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0)
2023(6534)
2022(5389)
2021(5153)
2020(4260)
2019(9808)
2018(9319)
2017(17995)
2016(9285)
2015(10413)
2014(9939)
2013(10116)
2012(9481)
2011(8809)
2010(8537)
2009(7887)
2008(7698)
2007(6439)
2006(5642)
2005(5246)
作者
(25951)
(21952)
(21748)
(20983)
(13895)
(10468)
(9712)
(8569)
(8406)
(7730)
(7555)
(7154)
(7121)
(6928)
(6921)
(6860)
(6559)
(6291)
(6239)
(5901)
(5539)
(5183)
(5153)
(4969)
(4923)
(4894)
(4660)
(4294)
(4285)
(4284)
学科
(48234)
经济(48189)
管理(23720)
(23406)
方法(22817)
数学(21268)
数学方法(21160)
(17327)
企业(17327)
中国(17069)
(11448)
贸易(11443)
(11428)
(11269)
(10556)
(9219)
业经(7985)
(7977)
(7668)
金融(7668)
(7452)
银行(7443)
农业(7439)
(7270)
(7039)
产业(6901)
(6830)
地方(6812)
环境(6807)
结构(6591)
机构
大学(142868)
学院(138102)
(74168)
经济(73324)
研究(54360)
管理(52350)
理学(46016)
理学院(45498)
管理学(44945)
管理学院(44691)
中国(42148)
(31116)
(30143)
科学(29067)
(26780)
经济学(26547)
财经(26054)
研究所(24632)
(24226)
经济学院(24136)
中心(22837)
财经大学(19893)
(19717)
北京(19573)
(19374)
业大(17143)
(16855)
(16806)
师范(16679)
科学院(16631)
基金
项目(95950)
科学(78524)
基金(76316)
研究(68542)
(67386)
国家(66953)
科学基金(57617)
社会(49748)
社会科(47588)
社会科学(47580)
基金项目(39179)
自然(35330)
自然科(34636)
自然科学(34628)
自然科学基金(34093)
资助(32094)
(31608)
教育(30722)
(28395)
(24082)
编号(23564)
国家社会(23326)
中国(22615)
重点(21848)
教育部(21287)
(20600)
人文(19661)
(19492)
成果(18721)
大学(18562)
期刊
(72293)
经济(72293)
研究(46811)
中国(23979)
(21565)
科学(21389)
学报(20374)
管理(19308)
(17155)
大学(16222)
学学(15443)
经济研究(14622)
财经(14008)
(13160)
金融(13160)
(12317)
农业(12017)
(10941)
问题(10464)
世界(10165)
国际(9693)
技术(9612)
业经(8962)
教育(8216)
统计(7660)
(7476)
技术经济(7386)
(6593)
经济问题(6089)
资源(5986)
共检索到201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黎娜  夏海勇  
人口因素是影响经济增长和需求结构变动的重要变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结构变迁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以及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城乡结构的变化等方面。已有研究文献大多探讨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对其影响需求结构变动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基于VAR模型,本研究就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对需求结构的动态冲击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均会造成消费投资比下降,这是"高投资率、低消费率"失衡需求结构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金龙  张磊  
商业保险发展和人口结构息息相关,人口结构因素是影响商业保险发展的重要变量。在我国人口状况变化的过程中,人口结构变迁的主要趋势体现在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人口教育结构的高等化以及人口城乡结构的城镇化等。基于中国1990年到2011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考察了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商业保险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表明:中长期内,老年抚养比、教育深化度和人口城镇化率对商业保险发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少儿抚养比对商业保险发展有反向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黎明  
本文在传统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以下简称BS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隐性失业的现实背景,加入了人口因素对传统B S模型进行拓展,并利用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在加入了人口因素后,BS效应在中国是存在的。而生产率差异所引起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比较小,农村人口比率变动的影响要大得多,这也证实了中国转型期间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由于工资效应变小的间接影响,使得BS效应也变小的推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怀  
如果说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走向一个新时代的话,那么信息革命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出现,则把我们的思维带入了一个新经济的朦胧之中。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它,信息技术成果所形成的经济态势早已初露端倪,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正如当初无人能够充分估量工业革命的伟大意义一样,企望当今人类能够给出未来信息社会以网络等新技术为依托的经济图景,也同样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宏旭  杨隽萍  李峰  
以往对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问题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GDP和CPI的周期分析上。为了进一步从经济需求与供给结构入手来分析我国近几十年中经济的波动性,本文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简称VAR),对我国经济所面临的供需冲击加以识别,分析我国这些年来经济结构中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同时发现,我国近年来需求冲击较为稳定,经济波动主要是由供给波动主导,以及我国近几十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需求拉动引导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光明  
近年来,城镇全行业尤其是制造业女性就业人员占比出现明显下降,同期中国贸易方式结构及对应生产方式的变化可能是其结构性成因。基于2006-2012年28省市横向差异的短面板数据模型、全国总体1990-2012纵向冲击的时间序列模型和VAR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控制了人均GDP、贸易开放度、女性人口占比、女性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儿童与老人比重等变量后,无论从纵向冲击还是各省横向差异来看,加工贸易占比与女性就业占比均呈显著正相关,且制造业女性就业占比受影响程度显著大于全行业平均,东部省市受影响程度显著大于中西部。政府应重视贸易与产业结构变化对女性就业的挤出并防止就业性别歧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宇峰  陈准准  
本文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的基础上,结合2007年社会核算矩阵(SAM),模拟了国际能源冲击下中国宏观经济活动以及微观劳动力市场的变动情况,同时具体分析了能源冲击对部门间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影响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在面对能源冲击时,不同部门的劳动力需求变化也各不相同,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等劳动力密集型部门倾向于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并且这些岗位主要是面向对能源有较强替代性的技术工人,而其余大部分部门则倾向于缩减劳动岗位的供应;在收入方面,随着能源价格上涨,各类工人收入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技术工人降幅最大,产业工人次之,而农业工人的收入在能源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上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智君  胡春田  
Williamson认为,作为处于发展初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输入资本,即使人口因素也不能推翻该结论。本文建立修正的Blanchard-Fischer模型以反映人口结构变迁,计算结果表明,即使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顺差也有可能是最优的外部均衡目标。利用人口预测数据模拟中国的经常项目余额目标值,支持目前中国应维持适量净储蓄,以备未来人口老化的结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明清  张俊英  
本文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比较分析消费、投资及出口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后,发现:消费需求的动态冲击效应最大、出口需求的动态冲击效应较大、投资需求的动态冲击效应最小,因而,中国过去经济增长的"低消费、高投资、高出口"的方式很不合理,调整内需中消费与投资需求结构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调整内外需求结构有助于减少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与潜在风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文彬  童笛  
本文根据Blanchard and Quah发展的结构VAR技术,将影响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实际GDP与通货膨胀率的冲击分解为供给和需求冲击。估算结果发现,沿海和内陆地区供给冲击的同步性较高但呈下降趋势,需求冲击的同步性弱于供给冲击,不过呈提高趋势,但由于"区域协调"而降低了其短期内的同步性。根据累积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结果,实际GDP和价格水平波动的绝大部分分别来自于供给和需求冲击,需求层面的"区域协调"对缩小区域差距无济于事,反而引致内陆地区的价格波动。各地区对供给和需求冲击反应的差异,使得在宏观调控和区域协调方面产生效率和区域平等、需求管理型宏观政策有效性和区域平等的两难困境。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永亮  
本文采用SVAR施加长期约束的方法,研究结构性冲击对人民币实际汇率及我国产出的动态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实际需求冲击导致实际汇率顺经济周期变动,对经济具有稳定作用;要素成本冲击导致实际汇率逆经济周期变动,导致经济波动加剧。根据脉冲响应强度和方差分解结果分析,受到结构冲击,实际汇率对经济波动的作用力度较小。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斌  
本文通过测算出我国1980-2009年产业结构系数,以政府支出、税收、产业结构系数为变量,运用VAR模型分析政府支出和税收对产业结构的动态冲击效应,得出结论:政府投资支出和税收对产业结构的变动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性;产业结构的变动有25%的贡献度由政府投资支出和税收来解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超  周晔  
文章从一个多期人口代际交叠模型入手,分析了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结构和抚养比例的影响,同时还运用中国数据对人口抚养比与储蓄率、相对生产率差异与经常项目差额进行协整与因果检验。文章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并非不可持续,特定时期内放开该政策已经无法应对社会抚养高峰,而保持该政策则会获得一个较低人口总量的均衡人口结构。经常项目差额实际上只是储蓄的跨时空转移。人口年龄结构决定储蓄率,决定储蓄的跨时间转移,国家相对生产率差异决定储蓄的跨空间转移。空间上的这种转移并不改变一国国民的总福利;时间上的转移也不改变代与代之间的总福利。因此,不考虑人口结构、提高即期消费率刺激经济的做法值得商榷,过分关注短期经常项目差额并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超  林博  张林杰  
本文选取了世界190个国家过去60年的面板数据及21世纪的预测数据,考查了人口年龄结构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从全球范围内来看,总体上经常账户余额与人口抚养比的逆向关系得到支持。对应着各国人口结构的阶梯性变动,全球国际资本流动格局总体上呈现成年国家流向老年或少年国家的局面。从梯队来看,继上世纪中叶以来,第一梯队美国、欧洲,第二梯队日本、中国、东南亚,第三梯队中亚、南亚、西亚、非洲依次向世界输出资本。欧、美、澳、新等国家或地区在21世纪会持续输入资本,中国会在21世纪30年代、东南亚将在50年代开始由资本输出国转向资本输入国。给定世界和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变迁,未来世界国际资本流动格局需要更严肃的思...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明  
世界范围内持续多年的经常账目失衡并不鲜见,以往研究多关注汇率和净出口的关系,而忽视了经常账目余额的另外一种属性——本国在外国的储蓄。本文尝试从人口结构变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给出新的解释。本文通过构建包括幼年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世代交替模型,理论分析和预测了:幼年抚养比上升会降低储蓄率、增加投资率,从而减少经常账目余额;而老年抚养比下降会提高储蓄率,增加经常账目余额;试图填补人口结构对经常账目影响的理论空白。接下来,本文利用1990年至2011年全球110个国家的强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静态和动态模型下均得到了与理论预测相一致的稳健结果。根据实证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发现中国抚养比的变化可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