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4)
- 2023(5558)
- 2022(4578)
- 2021(4044)
- 2020(3412)
- 2019(7611)
- 2018(7121)
- 2017(14530)
- 2016(7216)
- 2015(7749)
- 2014(7586)
- 2013(7555)
- 2012(6782)
- 2011(6019)
- 2010(6278)
- 2009(6311)
- 2008(4959)
- 2007(4462)
- 2006(4003)
- 2005(3878)
- 学科
- 济(32612)
- 经济(32580)
- 融(25166)
- 金融(25166)
- 业(23114)
- 银(22509)
- 银行(22501)
- 行(21899)
- 管理(20849)
- 企(18763)
- 企业(18763)
- 中国(17595)
- 方法(15367)
- 数学(14405)
- 数学方法(14339)
- 财(11903)
- 制(11231)
- 中国金融(11108)
- 地方(8841)
- 农(8567)
- 务(8239)
- 财务(8227)
- 财务管理(8219)
- 企业财务(8000)
- 业经(7530)
- 结构(7370)
- 体(7025)
- 产业(7017)
- 体制(6424)
- 农业(6402)
- 机构
- 学院(99669)
- 大学(98669)
- 济(50027)
- 经济(49207)
- 管理(38345)
- 理学(33269)
- 中国(33202)
- 理学院(32970)
- 管理学(32547)
- 管理学院(32388)
- 研究(32373)
- 财(24355)
- 财经(19916)
- 京(18776)
- 经(18115)
- 经济学(17831)
- 融(17408)
- 中心(17241)
- 金融(17100)
- 银(16789)
- 经济学院(16289)
- 银行(16247)
- 科学(16033)
- 所(15356)
- 行(15199)
- 财经大学(15151)
- 人民(13953)
- 研究所(13835)
- 江(13415)
- 农(13407)
- 基金
- 项目(65873)
- 科学(53409)
- 基金(50281)
- 研究(48729)
- 家(42233)
- 国家(41889)
- 科学基金(37395)
- 社会(34673)
- 社会科(33289)
- 社会科学(33282)
- 基金项目(26536)
- 省(25642)
- 自然(22406)
- 自然科(21971)
- 自然科学(21969)
- 自然科学基金(21637)
- 教育(21594)
- 资助(20655)
- 划(20516)
- 编号(18636)
- 部(15089)
- 国家社会(15020)
- 发(14902)
- 重点(14865)
- 创(14341)
- 成果(13937)
- 教育部(13690)
- 人文(13555)
- 创新(13528)
- 社科(12828)
共检索到151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渝琳 贾继能
刺激消费需求是后危机时代中国政府及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消费金融效率为切入点,在拓展OLG模型和信贷配给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4年的宏观季度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通过实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以人口老龄化为特征的人口结构变动主要通过利率和收入路径对消费信贷效率产生一定的正向效应;以利率市场化和基准利率调控为主要特征的政府利率干预对消费金融效率的提高也具有积极意义;短期内人口结构与消费的协同和消费金融效率的提升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利率干预并配之以积极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人口结构 利率干预 消费金融效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博 陈开璞
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有着长期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联合国发布的1978—2100年世界人口展望数据,参考Papetti(2019)的框架,通过内生化劳动变量并与中国统账结合的养老金制度相结合,构建包含家庭、厂商、政府三部门的两期和多期OLG模型,研究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时期,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产生了长期的下行影响。通过对影响渠道的分解发现,人口老龄化对自然利率的影响是有效劳动增长率、总人口增长率、养老金以及人口政策调整四个渠道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时期,有效劳动增长率的下降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率的下降速度,对自然利率产生了较大的负向影响,储蓄率的下降对自然利率产生了较小的正向影响,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总体呈负向影响,并且将持续到2035年。之后,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人口因素造成的自然利率的下行压力将得到一定的缓解。需要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并提高劳动者劳动效率,以缓解有效劳动不足的影响,同时降低社会统筹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或出台政策鼓励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等方式,能够有效缓解自然利率的下行趋势。
关键词:
人口结构变化 人口老龄化 自然利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博 陈开璞
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有着长期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联合国发布的1978—2100年世界人口展望数据,参考Papetti(2019)的框架,通过内生化劳动变量并与中国统账结合的养老金制度相结合,构建包含家庭、厂商、政府三部门的两期和多期OLG模型,研究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时期,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产生了长期的下行影响。通过对影响渠道的分解发现,人口老龄化对自然利率的影响是有效劳动增长率、总人口增长率、养老金以及人口政策调整四个渠道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时期,有效劳动增长率的下降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率的下降速度,对自然利率产生了较大的负向影响,储蓄率的下降对自然利率产生了较小的正向影响,人口结构变化对自然利率总体呈负向影响,并且将持续到2035年。之后,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人口因素造成的自然利率的下行压力将得到一定的缓解。需要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并提高劳动者劳动效率,以缓解有效劳动不足的影响,同时降低社会统筹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或出台政策鼓励家庭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等方式,能够有效缓解自然利率的下行趋势。
关键词:
人口结构变化 人口老龄化 自然利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国进 李威
文章运用16个OECD国家1960~201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人口年龄结构是否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利率水平的长期变动。结果发现,人口结构变化是导致利率长期趋势变动的重要因素。美国、英国、法国等OECD国家"二战"后的"婴儿潮"带来人口年龄结构和资金供需变化,助推了各国20世纪60年代后利率的大幅波动。此外,基于中国数据的研究表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婴儿潮"出生的大量人口造成的人口结构变化,可能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利率大幅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人口结构角度看,未来20年中国利率水平将持续维持低位,低利率环境为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升级产业结构和提振消费提供了有利条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雪彬 马春花
一定程度上讲,发展中国家实现全面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该国的金融深化水平,因为金融深化能减少家庭的消费信贷约束,释放居民消费能力,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对于我国而言更是如此。但在金融深化助推经济增长的同时,根据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我国趋于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也会作用于居民消费,当这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时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走向便成为一个关注的重点。本文利用Eviews6.0软件通过构建居民消费率、少年抚养率、老年抚养率和金融市场化指数四变量之间的VAR和VE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定性基础上做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少年抚养率和老年抚养率以及金融市场化程度都是居民消费率的格兰杰原因,但少年抚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钟甫宁 向晶
已有实证分析表明,由于生理需求的基本差异,人口的年龄和职业结构对人均粮食需求有显著影响。由于我国人口金字塔的形状不规则,根据对粮食生理需求折算的标准人口结构指数自1998年开始出现下降,部分解释了我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原因。假定2010年达到推荐的标准人均热量消费水平,根据我国现有的人口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可以预期到2050年我国人均的热量消费水平将会下降3.26%,粮食需求总量在58503.65~65944.32万吨之间。
关键词:
人口结构 职业结构 粮食消费 粮食需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祖源 庞丽华
探讨人口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畅通经济内循环的重要维度。本文利用1990-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人口结构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机制,以及人口结构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动态门限效应,研究发现:(1)少儿抚养比和城镇化水平提高会增加居民消费,老年抚养比、性别比和家庭规模提高会抑制居民消费,经济发展会缓解老龄化带来的消费水平下降,人口性别比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较小,且随经济发展变化较小;(2)以经济发展为门限变量时,各人口结构的门限值较为接近,年龄结构、家庭规模和城镇化在经济发展达到阈值后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非线性突变,消费的"棘轮效应"使得居民的消费具有较强的惯性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重视老年群体消费潜力、提高人口出生率和提高城镇化水平等促进消费内循环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傅利福 任诚信 厉佳妮 吴慧慧
人口结构和金融结构的协调发展水平会影响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中国人口结构和金融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并提出数字技术提升两者协调发展水平的路径。研究发现:人口结构和金融结构系统发展处于良好协调阶段,样本期内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已达到优质协调等级。数字金融的引导作用能够促进人口结构和金融结构相匹配以及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发展;当数字金融发展程度较低时,其对人口结构与金融结构的耦合协调度存在负向影响,当跨越第一门槛时,这种影响变为正向,但跨越第二门槛后,数字金融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变得不显著。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丁鼎 拉斐尔·拉姆 沙那卡·佩里斯 李想
人口结构变迁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亚洲经历了人口结构的变迁,而且各个经济体表现各异。一方面,工业经济体大多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老年抚养比自1980年以来已上升4~21个百分点,日本、韩国和香港地区尤为显著。另一方面,除泰国和中国之外的新兴经济体,老龄化趋势并不明显,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可以继续享受人口红利。在这些国家,劳动人口增加一般都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但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将不再随劳动人口上升而上升。人口结构变化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经济体:第一,影响劳动参与率,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巴曙松
本文试图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研究人口结构转变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从短期来看,从劳动力无限供给到跨越"刘易斯拐点"、从"人口红利"走向"人口负债"的转变会影响一国的负债融资能力、资产配置能力以及使用杠杆率的能力,并相应产生三种潜在的风险:融资风险、资产价格下行风险及杠杆率收缩风险。人口结构对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可能冲击限制了政策的腾挪空间,未来经济过热与经济"硬着陆"之间的切换更为频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安蕾
本文使用1995年至2014年期间的82个国家的样本,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分析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和金融发展差异对国家经常账户余额有重要影响。抚养比与经常账户余额呈现正相关关系,虽然抚养比的上升显著降低了储蓄率,但对投资率的抑制作用更强,此外,更高的金融发展程度意味着经常账户恶化。因此旨在减少所谓的全球失衡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会并不奏效,发展中国家执行适合金融发展和市场自由化的制度和政策更为关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邢艳春 高腾飞
文章利用我国2005-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研究了人口结构指标和消费习惯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口结构对居民消费结构有显著的影响,人口城镇化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发展型消费支出有显著正向影响,老龄化和性别比的增加会减弱享受型消费支出;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存在很强的消费惯性,消费习惯和居民收入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关键因素;在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生存型消费依然会作为我国消费的主要层次,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均衡发展变化,我国消费结构将会得到升级和优化。
关键词:
人口结构 消费结构 消费习惯 广义矩估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延 邵烨铭
养老金替代率是衡量养老代际公平的核心参数之一。通过构建内生个人养老金的两期世代交叠模型,考察了不同人口结构下利率变动对中国多支柱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结构转变会令中国总和养老金替代率趋于下行,实际利率走低将导致第三支柱替代率进一步下跌,二者叠加将使得总和养老金替代率与社会平均收入的增长背道而驰。政策干预下,延迟退休有望延缓总和养老金替代率下降并扩大降息的政策空间,但非长久之策;提高第三支柱参与率可减轻人口老龄化对总和养老金替代率的负向压力,但增强了替代率的利率敏感性。因此,政府应尽快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鼓励提高第三支柱参与率,同时审慎评估降息对代际公平的外溢性负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袁培树
1.两种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按马克思的实证性描述即:“在第一种生产中,生产者物化,在第二种生产中,生产者所创造的物人化。”在生存者“物化”的物质资料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宝 李坤明
从决定消费的经济逻辑出发,本文通过理论框架的构建分析了收入分配和人口结构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制,得到的理论假说是:(a)如果高收入类型居民对某商品的偏好强于低收入阶层,则收入差距的扩大对该商品的消费支出比例有正向的影响,否则有负向影响;(b)如果高收入类型居民对某商品的偏好强于低收入阶层,则高收入阶层人口比例的提高对该商品的消费支出比例有正向的影响,否则有负向影响。为了对该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我们首先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方法证实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偏好存在显著的差异,接着利用非参数可加模型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和人口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的关系,实证结果证实了理论假说。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最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