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55)
2023(16159)
2022(13251)
2021(12388)
2020(10474)
2019(24410)
2018(23838)
2017(45531)
2016(24440)
2015(27431)
2014(26794)
2013(26680)
2012(24721)
2011(22275)
2010(21732)
2009(20077)
2008(19746)
2007(17316)
2006(14761)
2005(13334)
作者
(69470)
(58401)
(57945)
(55540)
(36629)
(27832)
(26405)
(22743)
(22013)
(20531)
(19924)
(19572)
(18354)
(18324)
(18176)
(18122)
(17376)
(17371)
(16704)
(16615)
(14431)
(14201)
(14175)
(13371)
(13154)
(13145)
(12909)
(12370)
(11586)
(11532)
学科
(107554)
经济(107447)
管理(67206)
(65311)
(53049)
企业(53049)
方法(49457)
数学(43965)
数学方法(43432)
中国(29914)
(28061)
(26401)
业经(23458)
(21788)
(20700)
贸易(20690)
地方(20320)
(20167)
(19533)
农业(18423)
(16424)
财务(16381)
环境(16344)
财务管理(16340)
(15943)
银行(15906)
企业财务(15546)
(15504)
技术(15411)
(15298)
机构
大学(347725)
学院(345399)
(150850)
经济(148184)
管理(134172)
研究(121257)
理学(116388)
理学院(115087)
管理学(113016)
管理学院(112380)
中国(92363)
科学(73401)
(73326)
(66549)
(60523)
(56949)
中心(56152)
研究所(55374)
财经(53779)
业大(50868)
(49612)
(49058)
经济学(47967)
北京(46171)
农业(44777)
(44180)
(43845)
师范(43708)
经济学院(43396)
财经大学(40080)
基金
项目(237910)
科学(189073)
基金(176633)
研究(170545)
(155267)
国家(154105)
科学基金(132399)
社会(111077)
社会科(105633)
社会科学(105607)
基金项目(93093)
(90373)
自然(85667)
自然科(83745)
自然科学(83718)
自然科学基金(82249)
(77253)
教育(77213)
资助(72358)
编号(66643)
重点(54319)
(53434)
成果(53323)
(52126)
(49792)
国家社会(47738)
创新(46681)
科研(46391)
教育部(45842)
课题(45281)
期刊
(156660)
经济(156660)
研究(99581)
中国(63182)
学报(54376)
科学(51708)
(51508)
(50155)
管理(48393)
大学(41373)
学学(39040)
农业(34172)
技术(29706)
教育(29463)
(29358)
金融(29358)
经济研究(26865)
财经(26470)
业经(24660)
(22885)
问题(21301)
(19783)
统计(18792)
(18447)
技术经济(17573)
(16776)
世界(16299)
(16110)
资源(15801)
国际(15671)
共检索到503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树广  吕晓  张延辉  
本文以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机制为基础,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中国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度和耦合程度。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7年人口结构系统与产业结构升级系统耦合度呈倒"U"型关系,大部分省份为拮抗型和磨合型,呈现空间聚集性和梯度分布特征,拮抗型与低水平协调型地区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协调型和耦合型地区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琳  
选取1994~200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空间,采用灰色关联法对中国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债券市场的融资规模,银行中长期贷款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度最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建安  
大量的文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密不可分。针对产业结构是多因素变量的特点,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以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第三产业的就业状况联系最为紧密,而与全社会的总体就业状况关系甚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微  惠宁  
中国处在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关期,如何借助金融的力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提质增效,是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前进态势,从理论和经验证据两方面考察与中国当前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相匹配的金融结构,并对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的市场环境给予特别关注。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密切相关;金融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强,越能为技术创新聚集资金,从而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助于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进一步放大了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借此提出完善金融结构和市场环境以助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霍忻  
"入世"以来,我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逐步由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向对外直接投资强国过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进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本文基于2010~201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行业结构及国内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采取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和灰色关联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三次产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并且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种效应表现地更为明显,进而为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洪敏  穆怀中  
通过构建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耦合度模型,对我国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度进行了测算,发现1990—2012年两大结构耦合度呈倒"U"型变化,由低水平耦合趋向拮抗并最终趋向协调;两大系统内指标关联度不一,其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与第二产业关联度较大,而城镇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大专及以上文化人口比重与第三产业有较高关联;我国31省份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东中西分异规律,进一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可分成协调型、磨合型、拮抗型和低水平协调型四种类型,大部分省份为磨合型和拮抗型,且呈现梯度分布与空间集聚特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向东  魏逸玭  
基于2000-2014年间中国255个城市有关数据,考量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城市人口流动整体呈负向影响,加剧了人口不合理分布。结果表明:服务业对人口流动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劳动者收入低,难以承担整个家庭的流动成本;户籍制度等政策性限制提高了迁移成本。鉴此,应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大城市多样化、中小型城市(镇)专业化,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提高劳动收入,减少对人口流动的隐性政策性限制等,以促进人口有序有效流动,改善我国人口空间分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向东  魏逸玭  
基于2000-2014年间中国255个城市有关数据,考量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城市人口流动整体呈负向影响,加剧了人口不合理分布。结果表明:服务业对人口流动的带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劳动者收入低,难以承担整个家庭的流动成本;户籍制度等政策性限制提高了迁移成本。鉴此,应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大城市多样化、中小型城市(镇)专业化,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提高劳动收入,减少对人口流动的隐性政策性限制等,以促进人口有序有效流动,改善我国人口空间分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范晓莉  李秋芳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程度不断增强。为探究数字经济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的作用,首先基于理论层面进行机理分析,其次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验证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应强调数字经济与产业的融合,加强资源有效配置,推动地区协同创新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正  陈才  武友德  曹洪华  
在优选、创新计量方法并建立省际面板矩阵的基础上,发挥面板模型兼具截面和时序分析的优长,利用EViews和ArcGIS软件,探讨影响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及其时空演变过程与耦合规律,给出驱动结构的中国经验模式。结果显示:(1)总体上,研究结论符合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动力系统由资本、劳动力及人力资本等组分构成的基本假说,投资占绝对主导地位(贡献率为82.5%),而人力资本弹性最大(0.772),预示了发展的前景方向;(2)时序上,经济驱动结构因受真实时间影响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3个解释变量表现出4种组合形式及有序过程,印证了经济驱动力必将向资本、人力资本演进的一般规律;(3)在空间维度上,经济驱动类型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钰  张自然  
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人口结构就出现了"老龄少子化"特征。依据1992-2017年中国分地区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扩展的MRW模型分析中国"老龄化"和"少子化"双重叠加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龄少子化"对中国经济效率的综合影响为负,"老龄少子化"的人口结构对于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有不利影响,不利于中国在人均GDP水平上由物质资本驱动向人力资本驱动转变的接续,促使中国经济过早出现了供给侧的结构性减速。促进中国经济顺利转型的逻辑应是先提高收入水平,再转换驱动要素;在转型的过渡期内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动力,保障人均收入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要适度进行物质资本积累、鼓励生育和提高人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提高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并使其不断加速,以实现两种动力的平稳过渡和交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炳军,刘思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生霞  刘强  陆小莉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动态变迁既反映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又为新阶段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因而对区域协调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聚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呈现出的非线性、阶梯型、空间辐射异质性等特征,利用1992—2018年中国省域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半参数、有序Logit响应和空间SARAR面板进行建模,以此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变迁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从省级层面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抑制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态势;从分类结果看,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较强的阶梯型特征;从空间效应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经济空间辐射作用强于地理区位。此外,虽然技术水平、教育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在不同程度上可以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曾倩琳  孙秋碧  
物流系统与信息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物流业与信息业关系具有动态性、复杂性。本文分别选取了代表物流业与信息业的八个衡量指标,基于2003—2012年我国内地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两者的关联度和协调度进行测算。实证结果表明:全国而言,两者的关联度处于较强关联以上水平,但耦合协调度不高;八大经济区信息业和物流业发展所受的约束因素有所区别;八大综合经济区信息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协调度有时空变化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毓  胡海亚  李浩  
绿色信贷作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金融支持,其对第二、第三产业间以及对地区间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存在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区域差异和产业差异,是产业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引入绿色信贷政策虚拟变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信贷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整体回归后发现:绿色信贷对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分区域回归后发现: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对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东部和中西部区域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分产业回归后发现,绿色信贷政策蕴含的"倒逼"机制,会对第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却具有反向抑制作用。因此,统筹区域经济与绿色金融的协调发展,构建政府、银行与企业间"绿色"数据的实时对接与共享机制,促进绿色信贷资金在区域间与产业间的良性互动,是推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