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0)
2023(6957)
2022(5623)
2021(5268)
2020(4417)
2019(10070)
2018(10026)
2017(19871)
2016(10427)
2015(11757)
2014(11815)
2013(11342)
2012(10033)
2011(9080)
2010(9188)
2009(8475)
2008(8257)
2007(7426)
2006(6549)
2005(5659)
作者
(28599)
(23627)
(23609)
(22564)
(15028)
(11441)
(10865)
(9213)
(9060)
(8434)
(8148)
(8092)
(7634)
(7377)
(7332)
(7109)
(7101)
(6911)
(6825)
(6628)
(5814)
(5776)
(5718)
(5632)
(5321)
(5262)
(5201)
(5083)
(4685)
(4599)
学科
(50977)
经济(50822)
管理(27424)
方法(24757)
(24041)
数学(20970)
(20567)
企业(20567)
数学方法(20451)
中国(14090)
地方(13503)
(12234)
业经(10794)
理论(10091)
(8959)
地方经济(8541)
(8439)
农业(7820)
(7609)
(6977)
环境(6761)
(6411)
贸易(6408)
(6142)
(5943)
金融(5940)
技术(5773)
(5729)
人口(5601)
(5575)
机构
学院(146921)
大学(146482)
(59604)
管理(59048)
经济(58307)
理学(51756)
理学院(51125)
管理学(49830)
管理学院(49552)
研究(47502)
中国(35241)
(30535)
科学(28963)
(25562)
(23261)
中心(21896)
研究所(21097)
(21076)
(21016)
师范(20872)
财经(20746)
业大(19522)
北京(19148)
(18903)
(18783)
经济学(18372)
(17175)
(17110)
师范大学(16902)
经济学院(16419)
基金
项目(102999)
科学(83250)
研究(75812)
基金(75473)
(64952)
国家(64450)
科学基金(56874)
社会(51374)
社会科(47650)
社会科学(47634)
(40803)
基金项目(39228)
教育(36125)
自然(35985)
自然科(35243)
自然科学(35237)
自然科学基金(34571)
(34318)
资助(31340)
编号(31139)
成果(24775)
重点(23227)
(22465)
(22336)
课题(21795)
(21257)
国家社会(20794)
创新(19914)
教育部(19674)
人文(19405)
期刊
(63404)
经济(63404)
研究(42019)
中国(30544)
管理(21752)
科学(20635)
学报(19259)
教育(18987)
(18230)
(17475)
大学(15476)
技术(14928)
学学(14475)
农业(12123)
(10775)
金融(10775)
经济研究(10608)
业经(10568)
统计(10424)
财经(9977)
(9647)
决策(8616)
(8564)
问题(7871)
技术经济(7646)
资源(7391)
商业(6980)
科技(6833)
图书(6744)
(6534)
共检索到211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熠  陶旭辉  韩雨晴  
当年轻劳动力从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时,低收入地区社会保障赡养负担和缴费率上升,实际收入下降,进而引发更多人口流出,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数据分析了三种社会保障区域协调模式在效率和公平方面的表现。分析发现,“区域独立”和“全国统一”模式均未能实现效率最优,前者导致各地实际费率差异和劳动力流动规模过大,而后者则过小,存在一个帕累托效率最优的“相互调剂”模式。然而,如果兼顾公平性,只需付出微小的效率损失就可以大幅增进区域公平,加大跨区域调剂力度的“公平—效率转换比”极高。实证数据显示,当前社会保障区域协调模式已接近效率最优,但仍需大力推进公平性。未来推动区域社会保障协调发展,应当加大调剂和统筹的力度以及对人口流入地区的社保稽核力度,并预防人口过度流动带来的区域发展失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一名  
区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良性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开发了一组用于测评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量表体系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以期为今后围绕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洪波  杨昊雯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协调机制是提升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治理现代化的途径之一。社会融合理论、社会保障权利公平理论和机制设计理论为构建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协调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宏观层面,要坚持共享、公平和可持续理念,确立保障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权益的战略目标,实现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各参与主体利益激励相容;在微观层面,要求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现委托-代理激励相容机制、不同地方政府无限次重复博弈走出囚徒困境、中央政府确保地方政府有效监督当地用人单位、受雇流动人口与用人单位公平讨价还价博弈。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协调机制的实现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和流动人口采取积极对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键  周石鹏  
本文构建了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协调度模型,定量研究了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关系,并对模型进行了改进。结果显示:2005年~2010年我国绝大多数省份的协调等级都处于勉强协调和濒临失调的过渡区间,只有北京、山西、辽宁、上海和重庆在最近几年基本达到了初级协调,并且大部分省市的滞后类型为商业保险滞后型。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促进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进一步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谭伟  
本文立足于社会保障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反映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模型,然后采用2008年的指标数据,计算并评价了各省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协调性。研究表明: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其社会保障水平也相对较高,表现出明显的从东部到中西部的梯度递减趋势;东部地区省份和大部分中部地区省份,社会保障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西部地区则与之相反,社会保障水平高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从协调度所属等级来看,类似于"橄榄球"状,优质协调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晓波  
区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良性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开发了一组用于测评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量表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本体系共包含27个具体指标,构成"人力资源蓄流"、"社会保障支撑力度"与"公共服务跟进力度"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各自包含3个子维度。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其具有较高的测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论为今后围绕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所提供的指标体系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也对我国政府的相关管理工作有一定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倪小莉  
推动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应采取何种策略,应立足当前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状况,发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审视区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相关理论,着力从就业,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三个方面,探讨推动区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协调发展的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炳耀  
本文基于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人口年龄结构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分别讨论年轻型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过程以及静态老龄社会人口结构之下的老年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笔者认为现收现付制是年轻型人口结构的产物,目前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但在将来可能出现的静态老龄社会中,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相比,不存在明显的缺点,因此不宜轻易加以否定。中国目前采取的部分积累制只是一种过渡形态,最终可能向现收现付制的目标模式演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立建  王震  葛玉好  
基于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城乡分割和区域分割对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影响。利用变量法的IVProbit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尝试解决劳动者的工资与参加社会保险之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外来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和区域分割效应;第二,区域分割效应大于城乡分割效应;第三,若不解决工资与社会保险参保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则将低估外来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城乡分割效应和区域分割效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育频  
西方社会保障五种模式吴育频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在长期的探索与发展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五种各具特点的模式。现作概述如下。一、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模式”所谓“北欧模式”,概括地说,侧重于公平分配福利,全民一律享受由政府税收拨出的福...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义  
智利于1981年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改革,取得了举世关注的成就。本文就其改革内容作一介绍。 一、智利社会保障运行机制概述 智利是拉美国家中最早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7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制度面临严峻的财务危机,即使在企业交纳费率超过76%的条件下,仍入不敷出,国家财政不得不出巨资维持。在此背景下,智利实施了举世瞩目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改革:在养老保险领域建立起全新的以个人退休帐户为基础、以私营化经营管理为特征的运行模式。 1.保障范围与给付结构。 智利养老保险保障范围在拉美国家中比例最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桂芝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在制度设计和执行上,过份偏重了资金保障,而忽略了服务保障。为此,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积极推广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社区保障建设,以切实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育频  
本文通过对西方社会保障有代表性的五种模式的介绍,突出阐述了其各自的特点:瑞典"北欧模式"注重充分就业,实施全民医疗保障机制;英国"制度模式"基于保证公民的基本生存权,体现国家对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关切;美国"自助模式"根据每个人的收入状况提供相应补助;加拿大"人文模式"突出了福利的普遍性、充分性、便捷性;德国"多元模式"充分保证了社会保障的多元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金勇  
我国当前实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共济性较差,农民工基本上处于保障范围之外,加之学界对"流动农民工"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十分准确的界定,因而还没有建立起针对性强的面向"流动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管理模式,以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不受损害。本文尝试对此问题进行探索,以期在分析"流动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流动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重构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綦方中  赵文波  周根贵  
推动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对于提升农业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农产品物流的特点,深入分析和讨论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考虑农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需求,以农产品供应链上关键节点为服务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现代农产品物流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