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08)
- 2023(7793)
- 2022(6390)
- 2021(5817)
- 2020(4814)
- 2019(10923)
- 2018(10535)
- 2017(19727)
- 2016(10344)
- 2015(11954)
- 2014(11647)
- 2013(11889)
- 2012(11430)
- 2011(10862)
- 2010(10755)
- 2009(10032)
- 2008(9638)
- 2007(8448)
- 2006(7832)
- 2005(7302)
- 学科
- 济(73238)
- 经济(73186)
- 管理(25251)
- 方法(25233)
- 数学(23318)
- 数学方法(23224)
- 业(21861)
- 中国(19591)
- 地方(16536)
- 企(14945)
- 企业(14945)
- 农(13795)
- 地方经济(12394)
- 贸(12183)
- 贸易(12175)
- 易(11837)
- 学(11671)
- 业经(11583)
- 环境(9920)
- 制(9461)
- 农业(9438)
- 财(9284)
- 发(8761)
- 融(8705)
- 金融(8705)
- 银(8239)
- 银行(8222)
- 关系(8216)
- 行(8102)
- 体(7644)
- 机构
- 大学(167541)
- 学院(163844)
- 济(90269)
- 经济(89094)
- 研究(67212)
- 管理(58774)
- 中国(50983)
- 理学(50448)
- 理学院(49819)
- 管理学(49243)
- 管理学院(48931)
- 科学(36154)
- 财(35965)
- 京(35624)
- 所(34002)
- 经济学(31227)
- 研究所(30907)
- 财经(29306)
- 中心(28045)
- 经济学院(27978)
- 经(26915)
- 农(26040)
- 北京(23305)
- 院(23145)
- 江(22463)
- 财经大学(21850)
- 业大(21451)
- 科学院(21410)
- 范(20652)
- 师范(20501)
- 基金
- 项目(105545)
- 科学(84764)
- 基金(80999)
- 研究(76734)
- 家(71067)
- 国家(70578)
- 科学基金(59814)
- 社会(54924)
- 社会科(52353)
- 社会科学(52341)
- 基金项目(41683)
- 省(36778)
- 自然(35157)
- 自然科(34370)
- 自然科学(34359)
- 自然科学基金(33827)
- 教育(33822)
- 资助(33569)
- 划(31859)
- 编号(27158)
- 部(25352)
- 国家社会(25285)
- 发(24613)
- 重点(24117)
- 中国(24087)
- 成果(22280)
- 教育部(22221)
- 创(21253)
- 人文(20993)
- 发展(20850)
共检索到256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成德宁
人口素质的提高与中国经济起飞成德宁一、历史的启示:经济起飞离不开人口素质的提高马克思认为,发展生产力主要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以社会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其途径和方式主要是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管理;二是以人的方式发展生产力,即把重心放在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雅玲 卢金钟
文章在将人口素质区分为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基础之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人口素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一方面,身体素质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变动趋势,而文化素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则是递增的;另一方面,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而中部地区人口的身体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西部地区无论是人口的身体素质还是人口的文化素质均处于弱势地位。
关键词:
人口素质 经济发展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许金声
巨大的人口数量,无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然而,我们在加强人均意识的同时,必须也加强人口素质意识。提高人口素质,挖掘素质潜能,不仅对于发展经济,而且对于降低人口数量,对于把中国人口数量多这一基本国情由劣势尽量向优势转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桂芬 李真 黄少含
文章将人口迁移引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结合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对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验证,以探讨人口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当户籍管制程度较低时,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较为有限;随着户籍管制程度逐渐提高,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越来越明显;当户籍管制程度高于某一门槛值之后,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因此,各地区应保持适当宽松的户籍管制水平,促进人口自由迁移,优化劳动要素配置,形成人口素质红利,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剑
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相适应规律是人口规律的基本形式。它是人类社会各个阶段共有的一般规律,它的运动形式体现在一系列具体规律之中。其中,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规律(以下简称相适应规律)就是一系列具体规律中的一个重要规律。本文就相适应规律的内涵、运动的形式和要求作一探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耿修林
本文根据设计的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描述体系,对人口素质的变动状况进行了测评,对经济发展因素与人口素质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主要结论:人口素质的社会表现方面呈现出持续改善,而人口素质的自然表现方面近年来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1990~2007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总体上保持着较高程度的正向典型相关等。
关键词:
人口素质 经济发展 人口质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澍卿
我国的人口素质研究起步虽晚,但方兴未艾,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口质量研究将成为我国人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目前,集中精力研究人口素质的专家学者逐步多起来,这是人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人口数量多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矛盾,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人口质量低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人们往往认为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问题。这反映在人口科学研究上,亦有类似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面临着人口生育失控,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光宗
1.依笔者管见,关于“人口素质”的研讨,涉及两个基本理论问题:其一是如何界定人口素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其二是如何建立一套衡量人口素质高低或强弱的指标体系。迄今为止,人口学界关于“人口素质”的研讨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概念论争的初级阶段。虽然我和许多人一样并不主张在“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苏苹,张洁芬
生命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而现在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在亿万年生命活动的参与下形成的,人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是环境的改造者和利用者。所以人类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极其复杂的关系。长期以来,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自己所需要的具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环境;但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边玉花 杨桂花
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三农”问题极其严重。农村不发达,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现代化程度低,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形成“三农”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工农产品交换中的价格“剪刀差”,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发展提供资金积累(农村资金净流出)达2万多亿元,大约相当于同期社会资本存量的2/3。还有二元结构政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米青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副主任沈益民说,控制人口数量是政府多年来的努力目标,但对人口素质问题人们却有所忽略。他说,我国人口素质仍然很低。目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5年,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1/4。其中12至15岁的青少年中10.8%是文盲,15~19岁人口中,将近一半没有受过初中教育。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高达44%,小学文化程度占37.2%。在工业部门中,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2.8%,工人中的80%文化水平达不到初中毕业。另外,人口的身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袁若云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限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这就是我们的人口政策。”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人口政策,是我国现阶段人口理论研究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人口数量与质量两者是密切联系、互相促进的,控制人口数量,是提高人口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