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4)
- 2023(7198)
- 2022(6265)
- 2021(5724)
- 2020(5037)
- 2019(11877)
- 2018(11630)
- 2017(22614)
- 2016(12697)
- 2015(14386)
- 2014(14453)
- 2013(14539)
- 2012(13832)
- 2011(12408)
- 2010(12515)
- 2009(11664)
- 2008(11841)
- 2007(10833)
- 2006(9323)
- 2005(8403)
- 学科
- 济(53979)
- 经济(53926)
- 业(31998)
- 管理(30509)
- 方法(27519)
- 数学(24868)
- 数学方法(24653)
- 企(23138)
- 企业(23138)
- 农(16721)
- 中国(15843)
- 贸(15676)
- 贸易(15675)
- 易(15345)
- 财(14272)
- 学(13228)
- 出(12132)
- 农业(11479)
- 地方(10409)
- 业经(9584)
- 制(9196)
- 口(8533)
- 出口(8529)
- 出口贸易(8529)
- 和(7840)
- 人口(7659)
- 务(7627)
- 财务(7611)
- 财务管理(7585)
- 银(7247)
- 机构
- 大学(187704)
- 学院(185211)
- 济(79067)
- 经济(77460)
- 管理(68792)
- 研究(66070)
- 理学(59216)
- 理学院(58506)
- 管理学(57409)
- 管理学院(57075)
- 中国(49553)
- 科学(42041)
- 京(39844)
- 农(36545)
- 财(35486)
- 所(35172)
- 研究所(32171)
- 中心(30514)
- 业大(30217)
- 农业(29084)
- 江(28628)
- 财经(28602)
- 经(25995)
- 经济学(25912)
- 北京(24899)
- 范(24790)
- 师范(24542)
- 经济学院(23800)
- 院(23436)
- 州(21988)
- 基金
- 项目(124459)
- 科学(97304)
- 基金(91268)
- 研究(87625)
- 家(80903)
- 国家(80295)
- 科学基金(67258)
- 社会(55583)
- 社会科(52621)
- 社会科学(52604)
- 基金项目(48643)
- 省(47543)
- 自然(44174)
- 自然科(43113)
- 自然科学(43098)
- 自然科学基金(42327)
- 划(41054)
- 教育(40138)
- 资助(37698)
- 编号(35138)
- 重点(28607)
- 成果(28476)
- 部(28301)
- 发(27060)
- 创(24974)
- 科研(24625)
- 课题(23929)
- 教育部(23780)
- 计划(23594)
- 创新(23524)
共检索到271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潘东阳 龚丽娟
本文以省级层面人口流出地优质劳动力外流时间过程为主线,通过对优质劳动力流出过程历时数据的分析,分阶段考察了优质劳动力迁移流动变化特征,并指出人口流出地优质劳动力外流具有持续性、规模化外流、区域性集中、初始流出时间异质性的特征。基于此,进一步引申出对与劳动力大规模外流密切相关的区域发展问题的讨论。
关键词:
优质劳动力 时间特征 人口流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坤 代栓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绿色发展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而环境规制作为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不可避免地会深刻影响经济体系的诸多领域。本文聚焦于劳动力市场领域,基于条件Logit模型,从流入流出两大维度研究了环境规制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化城市环境规制抑制了劳动力流入,加速劳动力的流出。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通过影响城市就业岗位与环境质量作用于劳动力流动。环境规制增强,就业岗位减少,抑制劳动力流入,促进流出;环境质量改善,吸引劳动力流入,抑制流出。目前,就业效应的消极作用相较环境改善效应占主导地位。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的影响存在个体与城市异质性,低龄、女性、高教育水平的流动个体更容易遭遇环境规制的负面冲击;沿海省份、秦岭淮河以南和规模较小的城市,这种抑制效应更为明显。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各城市在实施更加积极的环境规制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也要做好受到冲击的劳动力的分流、转岗、培训和再就业工作,保障社会民生,平稳实现城市的绿色转型。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劳动力流动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娟 李树茁
劳动力外流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化,并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抽样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这一现象对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老年人生活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劳动力外流 家庭养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夏业良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具有产出效应的知识来替代一般性简单体力劳动和一般形态之财富为特征的“超工业时代”。然而,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始终是任一经济形态所必须拥有的关键性生产要素。随着知识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渐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各种要素资源的配置中,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将逐渐减少,而对劳动力质量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劳动力将出现新的地域组合。作为一种特殊而关键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广泛、合理流动有利于提高它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劳动力自身的人力资本含量,有利于形成新的竞争压力。劳动力要素配置的新格局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永辉 刘慧
以经济动机为主的家庭劳动力流出如何影响低龄老年人就业,事关老年人生活状态,对实现积极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8-2020年CFPS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家庭劳动力流出对低龄老年人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劳动力流出促进低龄老年人就业,并且显著增加了较年轻、身体健康、受教育程度低和收入低的农村男性低龄老年人就业。在异质性分析中发现,家庭劳动力流出对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及农村低龄老年人的就业促进效应更为明显。在中介效应检验中发现,代际经济支持在家庭劳动力流出对低龄老年人就业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用。因此,应创造利于就业和创业的市场环境,促进家庭流出劳动力就近就业;提高低龄老年人养老保障,更好实现老有所养;提升低龄老年人就业保障,助力老有所为。
关键词:
家庭劳动力流出 低龄老年人就业 代际支持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范东君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从省级层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出对不同空间区域粮食生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和中部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说明这两个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出不利于其粮食生产的长期发展;我国西部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说明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有利于其粮食生产的发展;就全国整体而言,农业人力资本与粮食产量呈正相关,说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出不利于粮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出 粮食生产 面板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大洲 张雄 肖鹏燕
文章选取劳动力需求作为分析对象,着重分析了劳动力需求变动的产业、行业特征。从产业角度,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及弹性系数,详细地分析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变动所引发的劳动力需求变动特征,分析表明在经济上行阶段,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相对于增加值仍最具弹性,而在经济下行阶段,三次产业劳动力需求对增加值弹性没有差异,进而对三次产业岗位需求变动贡献率做了比较。
关键词:
劳动力需求 弹性 贡献率 面板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永捷 向翠萍
劳动力市场是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劳动力市场也由传统的行政计划配置转变为市场调节配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雄 田大洲 田忠 陈天学
主要利用监测中心公布的相关数据来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需求特征。首先分析经济变动对劳动力需求变动的影响,进而分析劳动力需求变动的属性特征,包括行业、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技术水平等,最后给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需求 特征分析 面板模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罗传银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从供给方面看具有年龄、文化、性别、技术等方面的特征,从需求方面看具有职业、企业、行业和产业等方面的特征。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主要受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中西部崛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同时还受制于社会发展、农民工居民化、城市化进程和人力资源流动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建议实施人口政策,适当放宽计划生育对人口的控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等。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供求结构 求人倍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浩
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与劳动力短缺的长期性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典型特征,再加上劳动力短缺造成了劳动力工资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形势异常严峻。文章分析了这些特征背后的原因,并指出了在此基础上我国劳动力市场未来可能会遭遇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宁阳 龚梦
文章利用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从人口迁入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省内迁移与跨省迁移进行聚类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迁入省的经济特征与人口因素对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行为进行假设,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行为与迁入省的非农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城乡收入差距、对外依存度、城镇失业率、区域总人口和文盲率等因素显著相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旗 张冬平
本文利用河南省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性别差异在文化程度、年龄、务工区域、从事行业、务工时间及收入水平上的表现,认为两性差别在收入上的表现最为明显,建议政府创造更好的农民工外出就业环境。
关键词:
外出务工 农村劳动力 性别特征 差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淑萍 朱婷婷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劳动力流动的"推力"和"拉力"被赋予新的内容。文章结合东北地区劳动力流出现状对劳动力流动模型中的推—拉模型和自我选择模型进行了应用与发展分析,得出流出地与流入地的不同特征对东北地区劳动力流动产生"推力"和"拉力"的影响。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以及其对原地区人力资本回报率的衡量,将影响劳动力作出流出的决策;劳动力对地区间工资差异和流动成本的比较,将决定劳动力做出流入的决策。劳动力流动还受到个体特征的影响。最后给出东北地区劳动力流出度量方法的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流出 东北地区 度量方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军政 张藕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从边际生产率近乎为零的农业部门流大量地流向了边际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其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的组织化程度相当低,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致使农村劳动力外流并未达到理论预期目标,出现了城乡差距扩大、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持续下降、农业生产女性化和留守儿童教育边缘化等问题。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组织化管理效应理论分析,可以发现进行农村劳动力外流组织化管理,能极大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组织化管理,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