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64)
2023(4318)
2022(3529)
2021(3123)
2020(2507)
2019(5458)
2018(5209)
2017(9935)
2016(5152)
2015(5884)
2014(5914)
2013(5900)
2012(5804)
2011(5606)
2010(5831)
2009(5529)
2008(5302)
2007(4840)
2006(4589)
2005(4309)
作者
(16583)
(14019)
(13896)
(13386)
(9051)
(6661)
(6316)
(5418)
(5361)
(5056)
(5013)
(4673)
(4609)
(4532)
(4472)
(4319)
(4083)
(4009)
(3989)
(3729)
(3704)
(3416)
(3312)
(3286)
(3243)
(3238)
(2968)
(2954)
(2761)
(2751)
学科
(48661)
经济(48631)
地方(14252)
方法(12274)
管理(12094)
地方经济(11470)
数学(11020)
数学方法(10983)
(10789)
中国(10310)
(8524)
业经(7012)
经济学(6250)
(6039)
企业(6039)
(5941)
环境(5534)
(5085)
金融(5085)
人口(4910)
(4891)
(4877)
产业(4635)
(4540)
农业(4482)
(4481)
(4384)
理论(4239)
资源(4209)
总论(4048)
机构
大学(88734)
学院(86985)
(48350)
经济(47587)
研究(36762)
管理(28394)
中国(26100)
理学(23620)
理学院(23274)
管理学(22911)
管理学院(22719)
科学(20060)
(19469)
(19257)
(18216)
经济学(17322)
研究所(17293)
财经(15648)
经济学院(15246)
中心(15043)
(14124)
(13097)
(12240)
(12010)
师范(11920)
(11890)
北京(11832)
科学院(11474)
财经大学(11457)
社会(11065)
基金
项目(51712)
科学(40546)
基金(38026)
研究(37718)
(32782)
国家(32534)
科学基金(27336)
社会(27110)
社会科(25684)
社会科学(25679)
(19275)
基金项目(19147)
教育(16742)
资助(16000)
(15605)
自然(15291)
自然科(14904)
自然科学(14900)
自然科学基金(14630)
编号(13636)
(12599)
(12281)
经济(12176)
国家社会(12023)
成果(11959)
重点(11824)
(11581)
发展(10787)
(10663)
教育部(10298)
期刊
(61657)
经济(61657)
研究(33499)
中国(16693)
(14279)
学报(13325)
科学(12677)
管理(11917)
经济研究(11382)
(11257)
大学(9966)
学学(9516)
财经(9373)
(8329)
(8312)
金融(8312)
问题(7733)
农业(7532)
技术(7334)
业经(6838)
教育(6563)
技术经济(6079)
世界(5902)
统计(5889)
(5409)
经济问题(4948)
国际(4946)
经济学(4852)
(4732)
经济管理(4523)
共检索到143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吕昭河  
借用与参考社会正义理论,融合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的某些分析方法,本文大范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推动了中国市场要素的配置效率,其中的核心因素是:劳动力要素基于市场自由创造与职业选择而大量释放出效率的结果。因此,作者认为要深刻认识人口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含义,需要立足于中国转型社会和市场构造的基本关系,以社会公平与赋权为分析的出发点,解释人口自由流动与择业的经济社会效益。而这种经济效率产生的重要原因来源于以市场为平台的基于个人利益追求的自主选择,全社会通过人口流动获得改进的平等权利结构而释放出巨量的社会福利,而且个人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不仅仅释放出最底层人群的创造力,它同样释放出全社会不同阶层的创造力。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林  
西方新政治经济学是用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和理论分析政治问题的一个西方正统经济学分支,有别于西方经济学中其他冠以"政治经济学"之名的学术传统。新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帝国主义"的一种表现,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经济学界对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运用中存在不少混淆,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区分西方正统经济学与非正统经济学。由于新政治经济学存在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同的缺陷,对于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借鉴意义并不大。当前要特别警惕把西方新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联起来的做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林  
西方新政治经济学是用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和理论分析政治问题的一个西方正统经济学分支,有别于西方经济学中其他冠以"政治经济学"之名的学术传统。新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帝国主义"的一种表现,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经济学界对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运用中存在不少混淆,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区分西方正统经济学与非正统经济学。由于新政治经济学存在与新古典经济学相同的缺陷,对于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借鉴意义并不大。当前要特别警惕把西方新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联起来的做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段鸿济  卢文华  
"降成本"具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学含义。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成本与收入是相对而非绝对的概念,劳动成本是对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价值等式里可变资本的替换。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下,"降成本"的方式不同,降低劳动者工资福利不是唯一的选项。在新常态下,我国不能按照直接降低劳动者工资收入、大幅降低社保费率、削弱劳动者权益、降低劳动者实际收入、降低环保标准和资源使用费率的思路来推动企业"降成本",而应当采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面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保持物价水平稳定、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举措,达到提质增效、降低成本的目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磊  孙晓冬  
长期以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的主要载体,经济民主的作用并不明显。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在理论上,学界关于经济民主的论述强调生产关系视角而忽视生产方式视角。这样的把握方式导致经济民主体系处于悬置的状态;在现实中,将美国型市场经济视为唯一的参照系导致具有后福特主义色彩的经济民主无法进入政策议程。本文认为,以生产方式视角下的经济民主为中心,有选择、有秩序地推进经济民主是当下的现实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绪程  
近年来学术界就政治经济学对象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应否把生产力或生产方式列入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这无疑涉及到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定义问题。下面谈点拙见,以就教于诸位。一从围绕《资本论》开卷序言那段话的争论谈起生产方式应否列入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马克思有过明确的阐述。他在《资本论》开卷序言中开诚布公地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其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路继业  Najid Ahmad  张冲  
本文以政策制定者与社会公众因事前利益冲突所导致的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为核心,在新政治经济学框架中运用主从博弈方法,对时间不一致性货币政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事前利益冲突是导致时间不一致性的重要原因,也是政策内生化建模的重要途径;第二,主从博弈能将事前利益冲突、序贯政策制定与理性预期引入模型,并对时间不一致性政策理论建模有重要意义;第三,模型构建应考虑目标差异、状态变量转移动态、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体制间的传导关系,使模型具有均衡解,并能分析解的经济性质;第四,增强可信性是解决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的关键,一国应利用汇率和利率政策建立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承诺机制"或"名义锚",从而促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悦  黄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着不同的人群归属于不同的阶层。由于这种占有的不同,使市场在物质生产最大化的同时并不能实现人的自由流动最大化。本文旨在运用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我国现阶段社会领域中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问题。以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通过研究社会资源在各个阶层间的流动性来判断现阶段我国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是否通畅;以国际标准职业经济地位指数量表(以下简称ISEI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结合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和研究我国现阶段社会领域中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现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德勇  罗传健  
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关系总是引起经济学家的兴趣。在过去十年中对政治和宏观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领域,被称为新政治宏观经济学,这一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社会选择理论和博弈论交叉的边缘学科的发展,宏观经济学家特别感兴趣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宣亚南  欧名豪  曲福田  
首先讨论了循环型农业的含义及其特点,并与现代常规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持续农业进行了比较;然后从经济学角度对循环型农业进行了解读,认为循环型农业可通过区域大循环的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以及企业小循环的产业链增值两方面获得效益;并提出,加快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处理中心建设以及建立和完善支持政策措施是促进循环型农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承明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广义政治经济学“尚有待于创造”。百多年来,这一学科并无很大进展。西方学者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是永恒的,根本没有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德国历史学派虽重视历史,而实际是把古代和中世纪经济视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创造广义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永秀  任保平  
一、建立《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构想依据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范式的特点,追溯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结合对我国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现状的认识,本文提出建立《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构想:1.理论基础。《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包含几层含义:一是立足于新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二是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周克  
基于贸易保护游说模型,本文构建了一个汇率政治经济学模型,以分析美国的政治因素对美元汇率的影响。分析表明,均衡汇率取决于生产和消费的性质以及不同利益集团的相对政治力量。基于该模型,我们从理论上分析了经济失衡时利益集团对汇率所产生的影响。经济内部失衡或者外部失衡时汇率的变动都是不确定的,而当经济内外部同时失衡时,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使汇率贬值的可能性最大。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从1971年第2季度到2011年第4季度,当美国经济内外部同时失衡时,美国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贬值的概率就会提高23%~32%。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守英  龙婷玉  
一、城乡转型作为政治经济问题城乡转型的最主要理论来源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跟增长理论的最大分歧就是结构问题。当大多数的主流经济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关注穷人问题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问题不一致。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变,这是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的定义,也就是发展经济学讨论的主要是结构变迁问题,结构变迁的核心是研究一个国家如何从农业经济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