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6)
2023(6656)
2022(5807)
2021(5453)
2020(4697)
2019(11281)
2018(11021)
2017(21730)
2016(11884)
2015(13612)
2014(13971)
2013(14073)
2012(13258)
2011(12118)
2010(12383)
2009(11777)
2008(12186)
2007(11216)
2006(9739)
2005(8793)
作者
(35924)
(30399)
(30281)
(29074)
(19281)
(14685)
(13966)
(11966)
(11356)
(10879)
(10248)
(10128)
(9576)
(9547)
(9509)
(9500)
(9491)
(8840)
(8742)
(8670)
(7508)
(7489)
(7486)
(6942)
(6927)
(6807)
(6681)
(6677)
(6131)
(6109)
学科
(54441)
经济(54379)
(33575)
管理(32204)
方法(27028)
(26133)
企业(26133)
数学(23334)
数学方法(23112)
(16316)
中国(14880)
(13766)
(12602)
农业(11112)
(10762)
贸易(10761)
业经(10755)
(10441)
地方(10114)
(9963)
理论(9432)
(8636)
(8295)
财务(8279)
财务管理(8256)
(8113)
银行(8093)
(7839)
金融(7837)
企业财务(7794)
机构
大学(186201)
学院(183655)
(77787)
经济(76130)
管理(69211)
研究(62065)
理学(59733)
理学院(59043)
管理学(58035)
管理学院(57686)
中国(46374)
(38753)
科学(37783)
(36118)
(32456)
(31892)
研究所(29449)
财经(29077)
中心(28625)
(27557)
业大(27287)
(26219)
农业(25282)
经济学(25067)
(25047)
师范(24832)
北京(24513)
经济学院(22730)
(22032)
财经大学(21490)
基金
项目(116890)
科学(91115)
研究(86120)
基金(84094)
(72733)
国家(72087)
科学基金(60852)
社会(54379)
社会科(51325)
社会科学(51307)
(45366)
基金项目(44373)
教育(40534)
(38411)
自然(38232)
自然科(37297)
自然科学(37283)
自然科学基金(36650)
编号(36174)
资助(34850)
成果(30523)
(26818)
重点(26579)
(25377)
课题(24589)
(23671)
教育部(23087)
(22463)
科研(22444)
大学(22211)
期刊
(84832)
经济(84832)
研究(54500)
中国(32685)
(29086)
学报(28744)
(28578)
科学(26861)
管理(22490)
大学(21480)
学学(20209)
教育(19387)
农业(19020)
(15635)
金融(15635)
技术(15300)
财经(14842)
业经(13662)
经济研究(13617)
(12796)
问题(12012)
(10001)
技术经济(9719)
(9623)
(9333)
统计(9282)
理论(9107)
商业(9048)
图书(8167)
实践(8136)
共检索到266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廖海亚  
本文从"人口红利"的最初含义入手,厘清了学术界对"人口红利"内涵的误读,对"第二人口红利"概念提出了质疑;从"人口红利"理论预期出发,分析了兑现"人口红利"成果的现实困境,区分了"抚养比"和"抚养负担","家庭抚养负担"和"国家抚养负担"等概念,提出了"谁的人口红利"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应对"人口红利"的理性选择,指出在解决"三不占优势群体"就业方面国家的责任,否定了单纯为应对老龄化而调整人口政策的观点,给出了调整人口政策的5个考虑因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孟令国  李超令  
改革开放以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期,在此期间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用工荒现象愈演愈烈,这意味着我国第一次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应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增加教育支出比重等措施,实现二次人口红利,最终达到经济持续增长的目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景强  
信息(information)和讯息(message)是传播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在传播学的引进过程中,这两个概念一直没有得到认真的梳理,给传播学的认知带来很多困惑。本文把这两个概念放置在传播领域内,深入分析和阐释信息的领域和维度,信息的属性和意义以及信息与讯息的差别及其理论意义,为传播学基础理论提供一种解释和参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海如  
规模经济的核心涵义是指在投入增加时 ,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 ,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规模经济可划分为三个层次。我国工业企业规模不经济的表现 :规模小效率低 ;企业创新能力弱 ;国际竞争力普遍较低。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是过度竞争 ,另一方面是行政垄断。企业集团是规模经济的发展趋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途径 :一是内部扩张 ;二是外部扩张。企业在实现规模经济的过程中应遵循五个原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申始占  
三权"分置"政策的出台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实现土地经营权和承包经营权相分离是农地产权结构调整的大方向。造成现有三权"分置"改革困境的原因有三:一是西方产权理论无法适应我国传统的罗马法权利派生结构,二是现有学界的研究路径存在逻辑错误,三是学界并未认真反思"集体所有"的公法特性。本文借鉴英国历史上的土地"保有权"制度,并结合我国特有的农地产权结构,提出建立基于"占有权"为"母权利"的新型农地权利派生制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灿  郑正喜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可以构建多种产业关联效应测度方法,但不同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尚未获得足够重视和透彻把握。本文探讨了常规不加权产业关联测度的真实内涵和局限性,并由经济分析入手探讨和论证了相应的加权测度形式;将简单和加权的两种方式归纳为产业关联的相对(边际或平均)测度和绝对(规模)测度,着重辨析其经济内涵的异同点;进而分别采用Leontief和Ghosh模型体系,从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两个角度测度后向和前向产业关联效应。结合我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同测度方法给出的结果均有其经济分析价值;但相对而言,考虑规模因素的加权测度方法在刻画实际的产业关联效应方面显得更为客观、可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蕊  吴贵生  
基于文献综述,从商业模式的概念来源、理论基础、本质及其与战略的关系4个方面,厘清商业模式概念,为未来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青云  李金华  
循环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环境和资源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循环经济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而不是一个经济要素,这是循环经济的本质;对资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是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思想或理念,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谓一脉相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正勇  戴泽伟  
从三种不同的价值学说视角阐释利息的本质,其优缺点互见。应从现实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利息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功能——增加社会福利和积累社会财富。其功能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两种机制———信息传递和激励。信息传递有利于传递出产业资本拥有者资金稀缺性方面的信息,进而引导社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而利息的激励主要是能够使那些具有资本但是缺乏财富创造能力的个体参与到使得两者在合作中都能够受益的契约中来。利息的这两种机制,将有助于促进社会资金的周转效率,进而促进整体社会财富的有效增长。这种认识,有助于厘清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对利息的种种误解、偏见,并对民间融资的合理性以及高利贷现象存在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洪伟  
传统的《博弈论》分析最终结果是两个囚徒均会坦白,但这并不是两个囚徒的最好结局,如何才能达到最好结局?本文从《博弈论》中"理性人"的假设出发,对传统的(坦白,坦白)均衡提出质疑。本文指出理性人不会满足于传统的均衡,理性人会积极寻找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均衡,并达到此均衡。本文给出了新的均衡:广义均衡,并给出广义均衡的求解过程。通过对引入公共支付函数的概念,公共支付函数表达了两个人的共同利益。通过公共支付函数的最大化,使两个囚徒公共利益最大化,以求得囚徒困境的新的均衡,让两个囚徒的结果达到最好——即两人均抵赖。本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在现阶段实行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一是与劳动价值论相容;二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容。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等要素属于私人所有,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增进国民财富。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参与整个新创造价值(v+m)的分配。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要素价格分别在各自的要素市场上形成,不仅对有效地配置和使用各种生产要素起调节作用,而且可以对各种要素报酬作市场评价。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条件下需要贯彻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正义和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从表面上看,分配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由要素参与分配导致。但深层次分析,产生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是不同的个人所拥有的要素存在很大差别。因此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学琴  陈雅  
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工作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从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的相关概念入手,探讨了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绩效评估的原因,以及评估与运作过程等相关理论,试图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刚   颜斌斌   汤珂  
数据的要素化与资产化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个关键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数据的要素化与资产化过程。文章首先界定了数据的概念及其属性,随后分析了数据要素化的内在条件和流通瓶颈,提出了政策、技术与监管三个维度的优化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界定数据要素化与数据资产化的内在关联。文章进一步聚焦于数据资产化的确认前提和规范流程,通过政策和案例梳理探讨了数据资产化的实践动态,警示数据资产泡沫,分析泡沫成因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结论:一是数据要素化可尝试从政策层面的深化与创新、技术标准与认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监管层面的精细化与前瞻性等进行优化;二是尽管数据要素化与数据资产化关注的是不同维度的过程,但是从数据流通价值角度来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数据形态演化和要素价值的释放;三是数据资产金融创新是数据资产化探索阶段的亮点,但仍需警惕由价值评估偏差、刷单与关联交易等市场操纵以及质押融资风险引发的数据资产泡沫。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崔健  
日本是对经济安全问题研究比较早的国家之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安全保障理论。在日本的经济安全保障理论中,关于什么是经济安全保障以及经济安全保障与军事安全保障、综合安全保障、人类安全保障的关系等问题,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对此要进行综合地辨析,才能真正理解日本的经济安全保障理论,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日本安全保障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钟祖昌  
本文运用我国29个省份制造业19个二位数行业2005—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集聚效应对产业国际化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与行业特性、区域特性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样本来看,专业化经济对产业国际化具有显著正影响;而竞争效应和多样化集聚效应对产业国际化具有负效应。不同行业的影响方向、大小及机理与行业特性高度相关;专业化集聚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化的正效应要大于劳动密集和中低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劳动拥挤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