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3)
- 2023(13465)
- 2022(11316)
- 2021(10311)
- 2020(9036)
- 2019(20159)
- 2018(19924)
- 2017(38922)
- 2016(20878)
- 2015(23333)
- 2014(22854)
- 2013(22195)
- 2012(19977)
- 2011(17599)
- 2010(17316)
- 2009(15750)
- 2008(15027)
- 2007(12868)
- 2006(11142)
- 2005(9413)
- 学科
- 济(81779)
- 经济(81684)
- 管理(57164)
- 业(56643)
- 企(43934)
- 企业(43934)
- 方法(41046)
- 数学(37568)
- 数学方法(37142)
- 中国(25042)
- 财(23912)
- 农(23688)
- 学(17374)
- 业经(16980)
- 贸(16496)
- 贸易(16490)
- 易(16146)
- 农业(16009)
- 制(15383)
- 银(13816)
- 银行(13765)
- 地方(13664)
- 务(13303)
- 财务(13270)
- 财务管理(13242)
- 行(13189)
- 技术(12707)
- 环境(12654)
- 企业财务(12579)
- 融(12372)
- 机构
- 大学(292924)
- 学院(291802)
- 济(121767)
- 经济(119566)
- 管理(113423)
- 理学(99886)
- 理学院(98822)
- 管理学(97031)
- 研究(96558)
- 管理学院(96518)
- 中国(72065)
- 科学(60757)
- 京(59720)
- 财(55886)
- 农(53479)
- 所(48359)
- 业大(47822)
- 财经(45786)
- 中心(44739)
- 研究所(44577)
- 农业(42506)
- 经(41957)
- 江(40758)
- 经济学(38679)
- 北京(36480)
- 范(36286)
- 师范(35756)
- 经济学院(35450)
- 院(35122)
- 财经大学(34510)
- 基金
- 项目(208558)
- 科学(165002)
- 基金(155065)
- 研究(144575)
- 家(138519)
- 国家(137430)
- 科学基金(117392)
- 社会(94962)
- 社会科(90169)
- 社会科学(90148)
- 基金项目(82923)
- 省(80173)
- 自然(78339)
- 自然科(76581)
- 自然科学(76553)
- 自然科学基金(75201)
- 划(69191)
- 教育(66619)
- 资助(62530)
- 编号(55837)
- 重点(47481)
- 部(46354)
- 发(44428)
- 创(43578)
- 成果(42918)
- 科研(41472)
- 创新(40902)
- 国家社会(40577)
- 计划(40127)
- 教育部(39526)
共检索到403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肖若石 周云波 梁璐璐
文章使用CHIPS2007数据,首先估计了居民收入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夏普里分解方法分解了不同人口特征因素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研究表明,整体上人口特征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为36.56%,其中首要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其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了16.75%,其次是性别与行业因素;进一步地,从分区域结果来看,人口特征因素在不同区域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存在明显差异,其在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贡献率依次递减。
关键词:
城镇收入差距 夏普里分解 人口特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连水
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呈现出阶梯型上升的态势。2006年以来差距程度虽有所下降,但差距仍然过大。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是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政府政策、全球化、城镇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就各影响因素之的贡献度来看,物质资本因素对于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具有34.5%的贡献,人力资本、政府政策和全球化因素的贡献度均超过10%,而城镇化和经济体制改革因素的贡献度相对较低。
关键词:
地区收入差距 影响因素 贡献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秀娟 汪寿阳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公募基金经理的任职时间、性别、学历、从业经验、海外背景、专业证书等因素与其所管理的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我国基金市场发展的初始阶段,与一般的基金经理相比,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获得了更高的投资收益率;虽然自2003年后情况相反,但在另一方面,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也更加注重风险控制;硕士毕业是大多数高收益基金经理的一个特征,然而拥有博士学位的基金经理的收益水平却较低,同时风险控制能力较好;此外,是否有海外背景、是否拥有职业资格证书、性别与基金的业绩没有显著持续的关系。
关键词:
基金经理 业绩 个人特征 行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东 黄旭锋
本文基于代际转移的视角,运用Roemer(1998)对机会不平等的经典分类法,采用1989-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实证检验了机会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及其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度。结果发现:我国代际转移所导致的子女机会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呈现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且机会不平等平均可以解释收入不平等的54.61%;在客观环境因素中,出生地和户籍对子女收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代际转移是导致子女收入不平等的最关键因素;父亲职业类型在对子女收入塑造方面作用突出;相比之下,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类型对子女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贡献不大,但是进入21世纪后,母亲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鹏
文章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年数据,基于夏普里值过程的回归分解方法,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收入差距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教育人力资本是导致工资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其对不平等程度的贡献达到了37.47%;地区、性别和行业因素仅次于教育,成为导致工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重要因素;职业类型、单位所有制和社会关系是控制工资收入差距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单位规模、户籍和工作经验对不平等程度的贡献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工资收入差距的决定因素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存在巨大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怀明 王翌秋 徐锐钊
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以18岁及以上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联立方程回归模型,根据模型的回归系数应用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对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的收入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收入与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的健康产生了不同影响;随着收入的增长,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农村居民健康的收入分配效应起主导作用,过多地挤占了健康的收入增长效应。为了促进农村居民健康福利改善,在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同时,政府应注重遏制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瑜 汪三贵
认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并研究引致收入差距的因素,对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制定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内蒙古和甘肃2个省1 500户农户的截面数据,采用夏普里值过程对Gini系数、Theil指数、Atkinson指数这三个不平等指标进行回归分解。分解结果稳健地发现,以县域为代理变量的外部环境因素对收入差距具有重要影响,非农劳动力、培训比和家庭男劳动力比对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度较大,而平均年龄、家庭人口和平均教育对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较小。作为社会网络的人情收支和作为物质资本的人均土地面积对收入差距的贡献极小。从缓解中国西部农村地区间的不平等的角度看,长期而言,支持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加非农就业机会,提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薛守刚 周云波
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关于导致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的讨论成为了收入分配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天津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2004年3000户最新调查资料为样本,采用二种方法考察了城镇居民各人口特征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结果表明:职业及职务、教育程度和行业是当前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三大主要因素,三者合计解释了城镇居民总收入差距的40%以上其中,职业及职务特征超过了行业,跃居成为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首要因素;教育程度的影响排在第二位;行业特征退居第三位。为此,调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控制两端,扩大中间”,即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控制高收入阶层...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 人口特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草原 钱力
基于1988~2008年天津市城镇居民家户调查数据,使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从劳动者特征角度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认为劳动者行业差别、就业性质以及受教育程度成为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泰尔指数分解方法,从行业差别、就业性质以及受教育程度等3个维度对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劳动者个体因素进行再分解,分析发现所有制性质和行政垄断决定的行业差别是引起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因此调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重点在于对垄断的规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莹 吕光明
在Roemer的环境-努力二元分析框架下,本文首先将基于参数回归不平等分解的Fields法和Shapely值法拓展运用到机会不平等的测度研究中,然后采集CHIP2008城镇数据构建努力集和环境集,对机会不平等引致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及决定因素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1由Fields法和Shapely值法估计得到的各因素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程度排序大体一致。相对而言,环境集中的性别和地区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机会不平等引致程度的决定因素;Shapely值法相比Fields法对收入不平等的分解更加合理准确,因此更适用于估计机会不平等对收入不平等的引致程度。2基于Shapely值法估计得到的机会不平等引致城镇总体收入不平等程度在1/3以上。尽管机会不平等引致程度在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上述总体判断。以上结论对我国城镇收入不平等的调控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丹鹭
本文运用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考察了1995-2013年我国服务业内部不均衡发展对城市居民收入不均的贡献和动态变化。研究发现,服务业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首要行业因素。由于行业内"进步的"服务业与"停滞的"服务业并存,服务业具有不均衡的二元收入结构。这种不均衡结构对于收入差距的影响日益增大,主要表现为低端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与其他行业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不仅如此,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内部也有相当大的收入不平等。以上结果表明缩小收入差距政策的重点放在低收入人群会较为有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丹鹭
本文运用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考察了1995-2013年我国服务业内部不均衡发展对城市居民收入不均的贡献和动态变化。研究发现,服务业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首要行业因素。由于行业内"进步的"服务业与"停滞的"服务业并存,服务业具有不均衡的二元收入结构。这种不均衡结构对于收入差距的影响日益增大,主要表现为低端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与其他行业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不仅如此,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内部也有相当大的收入不平等。以上结果表明缩小收入差距政策的重点放在低收入人群会较为有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金财 王文春
本文使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利用多维度关系测度指标,实证分析了关系在家庭财产决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关系在显著提高家庭财产拥有量的同时,也会引起家庭财产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通过夏普里值分解发现,关系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度约为22%,且该贡献度在城市地区显著高于农村地区。另外,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关系对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度显著高于其对中西部地区家庭财产差距的贡献度。
关键词:
关系 家庭财产 财产差距 夏普里值分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查建平 唐方方 郑浩生
本文通过利用序列DEA(Sequential DEA)与方向性距离函数构造了碳排放绩效动态指数TCPt,规避了以往碳排放绩效测度的缺陷,较为精确地测算了2003—2010年中国30个省市地区的工业碳排放绩效,并从规模、工业结构、能源结构、要素禀赋、技术、环境规制及外资等七个维度出发,对中国工业碳排放绩效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对重要程度进行了评估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层面上,工业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及外资因素对工业碳排放绩效起到显著正向影响,而重工业比重、国有产权制度结构、资本深化及煤炭消费比重对工业碳排放绩效起到显著负面影响,环境规制对工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微乎其微,以上各因素的作用方向与相对...
关键词:
工业碳排放绩效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段卜源
基于CGSS数据库的微观数据,采用回归分解法,揭示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结果发现: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区域内收入差距;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区域因素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大,共同解释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77%;性别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贡献率的排名及贡献率均有所上升;行业因素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排名下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收入差距 回归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