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4)
2023(6909)
2022(5384)
2021(4871)
2020(4182)
2019(9054)
2018(8814)
2017(17377)
2016(8992)
2015(9814)
2014(9546)
2013(9667)
2012(8415)
2011(7019)
2010(7191)
2009(7067)
2008(7475)
2007(6865)
2006(5954)
2005(5679)
作者
(24454)
(20599)
(20492)
(19023)
(13325)
(9665)
(9164)
(7831)
(7583)
(7514)
(6931)
(6829)
(6678)
(6421)
(6351)
(6137)
(6066)
(5962)
(5849)
(5743)
(5087)
(4925)
(4805)
(4765)
(4582)
(4560)
(4510)
(4373)
(4037)
(3835)
学科
(70475)
(68076)
企业(68076)
管理(48483)
(46005)
经济(45933)
业经(23956)
(21042)
方法(19500)
(18076)
(17779)
财务(17769)
财务管理(17760)
企业财务(16834)
农业(14213)
技术(14187)
数学(12437)
数学方法(12404)
(11839)
(11783)
企业经济(11756)
(11011)
经营(10658)
中国(10332)
(10250)
(9921)
技术管理(9866)
体制(9595)
理论(9173)
决策(8452)
机构
学院(136142)
大学(128765)
(63900)
经济(63026)
管理(62096)
理学(53365)
理学院(52977)
管理学(52663)
管理学院(52396)
研究(36932)
中国(32479)
(31269)
(25887)
财经(24721)
(22544)
(20999)
(20901)
商学(19585)
商学院(19426)
经济学(18762)
科学(18389)
财经大学(18145)
(17737)
经济管理(17333)
中心(17144)
经济学院(17119)
业大(16883)
农业(16354)
(16250)
北京(15995)
基金
项目(84207)
科学(70083)
研究(64515)
基金(64401)
(53628)
国家(53037)
科学基金(49403)
社会(44748)
社会科(42550)
社会科学(42541)
基金项目(34265)
(33523)
自然(31049)
自然科(30462)
自然科学(30457)
自然科学基金(30058)
教育(27920)
(27223)
(25980)
资助(25262)
编号(25232)
(21765)
创新(19201)
(19045)
(18884)
国家社会(18820)
成果(18161)
(18133)
重点(17745)
人文(17632)
期刊
(75080)
经济(75080)
研究(40266)
(29381)
管理(29044)
中国(24340)
(20637)
科学(15935)
业经(15376)
农业(14422)
技术(13911)
(13191)
金融(13191)
财经(13072)
学报(12171)
经济研究(11618)
(11394)
大学(10799)
学学(10654)
(10342)
财会(10050)
技术经济(9977)
问题(9346)
现代(8500)
商业(8397)
世界(8006)
会计(7952)
经济管理(7599)
(7083)
通讯(6795)
共检索到204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嫦  邵雨卉  
本文以中国企业异地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国人口普查的微观数据,考察人口流动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级市之间流动人口的增加可以显著提高人口迁入地企业在迁出地进行并购投资的规模,且这一推动作用在高学历流动人口和从事金融行业的流动人口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目标公司所在地(人口迁出地)投资者保护程度越差、市场化程度越低、传统儒家文化越浓厚或当代文化包容度越低时,流动人口对企业异地并购的推动作用越强。本文揭示出流动人口可帮助企业在异地并购中消除投资壁垒,为户籍政策调整和促进企业跨区域投资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婕  董静  邓浩然  
资本跨区域流动是优化地区间资源配置、推动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而金融要素又是促进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推动力。为此,文章从异地并购的视角探讨了风险投资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并探讨了多维管理层特征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参与程度的提升促使被投企业扩大异地并购规模,从而推动了资本跨区域流动;但风险投资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促进作用更可能发生在各风险投资股东均为非大股东、主导风险投资为非国有产权属性和风险投资联合投资的情境中。(2)风险投资介入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在欠发达地区企业并购发达地区企业的逆流并购的情境中更显著,且风险投资的参与也打破了地理距离障碍,激发被投企业愿意在远距离的异地并购中扩大投资规模。(3)企业管理层股权集中度的提高抑制了风险投资参与程度对异地并购规模的促进作用;CEO任期的增加强化了风险投资参与程度对异地并购规模的促进作用。文章提供了风险投资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的经验证据,对优化企业异地并购决策以及推动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锴   纳超洪   樊骁  
加快资本跨区域流动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2008—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异地并购这一重要的资本跨区域流动形式,考察新发展格局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并购交易成本和提高集团管控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异地并购决策,尤其对跨省并购决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并购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更高、税负水平更低、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更高以及目标企业所在地区营商环境更好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地并购决策的促进作用更强;同时,这一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高管具有金融背景或海外背景的企业中更显著。本研究丰富了数字经济时代资本跨区域流动驱动因素的研究,从异地并购视角提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微观证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晓敏   蓝发钦   国文婷  
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举措。结合地区货物运输数据及企业供应链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省际贸易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省际贸易有力推动了资本的跨区域流动,表现为省际异地并购数量及规模的显著提升。信息机制及避险机制是省际贸易推动资本跨区域流动的重要渠道。信息机制中,省际贸易联系缓解了地区间信息不对称程度,为新技术学习提供便利。避险机制中,企业出于规避竞争替代风险及违约风险的动机,提升了其异地投资意愿。进一步研究发现,省际流出学习效应及流入学习效应同时存在;加强地区营商环境及信任环境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放大省际贸易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推动作用。本文结论丰富了资本跨区域流动影响因素研究,为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祥义   孙梦玲  
绿色信贷如何引导制造企业实现技术追赶是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实践探索。文章采用2008—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纳入国际前沿标准,以2012年印发的《绿色信贷指引》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DID)评估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技术追赶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显著提高了制造企业技术追赶速度;在考虑更换技术测度方式、重点限制行业、污染细分指标、污染指标极端值、序列相关等稳健性检验后,绿色信贷对制造企业技术追赶的推动作用依然存在。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技术追赶在产权性质、规模、所属区域、行业资本密集度上存在差异。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和资源配置扭曲缓解是绿色信贷推动制造企业实现技术追赶的有效渠道。文章对绿色信贷在企业技术追赶中的作用作出的分析和解释,为我国制造企业的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张培丽  黄泰岩  
本文从本土和外资企业的不同视角,实证研究了中国省份地区间的市场分割对企业出口的影响。本文发现,市场分割确实激励了本土企业的出口。而且,市场分割程度越高的省份和地区,生产效率越低;创新能力低以及资本密集度高的本土企业偏向于出口。相反,外资企业出口并不受到市场分割行为的影响。外资企业中创新能力强、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偏向于在中国本土市场进行销售,这表明外资企业利用了中国迅速成长的本土市场需求空间获得发展机会。由此,有可能造成、强化乃至固化了中国市场上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之间显著、持续的竞争力差距,进而制约本土市场上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华  任俊林  
资源税由从量计征转为从价计征的改革是绿色税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现有研究对资源税改革政策效果的量化评估还不尽完善。文章将2010年自新疆试点并逐步推广的原油和天然气由从量转为从价的改革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就资源税改革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展开研究。理论方面,从生产成本和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了资源税改革影响企业OFDI的作用机制。实证方面,以2005~2015年中国采矿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手工整理的企业OFDI数据集,选择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资源税改革对企业OFDI具有正向激励作用,来自虚拟实验组、虚拟政策时点、PSM-DID方法、替换关键衡量指标以及普通双重差分模型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证实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异质性分析发现,资源税改革对企业OFDI的影响会因企业所有权性质和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类型而有所差异;机制检验显示,资源税改革的OFDI激励作用通过提高生产成本和促进技术创新活动两条路径得以实现。文章不仅为资源税改革的政策效应研究增加了新的证据,而且为深化税制改革方案促进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宁  
基于全国第十四次民营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优化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营商环境优化通过影响企业家思想、知识学习和创新行为三个渠道来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异质性检验表明,这种推动作用在规模较大企业、走出初创期企业、非大数据实验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表现更强。绩效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推动企业销售绩效和产品价格的提升。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中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凤荣  苗妙  
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资本跨区流动作为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表征着市场化进展程度,同时受制于政府干预导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本文旨在从税收竞争角度考察资本跨区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长期以来,税收竞争的资本流动效应是公共经济学与投资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既有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本形成与FDI等方面。但是,前者忽略了资本流动的方向性,后者囿于投资方式的同质性。企业异地并购是资本跨区(跨国)流动的微观过程,也是企业基于区位选择的成长路径。本文从企业异地并购这一独特的微观视角切入,运用因子分析法度量我国30个省份税收负担和环境得分,以2009-2011年间发生的国内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事件为样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婧婧  
金融环境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和投资计划,是企业异地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基于Heckman两阶段模型,利用2011—2020年中国企业境内并购数据,从金融资源规模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两个维度考察了企业异地并购对金融环境的偏好特征。实证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金融资源寻求动机,倾向于选择金融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进行并购扩张;受限于高额的能力建设成本,国有企业对高市场化程度金融市场表现出更加显著的规避倾向。企业对金融环境的不同偏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融资约束的结构性特征。进一步检验表明,去杠杆政策有助于激活融资约束对企业经营的治理作用,对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能够发挥一定约束作用,但同时存在矫枉过正的风险,结构性去杠杆至关重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华仁海  章玮梓  
以2009—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样本,实证分析了CEO家乡偏好与企业异地并购的关系。研究发现:CEO家乡偏好可以促进企业异地并购,但CEO家乡偏好对企业异地并购绩效无显著影响,家乡偏好在异地并购过程中发挥了"润滑剂"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CEO家乡偏好受到市场分割程度的影响,在市场分割程度高的地区,CEO家乡偏好发挥的作用更显著。CEO家乡偏好存在反哺机制,在市场化差异顺流的地区,CEO家乡偏好发挥的作用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丹阳  
本文选用2010—2020年的我国上市A股的数据,分析企业股权激励对于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是否进行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高层的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技术人员的股权激励对于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行为也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根据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股权激励对于非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能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国有企业影响不明显;股权激励对于规模小的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能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规模大的企业影响不显著;股权激励对于杠杆率不同的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能性影响差异不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菲琼  
一、并购的概念企业购并概念:购并(Merger)在国际上,购并通常被称为“M&A”即英文Merger&Acquisition的缩写,笔者认为应译为“购并”较为准确。它的一般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法定方式重组,重组后只有一个公司继续保留其合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楚仁   李碧莲   陈瑾  
文章基于2000~201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和上市公司年报文本数据库匹配的数据,结合国泰安数据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在核心产品维度上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结构转换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推动了企业出口产品结构转换,显著提升了企业核心产品出口份额。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两个主要渠道来推动企业出口产品结构转换:一是生产效率的提升,二是供应链集中度的降低。在异质性分析中,大型企业、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及位于东部地区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受益效果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促使企业转向出口高技术复杂度的核心产品。本研究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建新  陈冬  
本文为并购的协同效应提供了支持证据,地区投资者保护是影响并购协同效应的重要因素。以2003~2008年间发生的、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的异地非关联并购为研究对象,本文研究发现,目标公司所在地的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收购方公司获得的并购收益越大,而且,当目标公司所在地的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于收购方公司所在地的投资者保护程度时,收购方公司所获得的并购收益越大。收购方公司所在地的投资者保护程度自身并不对收购方的并购收益产生影响。地区投资者保护带来的并购协同效应更多地来自于交易成本的节约、市场摩擦的下降。地区投资者保护带来的并购协同效应仅存在于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的并购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