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02)
2023(10356)
2022(8732)
2021(7848)
2020(6295)
2019(13964)
2018(13420)
2017(25507)
2016(13678)
2015(14974)
2014(14975)
2013(15087)
2012(14525)
2011(13344)
2010(13754)
2009(12895)
2008(12837)
2007(11588)
2006(10578)
2005(10088)
作者
(39966)
(33195)
(32927)
(31404)
(21433)
(15759)
(15080)
(12839)
(12701)
(12071)
(11576)
(11103)
(10788)
(10762)
(10581)
(10207)
(9845)
(9583)
(9459)
(9230)
(8608)
(8169)
(8012)
(7880)
(7553)
(7486)
(7298)
(7127)
(6766)
(6577)
学科
(81440)
经济(81371)
管理(41041)
(35071)
地方(27083)
(26731)
企业(26731)
中国(24556)
方法(21754)
(21226)
数学(18916)
数学方法(18828)
(17506)
地方经济(16532)
业经(16191)
(14027)
(12820)
金融(12819)
农业(12763)
(12309)
(12222)
(12003)
银行(11993)
(11906)
环境(11899)
财务(11889)
财务管理(11848)
(11511)
企业财务(11423)
(9847)
机构
学院(201113)
大学(198662)
(95725)
经济(93858)
研究(79240)
管理(70896)
中国(61451)
理学(58869)
理学院(58080)
管理学(57359)
管理学院(56948)
(46732)
科学(44516)
(43399)
(41055)
研究所(36275)
中心(34680)
财经(34639)
(32158)
经济学(31181)
(31177)
(28526)
北京(28490)
(28157)
(28153)
师范(27928)
经济学院(27674)
(25903)
财经大学(25245)
科学院(23917)
基金
项目(122076)
科学(96664)
研究(93250)
基金(87334)
(74909)
国家(74260)
科学基金(63271)
社会(62140)
社会科(59045)
社会科学(59033)
(47932)
基金项目(45259)
教育(40762)
(39734)
编号(37162)
自然(36471)
自然科(35541)
自然科学(35534)
资助(35391)
自然科学基金(34876)
(33686)
成果(31460)
重点(28164)
发展(28025)
(27600)
课题(27134)
(26783)
国家社会(26289)
(24721)
(24193)
期刊
(122608)
经济(122608)
研究(72595)
中国(46835)
(38418)
管理(28119)
(27312)
科学(26379)
学报(25712)
(24376)
金融(24376)
经济研究(20920)
教育(20511)
大学(19949)
学学(18817)
农业(18595)
财经(18354)
业经(17901)
技术(17489)
(15932)
问题(15250)
(11446)
技术经济(11437)
世界(11367)
国际(10664)
统计(9925)
商业(9894)
经济问题(9770)
经济管理(9647)
资源(9538)
共检索到337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洪涛  刘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2008年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快速扩张,这成为推动地方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举债发展”能否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与社会福利水平提升存在着较大争议。特别是人口流出地区的债务扩张究竟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另辟蹊径,还是不顾自身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的竭泽而渔?笔者基于空间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生产、消费、成本三个维度将人口流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区域经济发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探讨人口流动视域下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经济发展的运行逻辑、传导机制。再将新口径的城投债基础数据库与手工整理核对的人口流动数据、城市宏观数据相匹配,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人口流动、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关系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人口流出地的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人均GDP增长起到显著负向作用,随着人口流出规模的扩大这一抑制作用不断增强。第二,人口流入地的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GDP增长起到显著正向作用,随着人口流入规模的扩大这一推动作用不断增强。第三,由东中部地区调任至西部地区的官员会进一步扩大人口流出地的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人均GDP增长的抑制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文蔚  陈勇  
根据债务审计数据,在对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态势与结构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这意味着政府举债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了积极作用;随着负债率的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但增长速度具有收敛性特征。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还未触及债务阈值,但仍需要警惕与防范债务风险,在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同时,需要考虑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斌斌  刘薇娜  
本文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民生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2003—201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检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与地区民生发展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且存在一个适度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若达到这个规模即可实现地方政府债务对地区民生发展水平提高的最优效果。因此,在分税制框架下,需要把促进地区民生发展作为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纳入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需要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和实现民生发展相匹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付永  曾菊新  
地方政府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科层组织,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是政府、市场、企业三类组织的行为边界和三者在经济活动中功能的排列组合。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认为,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是政府;优化地方政府治理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治理政府。其措施为:(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控制政府规模;(2)真正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3)坚决约束政府自利倾向,建立服务政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柳  屈小娥  
本文利用城投债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城投债扩张的影响,并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否也改变了城投债扩张动因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冲击激发了地方政府扩大城投债规模以维持其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导致城投债扩张。(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财政压力和发展压力与城投债扩张负相关,晋升压力对城投债扩张正向促进作用被显著削弱。(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环境下,财政压力、晋升压力和发展压力对不同地区城投债扩张影响存在异质性。本文为理解城投债扩张提供新的视角,并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厉敏萍  熊璋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尽管有利于区域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制度创新,但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育辉   莫一帆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张引起高度关注,其对企业的影响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以并购为视角,基于手工搜集整理的全口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张会抑制企业的并购行为,具体表现为降低并购概率、并购频率且缩小并购规模;第二,由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导致的企业融资约束加剧、风险承担能力降低和投资机会减少是造成上述负面影响的重要机制;第三,上述影响在非国有、融资需求大、高管风险偏好程度低和非市政相关行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第四,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会降低企业的长期并购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认识,还能够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提供实践指导和证据支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缪小林  
分税制至今,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不断扩张,为地方财政风险埋下了极大的隐患。通过实证研究发现:1994年—2011年,地方政府债务增长主要由预算支出拉动,尤其在1998年和2008年实施的两轮积极财政政策作用下更加明显。进一步从具有挤出效应的支出结构贡献分解来看,真正对地方政府债务具有较大拉动作用的是人员经费支出,平均贡献率高达51.36%,这种拉动主要表现为人员经费对各类投资项目支出的挤占,而民生事业支出仅在积极财政政策下才发挥短期拉动效应,平均贡献率为31.50%,社会管理支出和其它事务支出作用较小且趋于稳定。对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傅天  姚东旻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在地方政府面临财政、金融及土地等制度因素之外,本文创新性地探讨了“城投部门”(市内城投公司汇总)的自身激励、自发行为,及其在债务扩张过程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在国资增值的规模导向、隐性担保导致债务成本低等制度背景之下,“城投部门”存在过量举债的自发倾向。并且由于其在城市建设及土地出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债务扩张问题中,“城投部门”对于面临救助压力、债务风险的地方政府能够产生议价能力。在新《预算法》所代表的“防范债务风险”政策冲击中,“城投部门”能够通过更强的议价能力,持续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从而相对提高了债务扩张速度。本文通过双重差分法识别了这一因果效应,并从显性债务角度进行验证。债务限额能够对这一过程产生调节。控制内生性后,土地使用权在该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本文将研究视角下探至“城投部门”,从议价能力的视角为理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以及规范、管理地方政府债务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金秀  张亮  
人大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预算审查监督已成为我国政府债务治理的重要手段。为约束债务规模无序扩张,文章以各地区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修订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考察人大监督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在该条例修订前后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修订后,能够显著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其中,显性债务规模下降约为0.217%,隐性债务规模下降约为0.121%。这一结论在考虑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可能性解释后仍然成立。人大监督约束债务规模扩张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对债务预算软约束的治理以及对地方政府官员晋升激励的约束。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水平越高的地区,人大监督约束效果越好;而人大监督与媒体监督相互补充,媒体关注度能影响债务的监督约束效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廖甍   孟勇   王亚飞  
地方政府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担保和偿债来源能够放大其债务融资能力,而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首先,通过构建理论框架,揭示了金融摩擦异质性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加剧了资源错配;其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结合2009年中央政府放松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制这一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资源配置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加剧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这一结论在经历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假设,即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相对更多的提高了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和资本边际收益产品,进而拉大了部门间价值生产率的离散程度,造成资源错配的加剧;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引发的资源错配最终降低了加总的全要素生产率。上述结论丰富了现有针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经济效应分析的文献,不仅拓展了理论支撑,还提供了详实的经验证据,对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吴迪  
在经济压力叠加背景中,中国出现房价疲软与地方政府债务激增并存现象,二者趋势的长期背离可能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通过建立包含异质性生产部门、地方政府的DSGE模型,讨论在实现稳房价目标基础上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问题。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小时,其土地融资行为能够推动房价与地价螺旋上涨。负向住房交易成本冲击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的土地融资渠道刺激经济增长,由此引发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相比于对预期房价作出反应的货币政策,逆周期地方政府贷款价值比的宏观审慎政策的优势在于能够基于地价与预期房价的变动关系来适时调整政策力度,有效抑制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同时在稳地价、稳房价上的表现更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娜  
城市化发展战略、财政体制内生性问题、供给层面调整、新财税制度启动及扩张财政政策实施是近年来影响地方财政收支规模和走向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各级地方以体制内和体制外路径积极扩张债务。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结果显示:总体负债率、债务率水平离警戒线还有距离,加上或有债的债务率接近警戒线;偿债率水平偏高;2015年赤字率不高,但追加分析2016年加上专项债的预算赤字率离警戒线很近。中期债务预期分析显示: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率警戒空间缩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娜  
城市化发展战略、财政体制内生性问题、供给层面调整、新财税制度启动及扩张财政政策实施是近年来影响地方财政收支规模和走向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各级地方以体制内和体制外路径积极扩张债务。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结果显示:总体负债率、债务率水平离警戒线还有距离,加上或有债的债务率接近警戒线;偿债率水平偏高;2015年赤字率不高,但追加分析2016年加上专项债的预算赤字率离警戒线很近。中期债务预期分析显示: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率警戒空间缩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