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5)
2023(11270)
2022(9569)
2021(8468)
2020(7387)
2019(16772)
2018(16203)
2017(31641)
2016(17594)
2015(19613)
2014(19348)
2013(19266)
2012(17988)
2011(16178)
2010(16085)
2009(14995)
2008(15013)
2007(13581)
2006(11592)
2005(10147)
作者
(54226)
(45684)
(45486)
(43179)
(28705)
(22151)
(20680)
(17935)
(17076)
(16056)
(15457)
(15184)
(14368)
(14366)
(14324)
(14210)
(14189)
(13481)
(13273)
(13071)
(11579)
(11230)
(10903)
(10483)
(10247)
(10075)
(10036)
(9998)
(9160)
(9142)
学科
(76323)
经济(76231)
(50256)
管理(49638)
方法(41570)
(39109)
企业(39109)
数学(37986)
数学方法(37722)
(20741)
(20368)
中国(19656)
(16088)
贸易(16088)
(15722)
(15656)
业经(14663)
农业(14395)
(13241)
财务(13225)
财务管理(13193)
地方(12774)
企业财务(12585)
(12424)
技术(10856)
(10735)
金融(10733)
(10659)
环境(10647)
银行(10595)
机构
大学(263181)
学院(259660)
(109738)
经济(107771)
管理(99409)
理学(87658)
研究(87409)
理学院(86679)
管理学(85232)
管理学院(84768)
中国(63706)
科学(55739)
(53596)
(53482)
(48338)
(45813)
业大(45042)
农业(43050)
研究所(42165)
中心(40418)
财经(40272)
(37414)
(36873)
经济学(35543)
北京(32814)
经济学院(32729)
(31670)
师范(31176)
(30401)
财经大学(30304)
基金
项目(181676)
科学(142657)
基金(134742)
研究(123566)
(120521)
国家(119569)
科学基金(101476)
社会(81038)
社会科(76988)
社会科学(76961)
基金项目(71778)
(70324)
自然(68007)
自然科(66545)
自然科学(66521)
自然科学基金(65430)
(60368)
教育(57645)
资助(55425)
编号(47323)
重点(41390)
(40985)
(38051)
(37763)
成果(37233)
科研(36278)
计划(35494)
创新(35427)
教育部(34898)
国家社会(34456)
期刊
(107439)
经济(107439)
研究(69115)
学报(50049)
(46408)
中国(45033)
科学(42862)
(37175)
大学(36441)
学学(34969)
管理(31969)
农业(30972)
(21431)
金融(21431)
财经(20500)
教育(19956)
技术(19612)
经济研究(18761)
(17514)
业经(17412)
(16880)
问题(15187)
(13938)
技术经济(13409)
统计(13279)
业大(12943)
(12857)
商业(12552)
(12182)
科技(11928)
共检索到359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秋红  冉艳  
针对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的状况,该文从劳动者自身素质出发寻找原因。以1999-2008年的人口素质要素数据为微观基础,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劳动参与率的主要要素进行了提取。最终的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及文化科学素质对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均有影响;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两个要素尤为重要。即人口素质中这两个要素对一个劳动者进入或退出劳动力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据此,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耿修林  
人口素质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篇文章根据设计的社会发展与人口素质的评价体系,着重从数量分析与实证研究的角度,运用典型相关方法对1990-2007期间社会发展维度和人口素质构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有: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与总人口素质整体上保持着较高程度的相关关系;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再生产、人口文化素质产生了正面影响,但与人口素质的体质与健康、社会秩序方面表现呈负相关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剑  
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在中国,性别因素和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参与率水平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经济增长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劳动力参与率水平正相关,而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失业率的上升却是引起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断下降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宁  陆文聪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技术实证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截止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变化对中国农业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比较,农村劳动力的智力素质提高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增长更具有显著作用;1997年以来中国的农业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稳步发展的趋势,但这种趋势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且东西部地区的差距随着时间推移还在不断扩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志威  吴铁雄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收入方程,利用1997-2007年我国省区面板数据,使用控制了省区固定效应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克服环境质量和人口素质的内生性,分析环境质量和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环境的恶化会阻碍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人均教育水平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的潜力也就很大。因此,要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推进经济结构改革,加大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和监督;推进技术改革,推广绿色技术,从而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耿修林  
本文根据设计的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描述体系,对人口素质的变动状况进行了测评,对经济发展因素与人口素质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主要结论:人口素质的社会表现方面呈现出持续改善,而人口素质的自然表现方面近年来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1990~2007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总体上保持着较高程度的正向典型相关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冰  陶海青  
文章利用浙江省6县市企业职工的调研数据,分析了人口特征和劳动关系特征对劳动者获得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的影响。主要结论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获得企业培训的概率比城市劳动者低5.8个百分点;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村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劳动合同的签约率较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是一般员工是造成城乡劳动者获得培训差异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在短期应通过劳动合同保证雇佣关系的稳定性,在长期应该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才能逐步消除城乡劳动者在获得职业培训机会方面的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建勋,易法海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文章分析了湖北农村人口素质现状和对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带来的影响,结合湖北高教优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湖北农村人口素质的建议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静文  
从"双独二胎政策"到"全面二孩政策",近年来生育政策逐渐放宽,生育率小幅回升。生育率水平变动对未来劳动参与率及劳动力供给有积极的影响,但对当下的劳动参与率影响的研究结论尚有较大争议。文章提出生育率变动对当下劳动参与率的影响机制,并通过1978—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采用计量模型验证了假设:生育率提高对当下男性劳动参与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对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则有一定的抑制。总体上,我国生育率对当前的总劳动参与率有负影响。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劳动力供给变化趋势与实现更加充分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  曹佳  
劳动参与率是指一国(或地区)全体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的总数占该国(或地区)工作年龄人口的比率,是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劳动力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程度,同时也反映经济的活跃程度和发展状况。一般而言,劳动参与率越高,投入经济中的劳动力数量相对越多,经济增长越快。我国虽然早在1994年的《劳动统计年鉴》中就开始发布经济活动人口的资料,却没有精确的劳动参与率资料。课题组立足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以"六普"和"五普"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劳动参与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刊将这一研究成果摘要刊发,希望对关注我国劳动就业状况的研究人员、劳动工作者的工作有所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雅玲  卢金钟  
文章在将人口素质区分为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基础之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人口素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一方面,身体素质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变动趋势,而文化素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则是递增的;另一方面,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而中部地区人口的身体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西部地区无论是人口的身体素质还是人口的文化素质均处于弱势地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建  
本文从西部地区城乡信息服务均等的需求现状入手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揭示东西部城乡地区信息服务均等化与农业集群人口素质之间的显著相关.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万明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及其相关影响的实证分析陈万明人们预言,21世纪的竞争,将主要是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潜能充分发挥的竞争。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本文试图对中国农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晓鹏   李建军  
我国人口素质水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建国40多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几度膨胀,而教育、科学、文化和卫生事业的投资增长缓慢.本文通过对我国40年来投资及其投资结构与经济发展及人口素质等因素内在关系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提出今后应适当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科教文卫投资,合理安排投资结构,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论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