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4)
2023(9884)
2022(7694)
2021(6900)
2020(5165)
2019(11733)
2018(11773)
2017(20676)
2016(12403)
2015(13897)
2014(14251)
2013(13129)
2012(12269)
2011(11383)
2010(11775)
2009(10523)
2008(10337)
2007(9609)
2006(9044)
2005(8758)
作者
(34172)
(28172)
(28132)
(26732)
(18051)
(13477)
(12883)
(11168)
(10887)
(10347)
(9640)
(9437)
(9206)
(9107)
(8928)
(8850)
(8481)
(8346)
(8163)
(8091)
(7517)
(7113)
(6917)
(6622)
(6606)
(6362)
(6347)
(6293)
(5765)
(5720)
学科
(50457)
经济(50402)
中国(26445)
(26110)
管理(25481)
教育(19741)
地方(19213)
(17630)
企业(17630)
(17596)
业经(14437)
(13749)
农业(12397)
(11369)
发展(11296)
(11169)
理论(10547)
方法(10488)
地方经济(10399)
(9604)
金融(9604)
(9587)
银行(9574)
(9398)
(9332)
技术(8678)
(8367)
数学(8165)
数学方法(8048)
产业(8018)
机构
大学(168042)
学院(167415)
研究(68739)
(63699)
经济(62042)
管理(52495)
中国(46889)
理学(43001)
理学院(42309)
管理学(41420)
管理学院(41072)
科学(40121)
(39494)
(35468)
(34476)
师范(34244)
教育(31941)
研究所(31808)
(29396)
中心(29272)
(29206)
师范大学(27842)
(27516)
北京(26544)
(24492)
(23650)
技术(22651)
财经(21988)
业大(21449)
农业(20941)
基金
项目(100958)
研究(83564)
科学(80325)
基金(66982)
(57183)
国家(56470)
社会(50942)
社会科(47907)
社会科学(47898)
科学基金(47108)
教育(44309)
(42550)
编号(37173)
(36669)
基金项目(33880)
成果(33147)
课题(30087)
(29679)
资助(25978)
自然(25887)
(25266)
自然科(25239)
自然科学(25235)
自然科学基金(24754)
发展(24655)
重点(24642)
(24170)
规划(22640)
(22476)
(21677)
期刊
(83943)
经济(83943)
研究(66341)
教育(53243)
中国(50684)
(28120)
学报(23083)
科学(22895)
管理(21557)
(20764)
农业(19417)
大学(18877)
技术(18773)
(18095)
金融(18095)
学学(15973)
业经(15575)
职业(13615)
经济研究(13082)
问题(10969)
财经(10887)
(10309)
论坛(10309)
(10088)
(9883)
(9551)
图书(9197)
技术教育(8995)
职业技术(8995)
职业技术教育(8995)
共检索到288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一、提出人口现代化的必要性 经过十几年来的艰苦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一基本国策,人口意识、人均观念已相当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从反映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指标来看,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等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从反映人口素质的主要指标来看,婴儿死亡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文盲率以及每万人中受过初中、高中、大学教育的人口比例等指标都有较大改善。总之,人口增长速度得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秀萍  
一、党中央确立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教育,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中都有论及科技、教育的篇章。早在1977年7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同当时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谈话时就十分明确地指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利民  王嘉毅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再度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刊编发在近年来的讨论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观点、建议,旨在从理论与政策层面上引发更加广泛、深入的思考,以推动教师教育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曾天山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优先发展是我国现代化的科学选择,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形成的正确决断。教育优先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教育优先发展从理论研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成为推动教育快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强大动力,成为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建设一条极其重要的经验,并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中国教育未来发展、对中国现代化的实现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泽民  
优先发展教育应首先解决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教育自身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表现在质量和结构方面,质量提高紧迫且需长期抓紧抓好,而结构优化紧迫但短期可解决,因此优先发展教育应优先优化教育结构。优化教育结构一是应调整优化专学比例结构;二是要落实好职普比例结构;三是要精准进行分类招生考试;四是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能力建设。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云生  
十九大报告所要求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仅是一个重大原则和举措,更是一个可执行、可测量、可评估和可分析的尺度。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强调该尺度,不是简单的重复,而具有新的尺度立意,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逻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培育的教育逻辑的统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逻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现实逻辑的统一。其尺度范围不能失之于宽,也不能失之于窄,可将其限定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境域中。教育事业优先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优先规划与配置资源、优先投入与增长经费、优先培养与供给人才、优先改革与创新教育等四条标准。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事项在十九大报告中予以了明确,可归结为"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育"的尺度具象。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尺度刻写在中国大地上,必须基于这个尺度的政治、法律、系统、专业和人文等特性,强化政治责任、教育执法、统筹协同、监测评估、以文化人等抓落实,持之以恒方可建成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书光  
"优先发展教育"潜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思想基础可溯源至传统儒家教育价值取向和近代"教育救国"实践,而真正形成战略决策则始于"改革开放"后"科教兴国"和"教育强国"的理论建构。经过几代国家领导人的持续倡导,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已深入民心。如何回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严峻挑战,创构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的推进策略,无疑是当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变革的当务之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燕镜  
在现代社会,教育日益显示出它对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如何看待教育,把发展教育摆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这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志。邓小平同志正是从中国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的分析,把发展教育看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全党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教育,并指出必须把教育放在一个优先发展的地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任欣荣  黎小沛  马一太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自煌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体现。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奋进实践中,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晓巍  张诗亚  
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形成民族地区发展的独特优势,反而增加了民族地区发展中的结构性失衡。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必须与民族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并且内化为整个民族的现代化需要。这一任务的达成急需在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只有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增加和改善,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民族地区的整体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震  
教育乃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和阐明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强调和阐明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中央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丽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既是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的实现。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民族地区崛起离不开教育的先行。稳固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积极探索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对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巩固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珊  
面向21世纪的必然选择:优先发展教育●朱珊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经过三年工作提交的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TreasureWithin”)的报告(亦称德洛尔报告),提供可供高层决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孟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服务业的现状、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