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7)
2023(9730)
2022(8776)
2021(8212)
2020(6893)
2019(16066)
2018(16044)
2017(31169)
2016(17076)
2015(19184)
2014(19114)
2013(18952)
2012(17123)
2011(15337)
2010(15036)
2009(13470)
2008(12901)
2007(10943)
2006(9402)
2005(7922)
作者
(49530)
(40833)
(40624)
(38526)
(25966)
(19660)
(18458)
(16241)
(15615)
(14439)
(14133)
(13607)
(12782)
(12665)
(12630)
(12526)
(12325)
(12173)
(11536)
(11485)
(10192)
(9809)
(9705)
(9271)
(9183)
(9056)
(8978)
(8887)
(8199)
(8164)
学科
(65707)
经济(65635)
管理(47066)
(45075)
(37216)
企业(37216)
方法(33408)
数学(29188)
数学方法(28871)
(17777)
中国(17121)
(15301)
(14846)
业经(14616)
地方(13439)
农业(12124)
理论(11457)
(11216)
贸易(11212)
环境(10874)
(10860)
(10854)
技术(10643)
(9986)
(9730)
教育(9722)
财务(9672)
财务管理(9657)
(9396)
企业财务(9151)
机构
大学(240489)
学院(237786)
管理(98775)
(90336)
经济(88299)
理学(87105)
理学院(86137)
管理学(84621)
管理学院(84207)
研究(77692)
中国(54551)
(51082)
科学(50740)
(39863)
业大(39061)
(38960)
(38383)
研究所(36062)
中心(34702)
(32463)
财经(32054)
(32035)
北京(31947)
师范(31739)
农业(31493)
(29239)
(27994)
(26785)
经济学(25983)
师范大学(25876)
基金
项目(172849)
科学(135650)
基金(125240)
研究(125145)
(109465)
国家(108556)
科学基金(93387)
社会(77449)
社会科(73332)
社会科学(73311)
(67956)
基金项目(67879)
自然(62234)
自然科(60756)
自然科学(60743)
自然科学基金(59648)
(57307)
教育(57227)
编号(51408)
资助(51137)
成果(40851)
重点(38143)
(37536)
(36340)
(35890)
课题(34716)
创新(33358)
科研(33194)
大学(32057)
教育部(32018)
期刊
(92424)
经济(92424)
研究(67476)
中国(40585)
学报(40002)
科学(37032)
(35363)
管理(33775)
大学(29787)
学学(28004)
教育(26823)
(26597)
农业(25317)
技术(20205)
业经(15616)
(15135)
金融(15135)
财经(14392)
经济研究(14266)
图书(14126)
科技(12583)
(12468)
理论(12313)
问题(12182)
(12094)
实践(11579)
(11579)
技术经济(11514)
(11000)
资源(10913)
共检索到326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澍卿  
我国的人口素质研究起步虽晚,但方兴未艾,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口质量研究将成为我国人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目前,集中精力研究人口素质的专家学者逐步多起来,这是人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人口数量多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矛盾,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人口质量低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人们往往认为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问题。这反映在人口科学研究上,亦有类似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面临着人口生育失控,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光宗  
1.依笔者管见,关于“人口素质”的研讨,涉及两个基本理论问题:其一是如何界定人口素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其二是如何建立一套衡量人口素质高低或强弱的指标体系。迄今为止,人口学界关于“人口素质”的研讨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概念论争的初级阶段。虽然我和许多人一样并不主张在“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苏苹,张洁芬  
生命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而现在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在亿万年生命活动的参与下形成的,人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是环境的改造者和利用者。所以人类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极其复杂的关系。长期以来,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自己所需要的具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环境;但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飞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段成荣  
一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们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即将到来的第三次生育高峰使控制人口增长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大家极为关注。同时,对提高人口素质问题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伟略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对劳动者数量的要求日益减少,对劳动者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科学研究中,人口素质问题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在形成人口科学中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但这门学科的理论内容及体系还很不成熟。开拓和发展人口素质理论,建立完善的人口素质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钱金平  
本文通过对“人口生命素质指数”和“ASHA”指标两种常用评价人口素质方法的分析,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提出新的人口素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比上述两种方法更为全面、准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建  
本文从西部地区城乡信息服务均等的需求现状入手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揭示东西部城乡地区信息服务均等化与农业集群人口素质之间的显著相关.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剑  
一 人口素质与生活质量 中国人口学界对人口素质的关注和研究,大约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虽然在此之前也有一些学者的文章涉及到人口素质,但总的说来影响甚小。从80年代以来所召开的三次全国范围的人口素质研讨会看,尽管人口学界对人口素质一词的理解至今并未统一,但一般都认为,人口素质至少包括人的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部分内容,这就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澍卿  
一、农村人口素质的含义与衡量标准 农村人口素质是指居住在县城以下的各行各业人口的质量,其中以农业人口素质为主体。其含义与衡量标准与一般的人口素质是一致的。目前,学术界对人口素质(包括对农村人口素质)含义的理解不一致。1987年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全国农村人口理论讨论会上,主要提出四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人口素质是指特质、特征。他们借助计算机语言来说明,从功能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俊良  杨世箐  
人口素质系统由不同层次的诸多要素构成,其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目前,国内外人口素质测评主要集中在人口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层面,在此基础上,文章将人口素质系统具体区分为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四个要素,并以此发展指标构建我国区域人口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模型,充实和深化相关统计理论研究,为后续的统计实践操作做出必要的研究准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桂兰  
本文利用最新的新疆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对新疆人口文化素质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人口素质及其变化对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新疆的人口素质和促进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子珩,冯九璋  
分析 90年代以来江苏人口素质诸方面的显著提高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 ,提出为实现江苏可持续发展 ,必须加强人力资本积累 ,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不仅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还要加强劳动力人口的在职培训 ,更要改善用人制度 ,稳定现有人才队伍 ,积极吸引人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桂芬  李真  黄少含  
文章将人口迁移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结合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对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验证,以探讨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当户籍管制程度较低时,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较为有限;随着户籍管制程度逐渐提高,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越来越明显;当户籍管制程度高于某一门槛值之后,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因此,各地区应保持适当宽松的户籍管制水平,促进人口自由迁移,优化劳动要素配置,形成人口素质红利,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