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9)
- 2023(17173)
- 2022(14083)
- 2021(12917)
- 2020(10774)
- 2019(24389)
- 2018(23790)
- 2017(45531)
- 2016(24240)
- 2015(27007)
- 2014(26428)
- 2013(26062)
- 2012(23579)
- 2011(20980)
- 2010(20304)
- 2009(18240)
- 2008(17177)
- 2007(14538)
- 2006(12570)
- 2005(11080)
- 学科
- 济(101859)
- 经济(101744)
- 管理(68636)
- 业(64552)
- 企(51270)
- 企业(51270)
- 方法(46745)
- 数学(42021)
- 数学方法(41579)
- 中国(30440)
- 农(28556)
- 财(25616)
- 业经(21960)
- 学(20937)
- 贸(20740)
- 贸易(20730)
- 易(20255)
- 农业(18933)
- 制(18643)
- 环境(18112)
- 地方(17728)
- 银(15200)
- 银行(15148)
- 务(15135)
- 财务(15092)
- 财务管理(15060)
- 融(14749)
- 金融(14747)
- 行(14510)
- 企业财务(14359)
- 机构
- 大学(341261)
- 学院(338528)
- 济(147658)
- 经济(145273)
- 管理(131176)
- 研究(119564)
- 理学(115039)
- 理学院(113810)
- 管理学(111796)
- 管理学院(111214)
- 中国(90112)
- 科学(73111)
- 京(71499)
- 财(63527)
- 农(61466)
- 所(59510)
- 研究所(54844)
- 中心(54266)
- 业大(53676)
- 财经(52240)
- 农业(48616)
- 经(48045)
- 经济学(47058)
- 江(46961)
- 北京(44375)
- 院(43610)
- 经济学院(42544)
- 范(42197)
- 师范(41596)
- 财经大学(39261)
- 基金
- 项目(242188)
- 科学(192642)
- 基金(181739)
- 研究(169596)
- 家(162177)
- 国家(160947)
- 科学基金(137851)
- 社会(112998)
- 社会科(107351)
- 社会科学(107328)
- 基金项目(95838)
- 省(91182)
- 自然(90689)
- 自然科(88710)
- 自然科学(88683)
- 自然科学基金(87131)
- 划(78850)
- 教育(77036)
- 资助(73623)
- 编号(63948)
- 重点(55274)
- 部(54637)
- 发(52169)
- 创(50731)
- 成果(49441)
- 国家社会(49059)
- 创新(47700)
- 科研(47454)
- 教育部(46792)
- 计划(45275)
- 期刊
- 济(150929)
- 经济(150929)
- 研究(96318)
- 中国(61001)
- 学报(58644)
- 农(55039)
- 科学(54223)
- 管理(47509)
- 财(47028)
- 大学(44646)
- 学学(42655)
- 农业(37544)
- 融(28250)
- 金融(28250)
- 教育(27404)
- 经济研究(26972)
- 技术(26933)
- 财经(25495)
- 业经(24130)
- 经(22073)
- 业(20949)
- 问题(20376)
- 贸(17428)
- 版(16627)
- 世界(16354)
- 统计(16109)
- 科技(15857)
- 技术经济(15821)
- 国际(15539)
- 商业(15175)
共检索到482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郭文 孙涛
本文通过引入城镇化及居民消费等因素拓展LMDI模型,解构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动为碳排放因子、能源强度、消费抑制因子、城镇化、居民消费和人口规模六大效应,并探讨上述六种效应变动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变动的贡献率及其作用机理。然后,选择中国30个省份,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结构变动对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变动及其分解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 2012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增加42.1167亿吨,消费抑制因子效应、城镇化效应、居民消费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呈现为正效应,而碳排放因子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整体上呈现为负效应,并且居民消费效应对碳排放量变动的影响最大。人口城镇化已成为影响中国碳排放量变动的主要人口因素。较之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人口规模效应明显较高,但其能源强度效应则相反,中部地区碳排放因子效应明显高于东、西部地区。现阶段,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教育结构和人口职业结构变动减缓了中国碳排放量的增长,而人口城乡结构、区域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变动的影响方向则相反,最后,人口性别结构变动对碳排放量变动无显著地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勤 魏涛远
本文基于时间序列数据从居民消费视角定量评估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对Kaya恒等式向量形式的扩展,将人口城乡结构及城乡居民消费等变量纳入考察范围;采用LMDI方法将碳排放变动分解为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居民消费、消费抑制、能源强度及排放因子六种效应。对1980-2010年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表明,居民消费对该阶段碳排放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其他五种效应;199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力已持续超过人口规模的影响;居民消费率的降低由于伴随着投资与出口等相对高碳的经济成分比重的同步上升,对碳排放的驱动大于抑制作用;能源强度的持续下降对碳减排的作用明显,但能源结构调整的减...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居民消费 碳排放 因素分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兆媛 周少甫
利用2004-2014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基于含有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城镇化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负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的负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不显著,若只考虑直接效应而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将低估城镇化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范兆媛 周少甫
选取中国2004到2014年的30个省域面板数据,通过人口、空间以及经济这三个维度来衡量城镇化,利用少儿与老年抚养比衡量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基于系统GMM方法研究城镇化及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以及区域差异,发现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消费率的增加,但是空间以及经济维度的城镇化对消费率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抚养比(少儿与老年)抑制了消费率的增长;分区域来看,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对消费率的影响最大,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东、中部地区的老龄化水平对消费率的抑制作用较大,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小。
关键词:
城镇化 抚养比 居民消费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向晶
本文通过我国31个省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数据,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分析了人口结构调整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社会总抚养系数的提高会增加人们基本生活支出;(2)从边际消费倾向来看,虽然未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表现为娱乐文化和教育等支出的提高,但是因老龄化引起的社会总负担系数的提高很可能对该部分的消费产生挤压;(3)家庭耐用品、交通通信和娱乐文化教育的收入弹性大于1,未来消费结构优化的重点也应当增加其贡献,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潜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尚海燕
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人口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首先将人口结构变动分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人口性别结构变动以及城乡人口结构变动,并分别阐述了它们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随后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人口性别结构与居民消费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且女性人口比重的提升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我国劳动人口比例的上升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而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的提升会对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城镇人口比重的扩大对居民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口结构变动 居民消费 实证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伟同 魏胜广
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城乡结构城镇化与户籍结构市民化是中国人口结构变动的三大趋势特征,并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多重冲击与交互影响。考察人口多个维度结构变动对经济的综合影响,对更好地把握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人口经济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这种交互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市民化趋势会对经济增长分别产生负面、正向以及U型影响。从交互影响看,随着人口城镇化与市民化进程的推进,将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会弱化城镇化与市民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市民化则有助于改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这表明在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雪松 任胜钢 袁宝龙 尹红媛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计算了我国居民消费间接CO_2排放量,并应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分析了城镇化、城乡消费比例、消费结构等因素对居民消费间接CO_2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城镇化的扩张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增加我国居民消费间接CO_2排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食品、居住和交通通讯是导致居民消费间接CO_2排放的主要部门;(2)城乡消费比例和排放强度对居民消费间接CO_2排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人均消费的提高对居民消费间接CO_2排放增长贡献最大。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减少我国居民消费间接CO_2排放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翔 高瑀 刘子琪
本文以2011年以来中国部分省份实行户籍制度改革为准自然事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农村人口城镇化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制度改革显著促进了人均生活碳排放。机制分析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同时促进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碳排放;对于城镇而言,人口城镇化主要通过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和能源消费强度促进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活碳排放,但未显著改善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对于农村而言,人口城镇化主要通过提高居民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程度对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碳排放分别带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抑制作用,但未显著影响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此外,人口城镇化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存在"倒N型"曲线关系,而当前中国绝大多数省份尚未跨过拐点2。因此,各地区应积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加速推进人口城镇化使得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跨过拐点2,同时加大力度提高居民节能环保意识与绿色消费比重,助力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达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冷建飞 黄施
消费结构影响着消费需求,而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消费结构的不同。本文使用中国1992-2014年的数据,根据我国人口政策变动,建立人口模型并运用SVAR模型及正负脉冲响应函数,综合考察了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我国未来人口年龄结构情况及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及老年抚养比正负冲击对各项消费支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会在期初对各项消费支出产生作用,某一些还会在中期转变影响方向继续作用于各项消费支出。2015-2029年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支出、衣着支出、杂项商品与服务支出呈现出逐期减少状态,医疗保健支出及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呈现出逐...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消费结构 SVAR模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毅
文章采用组群分析方法,利用CGSS2003—2008年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定量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人口年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年龄效应和组群效应均呈线性递增趋势,前者的增长率高于后者。消费差距的年龄效应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消费差距的组群效应则保持稳定增长。老龄化和组内效应对消费差距变动的贡献明显。最后,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教育投资、缓减老龄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消费支出 年龄效应 组群效应 消费差距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毅
文章采用组群分析方法,利用CGSS2003—2008年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定量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人口年龄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年龄效应和组群效应均呈线性递增趋势,前者的增长率高于后者。消费差距的年龄效应在波动中呈增长趋势,消费差距的组群效应则保持稳定增长。老龄化和组内效应对消费差距变动的贡献明显。最后,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教育投资、缓减老龄化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消费支出 年龄效应 组群效应 消费差距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欢 黄健元
基于1987-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城镇人口结构调整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少儿抚养比与城镇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老年抚养比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关系不显著;人口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具有时期效应,与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之前相比,老年抚养比相对于少儿抚养比对消费变化的影响更大;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偏效应,说明城镇居民在子女照料方面做出了消费倾斜。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人口结构 抚养比 城镇居民 消费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勤 魏涛远
文章在定量测度中国城乡居民年龄别消费模式的基础上,模拟分析未来人口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量化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的贡献率。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消费模式总体上呈现出比较显著的年龄特征,且各年龄段不同消费类别的城乡差异明显。假设城乡居民年龄别消费结构保持不变,2010~2050年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居民消费在总量层面上影响不大;在消费结构层面对不同消费类别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对医疗保健类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大;人口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规模的扩张。在人口变动、经济增长的不同模拟情景下,人口规模对未来中国居民消费变动的影响均远小于人口结构的影响,且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贡献率具有相对稳定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佟金萍 赵明明 马剑锋 杨足膺
文章借助Kaya恒等式与LMDI分解法,构建了包括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居民消费、消费抑制因子及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模型,分别从全国和东中西三大区域层面就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是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不同地区居民消费效应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全国范围内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为显著正效应,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居民消费对能源消耗的促进作用最大,但会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减弱,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但中西部地区会随着居民消费的提升而不断增强。消费抑制因子对能源消耗增长具有抑制效应,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较小,技术进步是能源消耗下降的主要因素,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能够缓解能源消耗的增长。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居民消费 能源消耗 因素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