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9)
- 2023(15121)
- 2022(12706)
- 2021(11595)
- 2020(9737)
- 2019(22088)
- 2018(21456)
- 2017(40689)
- 2016(22081)
- 2015(24564)
- 2014(24350)
- 2013(23949)
- 2012(21949)
- 2011(19667)
- 2010(19205)
- 2009(17875)
- 2008(17372)
- 2007(15275)
- 2006(12621)
- 2005(10795)
- 学科
- 济(93195)
- 经济(93077)
- 管理(63383)
- 业(62343)
- 企(50103)
- 企业(50103)
- 方法(46816)
- 数学(42302)
- 数学方法(41812)
- 农(28054)
- 财(25429)
- 中国(24199)
- 业经(21036)
- 农业(19267)
- 学(18687)
- 贸(17890)
- 贸易(17884)
- 地方(17850)
- 易(17410)
- 务(15775)
- 财务(15732)
- 财务管理(15698)
- 制(15497)
- 企业财务(14916)
- 技术(13989)
- 环境(13729)
- 银(12872)
- 银行(12816)
- 融(12667)
- 金融(12664)
- 机构
- 大学(317787)
- 学院(317534)
- 济(130659)
- 经济(128198)
- 管理(124677)
- 理学(109813)
- 理学院(108609)
- 管理学(106637)
- 管理学院(106062)
- 研究(104047)
- 中国(75861)
- 科学(66708)
- 京(64631)
- 农(61201)
- 财(57896)
- 业大(53417)
- 所(52737)
- 中心(49077)
- 农业(48675)
- 研究所(48612)
- 财经(47566)
- 江(45488)
- 经(43372)
- 经济学(40927)
- 范(39181)
- 北京(39116)
- 师范(38632)
- 经济学院(37498)
- 院(37276)
- 财经大学(35646)
- 基金
- 项目(227706)
- 科学(179477)
- 基金(168168)
- 研究(157167)
- 家(149719)
- 国家(148525)
- 科学基金(127207)
- 社会(102526)
- 社会科(97330)
- 社会科学(97303)
- 基金项目(89702)
- 省(89421)
- 自然(85159)
- 自然科(83305)
- 自然科学(83278)
- 自然科学基金(81817)
- 划(75799)
- 教育(72303)
- 资助(67947)
- 编号(60711)
- 重点(51674)
- 部(50074)
- 发(48440)
- 创(47772)
- 成果(46835)
- 科研(45182)
- 创新(44717)
- 计划(44025)
- 国家社会(43453)
- 教育部(42650)
- 期刊
- 济(129919)
- 经济(129919)
- 研究(83570)
- 学报(57440)
- 农(55197)
- 中国(54168)
- 科学(50993)
- 财(45126)
- 大学(42608)
- 管理(41759)
- 学学(40876)
- 农业(37449)
- 技术(26488)
- 教育(24655)
- 融(24042)
- 金融(24042)
- 财经(22819)
- 业经(22795)
- 经济研究(21939)
- 经(19565)
- 业(19413)
- 问题(17809)
- 版(17262)
- 统计(17233)
- 策(15908)
- 技术经济(15720)
- 科技(15294)
- 业大(15052)
- 商业(14729)
- 决策(14136)
共检索到437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同贵
文章将CFPS2010数据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起来,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法对乡城流动人口与农村本地人口进行样本匹配后,分析了两者在时期孩次递进比指标上的差异,并进一步计算了分孩次的生育率。研究发现各孩次生育均在流入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一孩递进生育延迟;一孩生育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二孩递进生育与三孩递进生育延迟;一孩、二孩生育均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三孩递进生育延迟。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影响的进度效应存在,这些可以用中断理论来解释。各孩次生育均在流入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与一孩生育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同贵
文章将CFPS2010数据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结合起来,采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法对乡城流动人口与农村本地人口进行样本匹配后,分析了两者在时期孩次递进比指标上的差异,并进一步计算了分孩次的生育率。研究发现各孩次生育均在流入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一孩递进生育延迟;一孩生育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二孩递进生育与三孩递进生育延迟;一孩、二孩生育均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三孩递进生育延迟。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影响的进度效应存在,这些可以用中断理论来解释。各孩次生育均在流入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与一孩生育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二孩与三孩生育水平均低于农村本地人口;一孩、二孩生育均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三孩生育水平低于农村本地人口。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降低有着因果关系,人口流动对生育水平影响的数量效应存在,融合理论在我国相关问题的研究中适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同贵
文章认为常用的生育率指标在研究中国迁移流动人口生育水平时存在缺陷,而时期孩次递进比可以精确测量迁移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也可以有效消除在比较乡城流动人口与农村本地人口生育水平时,因时期进度效应不同而导致的误差。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支持了这一推断。研究发现,各孩次生育均在流入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与一孩生育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的二孩及三孩生育水平均低于农村本地人口,一孩、二孩生育均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三孩生育水平低于农村本地人口。人口的乡城流动与生育水平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同贵
文章认为常用的生育率指标在研究中国迁移流动人口生育水平时存在缺陷,而时期孩次递进比可以精确测量迁移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也可以有效消除在比较乡城流动人口与农村本地人口生育水平时,因时期进度效应不同而导致的误差。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支持了这一推断。研究发现,各孩次生育均在流入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与一孩生育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的二孩及三孩生育水平均低于农村本地人口,一孩、二孩生育均在流出地的乡城流动人口三孩生育水平低于农村本地人口。人口的乡城流动与生育水平降低之间有着因果影响关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同贵
基于CFPS2010和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以及2012年上海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并从与农村本地人口比较视角,从具体生育行为上实证分析乡城流动人口生育男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无论乡城流动人口还是农村本地人口仍具生育男孩偏好,但乡城流动人口偏好程度明显弱化;乡城流动人口无论各孩次生育均在流入地的,还是一孩或一孩二孩生育在流出地的,在没有男孩的情况下,二孩与三孩递进生育概率均小于农村本地人口。在社会融合五个维度中,经济融合维度尤其是其中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会明显弱化乡城流动人口生育男孩偏好。提高农民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桂金 刘小敏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八城市社会融合数据,文章分析了影响乡城移民乡土文化认同的三种机制:市民化、社会排斥与乡土联结。结果表明,总体上,三种作用机制共同影响了乡城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其中市民化机制降低了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而社会排斥机制则提高了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与家乡的互动联系也提高了移民的乡土文化认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不同市民化能力的移民,其乡土文化认同的影响机制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乡土文化认同 市民化 社会排斥 乡土联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志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大潮形成了社会变革与城乡变迁中最令人瞩目的人口现象,但是在生育率研究方面,人口流动的影响到底如何仍然并不十分清楚。本文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样本数据,对流动人口进行了识别,并通过计算和比较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在生育率水平与孩次和年龄模式方面以及户籍性质方面的差别,表明人口流动极为显著地降低了农业户籍人口的生育水平,并进而在全国层面产生了降低生育率的显著影响。因此,流动人口不仅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巨大贡献,而且还在降低生育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当破除流动人口就是"超生游击队"的陈旧观念,并认识到人口流动实际上是生育率降低的有力促进因素之一。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生育水平 户籍性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丁 郭志刚
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系列数据中的总和生育率与六普数据相比明显偏高,尤其是一孩总和生育率偏高。文章分析发现,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样本中妇女的生育事件与其流动时间存在紧密关联,而且样本的生育率存在越接近调查时点其水平越高的特征。作者综合研判认为,监测样本过多收集近期生育案例是导致监测生育率偏高并出现上述特征的主要原因。为避免年龄组中各种偏差效应在计算总和生育率时被叠加放大,文章汇总了该样本流动妇女按出生队列的平均子女数,并与六普相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该样本1970年以前各出生队列所拥有的子女数与六普结果几乎一样,而且流动妇女各队列的终身子女数与全国情况一样不断减少。1970年后队列的平均子女数已降到1.6个,更年轻流动妇女队列的子女数也处于减少趋势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骏 汪伟
曾被视为生育主力军的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近年来持续走低,因而深入了解他们的生育行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失业风险对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失业风险会降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失业风险对女性和青年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负向影响更明显;失业风险通过感知不确定性效应、预期收入效应和人口回流效应降低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失业风险还会显著推迟流动人口生育二孩时间。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就业不确定性与个体生育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对促进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菊华
文章在分析了单独二孩政策下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后发现,不足15%的流动人口、约22%的单独人群明确表示要生育二孩。单独(尤其是丈夫为独生子)、已育一女的人二孩生育意愿分别强于双独和双非、已育一子的人;若丈夫为独生子且育有一女,则二孩生育意愿高于其他人群。由此可得出两点初步结论:一是低于更替水平的生育意愿已成为一种"新常态",政策调整虽可能释放出一定的生育潜能,但难以使生育意愿出现较强反弹;二是对男孩的需求依旧是刚性的,这会使生育数量意愿具有不确定性,进而使中国的生育率不会像韩国或日本那样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秀女 郭圣莉 张昊
二孩政策放开后,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远低于预期。现有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研究主要关注于经济成本的影响,忽视了家庭赡养压力可能存在着与生育之间的竞争效应。本文利用卫计委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专题调查数据,通过二元选择Logit模型,及OLS和PSM进行稳健性检验的实证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赡养压力带来的挤出效应更为强烈,对二孩生育意愿具有负影响。引入居住类型后发现,老人若与流动人口子女同居可促进二孩生育意愿的提高。据此,本文提出应进一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缓解流动人口家庭赡养压力,改善二孩政策效果,促进这一群体人口结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叙 夏显力
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检验原始社会资本、新型社会资本对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的影响以及更高层次的非正规就业对新型社会资本影响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原始社会资本对乡城流动人口初次非正规就业效果明显;新型社会资本对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新型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乡城流动人口获得更高层次的非正规就业进而影响其家庭迁移。因此,需注重新型社会资本的培育,促进乡城流动人口实现"原始社会资本"向"新型社会资本"的延展。此外,应当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规范性,消除市场歧视,为乡城流动人口提供更完善的就业信息,最终促进乡城流动人口实现家庭迁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江蓉
本文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取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收入阶层乡城流动人口群体的人力资本回报及其差异。研究发现,乡城流动人口已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收入分层,其中10%最高收入阶层的平均收入是10%最低收入阶层平均收入的8.34倍;乡城流动人口的平均教育回报率为2.39%,中低收入及以下阶层的教育回报率差异不显著,中高收入及以上阶层的教育回报率差异显著;提高受教育年限对乡城流动人口中高收入及以上阶层的影响比较大,且最大受益者为高收入阶层;乡城流动人口的平均工作经验回报率为-0.31%,工作经验回报率在中高收入阶层以下均表现为负值,只有到了高收入阶层才呈现出并不显著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皓
文章借助反事实因果推论框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以克服传统人口统计学的弱点,使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以曾生子女数和普查前一年的生育作为生育水平指标,尝试讨论流动人口的选择性对估计其生育水平的影响作用;并在控制选择性后,比较流动人口与非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差异,以期为深入讨论人口流迁与生育的因果关系提供基础。Heckman二阶段模型表明,观测到的流动与非流动人口生育水平差异由于选择性而存在偏差。三种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得到一致结果:剔除人口流动的选择性后,流动人口的生育水平显著低于非流动人口;且两者的差异大部分可以被选择性所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人口流动有助于降低生育水平。
关键词:
人口流动 生育水平 选择性 倾向得分匹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
文章就姜全保的商榷订正了根据普查数据计算年龄别孩次递进比公式,并进一步探讨了生育递进指标与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指标的应用。
关键词:
孩次递进比 总和生育率 进度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