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4)
- 2023(8715)
- 2022(7409)
- 2021(6585)
- 2020(5342)
- 2019(11756)
- 2018(11452)
- 2017(21038)
- 2016(11584)
- 2015(12783)
- 2014(12627)
- 2013(12015)
- 2012(10828)
- 2011(9603)
- 2010(9655)
- 2009(9016)
- 2008(8988)
- 2007(8172)
- 2006(7207)
- 2005(6701)
- 学科
- 济(42193)
- 经济(42115)
- 管理(41500)
- 业(34224)
- 企(29383)
- 企业(29383)
- 方法(16667)
- 财(15823)
- 中国(15224)
- 制(14261)
- 数学(13993)
- 数学方法(13825)
- 业经(11891)
- 农(11444)
- 银(9837)
- 银行(9829)
- 务(9742)
- 财务(9712)
- 财务管理(9687)
- 体(9413)
- 行(9381)
- 企业财务(9240)
- 融(9118)
- 金融(9115)
- 学(8097)
- 体制(8026)
- 环境(7835)
- 农业(7565)
- 划(7395)
- 技术(7225)
- 机构
- 大学(161674)
- 学院(159853)
- 济(65891)
- 经济(64466)
- 管理(61864)
- 研究(53845)
- 理学(52779)
- 理学院(52252)
- 管理学(51392)
- 管理学院(51100)
- 中国(42384)
- 财(35301)
- 京(34405)
- 科学(30505)
- 财经(27061)
- 所(26208)
- 中心(25784)
- 江(24834)
- 经(24431)
- 研究所(23299)
- 农(23119)
- 业大(21768)
- 北京(21503)
- 经济学(21169)
- 财经大学(20050)
- 范(19807)
- 院(19759)
- 师范(19579)
- 州(19485)
- 经济学院(19074)
- 基金
- 项目(109344)
- 科学(87489)
- 研究(82303)
- 基金(80617)
- 家(69776)
- 国家(69221)
- 科学基金(60364)
- 社会(54164)
- 社会科(51513)
- 社会科学(51503)
- 基金项目(42178)
- 省(42051)
- 教育(38060)
- 自然(37192)
- 自然科(36325)
- 自然科学(36319)
- 自然科学基金(35652)
- 划(35377)
- 编号(33410)
- 资助(31689)
- 成果(28086)
- 制(26587)
- 重点(24759)
- 部(24523)
- 国家社会(23526)
- 创(23299)
- 课题(22921)
- 发(22736)
- 创新(21840)
- 教育部(21659)
共检索到246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青叶
文章基于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认识,分析了人口普查误差的成因与数据质量控制机理,构建了人口普查质量控制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设计。研究认为,基于现实的人口普查需求目标和外在约束机制,合理组织生产者、使用者和被调查者的共同参与,系统设计、优化人口普查数据生成过程,才能系统评估与控制相关误差,有效保障数据质量。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误差测度、质量评价和反馈控制的闭合系统,主要功能设计包括基于总调查设计的综合质量控制、基于事后质量抽查的系统质量评估和基于PDCA的全面质量管理三个层面。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婉清
中国即将要进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如何确保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人口普查数据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出发,提出应科学制定普查方案,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评估、资料开发力度和对人口普查重点技术的基础研究,大力宣传人口普查,规范人口普查数据发布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以提高人口普查方法的科学性,增强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关键词:
人口普查 数据质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82年7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的人口在10亿以上,普查的内容共有19个项目。经过手工计算的主要数字,已于1982年10月27日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用电子计算机处理全部普查资料的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预计1984年年底可以处理完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武洁
本文论述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的必要性,阐述了人口普查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和质量验收方法。人口普查的质量控制采用检查、督导和验收等多种方式进行,是定量与定性的统一结合。文章对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与验收定量标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的组织实施作了具体说明。人口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只有每个工作阶段都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手段并切实予以实施,才能有效保证数据质量。
关键词:
人口 普查 质量 控制 验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桂华
迄今为止,所有国家和地区在人口普查后组织的用于评估人口普查质量的事后调查均使用双系统估计量估计实际人口数和人口普查覆盖误差。由于人口普查与事后调查不独立而引起的交互作用偏差使双系统估计量低估或高估人口数。文章依据对数线性模型和最大似然估计构造的三系统模型能显著减少交互作用偏差,同时通过一个实证案例演示了三系统模型的选择和实际人口数估计及其方差估计的过程。实证结果表明,人口普查与行政记录独立但均与事后调查相关的三系统模型最适合于既定的数据描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史龙梅 贾银平
无论是使用完全基于行政记录获取人口统计信息的“完全模式”,还是综合使用行政记录和抽样调查等数据源的“组合模式”,人口普查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落脚于提高人口统计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经济性。实现这一最终目的需要一个分析、监测、评估数据的质量评估框架。基于此,本文对“完全模式”“组合模式”两种人口普查模式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与评估,以期为我国“行政记录”人口普查的数据质量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口普查 完全模式 组合模式 质量评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史龙梅 贾银平
无论是使用完全基于行政记录获取人口统计信息的“完全模式”,还是综合使用行政记录和抽样调查等数据源的“组合模式”,人口普查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落脚于提高人口统计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经济性。实现这一最终目的需要一个分析、监测、评估数据的质量评估框架。基于此,本文对“完全模式”“组合模式”两种人口普查模式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与评估,以期为我国“行政记录”人口普查的数据质量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口普查 完全模式 组合模式 质量评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培培 金勇进
文章根据官方公布的历次中国人口普查方案和相关数据质量抽查实施办法,分别从普查摸底阶段、普查登记汇总编码阶段和普查事后质量抽查阶段分析现有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系统估计量在我国普查实践中的科学应用、汇总数据时要综合运用评估方法和在普查数据质量抽查中采用系统完善的抽样设计等改进措施,期望能够进一步完善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方法。
关键词:
人口普查 数据质量评估 事后质量抽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塞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它是检验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力量的重要尺度之一。我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普查——在同一时间内,对11亿多人口逐一进行了21个项目的登记调查。这次普查,准备时间短,只有一年半,而国际上通常准备时间为3—5年;经费少,中央财政拨付的人均普查经费只有0.16元人民币,而国际上人均普查经费最高的为10余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普查经费亦达2美元;流动人口多,全国有流动人口3000多万人。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可谓规模空前,困难空前。现在,举世瞩目的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已取得普查登记、数据手工汇总和10%提前抽样数据处理的圆满成功,并将取得全部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工作等人口普查工作的全面成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日章
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以今年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登记表是普查员向登记对象或申报人询问后由普查员填写,一般说来准确度会是较高的。我国有十亿人口,需要四百多万普查员。这些人来自各个单位,虽然经过短期培训,因为文化程度有高有低,接收能力有强有弱,社会经验各不相同,而且绝大部分是第一次搞人口普查,加上其它各种原因,在登记时难免会发生差错。为了提高登记工作的质量,登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青叶
文章针对分层两阶段PPS整群抽样设计的一般情形,构建了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总体总量及方差的无偏估计量,并应用复杂抽样设计效应的一般计算方法,推导了该抽样设计效应的评价公式。借助设计效应和单位调查费用差异的分层设计,估计了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的样本量及其在不同阶段和分层的分配。人口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的复杂抽样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抽样效率,而且可以借助设计效应较好地解决样本量测算与分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维志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人口数字的国家之一。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正式人口数字公之于世。解放后,在1953年和1964年举行过两次人口普查,每年还有定期的人口统计报表制度。现有的人口统计资料,比较准确的掌握了人口统计的主要指标,初步满足了各方面的需要。但从现代人口学的角度来看,我国人口统计数字还是比较简陋的,有不少领域,至今还是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文章利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各级教育的入学率、升学率、教育分流(毕业、肄业等)、辍学复学以及辍学率、死亡概率等指标进行界定和计算,构建出全国及城乡教育生命表,并利用生命表技术对中国未来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
教育生命表 人口普查资料 受教育程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晓海
本文通过梳理2004年中国经济普查中的技术环节和组织环节,说明将普查的全过程纳入中国政府的行政系列,从组织体系和技术组织层面上保障了普查的数据质量;但这种行政组织方式也存在三个一般统计调查不宜发生的"调整性误差"、"局部整体性误差"和"心理倾向性误差"。要消除这些误差应当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定位经济普查功能,改革经济普查组织方式,提高统计部门独立性,改进经费保障机制、数据采集方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桂华 吴东晟
人口普查质量评估调查通常采取分层多步或多阶段等距整群抽样方式进行,以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质量评估调查为例论述这项调查工作的抽样设计方案。第一步抽样由形成街区群、对街区群分层和等距抽取街区群组成;第二步抽样以街区群为抽样单位抽取第一步样本的子样本,进行住房单元比较和目标延伸搜索;第三步抽样是从第二步样本大型街区群中抽取由邻近住房单元构成的"片",最终抽取街区群11303个,抽样比率约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