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5)
- 2023(9658)
- 2022(8132)
- 2021(7763)
- 2020(6254)
- 2019(13981)
- 2018(13978)
- 2017(28001)
- 2016(14901)
- 2015(16411)
- 2014(15795)
- 2013(15789)
- 2012(14444)
- 2011(13164)
- 2010(13348)
- 2009(12887)
- 2008(12397)
- 2007(11087)
- 2006(10089)
- 2005(8915)
- 学科
- 济(64719)
- 经济(64652)
- 农(49756)
- 业(46679)
- 管理(35171)
- 农业(32921)
- 企(24723)
- 企业(24723)
- 方法(22122)
- 中国(21114)
- 业经(19920)
- 数学(19879)
- 数学方法(19742)
- 制(16294)
- 财(15065)
- 地方(12806)
- 贸(12638)
- 贸易(12631)
- 农业经济(12457)
- 易(12404)
- 发(12231)
- 学(11632)
- 体(11530)
- 银(11504)
- 银行(11494)
- 土地(11428)
- 行(11114)
- 策(10010)
- 人口(9908)
- 发展(9883)
- 机构
- 学院(212979)
- 大学(206441)
- 济(93283)
- 经济(91537)
- 管理(81616)
- 理学(70547)
- 研究(70073)
- 理学院(69867)
- 管理学(68847)
- 管理学院(68481)
- 中国(57453)
- 农(52440)
- 财(42631)
- 京(42361)
- 科学(39976)
- 农业(39818)
- 业大(35629)
- 所(34712)
- 中心(33867)
- 财经(33730)
- 江(31658)
- 研究所(30942)
- 经(30630)
- 经济学(28427)
- 范(27428)
- 师范(27216)
- 北京(26038)
- 经济学院(25946)
- 州(24962)
- 经济管理(24896)
- 基金
- 项目(136845)
- 科学(108442)
- 研究(106290)
- 基金(99233)
- 家(84895)
- 国家(84072)
- 科学基金(72049)
- 社会(69794)
- 社会科(65695)
- 社会科学(65681)
- 省(54201)
- 基金项目(52847)
- 教育(46998)
- 编号(45799)
- 划(44285)
- 自然(42777)
- 自然科(41690)
- 自然科学(41680)
- 自然科学基金(40936)
- 资助(38790)
- 成果(36357)
- 发(31759)
- 部(31388)
- 农(31288)
- 重点(30236)
- 课题(30105)
- 国家社会(28929)
- 创(28506)
- 制(28044)
- 性(27715)
- 期刊
- 济(110432)
- 经济(110432)
- 研究(63627)
- 农(57746)
- 中国(43673)
- 农业(39053)
- 科学(30706)
- 财(29424)
- 学报(29223)
- 业经(26061)
- 管理(24894)
- 融(24800)
- 金融(24800)
- 大学(23628)
- 学学(22793)
- 教育(18367)
- 业(17069)
- 问题(16866)
- 技术(16031)
- 财经(16000)
- 经济研究(15994)
- 农业经济(15115)
- 农村(14779)
- 村(14779)
- 经(13818)
- 经济问题(11868)
- 版(11792)
- 世界(11535)
- 商业(10736)
- 贸(10464)
共检索到318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四梅
基于我国特有的人地关系,从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城市化、农户化、务工化、素质化5个层面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动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机制,并运用2007—2012年的抽样调查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人口结构对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与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老龄化、农户化对土地流转规模的影响不显著,但会一定程度促进转包、出租等传统土地流转方式;务工化对土地流转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体现于绝大部分的流转方式中;城市化、文化素质是土地流转的基本力量,有利于各种土地流转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土地流转具有较稳定的路径依赖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小静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以人为核心"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土地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农村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规模。但当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存在产权不清晰、土地流转价格缺乏统一的定价标准、进行土地流转后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民身份转化难等问题。这些因素使农村土地的流转效率大打折扣,也阻碍了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因此,政府一方面需要通过宏观调控控制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保障城镇能够吸纳农村土地流转后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量;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微观调控界定土地市场价格、明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土地流转 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兰玲 慕传铭
为明晰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效果,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效果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趋势和存在相应问题,进而剖析了"三农"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效益,并据此提出了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效果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流转效益 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宏伟
农村土地流转是中国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中国促进农业生产力提高及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非农化"、"非粮化"倾向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潜在的生态影响,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基于农业生态安全视角分析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从政府作用的发挥、农业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生态补贴的完善等方面入手提出对策,可以防止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生态负效应。
关键词:
农业生态安全 农村土地流转 农业生态补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明国
农村土地流转信托作为一项创新性的产权制度安排,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仍面临着配套政策体系不健全、规模效益不稳健以及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配套体系,加快建设农地流转信托二级市场,谋划构建"三位一体"的政策实施框架,尽快形成"三农问题"与"信托产业"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正
1.一次性补偿并未体现出农民生产资料的全部价值。目前情况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个人无权决定去留。土地非农化的过程往往由村干部小集体决定,经常出现肥了个别人,损害一大片的情况。甚至有些村民自始至终都不明白自己突然不能种地了,突然变成城镇人了,突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旭 蒋文华 应风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卜金超
农村土地流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补充和完善,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典型案例,认为确权登记有利于广大农民能够长久的享有占有土地、转让土地以及处置土地等权力,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与保护耕地工作的积极性;农村产权交易所的设立为农村各种产权的合理流动提供了有效平台;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不但推广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而且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在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必须做好规划和管理,对相关政策应宣传到位,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以尊重农村土地流转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市场...
关键词:
农村 土地流转 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萍
全面服务于我国农村土地管理体系的总目标是指,构建土地信托银行,有效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充当土地资产的"看护人",转变土地为"可携带资产",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本文基于国内外土地银行的实践,解析了国外土地银行的特点与启示,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土地银行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土地信托银行的可能,搭建土地信托银行的运行模式,设计土地信托银行的管理逻辑、资金来源和盈利模式,从而发挥信托和银行的优势,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探寻一条有效路径。
关键词:
土地信托银行 农村土地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佳坤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二次土地革命",有序的农地流转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利于实现以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高效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研究阐述了农地流转对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积极作用;揭示了农地用途变更扭曲农地流转目标,市场机制问题即金融体系问题对当前农地流转效率提升的制约;给出规范农地流转用途以提升农业效率,优化支持农业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和变革筹融资机制等支持农地流转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土地流转 支农金融业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佳坤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二次土地革命",有序的农地流转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利于实现以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高效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研究阐述了农地流转对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积极作用;揭示了农地用途变更扭曲农地流转目标,市场机制问题即金融体系问题对当前农地流转效率提升的制约;给出规范农地流转用途以提升农业效率,优化支持农业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和变革筹融资机制等支持农地流转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土地流转 支农金融业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温修春 何芳
借鉴供应链集成思想,运用经济博弈理论分析我国农村土地间接流转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分配问题。研究表明:土地流转链的整体收益与节点成员的参与合作程度成正相关,即不结盟时供应链整体收益最小,全部参与人结盟时最大;在土地流转链达到最优状态下,农户、中介组织和种植企业的均衡利益分配依次递减;同时,在合作联盟中,各成员按股权"比例分成"更能体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公平合理性,但这也可能会带来比"固定租金"分配方式更高的交易费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永安
文章鉴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将土地流转相关制度改革深化所面临的千头万绪的问题,放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重关系为内容的社会生态视角下考量,以交易费用理论(成本)为分析框架,并将社会生态成本纳入到农地流转相关制度执行的交易费用中。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包括以征地为形式的农地非农化流转)交易的社会生态成本问题,提出强化农地产权制度"硬核",减少投机导致的租值耗散完善"制度保护带",减少农地流转的社会生态机会成本,节约社会生态交易成本等农地流转建议。
关键词:
社会生态 交易费用 农村土地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道华
加强耕地保护是实施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础,降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对耕地保护的不利影响,有利于鼓励农户农业生产积极性,提高耕地产出效率。本文分析土地经营权流转影响耕地保护的内在机制,理清土地经营权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从耕地保护视角探索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土地产权关系变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发挥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土地经营权 法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兵
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传统概念上的土地功能发生了变化,这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发展空间。如何确保农村土地流转合理、合法、有序进行,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从法律视角进行分析,实践中应把握土地流转含义、程序及经济补偿三个问题。
关键词:
土地流转 程序 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