苏、上海、天津、浙江、北京、广东等居于网络核心,拥有较高的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及中介中心度;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均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点度中心度边际效应强于接近中心度,中介中心度表现为负向作用。据此,在推进区域协同创新进程中,应树立创新空间联动意识,强化核心地区创新辐射,精准制定创新发展政策,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建军  刘奎兵  郑娇  傅贻忙  
厘清人口结构影响住房价格的内在机理有助于科学分析房价和准确预测房价走势。基于此,选取2004—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从全国层面与区域层面实证检验人口结构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来看,少儿抚养比与房价变动的方向相反,但老年抚养比与房价正相关,且高等教育比例越高,住宅价格越高。此外,城镇化率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房价的上涨,流动人口对于房价的影响也十分显著,人口流出将抑制房价上涨,而人口流入将拉升房价,"移民"现象使得中国房地产面临着控房价和去库存的双重压力。从区域层面来看,人口结构因素对各区域住房价格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人口结构因素会显著影响房价,而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中西部地区,人口结构因素对于房价的影响并不显著,房价上涨更多是由于经济普遍性的周期发展带来的个人收入提高所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杨  魏冉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日本城市化进程和城市住房需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鉴于日本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以1975—2015年日本郡县级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人口结构的嬗变对日本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时,为进一步考察这种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差异,利用郡县级面板数据对日本各地区房地产市场进行系统聚类,将日本全国房地产市场分为4类区域。结果表明:代表人口自然结构的3个指标对全国房价和区域房价均有负向显著影响,其中老年抚养比对第Ⅰ类至第Ⅳ类区域的影响由弱变强,而少年抚养比和人口增长率的影响则是由强变弱;人口集中度的影响在全国层面和第Ⅱ类至第Ⅳ类区域均为正向,而在最发达的第Ⅰ类区域为负向;人均收入的影响显著为正,且没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开泳  丁俊  王甫园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近几年中国生育政策的连续调整,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而且也将对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和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人口学的队列元素法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后,中国未来总人口及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全面放开二孩对中国区域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全面放开二孩可以有效延缓中国总人口的递减趋势、老龄化的趋势以及未来劳动人口不断走低的趋势;(2)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前后,中国的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均呈现东部人口密度最高、中部次之、东北再次、西部最低的总体格局,全面放开二孩将会增加胡焕庸线东南侧的人口密度,中国人口分布东南集聚、西北相对稀疏的格局将会长期存在并进一步加剧;(3)根据各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未来15年人口变化强度,可划分为人口快速变化区、人口中速变化区、人口缓慢变化区和人口平稳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微  惠宁  
本文以创新模式差异为切入点,探讨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对于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引进模仿创新而言,银行是适宜的融资渠道;对于风险较高、收益不确定的自主创新而言,金融市场是更优的选择,但金融市场对自主创新的促进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对门槛效应的分析表明,只有当金融生态环境跨越一定的门槛时,金融市场对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才能够被有效释放,同时这种门槛效应亦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有赖于金融结构的适时调整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完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方大春  马为彪  
基于2006—2015年我国省级区域创新指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和QAP回归分析,考察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的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各区域创新均不断加强,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各区域趋向平等化发展,区域创新的空间联系更加紧密,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创新中心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吸引其他地区的创新资源流入,并对其他地区的创新活动有较大影响,其区域创新联动也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区域差异均显著影响区域创新的空间关联和溢出效应。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方大春  马为彪  
基于2006—2015年我国省级区域创新指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和QAP回归分析,考察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的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各区域创新均不断加强,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各区域趋向平等化发展,区域创新的空间联系更加紧密,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创新中心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吸引其他地区的创新资源流入,并对其他地区的创新活动有较大影响,其区域创新联动也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区域差异均显著影响区域创新的空间关联和溢出效应。应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  曾坤  
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因素可以分为直接要素投入和外部创新环境两个方面,二者均对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以2006—201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Moran I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并建立直接要素投入和区域创新外部环境因素与专利产出的实证模型,通过OLS和空间计量两种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不同区域创新产出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区域创新行为具有空间集中分布的特点,并且区域创新集群的现象比较明显;创新环境外部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单纯增加人口数量并不能显著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创新环境诸因素中,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高校毕业人数和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焦敬娟  王姣娥  程珂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驱动逐渐成为国家或区域谋求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分别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潜力等三个方面,探讨2003—2013年各省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及其空间演化特征,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滞后、误差、杜宾),分析和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均有明显提升,但空间差异总体呈扩大态势,空间集聚态势略有降低;空间上,区域创新能力呈明显的东中西地带性;山东和陕西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地位有所提升,而辽宁省地位明显降低;省域及邻近省份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婷  毛毅  
为考察OFDI影响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程度和机理,本文基于中国2003~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创新效率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OFDI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探讨空间影响效应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OFDI的快速增长是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且OFDI的增长不仅促进本地区创新效率的提高(直接效应),也引发邻近地区创新效率的上升(间接效应),而后一种效应往往被忽视。就地理区位而言,OFDI对创新效率影响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在东部最强;就空间距离而言,OFDI对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岩威   王文强   张晋宁  
文章基于2006—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对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价,并构建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传导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绿色创新效率提升;数字经济通过国内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和产学研合作对区域绿色创新效率产生间接影响;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时空异质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婧  管莉花  
本文利用1998-2011年我国分地区研发创新数据,在测算各地区创新效率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地理邻接空间权重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考察区域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区域创新效率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地理邻接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对区域创新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邻近及经济发展水平相似有利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修松  赵曙东  吴福象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以省级区域为样本,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的创新效率也有明显差异。在时间趋势上呈阶段性波动。区域创新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效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并大于人力资本的推动作用,专利产出效率高于新产品产出效率。最后,本文从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水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