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7)
2023(6532)
2022(5567)
2021(5154)
2020(4206)
2019(9673)
2018(9547)
2017(17679)
2016(9721)
2015(11053)
2014(11150)
2013(10587)
2012(9267)
2011(8322)
2010(8613)
2009(7911)
2008(7611)
2007(6578)
2006(5804)
2005(5220)
作者
(28503)
(23689)
(23646)
(22528)
(15171)
(11340)
(10700)
(9217)
(8937)
(8535)
(8231)
(8036)
(7711)
(7603)
(7475)
(7407)
(7040)
(7012)
(6762)
(6662)
(5850)
(5824)
(5768)
(5484)
(5367)
(5358)
(5253)
(5128)
(4844)
(4577)
学科
(40027)
经济(39994)
管理(28162)
(25158)
方法(21122)
(20999)
企业(20999)
数学(19177)
数学方法(18643)
中国(12871)
(9706)
业经(8559)
地方(8388)
(8299)
(8115)
理论(7960)
农业(6725)
(6202)
贸易(6190)
(6113)
(6085)
银行(6077)
(6011)
环境(5958)
(5822)
技术(5799)
(5770)
金融(5770)
教学(5746)
(5434)
机构
学院(135804)
大学(135531)
管理(53463)
(51131)
经济(49931)
理学(46398)
理学院(45896)
研究(45491)
管理学(44476)
管理学院(44257)
中国(34037)
(29691)
科学(29473)
(23291)
(22170)
(21826)
研究所(21299)
业大(21262)
中心(21256)
(20529)
北京(18833)
(18107)
财经(17916)
师范(17870)
农业(17162)
(16984)
(16712)
技术(16468)
(16222)
经济学(15263)
基金
项目(96115)
科学(75735)
基金(68978)
研究(67771)
(61262)
国家(60846)
科学基金(52444)
社会(41566)
社会科(39475)
社会科学(39466)
(38503)
自然(35729)
基金项目(35283)
自然科(34952)
自然科学(34948)
自然科学基金(34280)
教育(33116)
(32897)
资助(29852)
编号(27326)
重点(22363)
成果(21293)
(20389)
(20305)
(19986)
课题(19941)
创新(18651)
计划(18414)
科研(18345)
大学(17410)
期刊
(51514)
经济(51514)
研究(37897)
中国(29418)
学报(21172)
管理(20738)
科学(20603)
教育(18833)
(18506)
(16785)
大学(16143)
技术(15894)
学学(14978)
农业(12901)
统计(10521)
(10166)
金融(10166)
(9444)
经济研究(8697)
决策(8611)
业经(8547)
财经(8033)
(7818)
技术经济(7324)
资源(7202)
(6911)
图书(6550)
科技(6548)
问题(6299)
职业(6184)
共检索到198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桂华  
迄今为止,所有国家和地区在人口普查后组织的用于评估人口普查质量的事后调查均使用双系统估计量估计实际人口数和人口普查覆盖误差。由于人口普查与事后调查不独立而引起的交互作用偏差使双系统估计量低估或高估人口数。文章依据对数线性模型和最大似然估计构造的三系统模型能显著减少交互作用偏差,同时通过一个实证案例演示了三系统模型的选择和实际人口数估计及其方差估计的过程。实证结果表明,人口普查与行政记录独立但均与事后调查相关的三系统模型最适合于既定的数据描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桂华  武洁  
双系统估计量是目前估计目标总体真实人口数及人口普查净误差的主流方法,构造双系统估计量时,要求总体中的人口具有相同的登记概率。为达此目的,目前各国通行的做法是对人口总体进行抽样后分层。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取代抽样后分层是人口普查质量评估领域的前沿问题。本文系统地解读了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双系统估计量及其方差估计量,认为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纳入更多的分层变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桂华  吴东晟  
人口普查质量评估调查通常采取分层多步或多阶段等距整群抽样方式进行,以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质量评估调查为例论述这项调查工作的抽样设计方案。第一步抽样由形成街区群、对街区群分层和等距抽取街区群组成;第二步抽样以街区群为抽样单位抽取第一步样本的子样本,进行住房单元比较和目标延伸搜索;第三步抽样是从第二步样本大型街区群中抽取由邻近住房单元构成的"片",最终抽取街区群11303个,抽样比率约3‰。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史龙梅   贾银平  
无论是使用完全基于行政记录获取人口统计信息的“完全模式”,还是综合使用行政记录和抽样调查等数据源的“组合模式”,人口普查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落脚于提高人口统计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经济性。实现这一最终目的需要一个分析、监测、评估数据的质量评估框架。基于此,本文对“完全模式”“组合模式”两种人口普查模式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与评估,以期为我国“行政记录”人口普查的数据质量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桂华  
所有进行人口普查的国家都关心普查数据的质量及其覆盖误差。人口学家和统计学家创立了评估普查数据质量和估计普查遗漏的方法。其中有些方法利用独立于普查本身的信息,另外一些方法则使用普查信息。如果各国普查模式和行政记录数据质量存在差异,就没有适合于所有国家的评估方法。本文概述了美国、南非和加拿大使用的方法。无论哪种评估方法都有其优势与劣势,以及既定的适用范围和必备的条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史龙梅   贾银平  
无论是使用完全基于行政记录获取人口统计信息的“完全模式”,还是综合使用行政记录和抽样调查等数据源的“组合模式”,人口普查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落脚于提高人口统计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经济性。实现这一最终目的需要一个分析、监测、评估数据的质量评估框架。基于此,本文对“完全模式”“组合模式”两种人口普查模式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与评估,以期为我国“行政记录”人口普查的数据质量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培培  金勇进  
文章根据官方公布的历次中国人口普查方案和相关数据质量抽查实施办法,分别从普查摸底阶段、普查登记汇总编码阶段和普查事后质量抽查阶段分析现有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系统估计量在我国普查实践中的科学应用、汇总数据时要综合运用评估方法和在普查数据质量抽查中采用系统完善的抽样设计等改进措施,期望能够进一步完善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方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桂华  Robert McCaa  Lara Cleveland  
本文针对作为当今人口普查质量评估领域主流方法的双系统估计量因受独立性不满足困扰而有偏估计总体人数的问题,明确提出了用三系统估计量替代双系统估计量的研究目标。三系统估计量指的是依据对同一时点上同一总体的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之后的质量评估调查和人口行政记录系统这三个不同途径获得的三份人口登记数据来估计总体人数所使用的估计量。为实现上述目标,采用实地调研、数理模型、抽样估计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借鉴国际相关前沿研究成果的研究思路,研究了人口普查质量评估中三系统估计量的构建、三系统估计量应用操作等问题。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桂华  Robert McCaa  Lara Cleveland  
本文针对作为当今人口普查质量评估领域主流方法的双系统估计量因受独立性不满足困扰而有偏估计总体人数的问题,明确提出了用三系统估计量替代双系统估计量的研究目标。三系统估计量指的是依据对同一时点上同一总体的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之后的质量评估调查和人口行政记录系统这三个不同途径获得的三份人口登记数据来估计总体人数所使用的估计量。为实现上述目标,采用实地调研、数理模型、抽样估计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借鉴国际相关前沿研究成果的研究思路,研究了人口普查质量评估中三系统估计量的构建、三系统估计量应用操作等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三系统估计量能够有效地摆脱双系统估计量的独立性约束从而解决估计量偏误的问题;将三系统估计量应用于人口普查质量评估,必须科学合理地解决三个人口登记系统定格在统一的标准时点、人口在三个登记系统等概率分层、用人口普查质量评估调查样本对三系统估计量再估计等实践方面的问题;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三系统估计量可以较好地实现人口等概率分层目标,但尚有较多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在这一问题上有着相当大的研究空间。建议我国在未来人口普查质量评估中应用三系统估计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青叶  
文章基于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认识,分析了人口普查误差的成因与数据质量控制机理,构建了人口普查质量控制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设计。研究认为,基于现实的人口普查需求目标和外在约束机制,合理组织生产者、使用者和被调查者的共同参与,系统设计、优化人口普查数据生成过程,才能系统评估与控制相关误差,有效保障数据质量。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误差测度、质量评价和反馈控制的闭合系统,主要功能设计包括基于总调查设计的综合质量控制、基于事后质量抽查的系统质量评估和基于PDCA的全面质量管理三个层面。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  戈艳霞  
文章采用年龄移算方法进行队列对比对2010年的分性别分年龄人口的漏报或者重报进行了评估,发现:在0~9岁人口按1990年普查漏报率为底线的情况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年龄人口漏报率为0.75%,重报率为0.55%,合计误差率为1.30%。采用布拉斯逻辑特生命表系统对低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做出测度,2010年低龄人口的死亡漏报非常严重,漏报率超过60%,男性婴幼儿漏报更为严重;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也平均在5%以上,不分年龄达到20%。出生漏报和育龄妇女重报带来生育水平的失真,经过漏报回填,2010年生育水平应该在1.52以上。由此显示,在运用2010年普查数据时需要进行质量评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塞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它是检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力量的重要尺度之一。我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普查——在同一时间内,对11亿多人口逐一进行了21个项目的登记调查。这次普查,准备时间短,只有一年半,而国际上通常准备时间为3—5年;经费少,中央财政拨付的人均普查经费只有0.16元人民币,而国际上人均普查经费最高的为10余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普查经费亦达2美元;流动人口多,全国有流动人口3000多万人。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可谓规模空前,困难空前。现在,举世瞩目的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已取得普查登记、数据手工汇总和10%提前抽样数据处理的圆满成功,并将取得全部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工作等人口普查工作的全面成功。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胡桂华  杜艾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桂华  余鲁  丁杨  
评估普查计数的完整性已经成为五年或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评估通常采取质量评估调查的方式。该调查建立在双系统估计量基础上。考虑到普查登记质量及人口移动因素,这三份人口登记名单可提供7个总体指标。由于质量评估调查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所以这些总体指标要用样本来构造其估计量。基于复杂抽样方法形成的双系统估计量没有现成的方差公式计算其方差。通常使用分层刀切方差估计量近似计算双系统估计量的方差。这需要计算第一步所有样本抽样单位的复制权数。本文将对双系统估计量构造的各个环节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阐述,深入解析其中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为基础理论研究做出贡献,另外也将探讨基于双系统估计量的合成估计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英  
论述 2 0 0 0年人口普查长短表技术的特点 ,长表抽样方法、组织实施方法以及长表抽样误差分析和数据评估 ,并就长表数据推算普查总体的方法和长表数据的应用进行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