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5)
- 2023(9251)
- 2022(7574)
- 2021(7082)
- 2020(5878)
- 2019(12903)
- 2018(12491)
- 2017(22995)
- 2016(12820)
- 2015(13887)
- 2014(12927)
- 2013(12690)
- 2012(11136)
- 2011(9825)
- 2010(9856)
- 2009(9324)
- 2008(9604)
- 2007(8616)
- 2006(7630)
- 2005(6562)
- 学科
- 管理(50978)
- 业(44685)
- 济(42890)
- 经济(42837)
- 企(39253)
- 企业(39253)
- 方法(19698)
- 数学(16562)
- 财(16544)
- 数学方法(16385)
- 中国(13676)
- 技术(13397)
- 农(11715)
- 务(11481)
- 财务(11454)
- 财务管理(11431)
- 业经(11223)
- 企业财务(10846)
- 制(10760)
- 技术管理(10227)
- 学(9338)
- 划(9133)
- 银(9113)
- 银行(9076)
- 贸(8836)
- 贸易(8831)
- 易(8590)
- 行(8447)
- 农业(8239)
- 策(7728)
- 机构
- 大学(171786)
- 学院(170238)
- 管理(70651)
- 济(68298)
- 经济(66773)
- 理学(59867)
- 理学院(59135)
- 管理学(58197)
- 管理学院(57821)
- 研究(57688)
- 中国(45867)
- 京(36820)
- 科学(36276)
- 财(33037)
- 农(32500)
- 所(29544)
- 业大(28365)
- 中心(27158)
- 研究所(26836)
- 江(26257)
- 农业(25783)
- 财经(25554)
- 经(23322)
- 北京(22885)
- 院(21304)
- 州(20748)
- 经济学(20410)
- 范(19866)
- 省(19815)
- 师范(19535)
- 基金
- 项目(117638)
- 科学(92821)
- 基金(86825)
- 研究(80140)
- 家(78604)
- 国家(77937)
- 科学基金(66740)
- 社会(52541)
- 社会科(49937)
- 社会科学(49923)
- 基金项目(46204)
- 省(45715)
- 自然(45165)
- 自然科(44179)
- 自然科学(44164)
- 自然科学基金(43413)
- 划(39595)
- 教育(35722)
- 资助(34214)
- 编号(29472)
- 创(27423)
- 重点(26365)
- 创新(25870)
- 部(24999)
- 发(24357)
- 计划(23440)
- 科研(23067)
- 国家社会(22639)
- 成果(22365)
- 业(21777)
共检索到257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晨熹
本文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分别考察了人口流动对计划生育产生的影响。微观上主要考察流动变迁对妇女生育率带来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总体评估;宏观上主要考察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乃至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包括管理质量和工作量两个方面。最后就目前计划生育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瑕
1988年3月4日《中国计划生育报》上刊登了彭告文的“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探讨”一文。作者认为:面对改革开放后流动人口大幅度增长、计划生育处于失控半失控的状态,应该采取如下措施:①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建设,各级都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②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文章利用人口动力系统的人口发展方程,通过对不同方案1972~2000年间人口变动的模拟比较,发现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28年间中国累计少出生人口在2.64亿~3.20亿之间,总人口累计少增加2.31亿~2.99亿。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率降低的最小贡献为57.88%,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降低贡献了61.21%。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总的劳动负担得到减轻,使20世纪末21世纪初迎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最佳的机会、人力资源和条件,为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可选择的良好人口环境和初始条件。
关键词:
生育政策 人口效果 控制人口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秦芳芳
中国生育率迅速下降,举世瞩目。在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的总和生育率还在6左右摆动,粗出生率高于30‰,这两个指标都位于世界的高水平。根据国家计生委的调查资料,我国80年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2.5左右,粗出生率低于20‰,进入了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中国的生育率在短短十几年内以惊人的速度下降到更替水平,不能不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由于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口的迅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齐志强
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市场,也搞活了劳动力市场。农村的剩余劳力,城市的待业青年,企事业单位的下岗职工,停薪留职、人才交流、辞职等,形成了全国范围的人员大流动。国有企业,原本是一个人员构成、生产方式都比较稳定的整体,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生产经营方式和生产力的构成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口的流出流入,明显地增加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改变了计划生育工作长期以来的重点。因此,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是大势所趋,否则,既往难以巩固,新绩难以再创,甚至会因为“一票否决”影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力。 1 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 就企业本身来讲,以往的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是育龄女职工。这些人在单位有自己固定的岗位和固定的经济收入,并受制于各种规章制度,“只生一个”早已是本分。可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立东 蒋正华
传统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模式不能有效地管理庞大的流动人口,更无法提供个性化的生殖健康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成为政府管理中一个棘手问题。本文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同管理模式,设计一套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设计思想、网络设计、关键技术开发和设计以及软件应用系统的功能模块。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 协同管理 信息系统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盛朗
由北京经济学院人口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研讨班3月22—26日在北京举办,62名代表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研讨班期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邹平作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制管理”的报告;中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立东 蒋正华
分析了多种已有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模式,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支撑并协同各类现有模式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协同模式CMMS,并描述了CMMS下流入地与流出地的操作机制,为人户分离计划生育管理同步化、服务现居住地化、外来人口管理与服务本地化找到了理想的实现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傅桂花 黄朝阳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第23号令《江西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省物价、财政、计生、农业等部门于1994年制定了江西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收费标准。从近几年执行的情况来看,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改变目前乱收费的现状,笔者做个初浅的探讨。一、流动人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承宽 周建芳 全碎莲 林芝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苗景锐,张小惠
经济繁荣使流动人口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科学界和有关政策部门关注的热点,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广东省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全面和操作性较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规范化管理问题做些探讨。 1 加强广东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需要。广东省经济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1990年第四次普查时为329.26万人,1993年据公安部门统计已超过1200万人,是全国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后我省流动人口每年将以10—20%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数量将超过2000万人。这是一支越来越庞大的流动队伍,必将加重我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难度,也给原有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道明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计划生育工作质量评估方法问题日益成为计生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各级各地计生部门对此作了不少大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作者就地、县级计划生育工作质量评估的有关问题特作如下探讨。 一、计划生育工作质量评估的地位与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期评估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国家人口计生委综合改革中期评估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