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3)
- 2023(7669)
- 2022(6206)
- 2021(5657)
- 2020(4804)
- 2019(10955)
- 2018(10253)
- 2017(20383)
- 2016(10619)
- 2015(11629)
- 2014(11347)
- 2013(11322)
- 2012(10343)
- 2011(9257)
- 2010(9576)
- 2009(9561)
- 2008(8612)
- 2007(7768)
- 2006(6978)
- 2005(6719)
- 学科
- 济(43016)
- 经济(42974)
- 业(32642)
- 融(27951)
- 金融(27951)
- 管理(27370)
- 银(25985)
- 银行(25969)
- 企(25901)
- 企业(25901)
- 行(25155)
- 中国(22536)
- 方法(19604)
- 数学(17980)
- 数学方法(17857)
- 制(15531)
- 财(15280)
- 中国金融(11478)
- 务(11243)
- 财务(11225)
- 财务管理(11206)
- 险(10867)
- 企业财务(10848)
- 保险(10776)
- 农(10636)
- 地方(9694)
- 业经(9229)
- 体(9050)
- 学(8294)
- 贸(8210)
- 机构
- 大学(147962)
- 学院(146839)
- 济(67351)
- 经济(65965)
- 管理(54918)
- 中国(52776)
- 研究(51395)
- 理学(45825)
- 理学院(45340)
- 管理学(44582)
- 管理学院(44304)
- 财(36750)
- 京(30355)
- 财经(28832)
- 科学(27890)
- 中心(26798)
- 经(26281)
- 所(26044)
- 融(24629)
- 金融(24220)
- 经济学(23309)
- 银(23235)
- 研究所(23223)
- 农(22736)
- 银行(22302)
- 江(22084)
- 财经大学(22016)
- 经济学院(21211)
- 行(20725)
- 人民(19733)
- 基金
- 项目(93571)
- 科学(74686)
- 基金(71423)
- 研究(66353)
- 家(61993)
- 国家(61514)
- 科学基金(53402)
- 社会(44487)
- 社会科(42408)
- 社会科学(42396)
- 基金项目(37130)
- 自然(34668)
- 省(34588)
- 自然科(33951)
- 自然科学(33945)
- 自然科学基金(33403)
- 资助(30506)
- 划(29504)
- 教育(29219)
- 编号(25202)
- 重点(21593)
- 部(21297)
- 成果(20325)
- 发(19879)
- 创(19365)
- 国家社会(19066)
- 教育部(18669)
- 科研(18354)
- 创新(18313)
- 性(18258)
共检索到238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祯 朱超
金融市场中要更多考虑参与主体"人"的因素。经典理论模型通常设定风险厌恶系数为不随年龄而变的常数。本文构建模型并运用微观和宏观数据,刻画和验证经济主体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中的时变特征。微观视角下风险厌恶受年龄正向影响,宏观视角下金融市场和行为风险厌恶均随平均年龄上升而上升。少年人口占比负向影响风险厌恶;中、老年人口降低风险偏好,风险态度趋于保守。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内存在时变性,表现为年龄越大风险厌恶越强,可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这对于后续建模中设定风险厌恶可变系数有借鉴意义。年龄改变风险态度和风险资产组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祯 朱超
金融市场中要更多考虑参与主体"人"的因素。经典理论模型通常设定风险厌恶系数为不随年龄而变的常数。本文构建模型并运用微观和宏观数据,刻画和验证经济主体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中的时变特征。微观视角下风险厌恶受年龄正向影响,宏观视角下金融市场和行为风险厌恶均随平均年龄上升而上升。少年人口占比负向影响风险厌恶;中、老年人口降低风险偏好,风险态度趋于保守。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内存在时变性,表现为年龄越大风险厌恶越强,可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这对于后续建模中设定风险厌恶可变系数有借鉴意义。年龄改变风险态度和风险资产组合,使得人口年龄结构系统性影响金融市场风险结构。因此,本文对于从人口学视角预判未来金融市场风险结构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路妍 李刚
资产价格波动是金融市场永远的主题,资产价格过度波动是产生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也是金融稳定最大的威胁。资产价格波动归根到底是"人"作用的结果。从宏观上来讲,"人"的变化最主要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本文基于美国SCF数据库及全球面板数据,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时,其风险厌恶态度的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最终导致的资产价格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人口年龄存在风险厌恶时变特性,人口年龄对风险厌恶的影响呈U字型变化趋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显著影响资产价格的变化和波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业安
对一般人而言,都不太喜欢风险这个东西。经济学家假定人们厌恶风险,是有道理的。俗话说,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能够确定地得到一笔收入,总好过每个月提心吊胆地看业绩考核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参加实验的人选择:是确定地获得1000元;还是获得一张彩票,这张彩票有50%的可能性得到3000元,有50%的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鹏 刘术东 郭畅
首先基于Beveridge-Nelson分解(B-N)从油价序列中提取原油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和油价周期成分,进而构建二者与中国金融周期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以及动态溢出指数予以分析。研究发现,三者间交互脉冲响应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不确定性风险引致油价周期性波动中有很大的投机因素;金融周期在不确定性风险和油价周期性波动增强情况下更容易趋于紧缩,具体影响特征与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金融开放度和市场运行状况以及投机因素相关。就三者构成的交互系统内部而言,不确定性风险是主要的冲击发动者,金融周期在2008年之前是主要的冲击接收者,之后金融周期对油价周期具有正的净溢出效应,而油价周期成为系统冲击的接收对象,这源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原油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
关键词:
不确定风险 油价周期 金融周期 时变溢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兰军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以中国2007—2011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经理层风险厌恶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理层风险厌恶与资本结构负相关,经理层风险厌恶程度越大,公司负债率越低;同时,比较分析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经理层风险厌恶程度要高于国有上市公司,其对公司负债率的影响也更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鑫萍 戴亦一 翁若宇
选取2004-2014年在A股主板上市的非金融类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宗教对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受宗教的影响越大,其资本结构水平高于目标水平的可能性就越低;当资本结构水平高于目标水平时,其向下调整的速度更快,反之,其向上调整的速度更慢;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宗教的"低资本结构效应"。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受宗教影响较大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减少负债来降低资本结构水平,而不是采用正净权益融资。
关键词:
宗教 风险厌恶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净 王丽媛 刘兢轶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金融”双重风险叠加使得县域金融治理难度加大,领导干部的数字金融素养对其地方金融治理能力提升的作用重大。本文结合行为金融学视角和新公共治理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372份县域领导干部调查问卷数据,研究数字金融素养、一般风险厌恶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县域领导干部的数字金融素养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一般风险厌恶有显著负向影响,且一般风险厌恶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有显著负向影响;一般风险厌恶在数字金融素养和地方金融治理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数字金融素养的四个维度中,直接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技能、知识、态度和行为。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素养对地方金融治理能力的四个构面能力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一般风险厌恶仅对重大风险事项处置能力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两个构面能力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一般风险厌恶仅在数字金融素养和这两个构面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吴鑫育 梅学婷 周海林 尹学宝
经验研究表明汇率收益率分布呈现出时变高阶矩(偏度和峰度)特征,其对于汇率波动率建模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众多研究表明,时变风险厌恶(RA)包含了金融波动率预测的相关信息。鉴于此,本文构建带时变高阶矩的GARCH-MIDAS-SK模型框架,进一步将RA指数引入该模型框架,实证检验RA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影响以及预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RA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具有显著负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收益率分布展现出明显的时变高阶矩特征;引入RA和时变高阶矩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样本内拟合效果。基于损失函数和MCS检验证实了引入RA和时变高阶矩能够显著提高模型的样本外预测精度,且预测结果具有关于不同样本外预测阶段的稳健性。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陆军 李伊珍 刘威
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密切关联,且具有路径依赖和规模效应。当前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导致三大评级机构对市场的影响力过大,降低了它们进行信息披露和模型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与被评级方之间的利益关联也增加了它们评级失准的可能。针对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本文提出应着眼于专业化水平高、规模较大的信用评级机构,借此提高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同时,监管机构应严格控制信用评级机构介入金融创新业务,降低其与被评级机构之间的利益关联,并要求它们向监管当局提供评级过程中必要的数据和所使用的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兴发
提出了非参数ARCH-M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局部估计方法。对2000-2005年间中国A股日市场综合收益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风险厌恶的度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与常数风险厌恶模型相比,非参数化后的ARCH-M模型能较好地捕捉了变化趋势,且模型的预测精度也得到了提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田中禾 杨芸香
首先是对虚拟企业,虚拟企业生命周期以及ISM(解释结构模型)相关的理论进行概述,其次,将虚拟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出现的风险进行描述,并将各个阶段出现的风险概括整理,得到虚拟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内外部风险,之后用ISM(解释结构模型)来分析,并根据模型的结果得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对在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
关键词:
虚拟企业 解释结构模型 生命周期 风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段小萍 陈奉功
合同能源管理融资困境和融资风险问题是现阶段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推进的主要障碍,限制了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在运用谈判地位理论分析风险成因的前提下,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分阶段识别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整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风险状态及各阶段风险程度进行评价。以期为解决合同能源管理融资困境提供具体方向和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琰
利用委托—代理理论,对科技保险风险补偿问题进行建模研究,得到了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情形下政府最优风险补偿策略及保险公司最优努力水平的显示解。结果显示,最优边际激励系数不再恒大于零,其随着政府的风险厌恶程度增加而递增,随着保险公司的风险厌恶程度增加而递减,随着科技保险业务盈利水平的增加而递减。
关键词:
科技保险 风险补偿 委托-代理 风险厌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海燕 章文文 杨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对于企业而言,提高风险承担水平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是大势所趋。基于税收筹划的收入效应理论与生命周期理论,对2007—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公开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了企业税收规避税程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并探究了企业生命周期对企业税收规避程度、风险承担水平以及两者之间关系存在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税收规避有利于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企业处于衰退期时税收规避程度较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较高。税收规避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正向影响主要集中在成熟期。
关键词:
税收规避 企业风险承担 生命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