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2)
2023(2099)
2022(1874)
2021(1699)
2020(1380)
2019(3511)
2018(3376)
2017(7208)
2016(3517)
2015(3945)
2014(4016)
2013(3961)
2012(3697)
2011(3157)
2010(3203)
2009(2928)
2008(2983)
2007(2559)
2006(2336)
2005(2122)
作者
(9197)
(8074)
(7883)
(7486)
(5046)
(3815)
(3622)
(3103)
(2999)
(2793)
(2745)
(2599)
(2563)
(2548)
(2541)
(2443)
(2361)
(2283)
(2217)
(2196)
(1965)
(1925)
(1907)
(1786)
(1783)
(1712)
(1685)
(1669)
(1618)
(1564)
学科
(19918)
经济(19905)
(16001)
贸易(15994)
(15537)
方法(10560)
数学(9451)
数学方法(9409)
(6999)
管理(6692)
(6192)
中国(5918)
地方(5644)
出口(5584)
出口贸易(5584)
(5584)
关系(5228)
(4856)
人口(4522)
(3749)
企业(3749)
(3569)
贸易关系(3503)
地方经济(3459)
国际(3438)
(3382)
概况(3337)
进出(3269)
进出口(3269)
进出口贸易(3269)
机构
学院(51293)
大学(51220)
(31560)
经济(31256)
研究(19483)
管理(17426)
理学(15210)
理学院(15076)
管理学(14837)
管理学院(14759)
中国(13575)
(12110)
经济学(11420)
经济学院(10664)
(10038)
财经(9980)
(9894)
(9775)
科学(9079)
(9072)
研究所(8792)
中心(7879)
财经大学(7333)
(7030)
(6993)
(6836)
贸易(6323)
国际(6293)
北京(6192)
业大(6039)
基金
项目(32601)
科学(25439)
基金(24706)
研究(24200)
(21267)
国家(21172)
科学基金(17609)
社会(17230)
社会科(16522)
社会科学(16522)
基金项目(12465)
(11491)
资助(10915)
教育(10487)
自然(9966)
自然科(9752)
自然科学(9752)
自然科学基金(9587)
(9337)
编号(9124)
国家社会(7942)
(7899)
(7835)
中国(7424)
重点(7371)
社科(7153)
(7150)
教育部(7100)
经济(7098)
人文(7024)
期刊
(30251)
经济(30251)
研究(18246)
(10524)
国际(9139)
(8720)
中国(7353)
经济研究(7179)
科学(6314)
学报(6216)
问题(6011)
管理(5963)
(5828)
(5575)
贸易(5575)
大学(5160)
学学(5097)
财经(4800)
国际贸易(4782)
业经(4710)
世界(4584)
(4291)
农业(4270)
商业(3830)
经贸(3751)
统计(3475)
(3474)
金融(3474)
技术(3405)
人口(3268)
共检索到79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翟士军  黄汉民  
廉价而庞大的劳动力被认为是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人口红利拐点的来临和工资上涨压力,加工贸易增值强度呈现停滞趋势。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以及对2003-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工资刚性对加工贸易出口额和增值强度都具有显著负效应,而人口红利对加工贸易出口额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对加工贸易增值强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促进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与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解决人口红利拐点和工资刚性问题的关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钟棣  李璇  
本文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低成本人力资源供应、人力资源禀赋、运输成本、地区技术研发能力、规模经济和外商直接投资共7个解释变量在内的模型,并用实证检验测试了这些变量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同时,根据这些检测结果,提出了提高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一些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圆  徐康宁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11个制造业的季度进出口贸易数据,利用面板DOLS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升值联合出口品本土增值对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出口品本土增值度的提升,原本缺乏汇率弹性的加工贸易出口将变得敏感,而加工贸易进口由于与出口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因而汇率弹性也表现出显著为负。加工贸易的本土增值将放大人民币有效升值对减少中国贸易顺差的作用,因此,加快国内技术进步,生产更加复杂的中间品,将适当缓解人民币"被迫"持续快速升值的压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明  胡兵  
加工贸易增值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加工贸易在我国境内加工链条的长短,更反映了我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和层次,影响到我国贸易利益的获得。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时间序列处理技术,对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已经替代物质资本,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提升的主要制约;而且,较低层次的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到专业化分工的演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规模效应尚未得到发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冀申  王慧娟  
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得益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迅速发展,即加工贸易的发展。但同时,外贸发展中一些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如加工贸易利润率过低、附加值不高等,甚至有学者认为加工贸易发展已经出现瓶颈。本文认为,相比出口企业利润率等指标而言,国内增值链是评价加工贸易更为合适的指标,并给出了国内增值链的度量方法。研究显示,中国进口中间品的国内增值链明显延长,表明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在增强。此外,本文通过对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延长国内增值链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兵  张明  
基于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构建模型,采用2000—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并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加工贸易规模对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为负,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要素禀赋的相对稀缺程度不同,劳动力成本、资本深化、外商直接投资、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勇  周明勇  肖宏伟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工贸易顺应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94年起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就已超过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成为我国第一位的支柱性贸易方式。文章将全面梳理我国加工贸易行业的发展现状,对加工贸易增值税政策效应进行分析,文章着重以全国加工贸易最发达地区之一的江苏地区加工贸易行业发展为蓝本,力图深入剖析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对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罗群  王康宁  梁金君  
进料加工贸易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与一般出口贸易“免、抵、退”增值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方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之处。其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开展进料加工业务的企业,在第一次进料之前,应持进料加工贸易合同、海关核发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并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向退税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在向退税部门申报办理“免、抵、退”税时,应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退税部门按规定审核后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采用“实耗法”的,《生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洋  王雅彤  钱强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我国人口红利、贸易自由化及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它们互为因果关系,其中人口红利的劳动力数量结构效应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U型关系,人口红利的劳资匹配效应及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一直表现为正向促进。同时,研究还发现:劳动力数量结构效应是贸易自由化的格兰杰原因,即人口红利能够促进对外贸易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随着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减缓。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展鹏  王丽芳  
基于中国财税体制及人口资源禀赋的角度,使用省际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财政分权、人口红利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是扩大出口规模的经济激励因素,通过激励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增长。人口红利作为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资源禀赋,不仅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规模和结构,而且有助于吸引FDI,促使企业选择出口导向型战略,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FDI、工业化水平、市场化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研发投入强度对出口贸易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晓英  
增值率不高是中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笔者用2001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能力、产业结构是影响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重要因素,提高研发能力可以提高加工贸易增值率,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越高,加工贸易增值率越高;资本深化程度、技术水平、人力资本、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全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影响不显著,对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率有显著负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健  
文章以一种地理空间的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经济结构性减速、人口红利下降背景下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1995-2012年对外贸易增长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具有空间相关性;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增长已经开始减速并收敛,西部地区正在加速,而中部地区呈现出加速与减速并存的多元化局面;全国对外贸易增长总体上仍处于减速,但分化的格局业已形成;对我国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影响较大的是经济增长速度、第二、三产业比重增速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速,另外,来自各个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奕芳  
人口红利消失是制约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原因,而互联网能够成为提升贸易福利的主要引擎。本文在借鉴Redding(2016)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互联网内生贸易模型,将互联网和人口红利置于同一分析框架,探讨互联网和人口红利对贸易福利的影响。通过利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对模型结论进行计量检验,发现互联网带来的贸易福利可以弥补因人口红利消失而减少的贸易福利。加快互联网贸易建设,尤其是关注中部地区的互联网贸易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快速实现贸易转型升级的关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松  刘海云  
本文通过经验数据和实证分析证明,我国出口扩张及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根源于人口红利和低城镇化率。人口红利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造成了工资收入增长缓慢,国内消费能力不足。快速工业化和缓慢城镇化加剧了过剩供给能力和国内有限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扩大出口成为经济主体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就应对人口红利消失和扩大内需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述忠  王笑笑  张洪胜  
本文将出口规模与价值链地位纳入异质性企业模型分析框架,考察了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影响就业的机制,并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显示:(1)出口规模扩张会对就业产生正向影响,但由于一般贸易出口规模扩张对就业的正向影响程度要小于加工贸易出口,因此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提升会对就业产生负向影响。(2)出口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会对就业产生负向影响。(3)出口企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也会对就业产生负向影响。近年来,出口贸易转型升级体现出的出口企业一般贸易出口占比、生产率和价值链地位的持续提升,降低了企业就业需求,从而有利于缓解中国劳动供给不足的长期趋势以及人口红利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