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7)
- 2023(14068)
- 2022(12177)
- 2021(11552)
- 2020(9611)
- 2019(22618)
- 2018(22140)
- 2017(42945)
- 2016(22937)
- 2015(25788)
- 2014(25485)
- 2013(25512)
- 2012(23573)
- 2011(21460)
- 2010(21126)
- 2009(19514)
- 2008(19115)
- 2007(16304)
- 2006(14177)
- 2005(12760)
- 学科
- 济(100088)
- 经济(99978)
- 管理(62935)
- 业(59952)
- 企(49271)
- 企业(49271)
- 方法(48828)
- 数学(42420)
- 数学方法(42057)
- 中国(27697)
- 贸(26313)
- 贸易(26300)
- 易(25517)
- 农(24554)
- 财(23160)
- 学(21351)
- 业经(20404)
- 地方(18404)
- 制(17140)
- 农业(16251)
- 理论(15790)
- 和(15106)
- 环境(14755)
- 融(14319)
- 金融(14318)
- 务(14224)
- 财务(14164)
- 银(14140)
- 财务管理(14139)
- 银行(14091)
- 机构
- 大学(337215)
- 学院(331562)
- 济(144171)
- 经济(141536)
- 管理(131069)
- 研究(116122)
- 理学(114646)
- 理学院(113368)
- 管理学(111611)
- 管理学院(111035)
- 中国(86264)
- 京(72169)
- 科学(69594)
- 财(62659)
- 所(58003)
- 研究所(53239)
- 财经(51782)
- 中心(50146)
- 农(49571)
- 经(47411)
- 业大(47247)
- 北京(46144)
- 经济学(45517)
- 江(44576)
- 范(43298)
- 师范(42936)
- 院(42297)
- 经济学院(41215)
- 农业(38978)
- 财经大学(38875)
- 基金
- 项目(229086)
- 科学(181147)
- 基金(169587)
- 研究(167517)
- 家(147957)
- 国家(146841)
- 科学基金(125928)
- 社会(107792)
- 社会科(102324)
- 社会科学(102301)
- 基金项目(89447)
- 省(84814)
- 自然(81050)
- 自然科(79169)
- 自然科学(79152)
- 自然科学基金(77786)
- 教育(75719)
- 划(72814)
- 资助(70804)
- 编号(66413)
- 成果(53836)
- 部(52171)
- 重点(51459)
- 发(48668)
- 创(46908)
- 国家社会(45415)
- 课题(45387)
- 教育部(45093)
- 创新(43875)
- 科研(43869)
- 期刊
- 济(148979)
- 经济(148979)
- 研究(101609)
- 中国(56203)
- 学报(51524)
- 科学(48740)
- 管理(46550)
- 财(44444)
- 农(43608)
- 大学(39233)
- 学学(36934)
- 教育(32603)
- 农业(30870)
- 融(26496)
- 金融(26496)
- 经济研究(26161)
- 技术(25954)
- 财经(25599)
- 业经(22282)
- 经(21954)
- 贸(21527)
- 问题(20767)
- 国际(18191)
- 业(16501)
- 世界(16142)
- 技术经济(16011)
- 图书(15866)
- 理论(15767)
- 资源(14859)
- 科技(14827)
共检索到476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伟
文章首先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经济三期世代交替模型讨论了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经常账户余额的影响。理论研究发现,少儿抚养系数的下降会引起储蓄率相对于投资率上升从而形成经常账户盈余,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储蓄率从而对经常账户余额产生负向影响。文章然后运用中国1993-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经验结论与理论模型预测一致,人口结构变化能够解释中国经常账户余额变化的近45%。在控制了其他解释变量后,人口年龄结构变量对经常账户的影响依然显著。文章的估计结果对替代性的经常账户余额指标、人口年龄结构变量的选取以及模型的动态设定也非常稳健。
关键词:
人口结构变化 储蓄 投资 经常账户差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文军 于津平
本文首先在跨时最优消费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以中国贸易收支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模型和相应的计量模型,然后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法、Granger因果检验法及VEC模型对中国在1978—2006年间贸易顺差的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中国实际资本存量和实际资本使用成本与贸易顺差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中国居民实际财富和政府实际消费支出与贸易顺差显著负相关;中国实际资本存量高速增长和居民实际财富缓慢爬升是贸易顺差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短期内,实际资本存量与居民实际财富的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甚至会出现与长期关系相反的现象。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枝仲
2008年2月,中国的贸易顺差开始下降了,到6月,累计贸易顺差比2007年同期降低了128亿美元,降低幅度为11.6%,6月当月的顺差更是同比下降了20.7%。这次顺差减少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外需下降有一定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来的政策调整效果开始显现。当然,在贸易顺差朝着"基本平衡"的目标迈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出口企业陷入困境的现象,出现了担心净出口减少引起GDP增长率过度下滑的忧虑。本文对这次贸易顺差变化的性质、构成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中找出了顺差变化的真正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这对我们如何正确看待此次贸易顺差减少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文军 于津平
本文首先从商品耐用性角度考察中国贸易顺差的内部结构特征,然后通过建立两贸易品跨期均衡消费理论模型和相应的计量模型,对中国耐用和非耐用品贸易收支变动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非耐用品贸易顺差是中国贸易顺差的首要来源,但其增速远低于耐用贸易品。从长期看,国内实际资本存量快速扩张是推动耐用和非耐用品贸易顺差不断走高的根本因素,国内实际消费支出上升和非耐用品跨时价格下降是抑制非耐用品贸易顺差的有力因素,而国内实际消费支出上升对耐用品贸易顺差不存在显著抑制作用。本文还分析了相关变量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并根据长短期的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毕玉江
文章选取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韩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1999年1月到2010年1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变动与波动风险对双边贸易差额的影响,考查了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的第二次汇改对双边贸易差额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趋势性变动对贸易顺差的调整效应是不显著的,其作用结果对不同贸易伙伴存在差别,而汇率波动率风险总体而言对双边贸易差额具有显著影响。贸易伙伴国(地区)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是双边贸易差额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对贸易顺差的形成及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加入WTO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但第二次汇率制度改革对国别(地区)贸易顺差调...
关键词:
汇率波动 贸易顺差 贸易伙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树理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之久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形成贸易顺差持久的根源所在。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已连续六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且对外贸易顺差的增速远远超过了贸易总值的增速,2007年的贸易顺差额比2001年增长了11.6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宗建亮 熊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人民币,2005年则达到182321.0亿元人民币,平均以每年9.4%左右速度增长。是什么在支撑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呢D由凯恩斯国民经济恒等式Y=C+I+G+(N-M)可知,C、I、G和(N-M)的增加都会拉动经济的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毅
文章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特征并对贸易顺差的未来演变做出展望。通过对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持续贸易顺差的产生是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文章从两个方面对我国贸易顺差的未来做出了预测,计量工具所给出的预测是贸易顺差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通过国际比较以及针对我国现实的分析也给出了同样的预测结果。
关键词:
贸易顺差 产品内分工 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维 张群
一、中国贸易顺差的规模及其结构性特征从1994年到2005年,我国经常项目实现了12年的顺差,2001年,经常项目顺差174亿美元,2005年达到了1607亿美元,增加了8倍。贸易项目也持续了12 年的顺差,尤其是近年来,贸易顺差出现异常变化,总额大幅增加,2005年突破历史记录,达到910.8亿美元。货物贸易迅猛发展,从1997年到2005年,货物贸易顺差额从462.2亿美元急剧上升到1018.8亿美元, 出口额从1826.7亿美元上升到7620亿美元,出口占 GDP的比重从20.2%上升到34%,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比重从1997年的3.4%上升到2004年的6.5%, 在全球贸易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剑锋 顾标
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确认了影响中国贸易顺差的三个基本因素,即人民币实际汇率、贸易政策以及国民收入总量,但鉴于2004-2008年期间贸易顺差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实际走势,仍然无法通过这三方面的变化情况予以说明,因而进一步将中国贸易顺差的成因归结为储蓄投资失衡这一国民收入的结构性变化。通过对相关文献及政府有关政策的综合分析发现,无论是导致中国居民储蓄率上升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偏向,还是引起我国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大幅下滑的大规模数量型货币政策,可能都与中国式分权体制存在着重要关联。未来还应针对与此相关的若干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索。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毕玉江
汇率是开放经济环境下的核心工具变量,汇率波动会直接影响到进出口商的贸易利润。由于不同贸易主体的经营管理水平、经济实力大都不同,其贸易进出口对同等程度汇率变动的响应应该是不同的。文章研究了汇率变动对外资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其他类型企业贸易差额发展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类型企业的外贸顺差额变化与汇率及世界需求变动之间都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外商投资企业的外贸顺差受汇率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程度比较高,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外贸顺差受汇率及世界经济状况的影响模式是一致的,但是国有企业外贸差额受世界需求变动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汇率变动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贸易差额 贸易主体 国际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敬峰
通过对有关贸易理论和我国贸易发展现实的分析,说明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及其影响。指出我国对外贸易活动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继续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加大进口规模,以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为目标,并以此目标来调整相关的贸易政策。
关键词:
贸易顺差 外汇储备 重商主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琼 齐源
文章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顺差的三个阶段,分析近几年贸易顺差的结构性特征。据此认为,我国贸易顺差实际是一种"转移顺差",是国际间产业转移以及资本项目顺差隐形转移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劳动力价格、国内产能过剩及内需不足、配额限制取消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出从顺差总量、贸易不平衡度以及顺差与GDP之比的国际比较上看,中国贸易顺差并不像一些研究人员所认为的那样严重。
关键词:
贸易顺差 贸易结构 贸易差额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婧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也持续扩大。扩大的贸易顺差在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促成近年来诸多的贸易摩擦,使我国对外贸易环境趋紧。本文通过贸易差额系数和贸易差额构成系数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对我国近十年贸易顺差的变化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从而对其变动的路径和现状得出一个更加客观的结论。
关键词:
中国 贸易顺差 规模 结构 合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明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基于贸易顺差的原理,文章应用分省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技术分析了影响我国贸易顺差的内外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外贸净出口与工资水平、交通建设、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出口退税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外贸净出口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出口额、高技术引进经费、以及实际有效汇率间也存在协整关系。比较而言,内部因素可以更好的解释我国贸易的顺差的原因,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于外贸净出口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贸易顺差 面板单位根 面板协整 净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