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2)
- 2023(5458)
- 2022(4557)
- 2021(3963)
- 2020(3260)
- 2019(7347)
- 2018(7050)
- 2017(14224)
- 2016(7196)
- 2015(7713)
- 2014(7686)
- 2013(7899)
- 2012(7694)
- 2011(7218)
- 2010(7557)
- 2009(7250)
- 2008(6936)
- 2007(6299)
- 2006(5852)
- 2005(5612)
- 学科
- 济(60919)
- 经济(60888)
- 管理(19778)
- 方法(18046)
- 业(17893)
- 数学(16277)
- 数学方法(16214)
- 地方(16082)
- 企(14084)
- 企业(14084)
- 中国(13132)
- 地方经济(12453)
- 学(9829)
- 业经(9529)
- 财(9087)
- 农(8814)
- 制(8219)
- 融(7986)
- 金融(7986)
- 产业(7777)
- 体(7117)
- 经济学(6795)
- 银(6556)
- 银行(6550)
- 农业(6514)
- 环境(6511)
- 行(6350)
- 结构(6251)
- 发(5993)
- 贸(5752)
- 机构
- 大学(118174)
- 学院(116678)
- 济(67170)
- 经济(66203)
- 研究(46413)
- 管理(41854)
- 理学(35705)
- 理学院(35254)
- 管理学(34833)
- 中国(34656)
- 管理学院(34587)
- 财(27962)
- 京(24097)
- 经济学(23819)
- 科学(23685)
- 所(23397)
- 财经(22619)
- 经济学院(21226)
- 研究所(20987)
- 经(20515)
- 中心(19024)
- 财经大学(16777)
- 江(16739)
- 院(16062)
- 北京(15679)
- 范(14406)
- 师范(14295)
- 科学院(14017)
- 社会(13981)
- 农(13669)
- 基金
- 项目(71447)
- 科学(57815)
- 基金(54669)
- 研究(52430)
- 家(46777)
- 国家(46445)
- 科学基金(40265)
- 社会(38524)
- 社会科(36722)
- 社会科学(36716)
- 基金项目(27889)
- 省(25747)
- 自然(23100)
- 资助(22983)
- 教育(22906)
- 自然科(22554)
- 自然科学(22550)
- 自然科学基金(22189)
- 划(21411)
- 编号(18477)
- 国家社会(17347)
- 发(17220)
- 部(16651)
- 重点(16302)
- 济(15895)
- 经济(15756)
- 成果(15387)
- 教育部(15003)
- 发展(14773)
- 人文(14624)
共检索到184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博
本文将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将人口结构提升为影响长期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进行探讨,采用面板协整检验、系统广义矩估计模型、混合最小二乘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似无相关模型等实证方法,对一个基于全球126个国家形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发现,老年抚养比和少年抚养比对于经常账户有显著负向影响,实证结果支持了人口结构是长期资本流动和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理论。
关键词:
人口结构 资本流动 面板协整 GMM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闫小娜
本文试图对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美国国际资本流入的基本模式与特征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各种不同因素的解释力,希望以此来促进对于全球经济失衡现象的整体认识,并对危机后的国际金融格局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本文认为,由于主要贸易盈余国家对美国的金融产品是刚性需求,因此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必然伴随着资本的流入,并且,流入美国的资本显然已经弥补了经常账户的赤字;从2003年第3季度后,获取收益不再是资本流入美国的主要原因,并且金融危机对资本流入美国的影响是显著的。在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所进行的调整中,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经常账户赤字 资本流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在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东亚地区的资本流动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特征,一方面是私人资本不断流入东亚地区且结构均衡,另一方面是大量的资本又从官方储备以购买美国国债的渠道流出东亚地区。今后东亚地区的这种资本流动将受到官方外汇储备变动、美国利率的变化、美元贬值、东亚汇率及其制度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东亚资本流动 顺差 逆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管涛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全球性现象。全球经济失衡是造成世界范围流动性过剩的催化剂。其中,发达国家是流动性输出的重要来源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是流动性输入的主要目的地。后者又通过私人或官方对外资本输出的方式,将部分过剩的流动性回流到发达国家。流动性过剩造成了投资过快增长、通胀压力上升、资产泡沫积聚、资本流动冲击等风险。因此,必须重视经济对外失衡问题,及时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全球经济失衡 日元利差交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申蕾
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从本质上来讲是在要素流动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发达国家资产存量丰富,资本价格较低,因而成为资本流出国家,同时,它们通过以资本要素流动为本质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客观上造成了产业转移的结果。新兴经济体资产存量匮乏,资本价格较高,因而成为资本流入国家,同时,它们通过参与全球产业转移迅速积累起大量贸易顺差,随后出于保值目的购买发达国家金融资产从而支撑了后者长期的巨额贸易逆差。因此可以说,要素流动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微观成因。本文将构建一个基于资本要素流动的全球经济失衡理论模型,用以说明要素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的背后形成机制及失衡存在的必然性。其次利用实际数据分区域验证要素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祝丹涛
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的焦点问题。研究失衡,不能仅关注投资、汇率等层面的原因,还要探求失衡背后的深层原因。本文用由人口年龄结构的国别差异引起的各国储蓄和投资大小关系的不同,来解释各国经常项目的盈余状况和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并粗略预测今后全球经济失衡分布的变动趋势。我国目前的贸易顺差其实是"人口红利"期为应对未来"养老"而在海外积攒的储蓄,在老龄化全面到来后,这些海外储蓄还会通过贸易逆差被用掉。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红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理查德·库珀 赵瑾
目前人们关注国民储蓄和投资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所有发达国家展开的对公共养老金或更广义的养老金的争论;二是全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瑜 徐艳 何泽荣
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大特点。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全球经济失衡的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实际上是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的表现。研究一国经济的对外失衡不应该仅仅研究贸易项目或经常项目的失衡,而更应当研究整个国际收支的失衡。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是美国的失衡。一个国家的对外失衡是国内经济失衡的表现,中国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中,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协调主要表现为汇率政策的协调。这一协调是解决经济全球失衡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手段。解决中国经济对外失衡的关键是治理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经济的内外失衡 汇率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年咏 张甜迪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国际资本净流动呈现了由众多顺差国几乎单一地流向美国的新趋势,由此形成的"对称性不调节解"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金融危机促成的再平衡压力及各国采取的政策响应,虽使全球经济失衡有所缓解,但考察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深度、分散度及持续性可以发现,两类再平衡举措的总体功效有限;实现全球经济均衡必须推进国际货币秩序、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 过新伟
笔者从当代国际资本流动与商品流动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了全球经济失衡的本质,指出当今全球经济失衡本质上是国际资本持续流入美国;在此基础上从美元本位下的美国经济虚拟化视角,建立世界资产市场均衡模型,研究了国际资本持续流入美国的机制;建立了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支持理论模型的结论,并发现美国经济增长率、利率、汇率等因素对当今国际资本流动没有影响;最后概述了美国经济虚拟化的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认识,有助于理解虚拟经济在当代经济中的重要性,它的主要政策含义是,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关键是控制美国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建立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合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坤
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受阻,这也使得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再次成为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热议话题。全球金融危机后,流量失衡的调整并未逆转全球经济失衡的趋势,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应当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就存量失衡分解的对比分析和全球经常账户失衡调整的回归分析展开考察和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表明: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推动的全球经济失衡调整,其模式在2013年之后出现了转变;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估值效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弹性汇率对顺差失衡调整和逆差失衡调整作用相反;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逆差失衡国,其调整模式与顺差失衡国以及其他逆差失衡国存在明显的差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青 黄亮雄
全球经济失衡的加剧引起了国际的担忧。文章首先采用类比先进经济体的方法,构建了中国1997~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数。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数以2004年为临界点,呈"倒U型"趋势,前期快速相似于先进经济体,后期进入缓慢调整期,降低了与先进经济体的相似度。计量分析显示,总体上,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得愈发相似于先进经济体,全球经济失衡程度加剧,但2004年之后,中国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探索,有助于改善全球经济失衡的程度。在未来的调整与治理中,中国需权衡好产业升级与人们生存发展的关系以及国内发展与国外利益的关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礼卿
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分析近年来,讨论全球经济失衡原因的相关文献很多,有各种各样的观点。2005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巴利.艾钦格林(Barry Eichengreen)做过一个比较全面的回顾,他认为,对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燕生
当前,衡量全球经济失衡常用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全球经常项目的差额;另一个是外汇储备余额。在经济全球化时期,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主要在经常项目端,是贸易收支的失衡,而不在资本和金融项目端,即金融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