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9)
2023(9831)
2022(8126)
2021(7363)
2020(6104)
2019(13635)
2018(13634)
2017(26340)
2016(13727)
2015(15298)
2014(14893)
2013(14452)
2012(12805)
2011(11522)
2010(12024)
2009(11456)
2008(10541)
2007(9388)
2006(8457)
2005(7747)
作者
(37706)
(31724)
(31375)
(30002)
(20068)
(15021)
(14153)
(12061)
(11899)
(11241)
(10929)
(10491)
(10076)
(9920)
(9800)
(9585)
(9382)
(9119)
(8864)
(8711)
(7867)
(7626)
(7557)
(7359)
(7227)
(7123)
(6829)
(6658)
(6290)
(6076)
学科
(79078)
经济(79027)
管理(36523)
(32227)
方法(28947)
数学(26196)
(25725)
企业(25725)
数学方法(25663)
地方(18666)
中国(17698)
(16070)
业经(14281)
(13259)
地方经济(12948)
(11560)
农业(11126)
(10344)
贸易(10337)
理论(10321)
(10180)
(9932)
环境(9550)
(8729)
金融(8727)
(8695)
(8261)
(8259)
银行(8254)
经济学(8232)
机构
学院(195619)
大学(191678)
(89710)
经济(88001)
管理(73470)
研究(66452)
理学(63061)
理学院(62406)
管理学(61002)
管理学院(60658)
中国(50010)
(39324)
(37962)
科学(37836)
(32811)
财经(30234)
中心(29593)
研究所(29445)
(28935)
经济学(28715)
(27313)
(25820)
经济学院(25431)
业大(25079)
(24870)
北京(24785)
师范(24664)
(23841)
(23185)
财经大学(22202)
基金
项目(126172)
科学(99931)
研究(93414)
基金(91247)
(78473)
国家(77895)
科学基金(67734)
社会(61148)
社会科(58065)
社会科学(58051)
(50197)
基金项目(46688)
教育(43479)
自然(42285)
自然科(41369)
自然科学(41361)
(40942)
自然科学基金(40567)
资助(38405)
编号(38074)
成果(29978)
(28542)
重点(28496)
(26874)
课题(26569)
(26004)
国家社会(25465)
创新(24380)
大学(23721)
教育部(23648)
期刊
(107703)
经济(107703)
研究(61199)
中国(36437)
管理(29507)
(28807)
科学(25460)
学报(24599)
(24342)
技术(19842)
大学(19599)
教育(19554)
经济研究(19231)
学学(18743)
农业(16729)
业经(16515)
(16408)
金融(16408)
财经(15332)
(13387)
统计(13235)
问题(12672)
(11807)
技术经济(11654)
决策(10681)
商业(10061)
(9769)
世界(9259)
现代(8727)
国际(8577)
共检索到29728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阴宏敏  郭丽芳  
分析我国人口红利转变和消失对建筑业的影响,提出通过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以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通过提升劳务人员素质以实现"人力资本红利",从而有效应对人口红利消失对建筑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建筑业规模和效率的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健  卫平  
人口红利变动和产业结构变迁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测量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基础上,运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红利、产业结构变迁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经济增长率较低时,总抚养比下降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增长率达到相对较高水平时,总抚养比上升直至人口红利消失并不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研究还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取决于自身,而且还与经济增长速度有一定关系。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来提高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淑清  
文章利用宁夏各年统计年鉴以及走访相关部门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对宁夏人口转变、人口红利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客观全面的描述性分析和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相关计量模型,重点就宁夏人口转变对储蓄的影响以及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车士义  郭琳  
已有的对人口红利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未将结构和制度的重大变革纳入模型,这与东亚及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不符。本文通过在模型中纳入结构转变和制度变迁变量,用1978~2008年的数据进行误差修正分析,计算出在结构转变和制度变迁的背景下,我国人口红利及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技术进步,第三是制度变迁,结构变化的影响也很显著。人口红利的影响也较显著,但是其对经济增长解释力度较小。因此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未来的经济增长更需要依靠投资、技术进步、结构变迁和制度变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翟文华  周志太  
文章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证人口数量红利的弊病及不可持续性,论述人口质量红利的重要性与其替代人口数量红利的必然性,并提出人口老龄化的标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超  易祯  李超  
民主程度通过国家制度影响"人"在一国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从而释放人口红利,刺激经济增长。本文针对1960—2015年150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民主程度在人口红利刺激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第一,人口红利能够显著刺激经济增长。第二,民主程度难以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直接作用,但能释放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体现出放大器机制。这一研究结论在不同时间区间和极端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中稳健成立,也不受人口变量和民主程度变量选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可能有助于对中国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继续推行政府放权让利、促进公平竞争,从而最大化挖掘人口红利末期的经济增长潜力提供经验数据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洪勇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这是人类历史上主要经济体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在30多年增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始终伴随着投资的高速增长,资本形成率较高。但这与新古典增长理论是相违背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投资率的提高仅仅只能提高人均稳态产出水平,不具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翟文华  周志太  
文章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证人口数量红利的弊病及不可持续性,论述人口质量红利的重要性与其替代人口数量红利的必然性,并提出人口老龄化的标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颖  倪超  
文章基于经济收敛理论构建理论模型,以53个国家和地区、1960~2009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分析人口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人口增长与人均GDP增长率是显著的正向关系;而总人口增长、少儿抚养比和人均GDP增长率是显著的负向关系;总体而言,这期间人口转变因素解释了人均GDP增长中28.3%,其中20世纪八十年代人口转变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达到53.6%;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宗坪  张士强  
提出"绿色人口红利"概念的目的在于分析"人口红利"是否带来环境问题,从而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成本纳入到人口红利中,以消除"人口红利"中的环境代价。通过人口红利兑现过程的定性分析,确定了人口红利包含着"环境代价",即兑现人口红利引起了资源退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经济损失;利用Hartwick-Solow模型框架和新古典优化增长模型生产函数,设计了能够将"人口红利"调整为"绿色人口红利"的简要模型,模型调整的结果能真实显现出人口再生产转型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在模型调整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几个问题:①防污支出问题,在把"环境服务"当作环境产出的前提下,把环境污染价值作为产出的减少,应从中扣除。②...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雪  周晓唯  
中国在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经济增长逐渐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面临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为此,政府应该吸取日本在人口红利消失后采取错误政策措施导致出现"失去的20年"的教训,正确认识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后,应该从人口红利转向制度红利方式,通过改革提升制度质量、创造有力制度条件、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等,促进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辽  
现有的研究中忽视了人口红利与结构红利具有的内在联系,结果主观的拆分了劳动力投入增加和劳动力部门间转移对经济的增长效应,并在研究过程中对二者的增长路径和传导机制模糊化处理,也就出现了研究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本文通过在模型中同时引入人口红利和结构红利增长效应的代理变量,对我国四大经济板块进行误差修正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口红利的产出效应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而资本积累效应在各个地区均不显著;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行业,空间)流动带来的增长效应在中部和东北地区效果较明显,其他地区甚至是负作用。资本要素(行业,空间)转移作用不明显,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甚至出现抑制作用。土地要素的形态(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雪  周晓唯  
中国在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经济增长逐渐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面临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为此,政府应该吸取日本在人口红利消失后采取错误政策措施导致出现"失去的20年"的教训,正确认识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后,应该从人口红利转向制度红利方式,通过改革提升制度质量、创造有力制度条件、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等,促进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塔娜  李国正  艾小青  
改革开放37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日益枯竭,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尤其是在制造业萎缩、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现女性流动人口的充分就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延续人口红利。文章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女性流动人口"迁而不工"的数量高达三千万,家庭束缚、受教育水平较低、职业技能缺乏、收入的性别差异、单一的社会支持网络是女性流动人口"迁而不工"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认为,通过社会投资增加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规模,进而降低家政服务成本、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与职业技能认证体系、搭建求职咨询与职业介绍平台是实现女性流动人口充分就业的重要路径。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