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1)
2023(7315)
2022(6466)
2021(5945)
2020(5416)
2019(12711)
2018(12756)
2017(24802)
2016(14129)
2015(15905)
2014(16224)
2013(16171)
2012(15461)
2011(14032)
2010(14465)
2009(13465)
2008(13973)
2007(12973)
2006(11098)
2005(10028)
作者
(44299)
(37186)
(37120)
(35463)
(23562)
(18059)
(17070)
(14586)
(13972)
(13472)
(12759)
(12599)
(11908)
(11885)
(11829)
(11737)
(11725)
(11085)
(10962)
(10692)
(9367)
(9338)
(9224)
(8583)
(8576)
(8378)
(8305)
(8288)
(7603)
(7587)
学科
(60792)
经济(60727)
管理(36385)
(35870)
方法(31876)
(28576)
企业(28576)
数学(28203)
数学方法(27751)
(15987)
(15931)
(15515)
中国(15364)
(11552)
地方(11167)
业经(10961)
(10724)
贸易(10722)
农业(10457)
(10376)
(9896)
财务(9865)
财务管理(9835)
理论(9546)
(9295)
企业财务(9268)
(8919)
银行(8879)
(8653)
金融(8649)
机构
大学(215652)
学院(212382)
(84551)
经济(82606)
管理(77429)
研究(75208)
理学(66784)
理学院(65893)
管理学(64275)
管理学院(63865)
中国(55615)
科学(49561)
(47147)
(41479)
(41073)
(38599)
研究所(37666)
业大(34939)
中心(34200)
农业(33182)
(32841)
财经(31130)
北京(29947)
(29048)
师范(28700)
(28059)
经济学(26862)
(26309)
(25719)
经济学院(24473)
基金
项目(138973)
科学(107529)
基金(100049)
研究(96765)
(88793)
国家(88113)
科学基金(73596)
社会(59168)
社会科(56011)
社会科学(55988)
(54103)
基金项目(52616)
自然(49293)
自然科(48142)
自然科学(48120)
自然科学基金(47255)
(46627)
教育(45478)
资助(42939)
编号(39080)
成果(32947)
重点(32166)
(31109)
(29663)
(27510)
课题(27461)
科研(27349)
计划(27097)
创新(25906)
教育部(25833)
期刊
(90064)
经济(90064)
研究(59758)
学报(39187)
中国(38956)
(36448)
科学(35016)
(30607)
大学(28471)
学学(26952)
管理(25858)
农业(24490)
教育(21472)
技术(18990)
(16570)
金融(16570)
财经(15377)
经济研究(14327)
业经(13675)
统计(13326)
(13322)
(13204)
问题(12527)
(11811)
技术经济(11599)
(11231)
决策(10622)
图书(10430)
理论(10175)
业大(9933)
共检索到308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友华,米勒·乌尔里希  
本文对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的合理性、评判标准及其参照人口的选取等理论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提出了性别比正常波动范围的估算方法 ,构造了度量人口的性别、年龄及其两者合理程度的指标 ,建立了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 ,并将这些结果应用于对德国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历史演变过程的分析之中。分析表明 :德国人口至今仍保留有受战争创伤的痕迹 ,男性人口短缺是战后德国在人口性别结构上所表现出的一个突出特点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德国人口性别结构不断趋于改善。受战后婴儿热与 60年代中期以来出生率的急剧下降的影响 ,德国人口年龄结构趋于恶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席玮  于学霆  
预测未来人口变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相应政策的重要依据,当前所有关于人口结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的有关研究,分析的前提都离不开对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动的预测。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应用队列要素法对我国2013-2035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进行预测,探索未来人口结构演变的趋势,分析其对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本文全面深入讨论了人口年龄结构间接估计方法,并以人口普查数据为例 探讨年龄结构间接估计的精度和相对误差问题,同时指出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孟向京  
以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为方针的计划生育,无疑会对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及早预见到它的未来,防患于未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年龄结构优化的标准是什么,究竟怎样的年龄结构才算最优,如何实现年龄结构的优化?这些问题无论在定性还是定量上,还都缺乏统一的、明确的认识。由于它关系到我们今后人口发展战略方案的选择,因此,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继军  任志成  程瑶  
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解读了中国经济"高储蓄、高投资、高顺差"的成因。研究表明,老年人口抚育负担的上扬降低了储蓄率和外贸顺差,支持了生命周期假说。但是,少儿人口抚育负担的下降却未能抑制储蓄率和外贸顺差的上扬,我们将其归因于代际间的"利他主义"和"内生化的劳动供给",当家庭中子女数量减少时,用于未来教育、婚嫁等目标性支出随之下降,反而刺激了当期消费;在家庭子女数量增加时,父母有可能选择减少支出或者选择用劳动替代闲暇。本研究的政策涵义在于培育针对劳动适龄人口新的消费热点、延迟退休年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毛中根  孙武福  洪涛  
老龄化对老龄人口自身消费将产生影响;老龄化通过影响储蓄率、劳动供给、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将间接作用于消费需求。实证分析表明:收入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收入越低的地方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老年抚养比的提高是导致居民消费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城乡比较显示:人口老龄化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而对农村居民的影响不显著;少儿抚养比的提高显著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老年负担率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而对农村居民的影响比较微弱。东中西部地区比较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是东部、中部、西部;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中部、西部、东部;老年负担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由大到小为东部、中部、西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维志  
人口年龄是人口状况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人口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说是现代人口统计学区别于古代人口统计学的显著标志之一。古代人口统计主要侧重于统计户数、丁口数,对年龄构成研究不多。有时为了抽丁抽税,对年龄也有一些大概区分,如黄、小、中、丁、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祥  高波  
在人的生命周期中,随着收入水平与偏好结构的变化,住房需求将发生变化。人口因素还会影响经济增长率、储蓄率等因素进而对住宅市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1995~2009年的宏观数据考察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住宅供给、住宅消费与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50~64岁人群占总人口比重与住宅供给、消费及房价显著正相关;处于婚龄的15~29岁人群占比与住宅消费及房价显著正相关;65岁以上人群占比则与住宅供给负相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本文针对中国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的矛盾 ,对老年人口规模与人口老龄化关系 ,提高目前生育率的结果 ,抚养比的实质内容 ,“四二一”家庭的影响以及如何协调人口总量控制与人口年龄结构调整双方矛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明确提出了总量第一、结构第二的观点和论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查奇芬  郭燕  
高储蓄率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基于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储蓄率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文章基于江苏省1995-2010年人口抚养负担比和居民储蓄率的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江苏省人口抚养负担比同城乡居民储蓄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二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同时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绘制出脉冲响应分析图。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晓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以社会保障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障水平影响下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逐渐由负向转变为正向,呈"U"型曲线;老年抚养比变量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该作用越来越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思家  
本文根据生命周期假说和家庭储蓄需求假说,建立了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用以分析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他影响因素:我国居民储蓄率受惯性影响较大,因此,在短时间内,储蓄率应该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其次它还受到少儿抚养比变化的影响,而由于我国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可能会导致抚养比持续下降,那么这就会带来储蓄率的持续上升;同时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也会进一步提高居民储蓄率;最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不存在剧烈经济波动,居民储蓄率就不会产生大的变化或者趋势性改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乔晓春,李建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玉周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城乡居民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结构均具有显著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大于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使得人们对基本消费的需求下降,对其他消费品需求不断上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钟水映  李魁  
本文对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作用于经常项目差额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基于VECM的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劳动力抚养负担、经济增长和经常项目差额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应从长期性结构视角认识劳动力抚养负担对经常项目差额的反向作用;短期来看,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与此不同,经济增长对经常项目的影响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非常显著。快速减轻的劳动力抚养负担通过储蓄、消费、投资、出口以及政府财政收支等传导变量促使经常项目差额增加,这是人口年龄结构、经济增长以及经常项目差额之间动态关系产生的内在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