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0)
2023(1689)
2022(1400)
2021(1326)
2020(1073)
2019(2458)
2018(2513)
2017(4815)
2016(2744)
2015(3151)
2014(3157)
2013(3115)
2012(2965)
2011(2797)
2010(2831)
2009(2366)
2008(2312)
2007(2034)
2006(1836)
2005(1691)
作者
(8868)
(7508)
(7410)
(7002)
(4811)
(3890)
(3265)
(3045)
(2933)
(2885)
(2667)
(2573)
(2573)
(2497)
(2431)
(2367)
(2344)
(2279)
(2194)
(2161)
(1866)
(1859)
(1809)
(1781)
(1674)
(1662)
(1647)
(1643)
(1635)
(1562)
学科
(8846)
经济(8829)
(6090)
中国(5709)
人口(4968)
管理(4963)
(4646)
方法(3699)
(3469)
企业(3469)
农业(3326)
数学(3252)
数学方法(3200)
(2733)
(2576)
(2559)
金融(2558)
银行(2558)
(2486)
(2367)
地方(2219)
(2208)
业经(2154)
国人(2012)
中国人(1962)
问题(1836)
制度(1541)
(1541)
教育(1455)
研究(1433)
机构
大学(38899)
学院(37241)
研究(16768)
(14400)
经济(14095)
中国(12557)
管理(12403)
(10551)
理学(10420)
科学(10303)
理学院(10252)
管理学(9952)
管理学院(9875)
(9508)
(9047)
研究所(8583)
中心(8195)
农业(8181)
业大(7640)
(6587)
(6410)
(6339)
北京(5866)
(5802)
(5792)
师范(5732)
农业大学(5453)
财经(5189)
(5105)
科学院(4849)
基金
项目(26518)
科学(20143)
基金(18835)
研究(18699)
(17308)
国家(17117)
科学基金(13568)
社会(11584)
社会科(10787)
社会科学(10785)
(10141)
基金项目(9623)
(9191)
自然(8767)
教育(8660)
自然科(8537)
自然科学(8534)
自然科学基金(8390)
资助(8097)
编号(7351)
成果(6763)
重点(6190)
(6049)
(5803)
课题(5651)
(5528)
科研(5332)
计划(5329)
(5106)
(5076)
期刊
(15384)
经济(15384)
研究(12859)
中国(10247)
(9457)
学报(8533)
科学(7734)
大学(6139)
农业(5844)
学学(5737)
教育(5087)
(5077)
金融(5077)
(4484)
管理(3601)
人口(3370)
(3051)
统计(3034)
业大(2611)
技术(2551)
(2440)
财经(2336)
(2319)
决策(2264)
业经(2193)
农业大学(2186)
问题(2143)
林业(2096)
图书(2095)
世界(2055)
共检索到61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新华  
在人口普查的事后计数调查中,抽样单位一般是某种级别的地理小区。由于这类小区的规模相差悬殊,并且平常并没有以这种小区为单位的日常统计资料,所以难以得到这种小区的总体方差,自然也就无法用直接的方法测算需要抽取的地理小区数。文章使用事后计数调查抽样方案的设计效应来测算今后的同类调查所需要的样本量。其中包括:根据事后计数调查样本测算所用抽样方案的设计效应;用特定抽样方案的设计效应测算给定精度要求下同种方案所需要的样本量;抽样方案发生调整时设计效应的应用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桂华  陈新华  
新西兰国家统计局进行人口普查事后计数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估计人口普查涵盖误差,即普查中遗漏或错误计数人口数。事后计数调查样本采取差别比例方式抽取。对抽取的单位使用问卷采集家庭和个人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比较。利用比较结果和抽样权数,使用线性估计量对实际人口数目进行估计。估计的涵盖误差指标有普查净遗漏率、净遗漏人口数、不同性别、年龄、种族和地区的净遗漏率,以及普查住宅遗漏和普查无答复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青叶  
文章针对分层两阶段PPS整群抽样设计的一般情形,构建了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总体总量及方差的无偏估计量,并应用复杂抽样设计效应的一般计算方法,推导了该抽样设计效应的评价公式。借助设计效应和单位调查费用差异的分层设计,估计了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的样本量及其在不同阶段和分层的分配。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的复杂抽样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抽样效率,而且可以借助设计效应较好地解决样本量测算与分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日章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以今年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登记表是普查员向登记对象或申报人询问后由普查员填写,一般说来准确度会是较高的。我国有十亿人口,需要四百多万普查员。这些人来自各个单位,虽然经过短期培训,因为文化程度有高有低,接收能力有强有弱,社会经验各不相同,而且绝大部分是第一次搞人口普查,加上其它各种原因,在登记时难免会发生差错。为了提高登记工作的质量,登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贺本岚  金勇进  巩红禹  
事后质量抽查是对人口普查登记质量进行检验和评估的调查方法。文章通过对美国、英国和印度等国家的事后质量抽查经验进行总结,对我国今后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青叶  
文章在讨论抽样调查分层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的事后分层的标志选择和层数确定;进一步,分析给出事后分层双系统估计量(Dual System Estimation)及人口普查总体真实人口数事后分层估计方法;最后,结合我国人口普查的实际,讨论了事后质量抽查的事后分层及相关估计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塞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它是检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力量的重要尺度之一。我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普查——在同一时间内,对11亿多人口逐一进行了21个项目的登记调查。这次普查,准备时间短,只有一年半,而国际上通常准备时间为3—5年;经费少,中央财政拨付的人均普查经费只有0.16元人民币,而国际上人均普查经费最高的为10余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普查经费亦达2美元;流动人口多,全国有流动人口3000多万人。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可谓规模空前,困难空前。现在,举世瞩目的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已取得普查登记、数据手工汇总和10%提前抽样数据处理的圆满成功,并将取得全部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工作等人口普查工作的全面成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润龙  
第五次人口普查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首次普查。文章认为 ,延用传统的常住人口调查及过于复杂的调查指标体系是造成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漏登的主要原因。针对社会上大量的流动、迁移人口 ,文章建议人口普查应以调查现住人口为主 ,同时应多方位地提供普查信息化资料 ,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使普查成本相对降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曼东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苏联的人口普查发生了阶段性的中断,直至1959年1月15日才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结果表明,苏联总人口数已达到2亿零880万,其中城市人口占48%。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司秀  
人口普查的任务一般是调查静态人口,提供某一时点的人口总数、人口分布与人口,构成等情况。通常,人口出生、死亡、迁移等变动,都属年度动态统计报告的内容。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桂华  吴东晟  
人口普查质量评估调查通常采取分层多步或多阶段等距整群抽样方式进行,以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质量评估调查为例论述这项调查工作的抽样设计方案。第一步抽样由形成街区群、对街区群分层和等距抽取街区群组成;第二步抽样以街区群为抽样单位抽取第一步样本的子样本,进行住房单元比较和目标延伸搜索;第三步抽样是从第二步样本大型街区群中抽取由邻近住房单元构成的"片",最终抽取街区群11303个,抽样比率约3‰。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碧云 ,姚行地  
我国的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人口管理工作,对人口调查、人口统计工作抓得很认真、很细致,许多朝代还开展了人口普查。最早的人口普查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周代。周代设有专门的官府“司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白建华  
人口普查是兴师动众的一件大事,需要各家各户回答普查员调查的每个项目。有人把人门普查说成是除了战争动员以外在全国范围进行的最全面的动员,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很多国家对人口普查的时间,居民应尽的义务,普查员的职责任务,都在宪法、普查法、统计法等法律中作了规定。如美国在1787年宪法里规定:“联邦各州的众议员人数以及直接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顾寿椿  
人口普查中的编码,是在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中随现代计算技术的应用而出现的新事物。它的出现,对于人口普查的组织实施,以至对于人口统计的方法和统计现代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拟通过编码工作的实践,对其作用和意义,进行某些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