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46)
2023(14521)
2022(12266)
2021(11494)
2020(9960)
2019(23063)
2018(22543)
2017(43026)
2016(23213)
2015(26250)
2014(25977)
2013(25845)
2012(23892)
2011(21457)
2010(21075)
2009(19733)
2008(19446)
2007(16922)
2006(14363)
2005(12742)
作者
(65226)
(54903)
(54483)
(52015)
(34771)
(26446)
(25031)
(21355)
(20788)
(19245)
(18560)
(18547)
(17139)
(17111)
(17059)
(16940)
(16425)
(16272)
(15824)
(15596)
(13310)
(13247)
(13175)
(12565)
(12329)
(12323)
(11998)
(11771)
(10979)
(10841)
学科
(106385)
经济(106291)
管理(65137)
(62782)
方法(52295)
(49997)
企业(49997)
数学(47599)
数学方法(47126)
中国(28180)
(26863)
(26719)
地方(22188)
(20369)
贸易(20362)
业经(20101)
(19819)
(18506)
农业(18127)
(17357)
财务(17315)
财务管理(17279)
(17100)
企业财务(16510)
(15223)
金融(15220)
环境(14987)
(14502)
银行(14478)
(14374)
机构
大学(333880)
学院(331289)
(146395)
经济(143779)
管理(131445)
理学(114594)
理学院(113374)
研究(111751)
管理学(111551)
管理学院(110942)
中国(85587)
(68884)
科学(66177)
(64593)
(55273)
财经(52927)
中心(52544)
(51797)
研究所(50396)
(48313)
业大(47173)
(47078)
经济学(46509)
北京(42976)
经济学院(42231)
(41856)
师范(41473)
农业(40811)
(40141)
财经大学(39585)
基金
项目(227785)
科学(181712)
基金(169687)
研究(165049)
(147164)
国家(146040)
科学基金(126691)
社会(108114)
社会科(102730)
社会科学(102698)
基金项目(89439)
(87489)
自然(81595)
自然科(79765)
自然科学(79742)
自然科学基金(78343)
教育(75779)
(73720)
资助(70383)
编号(65469)
成果(52069)
(52006)
重点(51258)
(48938)
(47069)
国家社会(45986)
教育部(45079)
科研(44339)
创新(44174)
课题(44110)
期刊
(149052)
经济(149052)
研究(94045)
中国(57969)
(49960)
学报(48863)
科学(46904)
(45114)
管理(45029)
大学(37373)
学学(35289)
农业(31152)
(28993)
金融(28993)
技术(28729)
教育(27495)
财经(26006)
经济研究(25213)
业经(22789)
(22319)
问题(20392)
统计(18977)
(18673)
(17531)
技术经济(17127)
(16810)
国际(16059)
世界(15766)
资源(15728)
决策(15425)
共检索到475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惠民  雷贵优  
基于20002014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本文运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红利与投资的时空特征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正处于由少儿抚养比下降带来的人口红利期,而老年抚养比的大幅上升将加剧我国人口红利消逝。同时,少儿抚养比与总抚养比及投资呈由东至西递增的态势,而老年抚养比则呈相反的空间分布格局。进一步的全域莫兰指数分析显示人口红利与投资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而局域分析则显示二者存在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惠民  雷贵优  
基于2000~2014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本文运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红利与投资的时空特征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正处于由少儿抚养比下降带来的人口红利期,而老年抚养比的大幅上升将加剧我国人口红利消逝。同时,少儿抚养比与总抚养比及投资呈由东至西递增的态势,而老年抚养比则呈相反的空间分布格局。进一步的全域莫兰指数分析显示人口红利与投资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而局域分析则显示二者存在空间分布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婷  吕昭河  
劳动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其配置效率差异加剧了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失衡。文章从人均经济产出公式出发,构建了一个涵盖人力资本积累和物质资本积累影响因素的人口红利实现模型,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06~2010年中国各地区人口红利实现的相对效率进行测度与分解,利用Tobit模型对其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解释。结果发现,中国东部地区人口红利实现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从人口红利实现的技术效率来看,主要受教育水平及聚集效应、劳动参与水平的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0102和0.0149;从人口红利实现的规模效率来看,主要受教育水平及聚集效应、资本积累的产业环境、物质资本形成效应的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1549、0.1234和0.0371。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树  朱要龙  魏巍  
本文通过引入双向代际因子的四期戴蒙德模型予以数理分析,并通过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采用1989~2016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少儿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呈显著正向关系,而老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则呈显著负向关系。通过面板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的关系呈动态演化的过程,其变化符合数理模型推导的结论。最后,从人口结构红利的角度分析居民消费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并给出理论上的支持及实证检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逯进  陈阳  郭志仪  
文章测度了2003~2009年中国省域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水平的变迁特征,并通过耦合模型衡量了二者的协调发展程度,借此系统论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明显,且各区域均存在福利的拐点。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协调度的下降和福利拐点的到来将恶化二者的耦合趋势。因此,当前各省应发挥增长在二者耦合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并结合自身发展特征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持续促进社会福利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共进,从而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深化和谐社会建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逯进  朱顺杰  
本文在构建金融生态和经济增长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机理实证解析了我国31个省区金融生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就其耦合度的空间关联性进行了识别和检验。结果显示:各省区的金融生态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协调演进之态势,但二者的耦合度却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表现为东部最高,中部、东北次之,西部最差,耦合度的空间关联格局也验证了上述特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蕾  王亦闻  门长悦  
本文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大陆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老龄化程度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各省份的老龄化水平都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幅度有较大差别,增速也有一定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对老龄化程度的影响为负,人均GDP对老龄化的影响为正。应从调整生育政策,完善现有的养老金制度和社会福利体系等方面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婷  孙林岩  何哲  
能源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强度能够积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及工业生产效率。本文运用1998年-2007年30个省市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区域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6个区域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6个区域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其中,工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外商直接投资是推动中国大部分区域工业能源消耗强度降低的主要因素,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能源价格的提升均可显著降低华东和西北地区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地区经济发展则可显著降低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针对各区域工业能源消耗的特点,具体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建刚  
文章利用我国2003-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均衡性和动因差异。结论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存在着区域非均衡性,其中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是引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但从趋势上来看,无论是东中西部区域间差异还是区域内部差异均呈收敛的良性态势;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均有重要影响,东部地区主要由自然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动机驱动,中部地区主要由市场寻求型和自然资源寻求型动机驱动,西部地区主要由市场寻求型动机驱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树  
文章通过动态优化模型进行了数理分析,并利用1989-2017年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预期寿命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居民消费率,少儿抚养比的降低抑制了居民消费率的增加,而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同样抑制了居民消费,运用面板Var模型发现少儿抚养比对消费率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效应;而老年抚养比与消费率的关系则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演化过程。文章基于两次人口红利的视角分析消费不足的原因,为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文章将环境自净能力指标纳入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基于TOPSIS综合评价原理,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研究了环境污染变动的驱动因素。结论认为,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最好,依次为西部和中部地区。分省份看,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依次为福建、天津、海南、青海、宁夏、新疆、云南、黑龙江;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环境质量较差的湖南、山东、江西、四川、湖北、广东、辽宁等省份是重点监控省份,中西部的落后地区是重点监控地区。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规制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文章将环境自净能力指标纳入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基于TOPSIS综合评价原理,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研究了环境污染变动的驱动因素。结论认为,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最好,依次为西部和中部地区。分省份看,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依次为福建、天津、海南、青海、宁夏、新疆、云南、黑龙江;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环境质量较差的湖南、山东、江西、四川、湖北、广东、辽宁等省份是重点监控省份,中西部的落后地区是重点监控地区。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规制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屈小娥  
文章将环境自净能力指标纳入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基于TOPSIS综合评价原理,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研究了环境污染变动的驱动因素。结论认为,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地区环境质量最好,依次为西部和中部地区。分省份看,环境质量最好的省份依次为福建、天津、海南、青海、宁夏、新疆、云南、黑龙江;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环境质量较差的湖南、山东、江西、四川、湖北、广东、辽宁等省份是重点监控省份,中西部的落后地区是重点监控地区。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规制强度,均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环境污染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外资进入恶化了中国的环境质量,区域层面"污染避难所"假说成立。据此提出了降低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辽  
现有的研究中忽视了人口红利与结构红利具有的内在联系,结果主观的拆分了劳动力投入增加和劳动力部门间转移对经济的增长效应,并在研究过程中对二者的增长路径和传导机制模糊化处理,也就出现了研究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本文通过在模型中同时引入人口红利和结构红利增长效应的代理变量,对我国四大经济板块进行误差修正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口红利的产出效应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而资本积累效应在各个地区均不显著;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行业,空间)流动带来的增长效应在中部和东北地区效果较明显,其他地区甚至是负作用。资本要素(行业,空间)转移作用不明显,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甚至出现抑制作用。土地要素的形态(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武新  吕秀娟  
文章以2006年中国29个省际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评价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的差异性。进一步以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值为因变量,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环保资金投入,环境政策及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并依据研究发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