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0)
- 2023(9596)
- 2022(8662)
- 2021(8167)
- 2020(6871)
- 2019(16167)
- 2018(16199)
- 2017(31509)
- 2016(17106)
- 2015(19251)
- 2014(19045)
- 2013(18713)
- 2012(16886)
- 2011(15010)
- 2010(14704)
- 2009(13162)
- 2008(12597)
- 2007(10704)
- 2006(9224)
- 2005(7769)
- 学科
- 济(66374)
- 经济(66300)
- 管理(48125)
- 业(45174)
- 企(37786)
- 企业(37786)
- 方法(34595)
- 数学(30106)
- 数学方法(29657)
- 中国(17154)
- 农(16625)
- 财(15850)
- 学(15261)
- 业经(14615)
- 地方(13117)
- 农业(11369)
- 理论(11305)
- 和(11112)
- 贸(11004)
- 贸易(10999)
- 技术(10704)
- 易(10665)
- 务(10428)
- 环境(10412)
- 财务(10366)
- 财务管理(10347)
- 制(10077)
- 企业财务(9803)
- 划(9186)
- 教育(9063)
- 机构
- 大学(237917)
- 学院(234323)
- 管理(98715)
- 济(89554)
- 经济(87525)
- 理学(86803)
- 理学院(85889)
- 管理学(84230)
- 管理学院(83835)
- 研究(75392)
- 中国(54330)
- 京(50845)
- 科学(48523)
- 财(39015)
- 所(37390)
- 业大(36338)
- 农(35471)
- 研究所(34459)
- 中心(34362)
- 财经(32548)
- 北京(32031)
- 江(31643)
- 范(30837)
- 师范(30594)
- 经(29678)
- 农业(27849)
- 院(27483)
- 州(26436)
- 经济学(26060)
- 师范大学(24917)
- 基金
- 项目(170077)
- 科学(133631)
- 研究(123892)
- 基金(123870)
- 家(107590)
- 国家(106728)
- 科学基金(92359)
- 社会(76701)
- 社会科(72673)
- 社会科学(72652)
- 基金项目(66462)
- 省(65626)
- 自然(61414)
- 自然科(60005)
- 自然科学(59995)
- 自然科学基金(58869)
- 教育(56252)
- 划(55508)
- 资助(51481)
- 编号(51246)
- 成果(40720)
- 重点(37201)
- 部(37092)
- 发(35190)
- 创(35078)
- 课题(33922)
- 科研(32835)
- 创新(32638)
- 项目编号(32064)
- 教育部(31827)
共检索到323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梁振华
本文通过构建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型,利用2013年天津人口变动抽样数据,研究常住人口总数、常住人口户数、常住人口分年龄结构、劳动力人口结构等主要人口指标的推算方法,并提出数据评估方案。
关键词:
人口数据 数据推算 常住人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本文通过对空间克立格算法和人口应用实例的讨论,提出在人口数据间接估计过程中改进估计过程的方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董南 杨小唤 蔡红艳
精细尺度的人口分布是当前人口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灾害评估、资源配置、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应用广泛。居住建筑物尺度作为精细尺度的重要内容,其人口数据空间化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居住建筑斑块面积、斑块内建筑面积比重、建筑物层数、公摊率等居住空间属性为人口分布数量的指示因子,以居住建筑的轮廓斑块为人口分布位置的指示因子,利用街道界线和街道常住人口数据为控制单元,建立线性模型,获得了2015年宣城市宣州区6个街道的居住建筑物尺度的人口分布矢量数据,刻画了城市市区人口空间分布的细节信息。结果表明:(1)以居住空间属性作为人口空间分布的指示因子,获取的人口空间数据精度高,结果可信。29个社区(村)估算人数的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低于7%,其中25个社区(村)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低于10%。在1102个居住建筑斑块中,估算人数在合理区内的斑块个数占比高于74%,轻微低估区(-10%,0)和轻微高估区(0,10%)的斑块总数占比高于9%;(2)由斑块面积和建筑物层数共同表征的建筑物体积,是建筑物尺度上影响人口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斑块内建筑面积比重属性能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公摊率属性具有"降高升低"作用,但将估算人数调节到合理区的"能力"较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桂新
在考察和分析人口普查之间时间系列人口数量变化时,通常需要对其间的缺损或异常数据进行插值或调整。在其他一些科学研究过程中,也往往需要对其时间系列的缺损或异常数据进行插值或调整。文章拟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区间时间系列人口数据插值方法,并以上海常住人口数据调整为例对其具体应用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人口数据 插值方法 应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柏中强 王卷乐 杨飞
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旨在发掘和展现人口统计数据中隐含的空间信息,并以地理格网或其他区域划分的形式再现客观世界的人口分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人口空间分布数据有助于从不同地理尺度和地理维度对人口统计数据形成有益补充,其应用广泛,相关研究方兴未艾。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对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进行综述:①主要空间化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性;②空间化中用到的建模参考因素,并结合具体应用案例分析其作用机理;③典型人口空间化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人口数据空间化所运用的输入数据的质量和详细程度、尺度效应及时空分辨率、长时间序列数据集和精度检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人口数据空间化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人口数据 空间化方法 建模要素 数据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人口的性别、年龄数,可以说是人口研究中的最基础资料。本文根据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三普")公布的民族人口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推算了1982年中国各民族的性别、年龄人口,并以推算的结果为例,分析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的现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国祥
国内净迁移人口数估计方法研究徐国祥法赫德·尤素福一、引言人口迁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人口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由于人口迁移因其自身的特点,资料很难收集,多数国家长期没有准确的迁移统计资料,我国对人口迁移的研究,也是一个薄弱环节。对于一个地区来讲,离开该地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小唤 刘业森 江东 罗春 黄耀欢
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是解决统计数据与自然要素数据融合分析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论述已有人口空间化方法的基础上,认为遥感影像得到的居民地数据是表达人口分布的最好指标。为了使居民地数据更好地应用于人口空间化的研究,论文在分析各种与人口居住密度相关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了用农村居民地面积所占百分比对农村居民地进行重新分级,然后应用于人口空间化的计算。结果检验表明,人口空间分布数据的误差从分级前的17.4%降到分级后的12%,尤其是误差高于30%的乡镇个数从8个减少到1个,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人口空间数据的精度。
关键词:
人口 空间化 居民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陶涛 张现苓
数据质量评估是使用普查数据前的重要步骤,而登记人数的准确性是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文章对六普数据中低龄组人口漏报和青年人口重报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比较多次普查数据的生命表回推结果以及不同来源的数据分析,得出结果显示,六普数据在中老年组数据质量较高,与四普、五普数据相比,同批人人口规模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六普数据在低龄组依然存在大量漏报,其中0岁组男孩漏报更多;在青年组人口中,六普数据16~21岁的人口规模相对于2000年普查及其他来源数据中的同批人规模出现异常增多。与五普数据及户籍统计数据相比,六普16~21岁青年组人口可能存在重报,每个年龄组重报100万人以上,且可能主要是流动人口女性重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琦 曹树基
文章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对广西10个县新修地方志中的人口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以1959~1961年的人口数据为分析重点,结果发现,两套县级人口数据资料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工”,其意为以数据处理的方式来降低这3年的灾情。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翟振武 陶涛
文章从人口统计数据系统存在的矛盾出发,对低年龄人口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利用人口系统以外的教育数据来对人口数据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在考虑死亡的情况下,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对应的0~3岁人口平均每个年龄组漏报了近340万人。这种漏报对中国生育水平、老龄化程度、未来劳动力供给状况、未来育龄人群人数、男女婴儿死亡率和出生性别比等重要人口指标的准确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低年龄人口 数据质量 教育数据 人口指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杰 闫庆武 刘永伟
准确、高分辨率的人口分布信息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前提。人口数据空间化可实现人口统计数据与空间信息集成,重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以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为基础,采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模拟了江苏省2010年人口空间分布状况,并得到1km×1km的人口密度网格图。通过从县级、乡镇级两种空间尺度对人口数据空间化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DMSP/OLS与土地利用的人口数据空间化能够正确地表达人口空间分布规律,尤其对于人口较为密集地区,具有很高的数据重现精度;但是对于人口密度畸高或畸低的地区,由于人口空间分布异质性较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先进
结合中日两国的人口特征数据,实证研究了中日两国老龄化过程的差异、老龄化对两国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政府应对老龄化的政策。研究发现日本老龄化比中国提前约20年到达,在未来持续老龄化的作用下两国人口特征会趋同;日本养老金体系、储蓄率以及产业结构受老龄化的冲击比中国更严重,中国老龄化的负面问题目前还没完全暴露。日本政府通过积极的生育政策、移民政策、延迟退休政策、银色资源开发政策以及产业调整政策来解决老龄化问题,与日本相比,中国的经济社会政策显得相对迟缓与保守,目前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效果都不明显,因此,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人口政策、生育配套政策、产业政策以及高龄劳动力市场政策来应对潜在的老龄化威胁。
关键词:
老龄化 人口结构 社会问题 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汪圣国
通过将宏观层面数据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相匹配,本文实证考察了政府管制对流动人口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管制越严格,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越低,表现为就业稳定性下降、更难到正规就业部门就业和劳动收入减少,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证实了结论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政府管制导致的就业扭曲不仅产生了流动人口内部的性别收入差距,还拉大了流动人口与城市户籍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代际差距的角度看,受政府管制影响,流动人口的低就业质量还降低了未成年子女随迁的概率,加剧了留守儿童问题。最后,地区劳动保护的加强与流动人口自身议价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政府管制对就业质量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推进政府简政放权改革有利于继续释放“流动人力红利”,缩小社会收入差距和促进经济健康增长。
关键词:
政府管制 人口流动 就业质量 收入差距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华秀 马劲松 战金艳 邓祥征
针对传统人口数据表达方法在表达人口空间分布上的不足,设计了人口数据离散化模型,通过分析人口数据与土地覆被信息之间的关系,将分县统计的人口数据分配到空间1 km×1 km栅格单元上。在江苏省的研究表明,利用该方法能获得比较高的精度。基于离散化后的人口数据,发现江苏省人口空间分布有两大特点:(1)人口分布自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由密集渐变为分散;(2)苏南的城市人口规模显著大于苏中和苏北,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呈现由高到低排列。江苏省人口空间分布的上述特点与江苏省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各个区域的城镇化水平相一致。离散化后生成的1 km×1 km栅格人口数据,能够精确表达人口分布的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