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12)
2023(3794)
2022(3326)
2021(3285)
2020(2454)
2019(5832)
2018(5562)
2017(10511)
2016(5642)
2015(6258)
2014(5882)
2013(5736)
2012(5449)
2011(4718)
2010(4532)
2009(3976)
2008(3648)
2007(2989)
2006(2614)
2005(2257)
作者
(14599)
(12411)
(12172)
(11750)
(7934)
(6231)
(5602)
(4914)
(4768)
(4404)
(4313)
(4238)
(4067)
(4058)
(3708)
(3707)
(3688)
(3682)
(3516)
(3500)
(3038)
(3000)
(2947)
(2853)
(2755)
(2715)
(2633)
(2621)
(2569)
(2459)
学科
(22225)
经济(22201)
管理(10438)
地方(10243)
(9259)
(7941)
中国(7507)
方法(6715)
数学(6087)
数学方法(6023)
农业(5704)
(5354)
企业(5354)
人口(4902)
(4600)
地方经济(4576)
业经(4556)
环境(4273)
城市(3621)
(3260)
(3133)
(3018)
(2846)
土地(2834)
资源(2807)
(2796)
贸易(2792)
城市经济(2758)
(2562)
农业经济(2478)
机构
大学(70874)
学院(70443)
研究(26889)
(25941)
经济(25158)
管理(25045)
理学(21568)
理学院(21110)
管理学(20670)
管理学院(20525)
中国(19585)
科学(17550)
(16933)
中心(13255)
(13199)
师范(13143)
(13051)
研究所(11954)
(11410)
(11173)
师范大学(11076)
(10827)
业大(10705)
北京(10562)
(10147)
(9411)
农业(8817)
财经(8703)
科学院(8239)
(8035)
基金
项目(52628)
科学(41979)
研究(38722)
基金(38055)
(33144)
国家(32858)
科学基金(28686)
社会(24800)
社会科(23372)
社会科学(23365)
基金项目(21826)
(20568)
自然(18847)
自然科(18379)
自然科学(18375)
自然科学基金(18020)
(17848)
教育(16779)
编号(16031)
资助(13640)
(12220)
成果(12130)
重点(11659)
课题(11218)
(10677)
(10588)
国家社会(10183)
创新(9940)
发展(9889)
(9760)
期刊
(31041)
经济(31041)
研究(22899)
中国(16019)
科学(11154)
(10060)
学报(9362)
(7695)
教育(7661)
资源(7168)
大学(7092)
农业(7043)
管理(6902)
学学(6399)
(5705)
技术(5389)
业经(5167)
(5140)
金融(5140)
城市(5126)
地理(4758)
问题(4651)
图书(4466)
经济研究(4042)
(4008)
现代(3796)
人口(3781)
经济地理(3525)
财经(3405)
(3391)
共检索到106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金成  蔡翼飞  
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是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一种结果。伴随着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就业岗位分布发生变化,诱导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动,不断重塑人口的空间格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化是人口空间格局变化中一种重要的经济力量,主导了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方向。本文以邯郸市为例,分阶段、分区域阐述分析了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以印证上述论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丹  
文化旅游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历史文化名镇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挖掘名镇的文化旅游资源,能推动当地文化保护建设,推广当地本土文化,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邯郸市广府镇为例,分析了研究历史文化名镇文化资源的意义,阐述了对广府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广府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丽静  刘秀艳  
循环农业发展评价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农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循环农业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反映样本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二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障碍因素诊断,具体是通过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和障碍度三个指标来进行分析诊断,找出制约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促进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三是依据障碍因素诊断结果确定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主体模式及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良初  杨荻  陈新辉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融资具有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独特作用。特别是在中央继续推行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条件下,政府融资具有其他政策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邯郸市政府与财政部门在发展地方融资,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金鑫  侯占平  
本文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等六方面,提出推进邯郸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晶  蔡忠原  
在我国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传承城市文化的历史街区,迎来了新生。本文选取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邯郸市作为研究对象,以串城街的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为例,探讨历史街区的再生性保护方法,以"保留历史文化要素——重塑历史文化脉络——植入现代商业功能"为脉络,并以控制建筑风貌、建筑颜色、建筑高度为依托,最终重现历史街区,达到历史街区再生的目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慧  麻国庆  冉非小  乔婧  
随着工业与科技时代的到来,作为数千年农业社会基本单位的传统村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对于数量众多的乡村遗产来讲,静态的、冻结式的文物资源观不仅会增加财政负担,更会加剧村落的自然衰落,不利于充分发挥遗产的真正价值,因此在保护文化遗产多样性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展开转型发展研究迫在眉睫。文章首次关注村落主体(H)、产业(I)以及空间(S)的要素内涵与职能变迁,通过对H-I-S三者动态特征的探索,总结出它们虽存在着地理分异但却都有着多元化、复杂化与结构调整的演化趋势,以及三者在村落变迁过程中呈现出的多元互动关系。基于H-I-S三要素不同状态的组合,文章划分出空心村(H1I1S1)、内卷型(H2I1S1)、融合型(H2I2S2)、外延型(H2I1S2)与绅士化(H1I2S2)5种村落类型,归纳出整合发展、社区营造、生态博物馆、空间联动与文化再造这5类对应的发展模式。文章结合邯郸市的村落调研,讨论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村落类型、特征与发展路径,推动关注点由传统遗产式的保护向动态的以人为本的活化利用研究转移,以期实现传统村落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楼俞  石磊  
城市经济系统的物质存量和流量研究,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资源战略、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本文以邯郸市行政区为系统边界,采用自下而上方法对邯郸市截至2005年底的钢铁和铝的存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给出了钢铁和铝的使用规模和强度,计算了邯郸市钢铁和铝的总存量及其分布情况,并与北京和美国New Haven市的钢铁存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截至2005年底,邯郸市使用中的钢铁存量为1333kg/人,约为北京的1/2,美国NewHaven市的1/7,最大存量来自于建筑,占总存量的66.6%,其次是基础设施和和交通系统,分别占19.7%和7.9%;铝存量为19.6kg/人,其中建筑铝存量占61.5%,基础设施存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晴  王宏斐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视角对邯郸市统筹城乡发展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邯郸市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其次借鉴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进经验,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邯郸市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苑清民  曹建海  
本文认为,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应当成为当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优先目标。并以河北省邯郸市这个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大市为例,分析了劳动力供给的增长与需求缩减导致的劳动力供给过剩逐年增加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地区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温利华  刘红耀  张广录  高海丽  
【目的】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研究资源型城市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过程,为该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邯郸市1990、2000、2008年遥感影像、耕地调查资料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邯郸市耕地非农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转移矩阵进一步探讨邯郸市耕地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化关系;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探讨2000-2010年来邯郸市耕地非农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990-2010年,邯郸市耕地非农化面积在时间上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在空间上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城市中心耕地非农化程度最高,耕地非农化程度从市中心向外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先后出现耕地缓慢非农化区、耕地增长区;转移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聂振国  王琼  
邯郸市中医院始建于1958年10月,座落于邯郸市中心和平路中段,系"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5 397 m2,建筑面积27 806 m2,开设床位500张。主要临床科室有脑血管病科、心肺病科、骨科、外科、周围血管病科、痔瘘科、妇科、脑囊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燕  严瑞河  
"健康乡村"与"健康城市"概念虽同时被提出,但在我国至今尚未形成可持续的健康乡村规划建设模式,乡村规划的开展在很多地区仍表现为"运动式"的建设指令。因此健康乡村规划需要从农民的价值观视角审视乡村发展需求,揭示农民对规划的主要关注点与具体意愿所在,从而通过村民参与有的放矢地实现配套设施完备、农民满意度高的乡村建设引导。论文以邯郸市曲周县槐桥乡为例,微观上从农民的客观需求出发获得问卷数据,宏观上从村庄统计数据着手,运用多层模型和HLM软件分析得出乡村规划中影响农民决策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医疗、规划参与和小学教学质量等,并基于此提出医疗防治与教育并举、农民引导与自组织同步、出行守规与安全共管等健康乡村规划建设举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申庆喜  李诚固  孙亚南  宋云婷  
以长春市为例,在系统阐述新城市空间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基于多年用地现状图和人口普查资料,对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以来长春市新城市空间的用地空间与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展开讨论。从用地空间演变特征来看,新城市空间用地呈现出显著的"外延式"扩展特征,用地多样性水平整体较低但提升明显,用地结构失衡问题仍然突出,工业用地的快速扩展对其它类型用地的"挤压"效应明显。从人口空间分布与演变特征来看,新城市空间人口空间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城市整体,核心区人口的"外流"趋势凸显,人口结构的年轻化、高学历化、专业技术化特征显著,人口分布与用地扩展的"非协调性"问题突出。行政因素、市场因素、微观主体因素等共同促进了新城市空间的形成与演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夏四友  文琦  赵媛  杨奎  赵茹  程仕瀚  
基于不均衡指数、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及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对1995-2015年榆林市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系及格局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95-2015年榆林市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均衡指数均为正数,各区县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尤其是经济格局的不均衡程度趋势明显。2)全市人口分布趋于集中,部分区县空间格局变化较显著,人口地理集中指数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榆林市东部的绥德县、米脂县和吴堡县。3)经济地理集中指数高的区域由东南部向北部转移,经济的极化效应要明显大于人口的集聚效应,但人口集聚高值区与经济集聚高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