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2)
2023(9631)
2022(8394)
2021(7910)
2020(6975)
2019(16262)
2018(16198)
2017(31605)
2016(16853)
2015(19186)
2014(19188)
2013(18863)
2012(17118)
2011(15217)
2010(14847)
2009(13723)
2008(13447)
2007(11853)
2006(9751)
2005(8378)
作者
(47095)
(39920)
(39546)
(37775)
(25008)
(19224)
(18224)
(15650)
(15025)
(13976)
(13415)
(13203)
(12456)
(12429)
(12255)
(12152)
(12042)
(11792)
(11384)
(11325)
(9710)
(9622)
(9491)
(9201)
(9047)
(8995)
(8669)
(8658)
(7984)
(7942)
学科
(70656)
经济(70585)
(48921)
管理(48317)
(38633)
企业(38633)
方法(38119)
数学(34499)
数学方法(34075)
(20525)
(19381)
中国(17344)
农业(14188)
业经(13934)
(13293)
贸易(13291)
(13141)
(12945)
地方(12718)
(12486)
财务(12443)
财务管理(12412)
(12007)
企业财务(11755)
(10385)
技术(10031)
理论(9980)
(9930)
银行(9901)
环境(9813)
机构
大学(239541)
学院(238413)
(99881)
经济(97991)
管理(97851)
理学(85802)
理学院(84958)
管理学(83480)
管理学院(83034)
研究(74388)
中国(55779)
(48494)
科学(45280)
(44060)
(40116)
业大(36954)
中心(36677)
(36454)
财经(36250)
(33926)
研究所(33344)
(32989)
农业(31675)
经济学(31011)
(29608)
北京(29477)
师范(29288)
经济学院(28319)
经济管理(27158)
财经大学(27107)
基金
项目(167016)
科学(132541)
基金(123560)
研究(120314)
(107320)
国家(106469)
科学基金(92651)
社会(77369)
社会科(73436)
社会科学(73415)
基金项目(66117)
(64890)
自然(60995)
自然科(59624)
自然科学(59607)
自然科学基金(58559)
教育(56081)
(54710)
资助(50312)
编号(49108)
成果(38523)
(37698)
重点(37178)
(35097)
(34833)
科研(32907)
教育部(32694)
创新(32600)
国家社会(32390)
课题(32011)
期刊
(98215)
经济(98215)
研究(62949)
中国(38936)
学报(36131)
(35436)
(34827)
科学(34317)
管理(32429)
大学(27797)
学学(26408)
农业(23460)
技术(22045)
教育(20005)
(18627)
金融(18627)
财经(17455)
业经(16630)
经济研究(15796)
(14911)
问题(13768)
统计(13088)
(12600)
技术经济(12439)
(11788)
理论(11713)
(11512)
商业(10941)
财会(10919)
图书(10823)
共检索到327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袁益  李萌  张力  
促进人口红利开发,需要对居民收入、消费、政府转移支付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之间和不同世代之间的流动及相互影响有“全景”式的认识和判断。基于国民转移账户的理论架构和国民经济资金流量表,定量分析财富资源在生命周期的配置现状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在60岁以后显著下降,老年期经济在低水平状态下盈余;制度性的二次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不足,提供的老年保障不充分;每个有效劳动力能够支持的有效消费者的数量下降。在第一次人口红利已逐渐消失的背景下,老年收入和消费约束是中国重构人口红利的重要挑战。加强制度化的老年保障以提升老年期经济盈余是获取第二次人口红利的重要抓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邹士年  李震海  
人口红利曾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转折期,人口红利的消失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且加大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将给未来经济和社会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需要在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做文章,发挥好第二人口红利期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邹士年  李震海  
1.经济增速下滑,财政收支入不敷出。过去10多年来,政府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从而使政府有能力更直接参与经济发展,并在基础建设与社会福利方面开支较大。当人口红利开始消失,会导致经济增速减缓,使劳动力的供给不足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直接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和竞争力下降,迫使很多企业不得不迁往成本更低、劳动力供给充足的国家和地区。当前,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空心化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人口红利的消失密切相关。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华超  杨纯纯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8)与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引入了经济所有权的概念,在这一核算原则下,国民账户的记录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而全球化背景下的无工厂生产方式对这一原则提出了挑战。文章首先对经济所有权原则的产生背景、内容及核算方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次对经济所有权对国民账户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当前背景下跨国公司对经济所有权原则产生的挑战并对文章进行总结。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任福兵  郭强  
2010年是中国劳动力供给的转折点,这预示中国人口红利拐点将很快到来。面对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型短缺并存、老龄化和失业并存、高资产价格、国内分配体制失衡、国际分配体系不利等问题的挑战,急需制订战略性政策措施。通过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延长退休年龄,改善人才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增加教育投入,减少结构性失业;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以达到减少劳动力需求、多渠道加大劳动力供给,进而消除和降低阻碍人口红利实现和取得的障碍,充分实现未来人口红利的目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袁萍  
技术创新和网络经济的兴起推动了网上银行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网上银行业务正逐步替换传统柜台银行业务并成为银行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这个新趋向对我国现行账户管理制度带来重大挑战,进一步完善账户管理制度、规范结算行为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网银转账业务对账户管理所带来的问题,提出完善账户管理相关制度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艳丽  柏淳  
第一次人口红利已经开始逐渐消退,新人口红利将成为社会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劳动者技能的提升是开发新人口红利的关键因素,在新旧人口红利转折期,职业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从经济学视角探讨人口结构变动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分析了第一次人口红利期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揭示了新旧人口红利转折期职业教育面临职业教育生源规模下降态势明显,高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在这一重要转折期内职业教育创新路径主要是:调整职业教育招生形式,保证生源质量;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素质,转变职业教育培养和培训模式,优化技能人才结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闫鸣  邓凌云  
美国管理账户资产的增长率一直高于共同基金,并在困难的投资环境里表现好于共同基金。根据FRC的统计,在整个2001年度,共同基金资产下降了8.1%,而管理账户的总资产却仅下降了0.42%。以至有人认为管理账户产业的发展将以共同基金业的相对萎缩为代价,前者将从后者抽走2万亿美元的资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岑雅衍  
本文针对《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新《办法》在增设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异地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突出基本存款账户的统驭地位和取消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限制条件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修改和突破,为商业银行结算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和客户资源重新分配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异地开户、异地贷款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加强包括公私联动和跨区域分支机构之间联动的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焦嫚  黄健元  王欢  
基于经济生命周期理论,使用国民转移账户收支模型,比较研究现行退休年龄、男女62岁和65岁退休方案下男性、女工人和女干部三类人群的国民转移账户收支情况。结果表明:在现行退休方案下,男性和女工人的国民转移账户收不抵支,女干部的国民转移账户收大于支;延迟退休年龄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国民转移账户收支状况,62岁和65岁退休方案均使男性和女工人的国民转移账户由赤字转变为盈余;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推迟居民起始工作年龄,进而削弱延迟退休年龄对国民转移账户收支状况的改善效果。综合考虑国民转移账户收支状况及青年一代起始工作年龄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孟令国  王清  胡广  
本文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使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和年龄结构变动等因素对储蓄率的影响,为二次人口红利中储蓄红利的实现提供实证支持和政策建议。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提高了我国的国民储蓄率。(2)如果不考虑时间效应,少儿抚养比提高会减少国民储蓄率,如果考虑时间效应,则结果相反;而老年抚养比的提高无论是否考虑时间效应,都会增加国民储蓄率。(3)二元经济制度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正在弱化,我国的居民储蓄具有很强的动态效应。建议:应建立积累制的养老制度、疏通投资渠道、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涧生  
一、关于SNA和GFS之间的共同特征 1.都是对经济交易的记录。 从内容上讲,SNA和GFS都是对经济交易的一种概括记录。经济交易是在实际资产或金融资产的所有权由一个经济单位向另一个经济单位转移时,或一种服务由一个经济单位向另一个经济单位提供时发生的。 在SNA中,经济交易的概念相当宽泛,乃至包括了同一经济单位内部的某些交易。例如,农民为自己消费而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文光  宫颖华  
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利用统计当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对北京市人口红利在储蓄方面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人口红利的特点,并提出了北京市"人口红利"效应最大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惠民  雷贵优  
基于20002014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本文运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红利与投资的时空特征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正处于由少儿抚养比下降带来的人口红利期,而老年抚养比的大幅上升将加剧我国人口红利消逝。同时,少儿抚养比与总抚养比及投资呈由东至西递增的态势,而老年抚养比则呈相反的空间分布格局。进一步的全域莫兰指数分析显示人口红利与投资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而局域分析则显示二者存在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鹏  
本文通过运用Williamson扩展后的Leslie矩阵人口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不同年份我国各年龄段人口的变化,从而预测我国未来的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确立"人口红利期"的关闭时间。本文的结论为:总和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是影响"人口红利期"关闭时间的关键因素,而适当的总和生育率有助于稳定未来的总人口抚养比。从而本文建议审慎放松计划生育政策,适当提高现有的总和生育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