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6)
2023(2193)
2022(1859)
2021(1701)
2020(1382)
2019(3375)
2018(3209)
2017(6671)
2016(3687)
2015(3741)
2014(3728)
2013(3826)
2012(3687)
2011(3286)
2010(3413)
2009(2963)
2008(2927)
2007(2567)
2006(2327)
2005(2155)
作者
(11222)
(9398)
(9389)
(8941)
(5886)
(4698)
(4248)
(3636)
(3592)
(3342)
(3289)
(3103)
(3096)
(3047)
(3027)
(3011)
(2850)
(2806)
(2644)
(2584)
(2510)
(2358)
(2311)
(2268)
(2106)
(2085)
(2068)
(1892)
(1877)
(1857)
学科
(16955)
经济(16937)
(8268)
方法(8135)
管理(7902)
数学(7606)
数学方法(7560)
(6231)
企业(6231)
中国(6118)
结构(5051)
人口(4643)
(4377)
(4350)
(4051)
产业(3972)
(3861)
地方(3822)
产业结构(2931)
业经(2881)
(2878)
贸易(2875)
(2838)
农业(2810)
(2810)
(2711)
财务(2710)
财务管理(2707)
企业财务(2637)
体制(2590)
机构
大学(54035)
学院(52708)
(24658)
经济(24291)
研究(22251)
管理(17941)
中国(16405)
理学(15785)
理学院(15505)
管理学(15178)
管理学院(15076)
科学(14055)
(12521)
(12053)
研究所(11629)
(10609)
(9710)
中心(9101)
经济学(8890)
财经(8839)
经济学院(8178)
业大(8131)
(8115)
(7900)
农业(7746)
北京(7721)
(7445)
(7257)
师范(7160)
科学院(7049)
基金
项目(37630)
科学(30067)
基金(28688)
(26080)
国家(25926)
研究(24639)
科学基金(21877)
社会(16767)
社会科(15978)
社会科学(15976)
基金项目(15056)
自然(14690)
自然科(14347)
自然科学(14345)
自然科学基金(14119)
(13584)
资助(12358)
(12167)
教育(11000)
重点(9197)
编号(8636)
(8566)
(8438)
国家社会(7472)
科研(7398)
计划(7340)
(7194)
中国(7163)
教育部(7163)
创新(6907)
期刊
(24182)
经济(24182)
研究(17332)
科学(10239)
学报(10003)
中国(9659)
(7915)
(7540)
大学(7144)
学学(6954)
管理(6111)
农业(5323)
(5131)
金融(5131)
经济研究(4851)
财经(4570)
(4040)
资源(3914)
人口(3547)
问题(3530)
统计(3344)
技术(3320)
业经(3244)
(2988)
(2868)
教育(2755)
世界(2695)
决策(2674)
(2619)
国际(2556)
共检索到76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康健  
文章以中国1994年-2015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VAR模型研究了人口结构变化、工资水平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即考察巴萨效应在中国的现实适用性。研究发现:劳动生产率并未导致工资水平出现显著上涨,人口红利消失更适用于作为解释中国实际汇率出现升值的原因,即巴萨效应的出现是由于人口老龄化推动所有部门一般工资水平的上升导致的。文章认为,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导致中国人口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要适当做出调整。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更多对改善适龄劳动力供给、推进科技研发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层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康健  
文章以中国1994年-2015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VAR模型研究了人口结构变化、工资水平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即考察巴萨效应在中国的现实适用性。研究发现:劳动生产率并未导致工资水平出现显著上涨,人口红利消失更适用于作为解释中国实际汇率出现升值的原因,即巴萨效应的出现是由于人口老龄化推动所有部门一般工资水平的上升导致的。文章认为,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导致中国人口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要适当做出调整。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更多对改善适龄劳动力供给、推进科技研发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层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剑平  刘健  于群  
 对实际汇率的实证前期研究一直集中在贸易部门,本研究开始将实证的领域拓展到非贸易部门(即使用非贸易部门工资作为比较变量)。运用了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第三产业的工资变化与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这种协整关系在人民币、日元的检验上得到了支持。随着第三产业占各国GDP的比重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在68%~84%之间),该部门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举足轻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实际汇率的平稳与中国的第三产业工资变化起伏较小相关。日元实际汇率上浮与日本的第三产业的工资提高成正比。从而验证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日实际汇率决定中是存在的。但是否在其他亚洲国家实际汇率决定中也同样存在则需要进一步证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泽文  杨全发  
本文利用中国1985~2001年的数据,从部门的角度对FDI对中国实际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经验研究,发现劳动生产率是实际工资最重要的解释变量,对实际工资有正的效应,而FDI对东道国实际工资水平有正效应这一被普遍认同的结论在中国只有在1997年以后才适用,并且FDI这种效应主要通过劳动生产率间接地实现。同时,FDI份额对实际工资的影响比贸易依存度对实际工资的影响小,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提高中国实际工资水平。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车伟  赵文  
通过把名义工资变化与经济增长相联系,本文观察和分析了全部雇员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变化以及不同部门和行业雇员劳动者的工资变化状况;通过与企业利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比较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相联系,探讨了工资增长问题。本文发现,中国总体工资水平存在下降趋势,应该进一步增长;从群体来看,工资最应该增长的是低收入群体和公务员群体,从部门和行业来看则是非国有部门和竞争性行业。实现工资增长的关键是健全市场条件下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国平  蒲丽娟  
工资增长是各方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我国员工收入情况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分析,量化各行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及增长速度,可以看出,员工工资上涨对企业短期来说可能会形成一定的压力,但从长远来说,员工工资上涨既是大背景,也是企业转型与升级、进一步发展与壮大的助推器。各行业企业都需要理性、正面地看待它,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及相关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询  
一、工资作用于劳动力吸收能力的机理我们将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定义为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高于或至少不低于工资的就业机会.从经济效率上看,只有边际收益高于工资的就业才是有效的.然而在现实中,一方面可能存在边际收益低于工资水平的就业者,另一方面可能有一些边际收益高于工资水平的就业机会无人去就.因此现实中的就业量与劳动力吸收能力常常是不一致的. 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吸收能力的作用机制可分为微观作用机制和宏观作用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尹向来  史佳璐  张晓青  
运用标准差椭圆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省域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空间分异、关联演化及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省域间工资水平的基尼系数和相对差异先增加后减少,呈现东部高于西部、中部塌陷的总体时空特征;南北方向的空间差异较大,标准差椭圆变化幅度较小,方向趋势先减弱再增强;工资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同质集聚俱乐部现象明显,冷点区和热点区数量减少;工资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但低工资—低城镇化省域占多数且集聚分布;空间杜宾模型显示,工资水平存在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国内需求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杜静玄  张佳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段伟花   王浩   祝志川  
行业工资水平事关劳动者的工资溢价和共同富裕的实现,探寻其受哪些行业因素影响及影响程度如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行业工资水平与科技创新投入中的创新经费投入正相关,与外部技术引入和创新劳动力投入负相关,与金融资本活动中的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正相关,与劳动人口特征中的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劳动人口流动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是对行业工资水平影响最大的行业因素,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和外部技术引入的影响程度次之,而创新经费投入、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劳动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工资水平过低的行业可通过提升从业者受教育程度、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劳动人口流动等方式推动行业工资水平增长,工资水平过高的行业可通过增加创新劳动力投入和外部技术引入来抑制行业工资水平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凯  顾昕  
该文基于国内外最新可获得的数据,对中国的最低工资水平进行了历时态和共时态的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在2005-2014年间,中国最低工资水平有所提高,地区差异也有所缩小,但增长速度不高,其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有所下降。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中国最低工资水平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但增速却不低。就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其最低工资水平尚处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区间。从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来看,中国的调整方式存在着法律法规不明确和主观随意性较大的问题。为了增强最低工资标准设定的合理性,中国应当保持一个适当的最低工资标准增长速度,并尝试建立最低工资标准的自动调整制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力晓  吕荣杰  
本文将人工智能分为劳动型和资本型,通过构建多要素二级CES生产函数,发现:劳动型人工智能和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广义劳动和广义资本的替代弹性、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以及发展阶段,是人工智能影响工资水平的中间机理。通过构建Hauthakker模型,基于中美劳动力市场数据,测算出:在中美当前工资水平下,当两国劳动力和人工智能之间的替代弹性分别大于1.8649和1.900时,人工智能的应用会造成"技术替人"现象;当此替代弹性在中国和美国分别超过2.35和2.73时,无论两国的劳动力工资水平如何,"技术替人"都不可避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黎明  潘康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安雪慧  
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结构不仅是影响中小学教师供给的重要因素,而且对吸引、培养和保留高素质的教师十分关键,并由此影响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稳定增长,逐步保障了教师数量供给充裕,但现存的教师工资外部差异,影响着对优质教师的吸引、保留以及紧缺学科教师的供给。教师工资的内部差异和结构,则造成教师资源的单向流动和结构性短缺,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各级政府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努力,提高和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尤其是津补贴标准和项目,消除实际存在的教师工资外部和内部差异,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