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1)
2023(10839)
2022(9565)
2021(9042)
2020(7620)
2019(17868)
2018(17756)
2017(34738)
2016(18822)
2015(20916)
2014(20959)
2013(21004)
2012(19119)
2011(17128)
2010(16965)
2009(15295)
2008(14791)
2007(12684)
2006(11045)
2005(9472)
作者
(53453)
(44362)
(43911)
(41928)
(28330)
(21280)
(20110)
(17443)
(16790)
(15775)
(15202)
(14782)
(14053)
(14022)
(13714)
(13476)
(13283)
(13191)
(12605)
(12514)
(10972)
(10776)
(10658)
(10095)
(9852)
(9765)
(9746)
(9677)
(8858)
(8660)
学科
(78435)
经济(78362)
管理(50953)
(50193)
(41805)
企业(41805)
方法(36794)
数学(31426)
数学方法(31110)
(20546)
(20418)
贸易(20410)
(19868)
中国(19479)
业经(18035)
地方(17983)
(17009)
(16912)
农业(13388)
(12912)
理论(12688)
技术(12629)
产业(12442)
(12077)
环境(11612)
(10937)
财务(10880)
财务管理(10863)
企业财务(10292)
(9980)
机构
大学(265424)
学院(264144)
管理(108145)
(108093)
经济(105883)
理学(94836)
理学院(93807)
管理学(92279)
管理学院(91821)
研究(88069)
中国(61954)
(56204)
科学(54838)
(45245)
(43672)
(40159)
研究所(40101)
业大(39567)
中心(38832)
财经(37463)
(36882)
北京(35356)
(34794)
师范(34488)
(33981)
(32993)
(32319)
经济学(32284)
农业(31509)
经济学院(29361)
基金
项目(187215)
科学(147190)
研究(137666)
基金(135709)
(117583)
国家(116644)
科学基金(100386)
社会(86262)
社会科(81856)
社会科学(81835)
(73242)
基金项目(72997)
自然(65443)
自然科(63885)
自然科学(63872)
自然科学基金(62730)
教育(61799)
(61186)
编号(56025)
资助(55949)
成果(44733)
重点(41477)
(41060)
(40762)
(38927)
课题(38116)
创新(36269)
科研(35601)
教育部(35256)
国家社会(34914)
期刊
(113757)
经济(113757)
研究(77654)
中国(43967)
学报(40519)
管理(38521)
科学(38460)
(36076)
(31456)
大学(30493)
学学(28751)
教育(26597)
农业(25902)
技术(22181)
业经(19643)
经济研究(18549)
(18201)
金融(18201)
财经(17265)
问题(16195)
(14726)
图书(14082)
科技(13391)
(13344)
(13164)
理论(13093)
技术经济(12996)
商业(12435)
现代(12321)
实践(12074)
共检索到371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三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繁荣曾一度得益于庞大的人口红利优势,经过30多年的经济奇迹后,中国的人口红利问题需要重新审视和更加理性与客观的认识。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广东省的省会和核心城市,人口红利问题更加值得研究、试验与借鉴创新。本文结合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形势,分析广州人口红利、刘易斯拐点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建立促进经济长期有效理性增长的一个综合框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洪勇  
中国经济由二元模式向一元模式转变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刘易斯拐点问题。文章对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异象给出了一个理论说明,解释了"民工荒"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并存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人力资本差异。本文还指出中国三十多年来之所以能通过高投资驱动经济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充裕的人口红利,近几年,"民工荒"使得从表面上看人口红利行将消失,但是实际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是潜在的巨额人口红利,应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将潜在人口红利转化为现实人口红利的措施,并指出短期内在无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于  朱少非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中国已出现刘易斯拐点。经验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伴随产业结构升级。对此,一个经典的解释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攀升,产业间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从而诱发产业升级。在当代背景下,产业升级涉及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相互协调与配合,绝非单一企业所能完成。基于此,本文建构了一个带中间品的两商品模型,引入了上下游厂商之间的"协调"这一因素,在一个更加贴近现实的背景下,说明了劳动力成本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动态关系,并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自铎  
近年,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两大现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一是在部分地区出现农民工短缺,二是经济为什么能长期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对此有不同的议论和解释。其中有些"创新"的观点,虽然语出惊人,但并非正确,由此而产生误导,影响到学术界甚至是当局者的决策,有必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伟同  
人口红利是造就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民工荒"现象的不断加剧以及劳动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标志着经济学意义上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资源禀赋的人口红利将不可避免地进入衰减期。这不仅给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严峻挑战,更会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实质性影响。本文借鉴Romer(2001)经济增长"尾效"模型,将人口红利视作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研究得出人口红利衰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影响在年均1.5到2个百分点之间,并据此进一步讨论了刘易斯拐点后的中国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对于人口转变的阶段性变化从而人口发展动态缺乏一致性认识,以及对于人口红利在二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不同看法,常常导致学者们在经济发展阶段判断上的分歧。本文从理论上尝试揭示人口转变与二元经济发展的一致关系,即两个过程具有共同的起点、相关和相似的阶段特征、甚至重合的变化过程;进而利用人口预测结果等经验材料,论证和检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和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判断。本文还指出,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尽早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是缩小"未富先老"缺口的关键和唯一途径。为此,本文就挖掘第一次人口红利的潜力、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条件,以及依靠转变发展方式获得新的经济增长源泉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0年春节过后,我国沿海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企业招工困难的情况。许多用工单位大幅度提高用工工资后,应征者依然寥寥无几,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无工可招、无人可用"的情况,这与2008年下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向  聂鹏  
改革开放30年,人口结构的转变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随着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人口红利是否正在消失和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已经到来,近来备受瞩目。"未富先老"是人口结构快速转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突出矛盾。通过最新文献回顾发现,深入研究限制人口红利的制度和结构性因素显得更为重要,而刘易斯模型的适用性、中国经济社会现实的复杂性以及数据缺乏,是造成刘易斯转折点判断分歧的主要原因。因此,未来研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有助于作出科学判断。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怀宇  马中  
本文分析了当前普遍范围的"用工荒"是由于实际工资低于保留工资引起的农民工"用脚投票"结果。在此利用新家庭经济学单一模型理论分析这种经济行为是与简单单一个体预期效用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相区别;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在金融资本及现代教育人力资本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家庭成员劳动力资本对外投资实施风险规避,在家庭内部实现收入分享,风险共担。这种经济行为带来的在工业制造和农业无法有效释放"人口红利"的结果,最终导致"用工荒"和环境负外部性以资本替代劳动的现代农业生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孟令国  王清  
本文从人力资本、储蓄与投资、制度创新三个层面研究了二次人口红利的实现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关系。通过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实现二次人口红利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并不必然导致经济衰退;人力资本、储蓄率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初始人均GDP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说明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出现条件收敛;人口增长率、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葛晓巍  叶俊涛  
本文考察了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在面临刘易斯拐点时,产业结构和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服务业和制造业等行业,有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从单位产值对农民工的吸纳量来看,与制造业相比,第三产业内的贸易餐饮业对农民工的吸纳力较强。在制造业内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有较大的产值比例并有资本密集化倾向,但这种表现为资本增加速度快于劳动力增加速度的倾向并没有改变行业的劳动密集型特征。所以在工资上涨的背景下,制造业吸纳农民工的能力依然较强,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吸纳力不降反升。因此,沿海发达地区应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政府部门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财政部2010年财政工作一项重要内容是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支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此同时,今年东南沿海地区发生的"民工荒"现象也引发中国专家和学者对"刘易斯拐点"以及提高居民收入等问题的热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承亮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中国出现"刘易斯拐点"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与大多数学者的担心不同,本文认为"刘易斯拐点"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一个重要契机,特别是对于我国沿海地区传统产业集群突破"低水平陷阱"、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升级的顺利实现还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包括资本市场的完善、企业销售渠道的升级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近年来"民工荒"现象在我国愈演愈烈,并且从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欠发达地区蔓延。"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来临,引起广泛热议和政策关注。虽然对我国"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仍存在争论,但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积极思考如何应对拐点到来。文章以贵州省为例对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红利释放问题进行讨论。在对多项特征指标进行计算比对的基础上,文章推断了贵州省"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时间,并从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劳动力红利现状。最后对欠发达地区如何顺利跨越拐点、打造"双型"劳动力红利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扬  陈莹  
1978年以来,中国依靠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双轮驱动,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和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2008年以来,在国内外经济格局大调整的背景下,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部分生产要素正在发生变化。如何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妥善解决要素禀赋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无疑是未来一个时期内政府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从刘易斯拐点理论入手,通过分析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根据中国现有的人口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得以从谋求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